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快與慢》讀書筆記

系統1,系統2

惰性思維與延遲滿足的矛盾

有人曾觀察並記錄我寫作的一個小時內查收電子郵件或打開冰箱的次數,這可以說明我想要逃離寫作的慾望,也可以得出一個結論—我的自我控制力完全達不到工作的要求。

好在並不是所有認知工作都令人厭惡,有時並不需要意志力的支撐,人們也能花很長時間和大量精力進行一項工作。心理學家米哈里對這種無須努力的狀態的研究比別人都多,他將這種狀態命名爲心流,而且此名稱已成爲一個心理學術語了。體驗過心流的人將其描述爲“一種將大腦注意力毫不費力地集中起來的狀態”,這種狀態可以使人忘卻時間的概念,忘掉自己,也忘掉自身問題“,他們對這種狀態所帶來的愉悅感的描述非常吸引人,米哈里稱之爲“最優體驗”。

你的直覺可能是錯覺

重複能引發放鬆狀態和令人舒心的熟悉感。著名心理學家羅伯特-扎伊翁茨曾潛心關注重複某種刺激和這一次刺激最終帶來的輕微情感波動之間的關係,扎伊翁茨稱之爲曝光效應。在學校校報上出現幾個土耳其單詞後,發放問卷調查,詢問學生對每一個土耳其語的印象,結果令人驚奇:相比只重複了一兩次的詞,受試者對那些重複次數較多的詞更有好感。

曝光效應並不依賴對熟悉程度有意識的體驗,事實上,曝光效應完全脫離了意識:當重複的單詞或圖片迅速閃過,快到觀察者根本沒有意識到看見它們時,觀察者同樣還是更爲喜歡重複率高的單詞或圖片。

扎伊翁茨聲稱,這種只要不斷重複接觸就能增加喜歡程度的現象,是一個極其重要的生理現象,可推及所有動物身上。要想在一個危機層出不窮的世界生存,一個有機體對新奇刺激應該謹慎迴應,隨時保持警惕和逃離的狀態。若一種動物對新奇的事物沒有心存戒備,其生存概率就會很低。然而,如果瞭解到這個刺激物是無害的,最初的謹慎便會漸漸消失。扎伊翁茨稱,曝光效應的產生是因爲一個刺激的重複曝光並沒有產生不好的影響,這樣的刺激最終會成爲一個安全的信號,而安全的就是好的。

1960年前後,一個名爲沙爾諾夫-梅德尼克的年輕心理學家認爲他已發現了創新的本質。他的觀點雖然簡單卻很有力:創新與出衆的記憶力有關。

啓發法與偏見

錨定效應

人們在對某一未知量的特殊價值進行評估之前,總會事先對這個量進行一番考量,此時錨定效應就會發生。如果有人問你甘地死時年齡是否大於114歲,你在估測他的死亡年齡時就會比錨定問題是35歲(死亡)時更高。

暗示就是一種錨定效應

錨定效應解釋了爲什麼限量購買是一種有效的營銷策略。幾年前,在艾奧瓦州的蘇城的超市裏,購物者遇到了坎貝尓湯罐頭在作促銷的情形,降價10%。有那麼幾天貨架上寫着“每人限購12罐”。而在其他幾天裏則寫着”不限量“。購物者在限量時平均會購買7罐,是不限量的2倍

同樣的策略在商討購房價上也適用。在許多其他的活動中也是這樣,在協商中率先出擊的一方往往會佔有優勢。

科學地利用可得性啓發法

列舉12個例子的要求使得兩個決定因素相互排斥。一方面,你剛想起了幾件自己做得很果斷的事;另一方面,你想起前三四件果斷的事可能很輕鬆,可說出12件就要挖空心思了,回憶起來也沒有那麼順暢。哪個更重要呢,提取的數量還是提取的輕鬆感和順暢性?兩個因素間的較量誰是贏家一目瞭然:那些列舉了12件事的人認爲和只列舉了6件事的人相比,自己不夠果斷。而且,列舉出自己表現不夠果斷的12件事的那些受試者最終卻認爲自己非常果斷!如果無法輕鬆地想起懦弱的事例,你可能就會說自己一點也不懦弱。自我評估是由事件呈現在腦海中的輕鬆度來衡量的。輕鬆地想起某件事的體驗比想起事情的數量更重要。
在被要求用更多的論據支撐自己的選擇時自信心下降。

