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網站圈錢又畫餅 定位不同可能走出3條路

儘管三大BSP匯聚了國內最先使用博客的人羣,但因爲博客服務本身粘性不高,當IM以及門戶巨頭開始提供類似服務時,會出現博客遷移,“一些成熟用戶有將博客遷移至MSN Space的現象”。

  “年前,新一輪投資將正式進來。”12月14日,BlogBus CEO竇毅向記者表示,幾個月前在談的第二輪融資已基本敲定,但具體金額不便透露。

  8月28日,博客網(Bokee)宣佈獲得來自Granite Global Ventures(GGV)、Mobius Venture Capital、軟銀亞洲等風險投資機構1000萬美金的融資。

  11月,中國博客網(Blogcn)也宣佈獲得來自DFJ、GGV 和IDG 1100萬美金的風險融資。

  儘管博客的盈利模式還不盡明朗,但中國已隨世界一起奔跑着進入到了“全民皆博”時代。

  據博客搜索Technorati統計,目前,全球博客總數已超過1.4億,博客數量正以每秒10個的驚人速度增加;而據易觀國際預計,2005年中國的博客註冊用戶數可能超過4002萬。

  伴隨着中國博客“井噴”,國內在博客市場上先行的三大BSP(博客運營商)邊“燒錢”邊摸索(詳見本報4月18日報道《《三大博客嚷嚷:要圈錢也要圈地》),到今年年底,其各自的運營方向和盈利模式開始變得清晰。

  3家BSP的3條路

  12月1日, BlogBus新版3.0正式上線,除了在國內BSP中第一個推出 “Tag(標籤)”外,BlogBus新增了“羣組”、“博貼”和“RSSeed”服務,其中“羣組”和“RSSeed”是收費服務。

  竇毅介紹,羣組可以使興趣相似的博客們在一個共同的空間發表博客雜誌,“比如,由全國各地美女組成的‘XP黨’開通不久,訪問量已近60萬。”

  目前,發表“羣組”的博客還必須基於BlogBus的平臺,不過竇毅表示,該服務以後也將會向來自其它BSP的博客開放。

  “博貼”是個人博客的分類廣告服務,廣告將彙集到BlogBus 的“博貼中心”,並同步發送至客齊集。“我們已與客齊集合作。”竇毅表示。

  RSSeed則是一種類似Bloglines的RSS在線聚合,目前還未完全對外開放。

  “BlogBus最早向用戶收費,其發展路徑是一種純粹、專業的BSP服務模式。”易觀國際分析師符星華認爲,BlogBus在產品設計和技術整合上具備優勢,但在擴大企業市場方面較弱,企業博客是其應加強的領域。

  “12月20日,我們將正式推出企業博客。”12月15日,方興東在接受採訪時說。

  自7月以來,博客網高調宣佈要做博客門戶,目前,其收入主要來自廣告和無線增值(詳見本報8月18日報道《《方興東終於吃到“螃蟹”博客商業化尖叫》)。

  “明年1月,我們將全面上線新版博客網,博客們將可以在這個空間用基於博客的各種形式賺錢,我們再從中分成。”方興東認爲,明年基於如虛擬物品等用戶增值服務的收入會顯著增加。

  “博客網要做門戶,但現在其定位和執行還不是很清晰。”符星華認爲,方興東圍繞廣告、企業、無線增值和個人增值服務構建的商業模型,關鍵在如何有效與產業鏈上各個環節合作,而這存在相當大的難度,必須具備十分充分的資源。

  “我們正在進行改版,情況還在機密中。”12月15日,中國博客網董事長兼總裁胡之光告訴記者。

  但據他透露,新版本將增加女性頻道、自媒頻道(自我推薦)和無線博客頻道。

  “頻道只是內容體現,都來自用戶。”胡之光介紹,中國博客網目前收入主要來自廣告,以後將在無線和應用上收費,另外,中國博客網正在研究企業博客的可行性。

  符星華認爲,中國博客網的定位清晰,但還欠缺明確的賺錢方式。

  “他們未來有多大發展,最後將取決於各自能爭取到多少用戶。”一位業內人士認爲,中國博客網用戶偏低齡,博客網偏知識分子,而BlogBus則相對偏於中產,目標用戶影響了三大BSP推出的產品和服務,但不會影響他們的商業模式。

