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振宇吳聲被羣毆,知識商人爲何成現象?

因爲暴風影音馮鑫“出事”,曾對暴風和樂視均表示看好的羅振宇被“挖墳”,自媒體“IT爆料匯”寫了一篇文章《羅振宇打臉往事:沒有預言家,只有段子手》,但流傳更廣的是標題被改爲《這些年,羅振宇害了多少人?》的轉載。前者閱讀量3萬+,在看180,朋友圈50人看過;後者閱讀量10萬+,在看3600+,朋友圈600人看過。

羅振宇早已迴應

羅振宇,“羅輯思維”和得到App創始人,另一個廣爲人知的身份是“知識商人”,他曾在不同公開場合,對黃太吉、暴風、樂視、錘子、ofo和比特幣均表示看好,後來發生的事情大家知道了。

因爲曾經看好的事物出現了問題,說話的人該不該被打臉?人們對此有不同看法,三表說要“放開那個羅振宇”,caoz說“對就是對,錯就是錯”,網友說“出來混,總是要還的”。

我的看法是,要看說的人在什麼場景下對誰說。

如果羅振宇只是說說自己的看法,最後被證僞,頂多是聽的人吐槽一下,下次不再聽或者不再認真聽就行了,我們應該尊重自由的表達,不搞文字獄;如果羅振宇是在說服投資者去做出投資決策,則是要負責的,某財經作家曾因給某詐騙平臺站臺被投資人羣毆。

沒有證據表明羅振宇當時是在說服股票投資人去投資暴風或者樂視,羅振宇或者《時間的朋友》的受衆不是典型的投資者,股票投資羣體在雪球、老虎和富途,這幾個平臺的人不看羅振宇。對於羅振宇來說,演講門票、植入廣告和知識付費可以賺錢,他並不需要冒這樣的風險去推薦“妖股”,他在演講中也曾說“合法賺錢,是世界上最有尊嚴的活法”。

羅振宇最被行業熟知的段子是,他有一年在節目裏說,決定把房子和車子全賣了,以後租房、租車,然後我真的把房子和車賣了。但他沒有說後半句:賣房的錢到香港買騰訊的股票,比北京房價漲得好,在新一輪房價上漲前,又把北京的房子買回來了。

真有資格找羅振宇麻煩的,是當時聽信羅振宇的話賣房逃離北上廣的人,不知道有這樣的人嗎?

所以羅振宇的預測錯了嗎?可能人家只說了一半。羅振宇早已進行免責聲明:“對創業者來說,最重要一條:甭管聽誰忽悠你的,責任你自己負,因爲,別人不會把他選擇的所有維度參數都告訴你。”而且羅振宇不怕打臉,他說:“名聲真的不重要,重要的是生死,創業者每一步,面臨的都是生死劫。”這句話是對Papi醬始亂終棄的解釋。

聽了這樣的解釋,你會跟羅振宇討論對錯嗎?成年人的世界沒有對錯,只有利益,我信了。

知識商人成了現象

羅振宇總是預測失靈,不是今天才被挖出來的,但這依然擋不住年底一堆人遠赴深圳去聽《時間的朋友》演講,門票幾千還很緊俏。《時間的朋友》是羅振宇團隊的跨年夜脫口秀節目,往年均在深圳衛視播出,2017年播出時甚至讓深圳衛視這家都市電視臺自1984年成立以來第一次拿到全網收視率第一的“桂冠”。我認識幾個廣州的傳統企業的高管,每年都去這個活動,跨年不陪家人而是去聽一場演講,這是一個現象。

正巧,這幾天還有被稱爲“新物種大神”的吳聲的類似演講:《新物種爆炸·吳聲商業方法發佈》,百度百科顯示是中國惟一原創商業方法發佈會,是“新商業趨勢年度大賞”,對中國新經濟企業影響深遠。

吳聲是羅輯思維聯合創始人,同時是吳曉波頻道戰略顧問,一家媒體報道說吳聲是“奇人”,是吳曉波、許知遠圈子裏的“商業新概念大師”。原來大家都是一個圈子的人。羅振宇佔住年尾,吳聲做年中,就像雙11和618,各有主場。