自我評估是由事件呈現在腦海中的輕鬆度來衡量的。輕鬆地想起某件事的體驗比想起事情的數量更重要

琳達問題

描述一個角色,預測她的職業,被測者會忽略基礎概率

假設A、B兩套餐具質量相當,那麼哪套更值錢呢?這個問題很簡單。你可以看到A套包括B套所有的餐具,另外還多出7件完好無損的餐具,所以A套“必然”更值錢。的確,綜合評估組的受試者寧願多花點錢買A套餐具也不願買B套,A套標價爲32美元,B家標價爲30美元。在單一評估組中則出現了完全相反的結果,其中B套標價(33美元)比A套(23美元)高很多,我們都知道爲何會出現這一結果。用具組合(包括餐具)通過標準和原型展示出來,因爲沒有人想買破損的餐具,於是你立即感覺到A套組合的平均價值比B套組合的平均價值低。如果以平均價值引導估測,人們認爲B套更值錢也就不足爲奇了。奚愷元將這樣的結果模式稱爲“少即是多”。從A套中拿走16件餐具(有7件是完好無損的),它的價值就會提升了。

因果關係比統計學信息更具說服力

過度自信與決策錯誤

努力養成採納外部意見的習慣

外推法是錯誤的。我們根據眼前的信息進行預測,但我們寫出的前幾章有可能比其他章節簡單,而且在寫那幾章時,我們對這個項目的投入程度很可能正處於最高點。然而,最主要的問題在於我們沒有考慮到由唐納德·拉姆斯菲爾德(Donald Rumsfeld)提出的著名觀點:“未知的未知數。”那天,我們沒能預見到接下來發生的事會導致這個項目拖延這麼久。離婚、生病、與官員的協調等事情導致工作一再延遲,這些事情都是意料之外的。

事關風險與財富的抉擇

伯努利用心理物理學來解釋這種風險規避現象的時間比費希納提前了100年。他的想法簡單明瞭,即:人們的各種選擇並非基於金錢價值,而是基於各種結果的心理價值,即它們的效用。如此說來,一個風險的心理價值就不是對可能會得到的金錢收益量的平均加權,而是這些收益效用的平均值,每項收益都要乘上自身的概率。

 

 

上面是伯努利計算出來的一個效用函數版本。從中我們可以看出從100萬達克到1000萬達克之間不同財富水平的效用。你會發現,在100萬達克的基礎上加100萬達克就會增加20個點的效用值,但是,在900萬達克的基礎上加100萬達克增加的效用值就只有4個點。伯努利指出,財富的邊際價值遞減現象(在現代術語中)可以解釋風險規避問題——人們一般願意選擇確定事件而非具有相同或稍高預期值的風險收益。

伯努利的文章言簡意賅,他用自己的新概念“期望效用”(他稱之爲“道德期望”)來計算下列問題:聖彼得堡的某位商人“很清楚在每年的這個時候,從阿姆斯特丹開往聖彼得堡的商船中每100艘通常會損失5艘”。那麼,如果這位商人要想從阿姆斯特丹裝運香料的話,他願意給商船買多少錢的保險。他的效用函數解釋了爲什麼是窮人買保險、富人賣保險。你可以從上述函數效用版本中看出,對於有1000萬達克的人來說,損失100萬達克會損失4個點的效用值(從100到96);而對於只有300萬達克的人來說,損失的效用值會更大,有18個點(從48到30)。窮人當然願意花點錢將風險轉嫁給富人,而這就是保險的背後原因。

 

