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體常用術語

A

1、AAC
   音頻格式就像電腦軟硬件一樣,終歸要更新換代的,像磁帶不是被CD淘汰了嗎?而CD也將要被DVD-Audio所代替。隨着時間的推移,MP3越來越不 能滿足我們的需要了,比如壓縮率落後於Ogg、WMA、VQF等格式,音質也不夠理想(尤其是低碼率下),僅有兩個聲道……於是Fraunhofer IIS與AT&T、索尼、杜比、諾基亞等公司展開合作,共同開發出了被譽爲“21世紀的數據壓縮方式”的Advanced Audio Coding(簡稱AAC)音頻格式,以取代MP3的位置。其實AAC的算法在1997年就完成了,當時被稱爲MPEG-2 AAC,因爲還是把它作爲MPEG-2標準的延伸。但是隨着MPEG-4音頻標準在2000年成型,MPEG-2 AAC也被作爲它的編碼技術核心,同時追加了一些新的編碼特性,所以我們又叫MPEG-4 AAC。詳情參見《MP3欽定接班人AAC 新興音頻格式》
2、ABR(Average Bit Rate,平均比特率)
   是VBR的一種插值參數。LAME針對CBR不佳的文件體積比和VBR生成文件大小不定的特點獨創了這種編碼模式。ABR在指定的文件大小內,以每50 幀(30幀約1秒)爲一段,低頻和不敏感頻率使用相對低的流量,高頻和大動態表現時使用高流量,可以做爲VBR和CBR的一種折衷選擇。
3、A/D
  即模擬/模擬信號(Analog)轉換成數字信號(Digital),例如將麥克風接上數字錄音座進行收音時,麥克風所傳送過來的信號是模擬信號,輸入到數字錄音座時會經過一個A/D轉換器,以將模擬信號轉成數字格式,讓數字錄音座加以儲存或做進一步處理。
4、Algorithm算法
   這本來是學術(如數學、程序)領域中的用語,然而當套用在MP3時,它指的是:不同的數字效果器串接的順序。大部份的數字效果處理器都已含有各種演算 法。綜合效果器的基本原理,就是內建各種單一效果(如同吉他用的單顆效果器),再將這些單一效果加以排列組合,如同我們將幾個單顆效果器以各種方式串接一 樣,如此會製作出各式各樣的效果;而一個演算法,就是一種串接順序。通常一個演算法當中的效果串接順序是無法修改的,只有某些特殊的綜合效果器,可以改變 和預設演算法中某些效果的順序。
5、Analog模擬
  這是與“Digital”(數字)相對的觀念。以聲音的信號爲例,所謂的模擬聲 音信號(Analog Audio),是將聲波化成實際的電壓變化,由信號導線傳送或儲存在磁帶裝置。如果用示波器去實際偵測模擬信號傳輸中的電壓變化,則會在示波器上看到類似 聲波的圖形顯示。
  數字信號的另一個好處是,容易編輯並儲存。數字信號幾乎可以儲存在現今的任何一種數字儲存媒體上,另外,也比模擬信號更容易進行進一步的處理,如效果器、混音等等,使得數字錄音已成爲現代錄音工業的主流。
    數字聲音信號的品質,可以先從其取樣頻率以及解析度看出。所謂取樣頻率,就是指要將一秒鐘的聲波分割成幾個點來加以數字化,也就是一秒鐘要取樣幾次:如 CD音質的取樣頻率是44.1kHz,而現今錄音工業,DVD的標準甚至是96kHz。另外,解析度是取樣值要以幾位的數字來表示:CD音質是16位,而 DVD的標準則是24位。取樣頻率與解析度越大,則數字聲訊的品質就越細膩。
6、APE
  無損壓縮格式,大小隻有wav文件的一半,但是音質沒有絲毫降低。有時也採用MAC的後綴名。
7、Aux
    這是"Auxiliary(輔助)"的縮寫,它是一種額外的信號線路設計。在聲卡、音響等設備上,除了正式的輸出與輸入端子之外,常常還會配備幾個標 有"Aux"的輸出入端子,做爲預備用的接續端。當您有特別的應用,例如要做額外的聲音輸出或輸入時,就可以利用這種端子。這種預備端子或線路,不論輸入 輸出,我們統稱爲Aux。一般Aux端子的信號等級,是屬於線等級。
8、Atrac
  MD的一種壓縮技術,它是根據心裏聲學原理,把人耳所不能分辨的聲音信號的強度、方位、音調、音色捨去,從而在一張容量不大的md空白碟片上存儲高品質的音樂。從概念上說,這種壓縮方式比mp3更科學。
9、ASF
    ASF(Advanced Streaming Format)是微軟公司針對real公司開發的新一代網上流式數字音頻壓縮技術。這種壓縮技術的特點是同時兼顧了保真度和網絡傳輸需求,所以具有一定的 先進性。也是由於微軟的影響力,這種音頻格式現在正獲得越來越多的支持。

