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響力》讀書筆記二

第二章《互惠》

互惠是我們身邊最有效的影響力武器之一。

要是人家給我們什麼好處,我們應該儘量回報。互惠及其伴隨而來的虧欠還債感,在人類文化中十分普遍。著名的考古學家理查德。李基認爲:正是因爲有了互惠體系,人類才成爲人類。

互惠原理是如何起作用的呢?

1、里根實驗:受試者一旦接受了喬的可樂,不管他們是否喜歡喬,他們都會覺得有義務報答他,答應他的請求,幫忙他買一些彩票。這個實驗說明了互惠原理效力之強。另外一個例子是克里須那協會(一個古老的東方教派),籌款使用的“先施恩再乞討“策略。讓人很難拒絕其乞討的本質。

2、生意場上的互惠原理,向客戶贈送免費樣品。通常做法是向潛在客戶送上少量的相關產品,看他們是否喜歡。但同時免費樣品同時也是一件禮物,這樣就能把互惠原理利用起來。看起來只是爲了讓消費者瞭解他們的商品,暗中卻把禮物天然具備的虧欠感給釋放了出來。

3、互惠原理同樣適用於強加的恩惠,一個人靠着硬塞給我們一些好處。就能觸發我們的虧欠感。

就算是不請自來的好處,只要收下了,就會讓人產生虧欠感。

4、互惠原理可觸發不對等交換。爲什麼最初的小小善意往往刺激人們回報大得多的恩惠?那是因爲我們大多數人都會覺得虧欠別人是很不愉快的,一旦欠了人情債,我們就條件反射般的感到不舒服總會盡量將其消除。如果違背了互惠原理,接受而不回報,這樣的人是不受社會羣體歡迎的。會被大家貼上”忘恩負義“,”愛佔小便宜“等等標籤。

5、互惠式讓步:先提大要求,被拒絕後再提小要求。

6、互惠原理和知覺對比原理能產生一種極爲強大的力量,拒絕-後撤手法就是把它們捏在一起,發揮出驚人效果的。

7、如何抵消互惠這種社會原理的影響呢?倘若別人的提議我們確實贊同,那就不妨接受它;如果這一提議別有所圖,那我們就置之不理。只要我們能準確判斷,界定順從伎倆,不再錯看成恩惠,施與者就無法更互惠原理站到一起;互惠原理只說要以善意回報善意,沒有要用善意來回報詭計。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