選擇與風險

對結果可能性的權衡

可能性效應與確定性效應。可能性效應即從0%變化到5%,確定性效應即是從95%變化到100%

一種很自然的方式:結果的可能性越大,就越應該受到關注。一個賭局的預期值即爲其結果的平均值,而每個結果又要靠其可能性來權衡。例如,如果“有20%的概率贏得1000美元和有75%的概率贏得100美元”,這種情況的預期值就是275美元。在伯努利開始研究前,賭注是通過其預期值加以評估的。伯努利也使用了這一方法來權衡結果,人們將這一方法稱爲預期原理,但卻將其應用到研究結果的心理價值中去了。在伯努利理論中,打賭的效用是其結果效用的平均值,每個結果都是通過其可能性來加以權衡的。預期原理沒有正確地描述你對有風險的可能性是怎麼想的。若在以下4種情況中,得到100萬美元的概率都提升了5%,你認爲這個消息給人的感覺是一樣的嗎?A.從零提升到5%。B.從5%提升到10%。C.從60%提升到65%。D.從95%提升到100%。依據預期原理來看,每種情況下你得到100萬美元的效用都提升了5%。但這麼說與你的經驗相符嗎?當然不相符。

可能性和確定性在損失研究方面具有同樣強大的效應。當心愛的人被推進手術室時,即使截肢的可能性只有5%,也是個噩耗——這個5%的風險帶來的痛苦要遠大於10%的可能性帶來的痛苦的一半。這是由於可能性效應,即我們往往看重輕風險,更願意花比預期價值更多的錢將其排除掉。在可能性效應中,有95%的可能性會遭受災難和必然會遭受災難兩者間的心理差別甚至更大;雖然“一切都會沒事的”這樣的希望很渺茫,但人們卻總是將這種希望無限放大。過於看重很小的概率,使得風險和保險政策更具誘惑力。

 

 

偏好的“四重模式”被視爲前景理論的核心成果之一

前景理論

稟賦效應與市場交易

公平性—經濟交易的參照點

被過分關注的罕見事件

分母忽視這個觀點有助於解釋爲什麼不同的風險表達方式所造成的效果會有這麼大的不同。如果你看到“能使兒童免受某種疾病侵襲的疫苗有0.001%的風險將導致終身癱瘓”這樣的說法時,就會覺得這個風險看似很小。現在,請考慮用另外的方式描述這一風險:“在10萬名接種疫苗的兒童中,有一個將會終身癱瘓。”第二種說法使你產生了一些第一個說法不會引起的想法:它喚起了某個兒童因接種疫苗而終身癱瘓的畫面;而另外99999名安全接種疫苗的兒童則被完全忽視了。正如分母忽視原則預測的那樣,與抽象術語相比,例如“風險”或是“概率”(多大可能),用相對頻率(有多少)來描述會使小概率事件得到更大的權重。我們已經知道系統1更善於處理獨立事件,而不是整個範疇的事件。

框架效應

·窄框架:分別思考兩個簡單的決策問題。·寬框架:一個有4個選項的綜合決策問題。

保羅·薩繆爾森是20世紀著名的經濟學家。他曾問過他的某個朋友是否願意玩一個拋硬幣的遊戲,玩這個遊戲可能會損失100美元,也可能會獲得200美元。他的朋友答道:“我不會接受,因爲我覺得獲得200美元的滿足感無法抵消我損失100美元的痛苦。但如果你保證將硬幣拋100次的話,我就和你玩這個遊戲。“除非你是決策理論家,否則,你就不會有薩繆爾森的朋友的那種直覺:反覆打一個有趣卻也有風險的賭可以降低主觀風險。薩繆爾森覺得他朋友的回答很有意思,便繼續進行分析。他證明,在一些特定情況下,最注重效用的人拒絕了一次賭局,也會拒絕多次。

兩個自我

體驗效用與決策效用的不一致

。系統1同樣的操作特點說明了三種情況:系統1是用平均水平、規範和原型來表示集合,而不是用各條件的集合。冰手實驗就是多個時刻的集合,而記憶自我會將每個時刻作爲典型時刻記下來。這又會導致衝突。對於通過經驗自我來評估各個時刻的客觀觀察者來說,最重要的是“曲線下的區域”,因爲它表示的正是這段時間內受試者承受的所有痛苦,這本質上屬於總結。相比之下,記憶自我保存的記憶是對代表性的時刻的感受,受到高峯和結束時刻的強烈影響。

似乎還沒有6次和4次注射之間的差異明顯。在冰手實驗中,這種錯誤則反映出了記憶的兩個原則:過程忽視和峯終定律

 

發佈了73 篇原創文章 · 獲贊 16 · 訪問量 4萬+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