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你想全職帶娃,我勸你慎重|一個全職媽媽含淚的教訓

很多人對全職媽媽有着迷一般的誤解,經常會聽到“真羨慕你不用上班,可以天天在家裏休息。”“你老公肯定有錢吧,不僅要養娃還能養你。”“帶個娃有什麼好累的,跟我們上班的比起差遠了。”這樣的聲音。全職媽媽沒有社會地位,被人看不起是常事,因爲我從前也是這裏面的一員。

現在的我只能聳聳肩:我錯了,真的錯了。這裏我附首作得很爛的打油詩給大家吧:

生娃前追求自我愛自由,

生娃後家務孩子屎尿屁。

一日三餐洗碗拖地晾衣,

扛米扛油扛菜小孩和車。

柴米油鹽和家務一日遊,

一手抱娃沒有財務自由。

全年無休日夜顛倒崩潰,

娃哭了要哄餓了還要喂,

拉了要拾掇恨不能變身個哪吒。

詩和遠方就像奢侈品,

繞着娃哪都別想開溜。

遠離職場遠離了社交圈,

刷個朋友圈都沒有時間。

沒有了美麗自由和收入,

還要擔心老公想要外遇。

最最重要的是;當媽的連安安靜靜上個廁所的機會都沒有!都沒有!

好了吐槽完畢。

簡單說一下我以前的一日安排吧,這樣更直觀:

上午9點孩子起牀,洗漱穿衣什麼的就忽略不計,然後做早餐(也可以買早餐),帶孩子吃完(大多數是喂完的),做早餐的情況下要洗碗,還要趕緊把衣服洗了晾了(得爬兩層樓去樓頂)。

上午10點多帶孩子出門買菜(買菜地方遠)。

中午11:30左右回來做午飯。

中午12:30左右吃飯,餵飯(時間比較長),孩子中午是不睡的(孩子覺少,這點令人崩潰),我得趕緊吃完洗碗,給她刷牙漱口(牙不好)。

下午2:30煲個湯,或者煮個糖水,拖個地,整理孩子弄亂的玩具。(家裏經常要收拾數遍)

下午3:30,短暫的陪娃時間(真的很短暫啊)。

下午4點給她弄點水果,榨點果汁(門牙壞了,水果都是分小份)等。

下午5點收衣服,準備做晚餐。(還有一種情況,孩子白天出去玩,順便買菜回來可能傍晚6點了)

晚上6;30~7:00吃晚餐,這個時候孩子一般會拉臭臭,真會挑時間啊(經常拉不出就哇哇叫,我都怕被抓,後來喝酸奶就好多了哎),然後磨蹭到8點多吃完,出去散會步。

晚上9點多回來洗碗,給孩子洗澡,喂個水果之類的,拖完地(免得剛洗澡腳踩地上又髒了)。

晚上10點多我自己洗澡,給孩子衝奶,刷牙。

半夜11點多了,還不睡就講個故事睡覺。(以上屬於孩子情緒比較好,身體舒服,但孩子太磨蹭,經常嚷着不吃飯不洗澡,這個時候我就會火山爆發,哄完加吼完就可以照常進行了,因爲從頭到尾一個人做,時間也只能往後延)

匆忙的一天過去已是半夜時分,孩子也終於睡了,看看家裏亂七八糟又得拾掇拾掇,然後整理完家務,疊完衣服。

半夜12點多了,整個世界才真正屬於自己,我終於可以拿起手機,或者敷個面膜,有時連面膜都懶得敷了。

(還有一種情況是哄小孩睡着之前把自己哄睡了,而讓人淚目的是另一種,孩子不舒服睡不安穩,那整晚就不得安寧,那這一晚的歲月靜好就得泡湯,別說看手機,第二天我的眼袋就會大了一圈)。


下面我就再來盤點一下當全職媽媽的幾個誤區:

誤區一,有時間陪娃

有種天真的媽媽以爲自己帶孩子,就有時間陪孩子了,曾經的我就是這種天真的麻麻。但你看過以上,就不需要我再贅述了,如果不相信那我再多扯兩句:

正因爲全職帶娃,更沒時間陪娃了。先科普一下全職是啥啊,就是除帶娃吃喝拉撒睡之外家裏所有大事小事好事壞事媽媽全部承包,這就是全職哈哈,真香了吧!