B

1、Band(波段、頻帶)
   指一段頻率範圍。例如Middle Band,就是中頻波段的意思。
2、Bandwidth(頻寬)
    指的是一個波段(Band)的寬度。當您對EQ效果器中某個中央頻率點(Central Frequency)進行放大或壓低的調整時,所影響的並非只有該頻率點上的聲音,而是該波段頻寬中的所有聲音。例如,假設EQ效果器上每一個波段的頻寬 爲1個八度音,則對EQ效果器上加強100 Hz的聲音時,實際上所加強的會是75 Hz~150 Hz之間的聲音。
3、Balance(平衡感)
   平衡感指音樂中高音和低音的表現,該突出地方的要突出,該壓低地方的要壓低,而且各頻段得分佈均衡,避免音樂出現支離破碎的感覺。平衡感體現在各個方面,樂曲中各種樂器得表現力,各頻段得分佈等等,因此平衡感是種較爲抽象的感覺,需要比較多的聽覺經驗。
4、Bit比特
    在數字音樂的領域中,所有的資料都是被數字化,比特是電腦中最小的數據單位,指一個0或者1的數,也就是數學上所謂的二進位制。一個'0'或'1',就是 一個位。例如當我們說一個2位的數字,就是指它是一個兩位數的二進制數字,有'00'、'01'、'10'、'11'這4種組合,分別代表0、1、2、3 的數字。一個3位的數字,能代表0~7這8個數字;而一個4位的數字,能代表0~15這16個數字。以此類推下去,一個16位的數字,能代表 0~65535的數字。簡單地說,位數越大,所能代表的數字範圍就越廣。
5、BIT RATE(比特率)
   作爲一種數字音樂壓縮效率的參考性指標,比特率表示單位時間(1秒)內傳送的比特數bps(bit per second,位/秒)的速度。通常我們使用kbps(通俗地講就是每秒鐘1000比特)作爲單位。cd中的數字音樂比特率爲1411.2kbps(也就 是記錄1秒鐘的cd音樂,需要1411.2×1024比特的數據),音樂文件的BIT RATE高是意味着在單位時間(1秒)內需要處理的數據量(BIT)多,也就是音樂文件的音質好的意思。但是,BIT RATE高時文件大小變大,會佔據很多的內存容量,音樂文件最常用的bit rate是128kbps,MP3文件可以使用的一般是8~320kbps,但不同MP3機在這方面支持的範圍不一樣,大部分的是32-256Kbps, 這個指數當然是越廣越好了,不過320Kbps是暫時最高等級了。
6、比特流(Bit Streaming)
   飛利浦的一種將cd數碼信號轉換成模擬音樂信號的技術。

