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舍離”的幸福觀

“斷舍離”是由日本雜物管理諮詢師山下英子提出的人生整理觀念。所謂斷舍離,就是透過整理物品瞭解自己,整理心中的混沌,讓人生舒適的行動技術。換句話說,就是利用收拾家裏的雜物來整理內心的廢物,讓人生轉而開心的方法。其中,斷=斷絕不需要的東西,舍=捨棄多餘的廢物,離=脫離對物品的執着。斷舍離非常簡單,只需要以自己而不是物品爲主角,去思考什麼東西最適合現在的自己。只要是不符合這兩個標準的東西,就立即淘汰或是送人。

通過學習和實踐斷舍離,人們將重新審視自己與物品的關係,從關注物品轉換爲關注自我——我需不需要,一旦開始思考,並致力於將身邊所有“不需要、不適合、不舒服”的東西替換爲“需要、適合、舒服”的東西,就能讓環境變得清爽,也會由此改善心靈環境,從外在到內在,徹底煥然一新。

斷舍離這本書表達的更多是道的層面,是觀念,是理念,在怎麼做和用什麼工具上提的較少。任何時候,都以“我”爲中心做決定,也就是在看待事物的時候,要以我和事物的“關係”爲出發點來思考。比如:我需不需要這個東西,我喜不喜歡這個東西。它的反面(不對的做法)就是:這個東西還能不能用,這個東西便宜不便宜。否則將永遠是物質控制我們,我們成爲了物質的奴隸,而明明應該是我們來控制物品纔對。以“我”爲中心的思考,必須只考慮進去“當下”的我。比如:當下的我喜不喜歡,需不需要。如果當下的我不喜歡或者不需要,就應該立刻處理掉這個東西,以免它進一步佔據我們的時間和精力,因爲當這些東西消耗我們的精力同時,我們甚至是無法察覺的。

當我們只允許自己喜歡的物品圍繞着自己,我們的生活環境大大改善,所以會發自內心更欣賞自己,自我價值得到提升,從而更加快樂和自信;並且因爲已經養成了不將就的習慣,人生的選擇會越來越重質量,從而更加幸福。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