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能力圈地图的描绘

这周跟王丽敏同学聊天,出于优秀的职业素养,她非常善于通过各种评测工具来剖析自己或他人,帮助一个人更清晰地了解自己。也可以这样理解,你所看到的事物可能不是真相,甚至你所认识的自己亦非真人,评测的结果不一定是百分百的真实,但我们有理由相信,多维度地评测有利于描绘出一个更逼真的自己。

口号喊得震天响,“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但硬件条件始终是门槛性的关卡,很多领域里有的人说不行就是不行,哪怕不是阿斗但依然扶不起。有多大的能力,才能成多大的事情,而能力不是勇气给的,也不是信心和耐力给的,而是通过实实在在学习得来的,我们只可能把能力圈范围内的事情经营好。

我在思考,性格和天赋等特质是否更多地受影响于宏观环境?若一旦定型,则后期可改变的空间不大,那评测的意义就在于发挥性格和天赋等特质的优势项,屏蔽缺陷项。面对缺陷项,我们能有所作为的是什么呢?

一个月前张亚伟在主题日更群中发了一个PDF文件,是圈外同学出品的未来发展力地图,我看到内容后觉得做得不错,因为这些工具或思维模型并不受性格和天赋的影响,任何人都能有机会掌握它们,所以它们是我们可以有所作为的地方。

学习力
模型01: 学习金字塔
模型02: 费曼技巧
模型03: 刻意练习
模型04: RIA阅读法
模型05: 二八定律

思考力
模型01: 黄金圈法则
模型02: 5W1H分析法
模型03: 思维导图
模型04: SWOT分析
模型05: 10/10/10法则

创造力
模型01: 六顶思考帽
模型02: 头脑风暴
模型03: 逆向思维
模型04: 类比思维
模型05: SCAMPER创新思维

设计力
模型01: 设计思维
模型02: 最小可行产品(MVP)
模型03: 峰终定律
模型04: AARRR漏斗模型
模型05: 上瘾模型

共情力
模型01: 五大圈层模型
模型02: 高效倾听模型
模型03: 情绪ABC模型
模型04: 乔哈里视窗
模型05: 冰山模型

故事力
模型01: 故事五要素
模型02: SCQA模型
模型03: STAR模型
模型04: STORY模型
模型05:“ 英雄之旅”模型

领导力
模型01: 领导力梯队
模型02: 情境领导力模型
模型03: GROW教练模型
模型04: 管理4C模型
模型05: TOPIC模型

整合力
模型01: 杠杆思维
模型02: POA行动
模型03: 系统思维
模型04: 整合思维模型
模型05: 多元思维模型

慎重地觉得,既然性格和天赋已经没有多少余地可供我们自己去描绘,那么我们能有所作为的便仅剩对于自身能力的描绘了,而在描绘自己能力圈地图的时候,未来发展力地图恰好给出了一个可以借力的极佳辅助。工具和思维模型的使用,并不能直接产生效益,然而却能够直接产生生产产品的能力。

\color{green}{\Large\mathbf{工具和思维模型→生产能力→产品→效益}}

基于查理·芒格的Lollapalooza效应,未来发展力地图中多种工具和思维模型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叠加”放大效应,将产生极大的能量爆发,或许打破性格和天赋的限制也有可能,届时你的个人能力圈将大大拓宽,所能成就的事业版图亦将有广阔天地。

真正能经营好自己的人都是在默默得进行着两件事,一是持续打磨能力核心,二是积极拓展能力边界。成功的故事有很多,但复制到自己身上才会发现成功者的伟大,因为靠运气吃饭的时代越来越远了,不掌握些真本事就真的混不下去了,让我们一起学习更多的知识、一起描绘更大的能力圈地图吧!

佛山·均安
2019年8月22日01:31:43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