C

1、CBR(Constant Bit Rate,固定比特率)
  無論是VBR、ABR都是相對於CBR而言的,它是最古老最簡單的編碼技術,此法編碼時,整個文件的比特率都有是一樣的,換言之,MP3文件每秒使用的比 特數都是一樣。儘管音樂文件有複雜程度不同的段落,編碼器始終把比特率保持一致,除非你用最高音質,否則,MP3文件中不同段落的音質會有變化。越是複雜 的段落,其音質就越差。它是最大優點是文件的尺寸固定,便於我們計算存儲的空間。
2、CD
  索尼和飛利浦公司聯手研製的一種數字音樂光盤,有12cm直徑和8cm直徑兩種規格,以前者最爲常見,它能提供74分鐘的高質量音樂。
3、coding(編碼)
   通過壓縮文件將其轉換成另一格式文件,或將語音或視頻模擬信號改編成數字信號的過程。
5、Compression(壓縮)
   在音樂領域中,它指的是以電子的方式,將聲音的最大音量與最小音量加以控制,使音量能趨於穩定。
7、Compressor(壓縮器)
   一種動態處理器,您可以指定一個臨界音量(Threshold),一旦信號超過這個臨界點,就會啓動壓縮器的作用,音量會被壓抑下來,以讓整體音量穩定進行。若音量掉回到臨界值以下,壓縮器就會停止作用。
8、compression ratio(壓縮率)
   通常指音樂文件壓縮前和壓縮後大小的比值,用來簡單描述數字聲音的壓縮效率。

D

1、D/A
    即數字信號轉換成模擬信號,像是一個數字/模擬轉換器的配備,將數字器材中的聲訊轉換成模擬格式,以傳送到其他的模擬器材。以MP3播放機爲例,從MP3 文件中讀取到的是數字信號,但是要將這些信號透過喇叭發聲,就必須先透過D/A轉換器轉成模擬信號,才能進一步送到擴大機與喇叭。
2、decode(解碼)
   通過解壓縮文件將其轉換成另一格式文件,或將數字信號轉換成模擬信號的過程。
3、Delay(延遲)
   這個字眼用在兩個場合:
    1. 效果器的一種,能將聲音拷貝,並在稍後的一點時間再播放出來,即相當於迴音(Echo)效果。但若要與迴音效果做嚴謹的區分,延遲是將聲音複製再播放,復 製出來的聲音除了音量與時間差之外,音質沒有改變;而回音是模擬聲音遇到障礙物反彈回來的效果,音質上會受到牆壁材質、距離的影響。
   2. 在PA(音響工程)應用中,左右喇叭距離的不同,造成兩邊聲音抵達人耳的時間不同,這個時間差也稱爲延遲(Delay)。
4、DMF(Digital Music File,數字音樂文件)
  以數字格式儲存的音樂。一般常見的數字音樂檔案格式有:
   mid(MIDI檔)---最小、最易於進行互動的音樂檔案;它的檔案內容並不是記錄聲波,而是記錄了音樂中每個音符的彈奏資料,如音高、力度、長短… 等等。要播放MIDI的話,必須配備有MIDI音源器材才能播放。目前電腦聲卡和少量手機當中都已配備有MIDI音源,因此一般電腦用戶不需要另外購買 MIDI音源器材。
  wav---資料量非常大的音樂檔案,它記錄的就是聲波。
  MP3---將聲波檔案(.wav)再加以壓縮,由於容量小,也不需要像.mid一樣需要特殊的音源設備,故在今日廣受歡迎。
  事實上,在所有的數字音樂格式中,只有.mid格式提供最小的容量,而且具有高度編輯性---例如能做單一音符的修改,改變單一樂器的音色等。
5、Dolby surround(杜比環繞聲)
  一種將後方效果聲道編碼至立體聲信道中的聲音。重放時需要一臺解碼器將環繞聲信號從編碼的聲音中分離出來。
6、Distortion(破音)
  1. 是效果器的一種,尤其常用在吉他效果器。這種效果與"Overdrive"很類似。與"Overdrive"不同的地方是,Distortion提供更破的音質,它的延音跟自然的吉他聲音相比則較不自然。
  2. 在PA中,當聲音信號等級超過電子元件負載的上限,使得聲音信號中的一部份被截除,造成發出的聲音中有破破的雜音,叫做發生了破音現象。
7、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or,數字信號處理器)
  它是一個統稱名詞,包括數字效果器、EQ、3D環繞…等等,只要是以邏輯線路對數字信號再加工處理的元件,都屬於數字信號處理器。此外,DSP並非僅侷限於聲音層面,在數字影像應用中也會看到DSP。

