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件人員的生涯規劃〔轉自蔡學庸〕

生涯規劃,這麼一個嚴肅而重要的主題,似乎應該找學者專家們來發表言論和研究報告纔是,沒有我這個年輕人說話的餘地。只是,日昨在報紙上看到許多前職棒明星現今的遭遇之後,感觸良多,我於是寫了這篇文章。
      報載,許多前職棒明星,當時月領三十多萬的高薪,現在居然在臺北抽水站看守閘門,薪資也變成三萬多。他們接受記者訪問時,都會提到一句:「我一輩子都在打棒球,除了棒球之外,我沒有別的專長。
     這句話激起我的危機意識,我不想在我寫不動程序後,被公司踢出門,然後中年失業,沒有其它專長的我,被親戚介紹去臺北抽水站看守閘門。我並不輕視看守閘門的工作,我認爲工作只要正當,是沒有尊卑的,何況在臺北抽水站看守閘門是一件重要的工作,事關臺北地區在臺風時期淹水與否,只是這並不是我想做的工作。
      你或許會認爲:寫程序沒什麼不好的,你愛寫程序,你不在乎程序員的薪資微薄,你就是想寫一輩子的程序。但是我要對你澆一盆冷水,在年紀漸漸變大之後,你會開始有「力不從心」的感覺,因爲你的生理機能正逐漸走下坡,你的體力不容許你熬夜幫公司趕程序,你的記憶力減退,使得你學習新技術的速度緩慢。不管你多麼熱愛寫程序,早晚你還是會遇到這個問題。
      想在人生的每個階段都從事自己想做的工作,就得早點進行生涯規劃。對運動員、程序員等職業生涯短的人來說,生涯規劃更是重要。
      在不當程序員後,我會做什麼呢?我可能會到信息出版社當技術編輯,過去程序員的經歷可以讓我對此工作勝任愉快,而且當技術編輯還可以繼續學習信息新知,所以這是我目前的首選。希望屆時 O'Reilly 臺灣分公司還肯接納我。J
      我也可能當職業性的技術作家。我很喜歡研究新技術,也喜歡寫文章。我可以當技術作家,將我所研究的一些技術心得寫成一本本的書。如果中文技術書的市場太小,我可以改用英文寫,就可以賣到全世界了。
      我可以到處去講課。長期的講課經歷,我已經被訓練得有本事可以在課堂上講得口沫橫飛,也能夠編寫出精采的教材,上過課的學生評價也都還不錯。我可以到教育單位或補習班講課,我也可以自己接受企業包班,或者開教學網站進行線上教學。
       我可以當計劃顧問、或計劃的 leader,程序員的經歷使得我具備掌握大型計劃的能力,我不用再親自寫程序,但是我可以帶着年輕的程序員去做計劃,一如當時別人帶着我做計劃一般。
      最近我還發現,我的文筆竟然可以很煽情(也不曉得從哪裏學來的),或許,在我以後不寫程序之後,還可以轉行當文藝小說家,寫一些充滿愛恨情仇、亂七八糟的小說,來造福生活平淡但仍存有幻想的婦女族羣呢!
      我知道現在流行開公司,不過這不在我的生涯規劃之內。像我這種敗家子型的人去開公司肯定沒有好下場,我有自知之明。我可不想找了些好友集資開了一家叫做「eBullshit.com」的網絡公司,然後現金在一年內燒完,好友們也因此反目成仇。不!我不開公司。
     我的指導教授覺得我這個人沒啥大志向,「老是想到出版社去做書或到教育單位講課賺些小錢」,他認爲我有能力做「大事業」。但是我告訴你,生涯規劃是規劃自己想過的生活,而不是別人想過的生活,我纔不要人云亦云。幾天前在臺北火車站附近看到一個外國人自彈自唱國語歌曲,好聽極了。到異鄉自由地旅行,彈唱賺一些旅費,這是他喜歡的生活方式,有何不可。誰說一定要開名車、娶名模、住豪宅纔是成功的生涯。
     生涯規劃會隨着年紀增長和生活經驗的累積,以及人生觀的改變而有階段性的差異,所以生涯規劃不宜過於長期。生涯規劃應該以漸進的、多樣的方式來進行。漸進的,纔不會好高鶩遠;多樣的,纔可以分散風險。而且,生涯規劃要及早,因爲有越充分的時間準備,越有可能實現。即使你想瀟灑地揹着吉他到異鄉旅行彈唱,你也得好好地練吉他吧!
       把握時間朝着你所規劃的生涯邁進!時間過得很快的,浪費不得。你不會希望有一天你在牀上醒來,睜開眼後盯着天花板,你發現你已經五十歲了,昨晚五十大壽 birthday party 的宿醉使得你現在頭痛欲裂。你發現這些年來你依舊是渾渾噩噩的度過,生涯規劃依舊只是「規劃」,沒一個實現。你在牀上抱頭痛哭,就在你五十歲生日當天。

發佈了15 篇原創文章 · 獲贊 7 · 訪問量 33萬+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