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證明,能做到這3點的人根本不存在職場危機,反而能扶搖直上

文|餘小魚

文末有思維導圖,建議收藏。

朋友小金最近很沮喪,找我聊天,說畢業至今已經十年了,在公司一直不溫不火,上不上下不下的,想跳槽,但是不知道自己能做什麼,什麼都沾邊,似乎又什麼都不會。

而且,最近公司整體績效一降再降,肯定是公司效益下滑了,數不定還要裁員。想到這裏,能驚出一身冷汗。

小金說,不知是年齡大了,還是壓力太大了,最近照鏡子發現冒出來一綹白頭髮,洗頭的時候,也是一抓一把。這樣下去,真怕自己哪天熬不住了。

看着小金一臉倦容,其實我很理解她的心情。人到中年不如狗,說得就是這個上有老下有小的年齡,還要平衡好事業和家庭,實在是步履艱難。

最近熱播的《小歡喜》爲什麼那麼火,不就是因爲太過現實,把我們自己搬上了熒屏嗎?每個人都能在裏面找到自己的影子。尤其是人到中年,在職場上更是處處透着危機。

但有些危機我們是可以化解的,當然這要從改變自身開始,比如做到以下3點,你不僅能輕鬆度過職場危機,還能柳暗花明又一村,扶搖直上。

01 使用VRIO模型找出自己的優劣勢。

VRIO模型是一個既能幫助你認清你的優勢和劣勢,還能幫助你在職場和生活中都能獲得競爭優勢的工具

它最早是由傑恩·巴巴提出,是在SWOT的基礎上進一步研究企業內部能力的分析模型。通過對價值問題、稀缺性問題、可模仿問題、組織問題的回答反映企業的優勢和劣勢。如下圖:

VRIO模型四要素

用於個人,這4種要素就可以理解爲:

①個人的資源和能力能否對個人帶來新的機會並減少威脅?(價值性)

②有多少人已經具備了特定資源和能力?(稀缺性)

③不具備特定資源和能力的個人,在試圖獲取該能力時會付出很高的成本嗎?(不可複製性)

④個人是否有合理並充分利用該資源和能力的競爭潛力?(組織性)

那麼,我們如何運用VRIO模型來找出自己的優勢和劣勢呢?一般來說分爲四步:

第1步,列舉個人資源和能力。

資源包含有形資源和無形資源。有限資源指擁有的個人資產,無形資源包括但不限於人脈資源、個人名聲、畢業院校、名企工作經驗等。能力包括但不限於學習能力、行業經驗、知識儲備、管理能力、專業能力、決策能力等。

第2步,分別從價值性、稀缺性、難以模仿性、組織可用性4個維度來判斷

這4個維度的具體含義已經在上述說明,這裏不做贅述。

第3步,將每項資源和能力按照從弱項到強項順序排列。

當某些能力屬於“是”的數量越多,越屬於強勢和優勢。按照競爭優勢從上往下排列,越排在下方的資源和能力優勢越大,發揮優勢和強項的作用,同時也可以提升弱項。

第4步,對結果進行分析

當發現自身的優勢之後,可以針對自身的優勢和強項,選擇自身的職業規劃,更好地認清自己,明確自己的定位。

下面以張三爲例,運用VRIO模型分析個人優劣勢。

張三,33歲,數學專業畢業,從事智能硬件行業10年,目前考慮跳槽,已接到三家公司的offer,崗位分別是智能硬件專家、資深軟件工程開發師、智能硬件產品總監。三個崗位的薪酬福利差不多,張三面臨選擇哪一個崗位的問題,以及如何發揮自己的優勢,避開弱勢。

現在分別從人脈關係、代碼編寫、團隊管理、知識儲備、行業經驗決策能力、執行活動來分析。

人脈關係:從事技術工作,很少社交,只和內部同事進行溝通,社會關係和行業人脈缺乏,對於用人企業沒有價值。

代碼編寫:編寫能力一般,處於平均水平,對企業而言沒有價值。

團隊管理:帶過10人以內的團隊,有價值,但不具備優勢。

知識儲備:知識面廣,尤其在人工智能領域,擅長目前的算法模型和技術應用。對於智能硬件企業而言有價值,並且具備稀缺性,但沒有形成技術壁壘,畢竟他人也可以通過花費時間和精力學習獲取這些知識。

行業經驗:經驗豐富,一直從事物聯網企業,在人機交互產品領域有獨到的想法和設計理念。在當前公司研發了識別率高達99%的語義識別系統,對於企業具有高價值,同時也具備稀缺性,同行在識別率上難以超越。

決策能力:對於行業趨勢判斷準確,能夠對行業問題有清晰的認知,擅長做減法,讓企業聚焦做好一件事情。這一點很難得,對於企業有巨大價值,也是稀缺人才,並且不是其他人能夠模仿的。

分析結果如下:

VRIO模型—張三分析示例

從上述分析結果可以看出,張三的知識儲備、行業經驗、決策能力的競爭優勢都是持續優勢,非常適合做技術部門分管產品設計的負責人。

02 利用個人價值鏈讓行動價值最大化。

價值鏈理論是由哈佛大學商學院教授邁克爾·波特於1985年提出的。波特認爲:每一個企業都是在設計、生產、銷售、發送和輔助其產品的過程中進行種種活動的集合體。所有這些活動,可以用一個價值鏈來表明。

先看一個例子。假如你需要買一部手機,這個購買活動可以分解爲:

①確定自身需求(拍照、外觀、性能、價格)累積花費1天。

②尋找符合要求的手機(看各種評測、資料)累積花費7天。

③選擇購買方式(選擇店家,貨比三家,翻評論)累積花費3天。

④下單(選擇網店或者親自前往)累積花費0.5天。

每個手機花費了11.5天,如果按照日薪300元計算,那麼你花在購買手機這個行爲上累積300*11.5=3450元。

是不是被這個結果嚇了一跳。沒錯,這就是你爲買手機而付出的機會成本。如果以價值鏈理論來分析,如上購買手機的第2步和第3步創造的價值最少,應當進行優化。

個人在工作中的價值創造也是由一系列活動構成的,可以分爲基本活動和輔助活動兩類。基本活動包括過濾信息、明確任務、分解任務、解決問題、反饋結果。輔助活動包括時間管理、學習新知識、總結、預判。如下圖:

那麼,在實際應用中具體應該怎麼做呢?

