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等待

今天學到了一個知識點:等待。

在關於投資的書籍中,也經常會提到等待的作用。原來理解的是,把錢投進去想讓它變得更多,當然要等待它慢慢發展壯大,自己還一口吃不了胖子呢,就不要奢望它一夜之間變得無比龐大。

而現在學到的等待,還有一種等待時機的意味。剛學到投資理念時,對通貨膨脹的印象很深,覺得錢放在手裏,只要跑不贏通脹就是貶值,即使放在貨幣基金裏,也很難延緩它的貶值步伐,所以迫不及待地想要投資出去,讓“每一分錢都爲自己掙錢”。

可惜,哪有那麼容易的投資,機會不會平白無故地出現在眼前。就像遊戲裏一直等不到投資的機會,或者到了那個格子,出現的確實最高點的股票,利息很低的存單、高價的土地和股權,沒有一個適合一個工薪階層的機會。

這個時候就需要等待,等着機會出現,等着自己手裏的現金流變得更加豐滿,等着有更多的錢去把遇到的機會一舉拿下。

而不是無腦地爲了掙更多的錢而投進去更多的錢。

當我剛開戶後,看着那些紅線綠線不斷變幻,下跌時後悔投的太多,上漲時又後悔當初爲啥投這麼少,總在懊惱自己當初的選擇。

朋友告訴我一句話,股市不關門。隨着那些線條的起起伏伏,我慢慢明白這句話,機會永遠都會有,只不過以現在的能力很難去發掘出它們,所以要不急不躁,等到自己懂得更多了,再去裏面發現各種機會,股市永遠都敞開着大門。

所以,大盤不用天天看,我要降低自己打開券商軟件的頻率,明明知道手裏的東西是要長期持有的,就不用天天去盯着它。

我想,它會被我盯的不好意思。

我上學時也有這種感覺,寫作業看書時總是會被老媽盯在眼前,不時地問問學的怎麼樣了,時刻處於大人們的監督之下。那種情況下我很不自然,就像學寫字時被一個人看着筆尖等着它劃出不規範的一筆。

所以,我學習成績很不好,也許就有這種不自然在裏面。

現在,我換了位置,成了家長。在秉承給孩子成長自由的同時,也要給資金自由,既然投出去就是相信它,讓它自己在那片海洋裏馳騁,等它玩到盡興收回來就是了。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