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命運的終點

凡有誕生,必有滅亡。不管是曾經遍佈地球的恐龍,還是如今制霸世界的人類。

關於恐龍的滅亡,有很多學說;關於人類的終結,有不少預言。人類,到底如何滅亡?

一旦爆發戰爭或瘟疫,將有大量的生命被剝奪。反思,戰爭固然摧毀了一些舊體制和文明,卻也催生了新科技和規則;然而,瘟疫則讓人類的生活墜入黑暗深淵。

中世紀歐洲的黑死病(鼠疫),病死率在70%-100%,奪走了2500萬人的性命,佔當時歐洲總人口的1/3;
1918年西班牙的大流感,估計全世界患病人數在7億以上,發病率約20%~40%,死亡人數達4000-5000多萬;
至今肆虐非洲的埃博拉病毒,致死率高達90%;
2020年全球新冠肺炎,確診已超8000萬例,迄今死亡人數接近180萬,經濟停滯、民生嚴峻。

戰爭,本質是人類之間生存資源的爭奪,尚可協商控制資源的分配;
瘟疫,是微生物佔領人體宿主並寄生的運動,它們根本不和我們人類講道理。

肺結核,利用利福平、異煙肼等藥物,人類一度幾乎可以宣告徹底戰勝它,然而物競天擇優勝劣汰,一部分頑強的結核桿菌產生了耐藥性,又在更爲廣闊的人羣中傳播開來。如今,抗結核藥物要多種聯用方能有效治療,某些頑固的耐藥病例,甚至很難治好它。可以預見,越往後感染的肺結核病例,現有藥物越難奏效。

青黴素,1928年首度發現該抗生素,1940年提純醫用,二戰時期挽救了無數受傷戰士的生命。當時鏈球菌、肺炎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等應聲消滅,使用一點點就能療愈。也是在藥物的選擇作用下,到如今即便青黴素一代代更強效,卻一年年療效甚微,甚至演化出了無視抗生素的超級細菌,很難找到新的抗生素來應對。

小時候聽父親講,野豬等牲畜的抗病能力強,而家畜等雞鴨魚更易得病,當時不懂其中緣由,到了學習生物知識後方才知曉這就是“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自然法則。

在醫藥科技的發展下,原本要被自然選擇淘汰掉的人類有機會得以苟延殘喘,並誕下一樣沒有免疫的後代,與此同時病菌病毒卻在不停地進化。

長此以往,人類整體的健康生態恐將日漸危矣,依附於各種疫苗、醫療藥物和器具,早晚有一天,定將出現比新冠病毒遠厲害的超級病毒,引發重大公共衛生事件,吞噬整個人類社會。好在,優生優育一定程度上彌補了這方面的不足。

爲此,開個可能違背倫理道德的玩笑:

  1. 對抗疫病,以機體免疫爲主,以醫藥科技爲輔: 能吃藥就不打針,能打針就不輸液,能輸液就不對五臟六腑動刀;
  2. 生殖權利,機體/智力強健者優生多生,機體/智力缺陷者限制生育: 不管是何種病菌病毒,哪怕是超級細菌,也很難消滅所有人,總有一部分人能夠在微觀的戰場上倖存,而倖存的這部分人就是自然選擇的勝出者,代表了人類頑強生命力的未來;抵制種族主義,唯基因論英雄,深化跨羣通婚聯姻,不管信仰、民族或膚色,提倡強強聯姻;
  3. 棄弱棄殘,生命觀接受安樂死:讓資源更集中地供養頭部精英,包括財力、物力和精力聚焦於加速人類進化;限制強弱結合的繁衍,人爲建立生殖隔離,甚至演化爲更高級的亞人類新物種——超級人類,超級人類不僅智力超級進化,且免疫力極強,適應更加苛刻的惡劣生態環境,甚至壽命可以支持其完成星際穿越,使人類DNA在宇宙中的永續有了更大可能。

轉念一想,人類誕生之初的原始形態是怎樣的呢?會不會也像是培養皿內的那麼一株超級細菌呢?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