孩子如果還動不動尿溼褲子,動不動把粑粑拉身上,一次粑粑還分個四五次拉,剛換的褲子又給拉上了,那味道,不那感覺,實在太酸爽了吧,哎,讓我去廁所哭一會吧。

還有日常家務繁瑣壓得都喘不過氣,哪有時間陪娃,還高質量,講真,真的就剩陪着了,通常忙完了孩子也吵着要睡覺啦。

那說說職場媽媽吧,好朋友w就是上班族的媽媽,每天6點下班到家,然後直到睡覺前都是有完整的時間陪娃的,不用做飯洗碗,整理家務,勤快的話拖下地,整理娃的玩具和書籍,其他想怎麼陪玩就怎麼陪玩。看到這裏,職場媽媽應該會竊喜,幸好當初上班了。

當然職場媽媽太忙那又另當別論啦。


誤區二:娃也不難帶嘛

聽說過一種特別“可怕”的寶寶嘛,叫高需求寶寶,特難搞,一會這樣,一會那樣,變來變去的跟變色龍似的。

我深有體會,那是分分鐘炸毛,情緒時常被引爆,一顆鐵打的心也被整成神經衰弱了。

現在你叫我再回幼教崗位帶孩子,我都恨不能噴你一臉鹽汽水,再踩着風火輪飛也似的逃走。

例如我家的日常就是這樣:一會是鼻子堵了,一會喉嚨有痰,一會身上癢,一會眼睛痛或者眼睛有眼屎,一會手疼,一會腳疼,一會奶沒喝完,等你倒了,她又要喝,一會要睡覺了就要玩玩具,平時從不玩,一會喝果汁,馬上就要出去玩......其他請按這個格式繼續腦補。

不生病還好,生病的話,想死的心都有了,白天沒得睡,晚上甭想睡,特別晚上吵鬧起來,大人簡直會發瘋。

所以,全職帶娃三年,別的本事我沒漲,脾氣呈直線型蹭蹭暴漲,情緒來了自己都嚇壞了,完了又跟娃道歉什麼的,真是啪啪打臉,從來不知自己爆發力竟然如此驚人,後來連孩子爸都不敢隨便惹我了哈哈,這是唯一的福利哈哈捂臉。

知道不應該,可誰叫自己當初腦袋發熱選擇這條不歸路呢。

所以,全職帶娃,沒時間高質量陪娃不說,還被人DISS,變成黃臉婆,最可怕的是可能會面臨生命危險(如果豬隊友不給力,甩臉色,又坑娃,簡直要分分鐘被氣死的節奏),一個想不開也許就掛了(這樣的例子我不舉了吧,網上大把啊)珍愛生命,“遠離”豬隊友,也別再說娃好帶啊。

當然,重要的是,要學會怎麼照顧“高需求”寶寶,我和小云朵可算是磨合好了(淚奔)。


誤區三:老人帶娃不好

1.

這個時候,有人幫忙分擔一下簡直不要太美好,可惜多方經驗證明,當爸的少有自覺,不添亂讓孩子病情加重就謝天謝地了。也不說喪偶式育兒,越這樣說,豬隊友就真的啥也不管啦!