  “三大BSP的定位將決定它們如何回報投資人。”上述業內人士分析,博客網最好是選擇到納斯達克獨立上市,BlogBus可能更適合被收購,中國博客網目前還不清晰。

  新浪、騰訊入場

  在三大BSP劃分博客市場的同時,從下半年開始,騰訊、新浪等IM和門戶也紛紛在博客市場上跑馬圈地。

  9月份,新浪推出“博客頻道”,併力邀“餘華、張海迪、吳小莉”等名人加盟。

  9月26日,新浪高調發起“中國首屆博客大賽”,與此同時,搜狐也宣佈“首屆全球中文博客大獎賽”登場。

  據新浪網副總編輯侯小強透露,到11月中旬,新浪博客用戶已超過100萬,每日發佈文章近2萬,“名人博客”給新浪博客頻道帶來了30%到40%的流量增長。侯強調,如同免費郵箱,博客將在未來成爲應用型的工具。

  “我們並不在新浪上玩博客。”22歲的大學生舒明告訴記者,“但我天天看徐靜蕾的博客,我對她的圈子和想法充滿興趣。”

  實際上,網易是國內最早推出博客服務的門戶。2004年,網易悄無聲息地推出了“網易部落”。易觀國際11月發佈的報告顯示:2005年第三季度,網易部落以15%的博客市場份額高居“榜眼”。

  這份報告同時顯示:騰訊自今年3月推出QQ空間以來,以驚人速度摘取了“狀元”(市場份額30%),其服務包括博客、相冊、音樂、留言板、迷你屋等,風格更注重娛樂。

  符星華認爲,儘管三大BSP匯聚了國內最先使用博客的人羣,但因爲博客服務本身粘性不高,當IM以及門戶巨頭開始提供類似服務時,會出現博客遷移,“一些成熟用戶有將博客遷移至MSN Space的現象”。

  “因爲有IM的捆綁,類似QQ、MSN的博客服務提供商發展潛力巨大。”符星華說。

  “騰訊等的加入會讓博客大衆化,但我不認爲它們會是專業BSP真正的競爭對手。”方興東表示,真正的對手是微軟,“一旦MSN SPACE捆綁在微軟的操作系統,將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

 3G技術想象

  隨着3G到來,博客將有多大的想象空間?

  從4月份開始,國內陸續出現了土豆網、中國播客網和播客天下等專注音頻的播客平臺。

  如果國內的專業BSP提供音頻和視頻服務,播客網站還有多少生存空間?

  “這種想象不難實現。”12月15日,視頻網站“嘻哈哈”的創始人張揚對記者說,“我們希望利用該技術博客等各種社會性網絡服務,將來共同分成。”

  目前,“嘻哈哈”已開始爲幾家基於博客的社會性網站提供視頻簡歷和視頻講解照片。

  “但這並不意味着土豆等專業播客服務提供商會消亡,它們生存空間不同。” 符星華認爲,提供音頻、視頻的網站,其商業模式與專業的BSP不同,他們的收入來源除廣告、節目訂閱費外,將更多地與SP以及傳統的電視和廣播媒體合作。

  “現在,專業BSP還必須通過插件或編程方式進入音頻或視頻服務,應用並不廣泛。”符星華認爲,一旦他們通過合作自身提供類似服務,將很容易流行,再加上3G到來,與移動的結合將充滿線上、線下的想象。

  據中國博客網、博客網和BlogBus透露,他們都已在研究相關功能。

發佈了33 篇原創文章 · 獲贊 0 · 訪問量 10萬+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