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卿:再過10年,我講出來的話會比現在更好聽一點

“人都是要成長的,50歲的時候,和30歲、40歲時候所講的話應該是不一樣的。我想再過10年,我講出來的話會比現在更好聽一點。”

這句話是“走進牛人系列”的第二位主人公——福州奧特帕斯工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小卿女士所說的,也是翅膀哥在這次採訪中印象最深的一句話。

有人說學習這件事是反人性的,是要靠堅強的意志和不懈的努力才能堅持下去。

我不同意。

學習,本來就是我們每個人的剛需。沒有知識、沒有磨鍊、沒有成長的世界,那一定是灰暗的,無趣的,甚至是令人難以忍受的

有句話說的好啊,如果今年的你沒有覺得去年的你很傻,那這一年你就白活了。

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這次的主人公李小卿女士給大家帶來什麼樣的有價值的認知吧!



01

翅膀哥:您是天津大學畢業的學霸,在學生時代,您覺得您比其他同學更優秀的原因是什麼?您認爲作爲女性創業者,有哪些先天的優勢?在後天需要做出怎樣的努力?

李小卿:我的性格跟別人不同,遇到大事不慌,遇到麻煩事會超常的冷靜。

爲什麼有的運動員平時訓練時,能力沒有那麼突出,但卻能得到奧運冠軍?因爲他們是比賽型的選手,一參加比賽就興奮,腎上腺素爆棚,這時就有超常發揮的可能。

我當時在學校裏平常的考試都是在年級前30名,但一有大考就能衝進前20。我就是那種比賽型的選手。

再說說女性創業者的天賦與不足,我認爲還是親和力與同理心這兩方面會比男性做得更好一些,但會稍稍缺少男性的剛性與強勢。

沒有剛性,就管理不了企業;沒有強勢,就領導不了員工。剛性與強勢是企業管理者的必要條件。

但是強勢並不是隨時隨地都需要表現出來的。在平日裏與員工打成一片,在關鍵時刻、在原則面前,表現出不妥協的強勢,領導大家度過難關的人,纔會得到尊重。


02

翅膀哥:在一段業務關係中,您最看重對方什麼樣的品質?如果有求職者來應聘,他們身上哪些能力最能吸引您的眼球?

李小卿:不管是什麼樣的關係,誠信,一定是最重要。

接觸過許多做實體的老闆,他們在誠信上做得都很好。但是貿易公司卻不是。我就遇到過很多貿易公司的老闆,說的話都是:這單子能做就做,不能做就算了。

好像做產品的跟他們完全沒關係似的,還是做實體企業的人比較誠信實在。

對於應聘者,還是應該務實一點。不要總想着坐在辦公室裏享受着空調,擺弄着電腦。即使是銷售人員,也應該常常到生產的第一線,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03

翅膀哥:現在許多年輕人用拍短視頻的方式賺足流量,博人眼球,而且還能有很可觀的收入,您對這樣的工作方式有什麼看法嗎?

李小卿:每樣東西,都有它存在的價值。我不認爲這種形式有什麼問題,這是每個人的賺錢方式。你也可以去拍視頻,也可以去賺流量,又沒有人阻止你。

這種形式在市場中存在,就是公平的,就是合理的,我並不排斥。

另外,我還想說,銷售產品其實並不難,即使從來沒有做過銷售的人也能幹。

真誠相待就可以。

如果客戶逼着你把酒喝了纔買你的產品,你不想喝,就不用喝。這家生意做不了,就換其他家。對客戶真誠,也要對自己真誠纔好。


04

翅膀哥:對您影響最大的一本書是什麼?這本書給您的人生帶來了什麼樣的影響?您最欣賞,最佩服的企業家是誰?他身上什麼樣的品質最吸引您?

李小卿:《重新認識你自己》這本書,就放在牀頭,我已經看了四次了,每一次都沒看得太懂。但是每次看都有不一樣的感受和啓發,值得我再看。

雖然我知道我再看也可能看不懂。

馬雲和張瑞敏,我是比較欣賞的。馬雲說話很有哲理,很震撼,很有前瞻性。張瑞敏的思想很開放,也很有深度。

有些人年齡一直在增長,但是思想卻沒有什麼進步。

人都是要成長的,50歲的時候,和30歲、40歲時候所講的話應該是不一樣的。我想再過10年,我所講出來的話會比現在更好聽一點。


05

翅膀哥:目前的人生裏,您做過最成功一件事是什麼?

李小卿:我還是比較傳統,男人在事業上成功,而我還是更願意相夫教子,把家庭經營好。我自認爲在教育孩子方面,做的還是比較成功的。

翅膀哥:那您在教育孩子上有什麼特別的心得分享一下嗎?

李小卿:最重要的是把孩子當作獨立的個體去尊重他。

尊重,說起來容易,做起來真難。大人很容易就有“我是你老子,你就要聽我的”的優越感;“你這個小破孩懂什麼?”......這些就是不尊重的表現。

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很多大人會把對孩子的措辭變得“兒童化”。比如,吃飯飯,開車車,睡覺覺......很遺憾,這其實也是不尊重的表現。

對孩子說話的時候,只要語氣更柔和一些,就夠了。該怎麼說還是怎麼說。

什麼事都用追求完美的眼光去要求孩子,會給孩子太多條條框框,逼得孩子很難成長。

有時候你不喜歡孩子的某些缺點,怎麼看怎麼不習慣。但是或許當他長大之後,這些你認爲的缺點變成了他的優點,成就了他的事業和生活。

就像我從小總是被家人指出很多缺點——粗心大意,馬馬虎虎,丟三落四......長大之後,像我這樣的性格看事情就看得很開,不斤斤計較,拿得起也放得下。

所以,要給孩子時間去試錯,去成長。遇到問題的時候,給他一些建議就好,並不是一定要按照你的方式來讓他照做。

這樣不僅自己很愉悅,孩子也很舒適,親子關係自然融洽。



最後的話

我們在孩童的時候,總是有很多好奇心。這個想知道是什麼,那個也想知道爲什麼是那樣......其實這是我們人類的天性。

但是在成長過程中,這種天性被身邊的大人們給硬生生地壓抑住了。

大人們要麼就是沉默不語,一言不發;

要麼就是語不驚人死不休:“你這小孩字問那麼多幹嘛?”、“這麼簡單的問題都不懂嗎?”、“你怎麼那麼笨!!!”......

孩子是我們的複印件,我們的一言一行,一顰一笑,都會留存在他們的記憶裏,成爲不可磨滅的印記。

重新認識自己吧!或許在教育孩子之前,應當好好學習的人是我們自己。

-End-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