靠譜點的,能依仗的就是老人或者保姆,保姆先不談,畢竟要錢啊。但老人帶娃會有個棘手的問題,育兒到底誰聽誰的。一個處理不好,真的會引發世界大戰。

說老人帶娃吧,以前自己沒經驗,還看不慣老人的經驗,婆媳育兒理念大相徑庭,當然老人帶娃不說十全十美,還會有陋習,可這都是能夠溝通改善的。雖然剛開始會有矛盾,但磨合一陣子都會好起來的。

現在奶奶又大多會上網,多多少少會接觸其他媽媽的育兒理念,甚至會去看書學習,大多數奶奶又還是明事理的,更不會寵溺孫子,而且對媳婦也能尊重,育兒理念也儘量趨同。

朋友的例子足以說明這點。

當初朋友X也是跟婆婆育兒理念不同,還爆發了幾次爭吵。

但那以後,兩人就知道彼此的雷區,因爲都爲了孩子,開始嘗試互相包容,分工合作。

比如,媽媽回來了,陪娃的任務就轉移到媽媽這。奶奶可以跑跑步,追追電視劇,放鬆一下。媽媽上班去了,奶奶就擔起責任,照顧孩子生活起居,相得映彰。

兩個人的育兒理念還是以媽媽爲主,生活方面則以奶奶爲主,畢竟互相體諒和協調纔不會使一方有怨言。


2.

有一種更爲理想的,是媳婦要會搞好婆媳關係。

平時多關心婆婆,聊聊天,懷孕後生娃之前就跟婆婆商量好,約法三章怎麼帶娃,育兒理念以誰爲主。

或者給婆婆看一些自己認可的育兒書,以此達到育兒觀念統一。如果老人家看不了,也有聽的書,再老人實在聽不進去,那媽媽就費點心告訴奶奶,通過別人孩子的例子達到說服奶奶的目的。

或者在家寫小紙條提醒婆婆要注意哪些,除了那些實在太頑固的老人,一般老人看兒媳這麼上心自己的孫子,還有理有據,像個當媽的派頭,高興還來不及,怎麼還捨得去反駁,除非媳婦自己真的想一出是一出,立場搖擺,讓婆婆覺得自己都小孩需要人照顧還教我怎麼帶小孩,根本說不過去嘛。

所以,媳婦要拿出自己的立場和當媽的氣場來非常重要。

否則老人她不會多想一步,孩子是媳婦生的,就讓媳婦做主,而是以自己經驗豐富爲由理所當然的做起了主。這也怪不得老人。

當然,說到夫妻隱私,我想現在大多數婆婆都會尊重隱私,尊重年輕人的生活方式,如果不是,那當媳婦的還是可以跟婆婆溝通的。溝通是一切生產力嘛。

3.

說到婆婆帶不好,有一點是婆婆慣孩子。

其實孩子的很多習性並不一定是奶奶或者外婆帶就有,其實媽媽帶何嘗能做到多理智。

媽媽當中也會有慣孩子的,還不少吧,相對的奶奶明事理的也不少,這跟人羣沒關係。

主要還是看個人修爲,有沒分寸。

年輕人心理素質還不一定比得過老人,現在動輒知識焦慮,金錢焦慮,沒工作的媽媽更是愁得泯滅了自我,焦慮得無法好好帶娃,吼娃便成了唯一的發泄,那娃怎麼會開心呢,你帶娃怎麼服衆呢。

老人見多識廣,情緒穩定,更不會有年輕人的焦慮,動輒因老公冷落生悶氣,老人經常帶娃出去溜溜,跳跳廣場舞也無傷大雅,孩子自然帶得也大氣。

另外,一個家庭就是小型的社會。孩子如果整天只跟媽媽粘一起,不跟其他的家庭成員多接觸,那孩子就更粘媽媽,形成惡性循環,這對孩子和媽媽的心理都會有一定影響。也不利於孩子社會性人格和社交發展。

比如,我的孩子以前就特別粘我,誰也不讓抱,膽子小,對外界的新鮮事物持排斥態度,不太敢嘗試新的東西,當然,這有一部分也是天性使然。我自己也常常被粘得透不過氣,直想逃離,情緒自然不好。

所以,如果自己媽帶不了,想要婆婆帶,搞好婆媳關係,媳婦義不容辭,總不能叫婆婆貼着你的屁股轉,畢竟是長輩,你尊重她了,她自然也是明白的。婆媳關係好 了,一起都順了。

這裏再強調,溝通是一切生產力,沒有什麼是溝通解決不了的問題噢。

4.

