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領域的發展趨勢對版權保護有哪些重要意義?

隨着人民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也促進了中國文化產業的發展。據統計,截至2016年12月,我國網絡視頻和網絡音樂用戶規模均超過5億。在當下數字經濟的社會背景下,版權的價值也得到了巨大的提升。截至到2016年底,我國網絡版權產業整體產值突破5600億元。

版權領域未來發展有以下幾個趨勢:
1.版權意識增強,版權價值提升
2.立法逐漸完善,保障作者權利
3.版權保護的國際化。
4.版權保護手段技術化。

近年來從各類音樂類APP對作品主動下架、對專輯收費等行爲可以看出,中國的版權意識已經逐漸有了較大的改善,人們在享受文化服務的時候,付費意識也在不斷增強。根據《2016年中國網絡版權保護年度報告》,我國網絡用戶在數字內容方面的付費規模已達到2123億元,同比增長28%;2014年,我國版權登記總量達到了120餘萬件,比2013年增長19.97%。其中,計算機軟件著作權登記量首次突破20萬件。人們在版權付費意識方面愈發增強,相應的也給作品的版權帶來了巨大的價值。

1980年,中國正式成爲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的第90個成員國。自此之後,《商標法》、《專利法》、《著作權法》先後出臺,知識產權的相關制度也在日趨完善。在2011《著作權法》修訂中新增了制定懲罰性損害賠償的相關規定,在原告損失、被告利益所得和法定損害賠償的基礎上,向權利人支付兩到三倍的賠償數額,以此懲罰侵權者。

眼下,各個國家的網絡保護力度各不相同。而隨着互聯網等信息技術的進一步發展,網絡信息互通、聯繫進一步增強,跨國之間的版權糾紛時有發生,各國之間在版權保護方面的溝通、共識逐漸增強。各國在版權保護之間的合作,有望通過建立國際組織、完善司法條款、達成國際公約等方式進行。

在過去,版權保護往往依賴於事後的處理,當事人發現侵權事件後,提出訴訟等。而今互聯網時代,隨着科技的發展,墨者安全充分利用區塊鏈的五大特性,全方位賦能、增值、保護數字知產,促進版權行業的健康發展,使得作品信息一旦在網絡上發佈,其複製、傳播等侵權數據與途徑將無一遺漏的被監測並輸出,從技術上實現對原創作者、版權方的權益保護。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