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好湯

週一(2019年8月11日),你好!

              一碗好湯


        湯可是洛陽特有的一種飲食文化。洛陽人把湯做到了極致,這湯和外地人說的湯可是兩個概念。在老家,湯指的就是稀飯。但在洛陽,湯是特指的用牛、羊、驢的肉和骨頭熬製成的湯。洛陽人只要聽說哪裏有好喝的湯,一定是要去嚐嚐的。來洛陽這些年也聽說了一些好喝的湯,大致有這樣幾家:孟津的鐵謝羊肉湯,東關馬傑山牛肉湯,伊川白沙的羊肉湯,嵩縣庫區的牛肉湯,還有宜陽韓城羊肉湯。這些湯在洛陽都是出了名的,許多在市區還開有分店。西工紗廠路還有一個匡家驢肉湯,我去喝過一次,感覺味道也就那麼回事兒,以後也就沒再去喝。


        早就聽說在龍門附近有一家三旦羊肉湯,但一直沒有機會去,每次去龍門也都是來去匆匆,總沒有時間去喝湯。今天早晨,慕名而往,專程去喝一碗三旦羊肉湯。


        出城三公里,沿龍門大道向南,向廣化寺方向右拐,入村500米即是三旦羊肉湯。

        湯館不知道爲什麼起了這樣一個俗氣的名字,也許湯館的老闆叫三旦?或許是這湯經一個叫三旦的人喝過以後而出了名?總之名字起的不是很大氣,但很接地氣,因爲這是在很多鄉村裏能夠聽到的一個名字。看來生意好也不一定要起一個高大上的名字,由此讓我聯想到一些商店爲了趕時髦,總愛起一些洋名字或怪里怪氣的名字,反而給人一種不中不洋,不倫不類的感覺。衝三旦這名字,就值得去喝一碗。


        湯館門面不大,有兩間,一間熬湯一間喝湯。門面外有一廣場,但那廣場顯然不是爲湯館而修的停車場,那應該是廣華寺的停車場。不過前來停車的,基本上都是來喝湯的。廣化寺門面很大,在左手的山坡上。山門上的”千年古剎”四個字特別醒目,喝完湯以後去逛一逛廣化寺,倒也是很好的消遣。這廣化寺離龍門石窟太近,很多人只知道有龍門石窟,不知道有廣華寺,看來有時在大樹底下也不好乘涼!來洛陽這麼多年還真沒有去過,抽時間再進去轉。


      10元一碗的羊肉湯端了上來。湯汁濃稠,一筷子撈下去,肥瘦相間的薄薄的羊肉看着就有點誘人。聞一聞,香氣撲鼻,沒有一點兒羶味兒。放點辣椒,嘗一嘗,嗯,味道鮮美,肉質鬆軟滑口,一口湯喝下去,口舌生津,果真名不虛傳。買了一份燒餅,一份餅絲。那燒餅外焦裏嫩,掰開來,還冒着熱氣,看着就食慾大振。


        序屬初秋,暑氣已不那麼逼人。但一碗湯下去,已是渾身冒汗。這汗是被一碗羊肉湯逼出來的,就通身爽氣。擦一把汗,回味的是剛喝下的羊湯。這湯館早晨5:30開門,中午11點就關門了,想必是那熬製的一鍋鮮湯賣完爲止。


        忽然想到劉禹錫《陋室銘》裏的一句:“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這三旦羊肉湯館兒,名字聽着不怎麼樣,但喝湯的人卻絡繹不絕,把一個”三旦”的名字叫得響噹噹的。有個好名字固然能夠悅人耳目,但有實質的內容纔是最重要的。若名不副實,徒有虛名,唬得了人一時,唬不了一世。


      無論做什麼事,還是實在點好。做湯如做人,就像這三旦羊湯一樣,賣的不是名字,賣的是湯。

        三旦羊湯,一碗好湯。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