有朋友又說,老人帶娃身輕鬆,心累,媽媽帶娃,身累,心輕鬆。

其實真相是,媽媽帶娃身心都累啊。

有一個例子:

有一個網友,因小時候一直跟媽媽分離很痛苦,於是堅持全職帶娃,剛開始還比較輕鬆,後來老公公司效益不好,老公希望她上班幫襯一下,家庭關係就變得緊張。婆婆思念孫子常哭,家庭矛盾一觸即發。

後來自己的孩子上幼兒園,膽子小,還特別不自信,不敢上臺表現自己,上課也不敢舉手回答問題,而別的孩子都非常自信開朗。

後來她就自己查找原因,看很多的育兒書,找專家指導,才發現這都是自己的問題。

因爲全職帶娃,與社會脫軌,又得不到老公的支持理解,婆媳不和,家庭經常爭吵,長此以往,自己的情緒就非常不穩定,易暴躁易怒,還經常委屈的哭。

其實孩子一直都看着,感受強烈的不安全感,由此導致孩子的性格內向,不自信。

經開導後,才發現是自己忘掉了自己,每天不夠自信開朗,總是怨婦心態。自己也嘗試去理解老公,體諒婆婆的想念之情和年老孤單。

嘗試多跟婆婆溝通,多關心婆婆後,婆婆竟然跟她說對不起,是自己太強勢了。

老公也試着協調家庭成員的關係,還對自己說辛苦了。

最終她收穫了一個幸福的家庭,一個自信開朗的兒子。

這足以說明,有好的家庭關係,不管誰帶娃,孩子都會幸福。而不是單純摘出媽媽帶或者老人帶。

真相是媽媽幸福了,孩子纔會幸福

所以,一切問題的根源不是你不去管就可以了,你還要去做,去改善,去提高幸福的能力。

還是就是很多家庭單單靠爸爸一個人的收入,爸爸經濟壓力大難免情緒不好,媽媽敏感就生埋怨,彼此關係和地位失衡,家庭才真的會有矛盾,貧賤夫妻百事衰,這也是恆古不變的真理。

比較好的狀態就是有老人帶着,自己能經濟獨立,獲得精神自由,還能利於夫妻感情,一家其樂融融纔好。

所以,其實老人不是入侵家庭的第三者,而是做不完的家務和漸感卑微的自我纔是第三者。


小總結

從古至今,爸爸們都處於家庭帶娃的邊緣地帶,所謂喪偶式育兒,有時起到的可能就是豬隊友的作用,全職媽媽一個人帶娃勢必會讓家庭矛盾更突顯。

這時賭的就是媽媽的運氣了,好的爸爸及時反省,不好的爸爸可能就會因此冷淡媽媽,不打不罵不比冷暴力傷人,冷暴力是無形的,這對媽媽來說也最痛苦,產後抑鬱症也是這麼來的。

做女人,沒有哪一種選擇是容易的,但是起碼經濟自由的媽媽會活得更加自信灑脫,對孩子的影響也是會很深遠的。媽媽自信開朗,孩子大概率也會自信開朗。

夫妻勢均力敵,也不會有誰想要毀掉婚約。

一般家庭更沒條件再配置一個保姆,甚至媽媽一個人帶娃,還得賺錢,兼顧事業,最後兩頭都顧不了,得不償失。

所以,年輕人心理素質不行,條件不行,自己都顧不過來還是不要孩子的好。

如果要了,就放心的交給有經驗的老人,然後自己好好去掙錢給娃買繪本帶娃旅行想樣都行。

捨不得娃就提高工作效率早點回家,扔掉手機,全身心陪伴,讓孩子永遠把你當成她生命裏最耀眼的光。

最後,奉勸一句,沒有強大的心臟怎敢當媽,沒有堅韌不拔的毅力怎敢養一個娃。別一時頭腦發熱自己養孩子,除非你很有錢!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