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判性思维

批判性思维

所谓的批判性思维,就是反思、权衡。培养批判性思维的习惯,一定要思考者有着开放、包容的心态,这才是批判性思维的精髓。

批判性思维最根本的目标就是对“前提假设”的重塑。

所谓的假设,就是不言自明,隐藏在思维和论证背后的那个前提。说话者、思考者自己可能都没有觉察到,但是这个对思考和论证影响有时影响会很大,必须将之挖掘出来,不然就很难进行真正的批判性思维了。

其实“假设思维”是人类与生俱来的能力,从此可见批判性思维是有些反人性的。假设思维一般有四个层级:

第一梯级:事实(呈现在我们眼前、经由我们体验的外部存在)

第二梯级:解读(你使用形容词来描述他人的行为或特定场景)

第三梯级:动机(你在描述他人行为时,暗示对方的行为意图)

第四梯级:归类(相当于偏见,给对方贴标签)

我们其实应该逐层进行批判反思,但此处不负责化处理了。

假设按类别则有二,一是描述性假设,一是价值性假设。

描述性假设,看下面这两幅图。

第1幅图里面有5个凸点,一个凹点,但是当我们把这幅图倒过来,这幅图立即就变成了:1个凸的按钮,5个凹的按钮。 为什么呢?

我们不言自明地假设环境中有光源,并且光源来自上方,那么凸的物体会使其下部出现阴影,凹陷的物体则会在上部出现阴影。于是,图中按钮的下半部出现阴影就意味着按钮是凸的,按钮的上半部出现阴影则代表按钮是凹的。 这背后一个描述性预设是:“光线是从上方来的。”如果你去掉这个预设再去看,你会发现,其实并没有凹凸的按钮。所以,就连简单的视觉观察,也是有思维假设的。

类似的例子还很多,比如你看到蜘蛛、蛇会害怕,但是看到车子却不会,为什么呢?就是你的思维中有一个假设:蜘蛛是危险的。而这个假设是进化的结果。

再比如,我们都不喜欢赝品,就算一副画模仿的再像,都不如真迹。明星签名照就很有价值,但是复制的就没什么价值了。这说明,我们有个天生的假设:自然的东西,原始的东西更有价值。即人都是本质主义的。

我们再来看价值观假设,看一个例子。

村子里出了一个命案,一人死在大路上。结果,自此以后,村里人下午散步都不敢走那段路了。为什么呢?难道大路还会继续杀人不成?去问散步的人,他们会说,死过人的地方有阴气、邪气乃至有鬼。活人去,就会被邪气缠身。以后运气都会不好。而不相信鬼的人则无任何忌讳。

这就是价值观的假设不同,所以导致行为和思维的不同。有些人假设人死就什么都没了,有的人则假设人死还有其他存在。这就是背后的价值观不同。

只有找到背后的假设,才能理解,进而批判。

类似的还有很多,比如初一十五不能洗澡,晚上不能带食物走路,小孩不能出夜门,受到侵犯不要打官司,家人生病是风水不好等。

但是要注意,批判性思维不是实证分析,也不是用来论是非、断对错的,不能说你批判了某个观点,就表示你可以证明这个观点是错的。

比如,你批判“世界是虚幻的、不存在的”这个观点,但你依然无法证明这个世界一定是存在的、真实的。而只是找到观点形成的原因而已。

批判与下结论不是一回事,这一点尤其重要。

总之,对假设的反思和挖掘,是我们理性思考的重要途径,也是破除成见的核武器。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