羅振宇提出過的一些概念有“U盤式生存”、“人生算法”、“小趨勢”、“非共識”、“信用飛輪”、“動車組腦洞”、“熱帶雨林腦洞”、“5只黑天鵝”。

吳聲的百度百科頁面很長,充滿各種概念:“消費即娛樂”、“廣告即內容”、“信息即媒介”、“個人即渠道”、“產品即場景”、“分享即獲取”、“跨界即連接”……最新演講則有“一切商業皆爲進化”“一切進化皆爲實驗”“小數據”“場景雲”“沒有審美力是絕症”等等概念。

看了一下,大多數概念要麼是商業常識,要麼是對行業都在討論的趨勢的總結或者轉述,換了說法而已。當然,他們的洞見不是一無是處,比如吳聲認爲“互聯網將對所有產業進行顛覆性的變革”,注意,這是2011年,後來的互聯網+、產業互聯網都驗證了他的觀察。

不只是他們熱衷於造概念,類似演講越來越多。財經作家打頭陣,自媒體如法炮製,相對於“時間的朋友”這樣的有真擁躉的演講而言,一些演講會表面上是談談趨勢、洞見和概念,實際上卻是朋友圈聚會,互相捧個場。對比之下,羅振宇、吳聲的演講算是有乾貨了。

這一切不過是個生意,認真你就輸了。

我將這些都歸結成“知識商人”現象,這個概念,是羅振宇造的。存在即合理,爲什麼知識商人會成爲現象?會擁有市場?

治癒知識焦慮症

知識商人的前身是學者。

互聯網行業從來不缺知識紅人。《數字化生存》作者尼古拉斯·尼葛洛龐帝是中國互聯網最早的知識紅人,凱文凱利因《失控》成爲許多企業家和行業會議的座上賓,克里斯·安德森《長尾》《免費》《創客》三本書奠定行業地位……這一代知識紅人真正看到了足以影響行業潮水方向的大趨勢,他們一輩子可能只提出少數概念,卻能做到行業熟知甚至家喻戶曉。

知識商人們每年都要造一堆概念,但理論上來說,任何行業都不可能變化如此快。每年一堆新概念,年中有、年尾有;你有、我有,新概念已經到了氾濫的地步,然而一個事實是,並沒有幾個能真正意義上像長尾理論一樣能夠影響行業的。大多數新概念,是在將簡單的事情複雜化,對零散的認知進行歸納,將大衆的認知據爲己有。

一句話說清楚的要寫一篇文章,一篇文章能說清楚的要搞一個演講會,一本書能說清楚的要做成知識付費課程,簡單道理複雜化,老規律變爲新概念,本質是知識的通貨膨脹。真正的概念,真正的規律,真正的趨勢是彌足珍貴的。

上一代知識學者跟新一代知識商人的區別,像極了周杰倫和蔡徐坤,周杰倫成爲家喻戶曉的明星,但蔡徐坤的粉絲卻是一個獨特的羣體,跟其他流量明星的粉絲各自爲陣。明星粉絲變得部落化,同樣,你不屑某知識商人的演講,但他們依然有各自的擁躉,這個世界本身在碎片化。

而且很有意思的一個現象是:因爲前些年財經內容產業不發達,上一代知識學者是老外。新一代知識商人土生土長,在玩法上有很多本土創新,比如辦演講會就是凱文凱利們沒做過的,這跟中國一些互聯網產品崛起的邏輯是一樣的:傳統商業越不成熟的地方,互聯網新玩家的機會越大。

我本人對各種“趨勢”演講從來都提不起什麼興趣,多讀一本書,多看幾篇文章,多跟一些人聊,得到的遠比聽這些概念多。但是,我是做自媒體的,每天看大量的文章,進行大量的閱讀,接觸不同的思想、觀點和信息,知識商人的演講則是對不同的觀點和思想的整合、演繹和翻譯,對我來說沒什麼新東西,對於很多人來說卻不一定,畢竟很多人不是乾的每天都跟信息打交道的工作。

而且很多人去聽演講可能不是真的要學習什麼,更像是獲取心理治癒服務。所有人都在焦慮,都渴望學習,都想看到未來。因爲焦慮,所以急躁,人們想要知識“快速充電”,恨不能給自己腦袋插根數據線進行海量知識同步,“學習五分鐘,續航一輩子”。這時候,知識商人跳出來說自己手握望遠鏡可以看到未來,有知識快充服務讓你快速學習,你負責交錢,我負責緩解你的知識焦慮症,幫你看到未來。

這,大概就是知識商人現象的本質。

歡迎添加 luochaozhuli (備註:進羣)分享交流。

關注羅超頻道(luochaotmt),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