E

1、Effects(效果器)
    任何能將聲音信號再加工變化的聲音處理器,就叫做效果器,例如殘響(Reverb)、延遲(Delay)、flanger、phaser…等等。最常見的 效果器就是卡拉OK用的迴音器,能夠讓演唱者的歌聲產生迴音的感覺。音樂工作者常視實際的需求選擇適用的效果器。例如,電吉他手想要做出破音的感覺,可能 就會採用“Distortion”或“Overdrive”之類的效果器;如果覺得聲音太乾,則可使用殘響(Reverb)、延遲(Delay)之類的效 果器。
2、EQ均衡器
  Equalization(均衡)將聲音中的各頻率的組成泛音等級加以修改的動作。例如,將頻率爲100 Hz的組成泛音推大,就會讓聲音中100 Hz左右的低頻部份聽起來明顯一些。若覺得聲音的中頻部份不夠明顯,也可以用均衡器去加以補足。
   Equalize均衡效果器,其中Paragraphic EQ是參數圖形均衡器,Graphic EQ是圖示均衡器。用滑動控制器作爲參數調整的多段可變均衡器,滑動控制器下的標識與其頻率響應所對應,每一頻段的中心頻率與帶寬是固定的。簡單地說,所 謂的音效模式也就是EQ預先調節的結果,專爲某一類音樂進行優化,增強人們的感覺。常見包括:正常、搖滾、流行、舞曲、古典、柔和、爵士、金屬、重低音和 自定義。自定義就是自己調節,沒有套用固定的模式,按個人喜好而定的真正EQ。
3、expansion memory(擴充內存)
  相 當於自己給電腦增加容量一樣。不同的是這個增加的閃存根據MP3的不同,可以有CF卡、SM卡、MMC卡、SD卡等多種選擇。CF卡是早期MP3使用的, 現在因爲體積和耗電的原因,已經很少用到了;SM卡應該算是目前MP3上用得最多的擴充卡了;MMC卡屬第二代的擴展卡了,用得也比較多;SD卡是在 MMC卡基礎上發展出來的,所以它也向下兼容--換言之,如果你的MP3支持SD卡,那麼它一般也可以支持MMC卡,但反過來MMC卡插槽的MP3就不支 持SD卡。除了上面列舉的幾種卡外,SONY採用的是專用的記憶棒(Memeory Stick),一般只用在SONY的機型上,很少看到其他產品使用。

F

1、Filter(濾波器)
  這是一種能將音頻過濾的芯片,可以將聲音中某個音頻範圍的組成泛音去掉。在濾波器中,以Cutoff Frequency決定要去掉哪個頻率範圍的聲音。濾波器分成幾種,常見的有高通濾波器(HPF),低通濾波器(LPF)、以及帶通濾波器(BPF)。
2、FM
   調頻收音機是MP3的一項附加功能。從實用角度來說,現在的MP3這方面做得並不很出色,應該說還不如真正的收音機--接收範圍、精度等等都有差距,只 能說是一個有益的補充。當然,如果你注重這個功能的話,也有做得不錯的產品。但總體來說,建議只作爲選購MP3的一個參考,真想聽收音機,花幾十元單獨買 個普通產品,絕對比多花錢增加這個功能要合算。在具體機型上,針對FM不同產品還有細分:是否可以保存選定的頻道、可以保存多少個頻道、立體聲和普通聲道 可以自己設定還是由機器來設定。
3、FirmWare(固件)
  固件(具有軟件功能的硬件),是MP3隨身聽內部的一套核心程序,它包括了對音樂的解碼、界面控制、顯示各種提示信息以及通過線路與電腦連接等功能,可以說是非常強大。既然是程序,就有可能出現BUG,升級可以解決bug,甚至是能否加入新功能的關鍵。
4、Frequency(頻率)
  這是每一秒中聲波來回振盪的次數,越大的頻率會讓聲音聽起來越高;它也可以用來描述信號中聲波的音高。
5、Frequency Respond頻率響應(Hz)
  頻率響應指將一個以恆電壓輸出的音頻信號與音響系統相連接時,音響系統產生的聲壓隨頻率的變化而發生增大或衰減、相位隨頻率而發生變化的現象。它與音響系統的性能和價位有着直接的關係,其數值越小說明音箱的頻響曲線越平坦、失真越小、性能越高。

