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的发展史

一个世纪前,心理学的研究主要靠“内省”,通过弗洛伊德的努力,他想把心理学的研究科学化、实证化,利用对话、文字分析、联想、文化解释等方法,提出诸多理论,但是不得不说,他的心理学依旧是哲学,而不是科学。威廉·詹姆斯的心理学研究也是如此,他自己本身就是一位哲学家。

随后行为主义开始流行,因为人的行为是可以观察和验证的,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的发现是关键,心理学家开始相信人的心理世界是可以通过“惩罚”和“奖赏”来控制的。行为主义大师华生曾扬言:“给我一打儿童,我能将他们培养成总统、疯子、科学家”。人就像一团橡皮泥,可以随意塑造。

到20世纪中期,行为主义不可避免的衰退了。乔姆斯基的普遍语法研究、塞利格曼的习得性无助研究、计算机的发展,共同给其致命一击,人们开始关心人的主动性、非生理性。

其中认知科学最能代表心理学研究的主流。把人脑类比为大脑,再加上进化论的架构,人类的演化就如同物种的演化,从简单到复杂,不断的探索、试错、演化。大脑就是一个信息处理器。在阅读,思考,知识,教育等领域都有诸多发展。

当然,行为主义并没有消亡,而是进入经济商业领域,广告营销尤其注重行为主义理论。行为经济学、行为设计学都是其发展。人脑中有很多漏洞和捷径,总可以被利用。在管理学,行为主义也有其发展。

也就是说,行为主义从纯粹的实验室,走了出来,进入广阔的人类社会,其研究因此也更加合理有效。人类的反应,不必总是生理上的,而是情景的。我们可以改变设计,改变场景,我们就能不知不觉地改变了。不必再如以前,只知道利益激励,只知道暴力惩罚。

总之,改变行为而不必改变观念,这是行为主义的核心立场。从宏观的改变,到现在的微观、细微的改变,这是进步之处。

而精神分析为代表的内省心理学也未消亡,人本主义心理学就是其发展,荣格的深度心理学也是其发展。心理治疗是其最关键的发展。积极心理学是其现在最重要的发展。当然,研究方法改进了好多。其中最重要的指标就是“消极”与“积极”情绪的区别。关键在于人的体验和感受,如果不健康,就会很难受,这是一个可以明显感受到的。人类是有情绪的,不是一个白板。

我们当然要自己洒脱安定,这应该是一个积极开放的心态,努力改变,不畏困难,而不是一无所知,麻木不仁。

认知科学,行为设计学,积极心理学,三股力量在演进着,同时也在相互影响,最终的目标当然是要人更加幸福、健康、智慧、有魅力。

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应该相信一个整体生命不可分割,所以心理学需要一个统一的理论,把这些研究统合起来。这样我们就可以真正受益于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了。

进化论模型是一个有潜力的统合理论。生命在演化,生命在适应。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