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和“你”一起,才是真正自我成长的秘密!

有一位新入职的员工,他对新环境产生了不满,原因是他为了进入这个新行业,接受了远低于他预期收入的工作,但几个月过后他的生活开始变得拮据起来,家庭的开销让他承受不住,所以他打算跟老板谈一谈加薪的事情。

他不是很了解他的老板,而他的老板也不是很了解他,因为他从入职以来还没有明显的业绩表现,于是他来到老板的办公室,开始向老板解释找他的原因,而他的老板面对他想要加薪的想法时,居然说的更多的是请你多告诉我一些。

他感到特别的惊讶,所以他告诉了老板自己的家庭情况,而他的老板就那样静静的听着,这位员工还谈了很多他为公司所做的,老板开始问他对公司对客户和对产品的看法,他们交谈了很久,这个员工本以为他要谈的是他的薪酬,但是结果他却是在谈自己他做的如何,他的想法,以及他这几个月在公司里学到的东西。

随后老板还问了他正在接触的某位客户,他想知道这位员工对于拓展用户的看法,而他的确有一些自己的看法,于是就进行了分享,几天之后老板又邀请他,这一回有三四个人加入他们的讨论,老板把他上一回谈话当中,对那位客户的想法写在了白板上,他们就此讨论了很多,他感觉到非常兴奋,于是以更加开放的状态投入到工作当中。

不久之后他的工作范围开始扩展,薪酬也变得更高,他开始承担向这位重要客户提供更加重要服务的职责,这个故事发生在这家公司的成长初期,最终这位想加薪的员工伴随公司的快速成长,成为了这家企业的高管以及合伙人。

我想我们都特别渴望能够有这样的领导或者成为这样的一位领导,在面对差异想法时,不是抗拒对立,沉默中立或者让步妥协,而是能够整合差异,被双方都谋求到一个更大的一面。

在原有的蛋糕当中斤斤计较,还是让双方看见一个更大的蛋糕,这是两种思维方式,我们一起来梳理一下这位优秀的领导者,如何带着他的团队成员,除了你赢我输和我输你赢的局面的第三种双赢的选择。

首先,他愿意花时间倾听,他想了解这个员工所面临的问题以及他的情绪感受,表面上他是想知道他为何对薪酬不满,但是在更深的层面上,他想了解他全部的想法以及他能够为公司所有员工,而不仅仅是这一位员工带来什么样的回报。

其次,他深入的了解对方,他不断邀请对方加入进来,发掘他的想法,并让其他有想法的员工也参与进来,他珍惜员工独有的天赋和洞察力,最后团队成员们达成了新的服务,新的产品,满足用户重要的新方法也被开发出来。

其实由差异带来的人际冲突可以说遍布于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当中。从积极的视角来看,一个企业环境当中之所以存在冲突,是因为大家有工作要做,而每一个有创意有想法有天赋的人才都会对这项工作有着不同的见解,但大部分的企业会选择尽可能的避免冲突,如果实在无法避免冲突,也要迅速的解决冲突,所以各类避免控制和解决冲突的课程可谓是大行其道,但职场冲突的真正问题并不在于它的存在,而是在于我们以错误的思维模式面对冲突。

在下面的情景当中,我们可以看一看反应的差异。

一位团队成员对项目经理说:“我们稍微改变一下做事的方法如何?”,普通的项目经理会认为这是员工在教我怎么做事,而协同型的项目经理则会认为我要倾听一下他不同的看法。

一位员工对他的团队领导说:“我就是没有办法跟你在一起工作”,普通的团队领导会认为我遇到了团队成员个性的冲突,而协同型的领导认为有人在向我求救。

一位从公司总部来的人说我是来帮助你的,可能普通人的心理反应是他们认为我做的不好,所以让他来教训我,所以让他来教训我,而协同型的人的心理反应是这太好了,我可以从他的身上学到一些新的东西,在上述的情景当中,普通的回应根植于视差异为威胁的思维模型。

在通常的情况下,我们要么跟差异对抗,要么会避开差异,因为我们的不安全感导致了防御型的思维模式,而要拆除这些壁垒,关键是要以一种我们而不是我的方式去思考内在的“力”,当我们深信差异当中的确有更好的东西,在等待着我们创造的时候,创新就会发生。

著名的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说过这样一句话:“我发现只要我营造出真挚的互相珍惜和彼此谅解的氛围,令人兴奋的事情就会发生,个人和团体在这样的氛围下将远离僵化,产生灵活的思维,远离不存在的可能性,产生不可预知的创造力。”其实我们自我更新的旅程跟企业的创新是一样的,要实现人际协同,让我和你在一起是自我更新的根本性的秘密。

我们人都是需要追求心灵成长的,而心灵的愈合和成长首要条件就是真诚,真实,和谐,那么达成协同的机会就越大,那我们应该如何卸下伪装实现你我协同呢?


第1步、看见自己

我们每个人需要内向省事,认识到自己的动机,自己的怀疑和偏见,我们要解释自己的想法,并且做好与他人真诚相对的准备

第2步、接受关怀和欣赏的角度看待他人

也就是罗杰斯所说的无条件的积极关注,当一个人对他人持有外向积极的视角时,我们才会将对方视为一个人,而不是一样东西,

第3步、有同理心

我们只有在实现了前两步的前提下,第3步才能够发生同理心。同理心,是让我们能够真正的理解别人是怎样的人.

新的观念,其实只有在真正互相理解的气氛当中能够自由的呼吸,就如罗杰斯所说,我们通常会表现出另外一种形式的理解,那就是我理解你错在哪里,而相比之下,而只有我找到你,是一种充分掌握他人的内心思想和灵魂,不以批判他人为目的的一种更加有效的思维模式。

而只有当我们做到了前三步,我们才能够抵达第4步也就是找到真正的双赢的解决方案,那就是我和你一起我们共同学习和成长,当我们确信确实有无穷多种我们从未想过的,有意义的,创造性的选择时,我们才能够达到我和你协同的状态。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