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的發展史

一個世紀前,心理學的研究主要靠“內省”,通過弗洛伊德的努力,他想把心理學的研究科學化、實證化,利用對話、文字分析、聯想、文化解釋等方法,提出諸多理論,但是不得不說,他的心理學依舊是哲學,而不是科學。威廉·詹姆斯的心理學研究也是如此,他自己本身就是一位哲學家。

隨後行爲主義開始流行,因爲人的行爲是可以觀察和驗證的,巴甫洛夫的條件反射的發現是關鍵,心理學家開始相信人的心理世界是可以通過“懲罰”和“獎賞”來控制的。行爲主義大師華生曾揚言:“給我一打兒童,我能將他們培養成總統、瘋子、科學家”。人就像一團橡皮泥,可以隨意塑造。

到20世紀中期,行爲主義不可避免的衰退了。喬姆斯基的普遍語法研究、塞利格曼的習得性無助研究、計算機的發展,共同給其致命一擊,人們開始關心人的主動性、非生理性。

其中認知科學最能代表心理學研究的主流。把人腦類比爲大腦,再加上進化論的架構,人類的演化就如同物種的演化,從簡單到複雜,不斷的探索、試錯、演化。大腦就是一個信息處理器。在閱讀,思考,知識,教育等領域都有諸多發展。

當然,行爲主義並沒有消亡,而是進入經濟商業領域,廣告營銷尤其注重行爲主義理論。行爲經濟學、行爲設計學都是其發展。人腦中有很多漏洞和捷徑,總可以被利用。在管理學,行爲主義也有其發展。

也就是說,行爲主義從純粹的實驗室,走了出來,進入廣闊的人類社會,其研究因此也更加合理有效。人類的反應,不必總是生理上的,而是情景的。我們可以改變設計,改變場景,我們就能不知不覺地改變了。不必再如以前,只知道利益激勵,只知道暴力懲罰。

總之,改變行爲而不必改變觀念,這是行爲主義的核心立場。從宏觀的改變,到現在的微觀、細微的改變,這是進步之處。

而精神分析爲代表的內省心理學也未消亡,人本主義心理學就是其發展,榮格的深度心理學也是其發展。心理治療是其最關鍵的發展。積極心理學是其現在最重要的發展。當然,研究方法改進了好多。其中最重要的指標就是“消極”與“積極”情緒的區別。關鍵在於人的體驗和感受,如果不健康,就會很難受,這是一個可以明顯感受到的。人類是有情緒的,不是一個白板。

我們當然要自己灑脫安定,這應該是一個積極開放的心態,努力改變,不畏困難,而不是一無所知,麻木不仁。

認知科學,行爲設計學,積極心理學,三股力量在演進着,同時也在相互影響,最終的目標當然是要人更加幸福、健康、智慧、有魅力。

作爲一個完整的人,應該相信一個整體生命不可分割,所以心理學需要一個統一的理論,把這些研究統合起來。這樣我們就可以真正受益於心理學的研究成果了。

進化論模型是一個有潛力的統合理論。生命在演化,生命在適應。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