基本活動

過濾信息。對信息的優先級進行分析過濾,不要讓無關緊要或者是優先級低的信息佔用心智,導致時間浪費、工作延誤。

解決問題。解決問題的步驟和方法包括界定問題、分析問題、收集數據、解釋結果。其中最爲重要的步驟是界定問題,比如同事問你是否有蘋果,但他實際的問題可能是“你有沒有吃的”。

明確任務。明確具體的目標,並制定成可執行的計劃。比如老闆讓你做一份介紹公司的PPT,正確的做法是,首先明確PPT的受衆是誰,是投資人還是商業合作伙伴,還是用來給內部評估培訓用的,什麼時間要完成。

執行計劃。執行計劃包括跟蹤關鍵任務,調整計劃。有些任務延期了,不會影響整體進度,有些任務延期則會影響全局,這樣的任務就是關鍵任務,把精力和時間都放在關鍵任務上,才能保證成功。

反饋結果。將計劃執行的結果按照一定的內容反饋給相關人員,反饋結果包括任務完成情況、成本投入、產出的價值、相關數據展示。

輔助活動

時間管理。時間管理是一種方法論,用科學的時間管理方法、工具、技巧可以幫助我們完成任務,實現目標。比如我們可以用番茄工作法,來專注一項事情。

知識儲備。對工作有價值的相關知識儲備,主要包含三個維度:時間連續性、知識相關性、時間有效性。需要結合這三個維度,才能使知識儲備變得更有價值。

反思。反過來思考,將所做的事情回放一遍,思考其中有哪些不足。反思包括階段性總結、定期總結。比如每天在睡前思考一下今天做了哪些事情,有哪些做得好,哪些做得不好,做得不好的,應該如何改進。

預判。人無遠慮,必有近憂。提前預判短期內和長期內可能的變化,並做好準備。預判主要包括方向、趨勢、風險、預期等。

03 善用觀察力抓住機遇。

觀察分爲兩種,一種是感官層面,一種是思維層面,或者也可以理解爲一種是對實體的觀察,一種是對虛擬信息的觀察。而後者更多體現爲洞察,即深入事物和問題的能力,本質上是通過觀察這種行爲,捕捉到事物的本質。

這裏所要講述的是指思維層面的觀察力。它具備如下三個特徵:

有目的性。如果你對某一種事物沒有目的性,大腦會認爲這是一個不重要的事物,也不會浪費寶貴的記憶,甚至都不會進行信息處理。左耳進右耳出,過目即忘。

有計劃性。有計劃考慮更爲全面,沒有計劃則容易沒有條理,並且發生遺漏。比如觀察什麼,怎麼觀察,先後順序是什麼。

思維的知覺。觀察力是認知能力重要的組成之一,可以通過有意識的訓練得到提升。但我們不要僅僅侷限於表面,而是要深入思考現象背後的原因是什麼。

提高觀察力的好處是,能夠幫助我們發現事物的本質和特徵,從而發掘難以察覺的潛在信息並抓住機遇

因爲觀察力在本質上屬於思維能力,體現出你能看多遠,當大多數人只看到眼前的時候,如果你能超出大部分同時代的人看得更遠,那麼你自然能夠抓住機遇。

那麼,應該怎麼提高觀察力呢?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着手。

求知探索精神。保持好奇心,興趣是求知探索精神的前提,科學進步,知識更新都是得益於人類的求知探索。求知探索精神是豐富知識儲備的前提。

善於捕捉變化。敏銳的觀察力,重點在於捕捉變化。從微觀上來看,變化的瞬間很短,例如人的表情細微變化,肢體語言的變化。從宏觀來看,社會環境的變化、政策的變化,都有一定的徵兆和前奏。

知識儲備。知識儲備就像武林高手的內功一樣,內力越多的內功越強,僅僅是內力雄厚還不夠,還需要有能力使用內力,這個能力便是各種思維框架和方法論。

歸納推理。只要我們嘗試從有限的數據中得到一個普遍結論,一般都離不開歸納推理。人類知識大部分來源於歸納推理。

對觀察的反思。反思是對整個推理過程的回溯,是對已產生結論的質疑。可以假設完全相反的結論是否也成立,如果完全相反的結論也可以成立,那麼之前的結論就有可能不正確,不具備參考價值。

把觀察當成一種習慣。任何思維上的習慣,都需要花時間和毅力去堅持。最高的境界莫過於看見任何事物都去思考,就像吃飯、喝水一樣自然而然。

總結:人到中年,職場上處處透着危機,做到以下三點將越來越好:

01 使用VRIO模型找出自己的優劣勢

02 利用個人價值鏈讓行動價值最大化。

03 善用觀察力抓住機遇。

參考書籍《認知:所謂成長就是認知升級》。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