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了,分離焦慮,寶寶新學期入園指南,收好不謝|吐血整理

將近9月,又是一個開學季,寶寶們也長大了,3歲就要邁入新的開始,新的臺階,新的環境。爸爸媽媽們,你們都做好準備了嗎?

入園時準備相應的物品:

1.因爲現在幼兒園一般都是統一配備被褥和生活用品,家長只需把領回的被褥寫上幼兒的名字帶回幼兒園即可。

2.給孩子的衣服做標記,尤其是園服,因爲都一個樣,網上有專門做名籤的,把孩子的衣服和襪子都貼上名籤。

孩子剛入園,在適應新環境的過程中,不會注意自己穿什麼,哪件衣服是自己的。老師的注意力也在孩子的情緒,安全和生活護理上,如果在費心的爲孩子找衣服襪子必然會影響照顧孩子,我們需要做的是讓老師騰出更多的精力照顧孩子。

如果放學真的穿錯了,也不要怪罪老師不負責任,而是自己準備工作沒做好。

3.爲孩子準備1~2套換洗衣服,容易尿褲子的孩子還要多準備兩套,尤其是褲子。上衣準備一兩件就可以了,其中一件可以是爲防止變天用的外套或者馬甲。

衣服款式上選擇簡潔柔和,易穿脫的服裝,千萬不要有帽繩,以免造成勒脖危險。男孩最好不要穿有拉鍊的褲子,女孩子衣服則不要有太多的裝飾物、以免孩子吞食。一定要給孩子穿內褲,避免肚子受涼,也是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4.鞋子選擇輕便的布鞋,鞋底防滑,防止孩子上洗手間滑倒,或者運動鞋,戶外方便做操和大運動。不要給孩子穿高筒靴,會造成孩子腳踝被箍住,容易摔跤。夏天的涼鞋最好是前邊包頭的,防止孩子奔跑遊戲時絆到東西,弄傷腳指甲。

5.有特殊情況的寶寶需要的安撫用品。

如果孩子離開家人午睡困難,可以給孩子準備好他平時用的小被子或者小枕頭等安慰用品,跟老師溝通好,等孩子漸漸適應環境後可以不再使用。

前期老師也會要求帶一些照片貼牆上,照片會讓孩子感覺被集體接納,對班級產生好感,繼而緩解入園焦慮。

入園時的心理準備:

1.快到入園的年齡了,可帶孩子多到幼兒園去轉一轉,看看幼兒園的滑梯,大型玩具等告訴他以後上幼兒園了就可以玩了,激發孩子上幼兒園的渴望。因爲孩子焦慮原因之一,就是對新環境的不適應。

2.一起參與給他準備上幼兒園的物品,書包,被子,水杯,園服等,介紹並讚美他的東西,告訴他上幼兒園就可以用啦。這都是正向勾起孩子上幼兒園的慾望。

3.心理上,正面積極的誘導,讓孩子知道爲什麼上幼兒園,是因爲長大了要學新本領,真了不起,認識新的朋友等。就像爸爸媽媽要上班是一樣的。

還告訴他幼兒園有好多的遊戲,好多玩具,都是家裏沒有的,還有好多書,(小云朵喜歡看書),老師還會教小朋友學跳舞唱歌玩遊戲等,讓孩子充滿對幼兒園的嚮往。

反面案例:千萬不要把幼兒園老師妖魔化,說類似這樣的話,“你不乖就把你送幼兒園,讓老師好好管管你”,“進了幼兒園的大門,你就別想亂跑了”,“你必須上幼兒園,爸爸媽媽太忙了,根本沒時間管你”,讓孩子感覺被拋棄了,這隻會加重孩子的入園焦慮。

如果孩子在幼兒園是哭了很久的,父母知道就好了,可以問他,今天在幼兒園哭過了是嗎?不很久是嗎?接納孩子的情緒,讓他覺得哭也不是一件難爲情的事。可以告訴他,那明天就哭更少一點吧,因爲我們還要很多時間來玩呢。

不能說,誰欺負你啦,我要教訓之類的,這會加重孩子對幼兒園的排斥和懼怕心理。

也不要把小事情放大,如:小朋友不小心碰倒了孩子,孩子告訴你,你就要開導孩子說,噢,這個孩子還真是有點莽撞呢,下次你可以提醒他跑慢點,不要撞到別人噢。

或者提醒他看到別的小朋友哭,要有愛心去安慰小朋友,或者遞給他一張紙巾,告訴他媽媽放學就會來接我們了。這也是轉移他注意力和增加他使命感的好機會。

入園時的行爲準備:

1.入園前一天,可以舉辦個小小的儀式,慶祝孩子長大了,讓所有人放鬆下來也留下美好的記憶。然後給與孩子期待,並早點入睡。

2.入園第一天,不管孩子狀態如何,都要堅定的告訴他,今天要上幼兒園了,背好小書包就是一名幼兒園的小朋友了,真爲他自豪,然後到點出門。

到幼兒園和孩子擁抱告別後,告訴他下午放學會接他,祝他玩得愉快。老師接手後,父母堅定的離開,會更利於孩子情緒上的穩定,老師也更容易勸導了。

3.家長走後,不要在幼兒園門外逗留,孩子能感應得到,這樣他就會大哭,讓家長把自己帶回家。

4.下午接時也要順其自然,不要很激動一上來就抱起來親,說寶寶你想不想媽媽,媽媽很想你啊。

更不要一見面就問東問西,搞悲情追問:寶寶,你在幼兒園吃飽了嗎?哭了嗎?哭了多久,又沒人打你,老師批評你沒,這樣的話是絕不可以問的,因爲你的主觀意識會傳染給孩子,本來孩子在幼兒園好好的,你一問讓孩子感覺在幼兒園很沒安全感,以後就更難入園了。

也不要一見面就先給孩子吃東西,帶一堆零食飲料等,讓孩子感覺是在幼兒園受委屈了,媽媽來補償的錯覺。

正確的示範是見到孩子可以給一個擁抱,表揚一下孩子上了一天幼兒園,真的很能幹了,老師發了你在幼兒園的照片,表現好棒啊!會自己吃飯/喝水/上廁所等。

還可以問,今天玩得開心嗎?玩了什麼好玩的遊戲啊,老師穿什麼顏色的衣服,你認識了哪些好朋友之類的正向提問。

然後一定要跟老師說再見,並感謝老師,說一句辛苦了,這是說給老師聽,也是教給孩子禮貌,對老師尊重。

5.放學路上交流的內容都是令他感到愉快的,然後看孩子在幼兒園的視頻,增加孩子對幼兒園的熟悉度和好感度。(交流以正面鼓勵爲主)

6.幫助孩子結交新的朋友,入園後認識本班的幾位家長,家庭互動,這樣就會讓孩子感覺在幼兒園並不孤單,因爲有新朋友了會轉移注意力。

另外,老師也是孩子的新朋友,家長可利用離園時間和老師交談,並告訴孩子,我喜歡你們班的老師,我跟你們班的老師是好朋友噢,可以多讚美他的幼兒園,讚美他的老師,以此減少孩子的陌生感,從而對幼兒園和老師產生好感。

7.正確對待孩子的入園哭鬧,孩子到陌生的新環境哭是正常的情緒發泄,孩子哭時聽不進你的勸告,你的責怪只會加深她的不良情緒。

孩子哭夠後,會重新感覺到自信和安全,自我療愈了。家長千萬不要把哭當做不正常,更不要自己胡亂猜測,孩子哭是因爲老師不喜歡他,或者孩子欺負他了。

也不能囑咐孩子,上幼兒園不許哭,哭我就不接你了。同樣,老師也會讓他哭的,在恰當的時候老師會跟他約定,在哭5分鐘吧,然後老師數5個數,有的就不哭了。有的孩子是越管他哭得越帶勁,這時老師會假裝不理他,然後在他旁邊陪別的小朋友玩特別好玩的玩具轉移她的注意力,不提哭的事。

8.入園後堅持送,不要三天打魚兩天撒網,有的孩子會每天央求父母,今天我不去了好嗎?這時家長一定要態度堅決,每個小朋友長大都要上幼兒園,引導他在幼兒園玩得多開心,有很多好朋友,還有玩具等。

9.配合幼兒園作息時間

尤其是要求的送園時間,否則家長送晚了,老師都開始教學活動了,孩子的學習時間就在情緒的調整上度過了,錯過了精彩的課程對他的正向吸引,還有午睡和晚上睡覺的時間,儘量跟幼兒園一致,這都跟孩子的身體生長髮育特點有關係,是從孩子角度出發的科學合理要求。

雙休節假日最好保持幼兒園作息時間的規律。

10.平時多給她愛的關懷,告訴她爸爸媽媽很愛她,無論何時何地都愛她,增加她的安全感,這點毋庸置疑是最重要的。(繪本《媽媽,你會永遠愛我嗎?》

11.提前給孩子準備一些上幼兒園的繪本,歌曲,故事或動畫影視等,讓孩子熟悉幼兒園才能更好的適應幼兒園生活。(《愛上幼兒園》系列,《幼兒園的一天》等)

