我有一段情——昆曲演员沈国芳( 一)

          15年前,白先勇亲自改编青春版《牡丹亭》引起轰动。剧中的春香是沈国芳饰演,白先勇送她“宇宙第一春香”称号。两年前,苏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区打造浸入式昆曲《浮生六记》,沈国芳饰演芸娘。从春香到芸娘,沈国芳也把自身的技艺,进行了蜕变与升华。昆曲的历久弥新在于它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经典的剧本,更在于众多优秀的昆曲表演艺术家,精湛的演绎所展现的悠扬雅致的美。


天下第一春香

    2004年,青春版《牡丹亭》首演在苏州大学存菊堂,不是专业剧场,设施简陋,但观众还是被演员精彩演绎的剧情深深打动,耳目一新的形象,独出心裁的编排,让人一见难忘。


      沈国芳和俞玖林,沈丰英是昆曲小兰花班朝夕相处数十年的同学。精心打造青春版《牡丹亭》闪亮登场,这红了几百年的《牡丹亭》显得这般丰满、立体和通透。青春版《牡丹亭》“继承古典,但不完全因循古典;利用现代,但决不滥用现代”,成功的做到了古典与现代的对接。汤显祖自谓:“一生四梦,得意处惟在牡丹。”明王思任曾概括为:“《邯郸》,仙也;《南柯》,佛也;《紫钗》,侠也;《牡丹亭》,情也。

   


       白先勇亲自操刀,削减一半,浓缩剧情。无论是在汤显祖原作还是在白先勇的改编本中,杜丽娘都是集中描绘的对象,但这种意图在改编本中尤为突出。留给演员春香扮演者的空间并不多,如何服务主题,国芳深入角色,悉心揣摩,用心演绎。在昆曲行当中,春香,属于贴旦,俗称小丫鬟,别看这个角色是配角,但是对演员的要求非常高。身段,唱腔和眼神,一个都不能少。国芳身材娇小,玲珑俏丽,初中时,被来学校挑选苗子的老师一眼相中,认定她是不可多得的小旦。主仆相配、以仆衬主,是古典戏曲中常用的艺术表现手法。春香是配角,却有着不可或缺的舞台魅力。《牡丹亭·游园》中,春香一踏进花园就说:“踏草怕泥新绣袜,惜花疼煞小金玲。” 眼前美景令人心动,雨后草地一片泥泞,崭新的鞋袜舍不得践踏。看着被雨打下的落花,不由产生怜惜之情。游园,是春香提议的,触发了杜丽娘的伤春之感,引发一段为情而死、为情而生的至情故事。丽娘、春香同处青春芳华,丽娘是大小姐,闺中戒律,身心内敛。春香是仆,如报春使者,带来外面的世界,吹皱了小姐芳心。春香的单纯懵懂烘托了杜丽娘的痴恋,春香不解,“梦儿里事,想他则甚!”,小姐姐,不就是个梦吗,别想了。青春烂漫,完全是个孩子。杜丽娘“便赏遍了十二亭台是枉然”,满腹心事无处诉,春香完全没有察觉到小姐的情感变化,直到后来杜丽娘日渐憔悴。她劝杜丽娘“花园以后再不要行走了”。杜丽娘死后,陪老太太去园中祭拜,她低头看到自己穿着的是小姐赠送的罗裙,“赏春香还是旧罗裙”,睹物思人,春香想到杜丽娘生前对自己亲如手足,情同姐妹,不觉悲从中来,情深义重,忠心感恩的小丫鬟呼之欲出。国芳塑造得有血有肉,演活了春香,深深展现了《牡丹亭》中春香独特的个人魅力,也推动了剧情的深入开展。杜丽娘与春香各自独立的,但又是一个形象共同体,春香伶俐、直率、机智、泼辣、无所顾忌,是杜丽娘希望成为的样子。杜丽娘文雅、矜持、含蓄,春光明媚,而春香是杜丽娘另一面性格的化身,舞台上,二者不可或缺。国芳以其精湛的演技,纯熟的昆曲技艺,独特的表演风格,将春香这一独具艺术价值的小旦形象闪耀在戏曲人物长廊。

 与阪东玉三郎合作中日版《牡丹亭》

     《牡丹亭》在昆曲著名演员张继青先生的精湛演绎下,轰动世界;2004年青春版牡丹亭,在白先勇先生精心打造下又一次掀起了昆曲狂潮,2007年,日本国宝级歌舞伎演员阪东玉三郎远渡中国求学,巧妙地融汇两国国粹创造中日版《牡丹亭》,再一次震撼世界。沈国芳受阪东玉三郎先生邀请,担纲中日版《牡丹亭》春香。这一经历,让沈国芳学到了很多。合作的过程也是学习的过程。阪东玉三郎是日本歌舞伎界一个显贵的世袭称号,如今的阪东玉三郎是这一称号的第五代传人,原名为榆原伸一,1950 年出生于日本一个歌舞伎世家。最初榆原到苏州昆剧院拜访,提出要学昆曲,大家都觉得不可思议,但是苏昆班底全力配合。榆原用坚持和真诚打动了大家,在张继青老师亲自调教下,学习《牡丹亭》。

       国芳亲眼看到,不会中文,榆原就用日文的元音重新为中音注音,只要是空闲就是背念白、学唱腔,以至于后来他竟然可以辨识出苏州郊区与城区话的细微差别。榆原是小儿麻痹症患者,需要穿特制的鞋进行演出,就是这样对自己要求严苛到极致的敬业,深深打动了沈国芳。合作的过程,沈国芳深深领悟舞台的真谛,作为一个不会说中国话的日本人,尚且可以把一个中国古代闺秀,唱念做打,一一演绎,自己怎能不花费十二万分的精神去做好自己的事,昆曲是自己生来的宿命,那做好自己的本分,深入角色,用生命去演。

       沈国芳永远也不会忘记,演出结束时,日本观众全部跪倒在舞台边上的那一刻,那时,她深深理解了自己身上的责任,是责任,更是一种幸福。舞台上的她,上了妆,就是春香,榆原告诉她,舞台上,他就是杜丽娘,国芳就是春香。那一刹那,国芳觉得自己灵魂附体,她感受杜丽娘春闺怨,她思念杜丽娘,她期盼小姐重生,“但始相思莫相负,牡丹亭中三生路”,一曲终了,观众灵魂仿佛出窍,经历了一次重生。这就是昆曲的魅力。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