12.不要穿紙尿褲啦。

13可以跟老師溝通,漸進式分離,逐段延長在園時間,也會有效緩解孩子的入園焦慮。在香港幼兒園就是這樣做的,也就是剛送幼兒園的第一週時間爲1~2個小時,第二週爲2~3個小時,第三週爲半天,第四周爲一天,類似這樣,時間可自行安排。這相對孩子來說特別人性化,只不過有些家長可能做不到這麼多時間去陪孩子適應。

家長如何面對自己的分離焦慮

孩子剛入園,孩子會產生比較強烈的分離焦慮,家長的情緒也會極大的受到影響。

建議家長理性的看待孩子入園,理性的看待孩子成長中的煩惱。

孩子成長過程中,並不是一帆風順的,他會面對新的人,新的環境,新的生活,可每次的轉換不一定都是非常愉快的,有時候他也會產生很多煩惱,這種煩惱是孩子成長中必然遇到的,不可避免的個煩惱,所以家長要理性看待孩子入園。

入園是孩子在經歷成長的進階,不是生離死別。

所以,當孩子產生分離焦慮的時候,家長還是要保持克制,努力綻放自己的笑容給孩子堅定,別把負面情緒傳染給孩子。

如果家長在孩子哭得時候,也滴下淚來,你的不安清晰無疑會加重孩子的恐懼。

孩子入園時,要保持情緒的樂觀穩定,臉上帶着笑容送孩子去,可以在走得時候給孩子以親吻,擁抱,跟老師道別。

孩子剛入園生病怎麼辦?

孩子分離焦慮嚴重就容易引發身體上的疾病,比如發熱等。家長們就會抱怨幼兒園,怎麼一去幼兒園就生病,其實這是孩子情緒引起的應激反應,小云朵上幼兒園一個月就去了醫院三次。表現爲體溫高,以爲是發燒了帶着去醫院,其實又沒事,但是情緒梳理不到位,護理不到位,就會引起病理上的發燒。

需要注意的是:

1,爺爺奶奶們由於自身怕冷就喜歡給孩子穿多衣服,大人穿短袖,就給孩子穿兩件長袖。有句話叫:要想小兒安,三分飢與寒。特別是秋天天氣早晚溫差大,可備一件長袖,早晚穿上,在園裏孩子總活動,也不會冷,老師也會隨時增減衣服。

2,飲食清淡,多喝白開水多吃水果,身體好吸收,免疫力增強。

3,情緒上疏導,不要在孩子面前抱怨老師,幼兒園照顧不好,不要提生病的問題,說,又生病了吧,媽媽又得請假之類的話,對孩子的情緒和身體都會有不好的影響。

有的孩子不想上幼兒園的時候真的會讓自己生病,孩子因爲入園導致體質減弱,還很容易咳嗽,家長容易依靠藥物,是藥三分毒,光吃藥不能解決本質問題。

4,怎麼做度過容易生病的秋冬季節呢,那就是增加孩子的抵抗力,媽媽可以這樣做:

每晚給孩子做撫觸按摩,保健,堅持每天給孩子保健,預防比治療更重要。

保證戶外運動的時間,加強戶外運動,增強體質,家長可以多帶孩子進行戶外運動。到公園遊玩,戶外騎車,郊遊等,開拓孩子的視野,強健體魄,還要允許玩土玩沙,多增加與土的接觸,還可以增加免疫力。提高孩子的注意力,提高多巴胺,讓孩子的情緒愉快。

5,加強入園日常護理,剛入園的時候是夏秋交替季節,白天氣候炎熱,晚上氣候偏涼,家長可以給孩子備一條帶衣領的毛巾,老師給孩子放進背部的衣服裏,戶外帶回家家長每天清洗消毒,避免因內衣出汗沒有及時更換而着涼。

6,在秋冬季節,隨時給孩子備一件馬甲,保護前胸後背,孩子生病也是正常現象,尤其託小班孩子,正趕上秋冬季節逐漸變冷,每個孩子都有可能會病一場。

小孩生病也是有規律的,每年季節變更交替時都容易生病,生病發燒也是燃燒體內垃圾的過程,如果沒有通過運動消耗體內的能量和垃圾,沒有強壯的體質對抗病毒病菌,那就會通過發燒來處理,孩子發燒後應加強護理,休息。不應該送幼兒園,因爲孩子會累,對病情有影響,也會造成對其他孩子的影響。

孩子入園是一件很棒的事,這是他人生的第一次臺階。希望各位家長們積極理性的對待,相信自己的孩子一定會很快適應幼兒園的生活,與其擔憂焦慮,不如趁早做好準備吧!

內容來自科學育兒公開課,圖片來自網絡,首發於公衆號《雲朵麻麻不育兒》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