H

1、Hertz(赫茲)
  它多以簡寫Hz出現,是一種度量單位,用來表示聲波振盪的頻率。例如,100 Hz表示聲波在一秒內振盪100次。赫茲數越大,代表聲音越高。KHz(KiloHertz,千赫)也是一種度量單位,1 kHz相當於1000 Hz。
2、Hiss(嘶聲)
  這是所有模擬錄音器都普遍存在的背景雜音。
3、HPF(High-Pass Filter,高通濾波器)
  將低於Cutoff頻率點的泛音成份去除,只留下高頻部份的聲音。

I

1、ID3
   ID3標籤是 MP3 音樂檔案中的歌曲附加訊息,它能夠在MP3中附加曲子的演出者、作者以及其它類別資訊,方便衆多樂曲的管理。缺少ID3標籤並不會影響 MP3的播放,但若沒有的話,管理音樂文件也會相當的麻煩。如果你在網上download MP3,裏面多半已經寫有預設的ID3訊息。如果你想要將其清除重設,使用WinAMP中的“Alt + 3”熱鍵,就能修改MP3檔案中之的ID3標籤。
2、image album/image song
  印象集/印象曲,其中的曲子並非是對原劇中的音樂忠實的再現,而是通過與原作有些不同的方式將原曲演奏出來,以便相對獨立的構成曲目(更適合像音樂會演奏的場合),給人的感覺是記憶中的原曲。
3、Impedance阻抗(歐姆)
   阻抗是交流阻抗的簡稱,指電壓從輸出端子被送出的“力量”,以及接收端子接收電壓的“阻力”量,以歐姆爲單位,相互連接的輸出端子與輸入端子阻抗應該一 致。這個標準差別相當大,有些耳機阻抗可以達到300-500歐,而小型隨身聽耳機阻抗只有十幾歐左右。在臺式機或功放、VCD、DVD電視等有耳機插孔 輸出的機器上,一般使用中高阻抗的耳機比較適宜,因爲阻抗高的耳機,搭配輸出功率大的音源聲音效果相當好。如果使用低阻耳機,一定先要把音量調低再插上耳 機,再一點點把音量調上去,阻止耳機過載將耳機燒壞或是音圈變形錯位造成破音。低阻抗的耳機一般比較容易推動,因此隨身聽等便攜、省電的機器應選擇低阻抗 耳機,同時還要注意靈敏度要高,對隨身聽來說靈敏度指標更加重要。
4、Input(輸入)
  這是一個用來接收聲音信號的端子(插孔)。
5、Input Level(輸入等級)
  信號送入聲道控制排的量(即等級)。
6、instant response(瞬態響應)
  聲音突然增大或減小的能力,也可以稱爲音樂中突發信號的跟隨能力。如果增大/減小到某一個聲壓需要的時間越少說明瞬態越好,瞬態響應好的MP3應當是信號一來就立即響應,信號一停就嘎然而止,決不拖泥帶水。
7、Interface Type(接口類型)
   以閃存爲儲存介質的播放機需要從電腦上獲取MP3音樂,因此以何種接口與計算機進行數據交換就顯得十分重要了。MP3播放機與電腦連接的接口有兩種,一 種是IEEE 1394,另一種是USB,兩種速度都相當快,1394b最快可達800 Mbps,USB 2.0最快是480 Mbps。

L

1、LAME
  最好的mp3壓縮引擎。本身是DOS下的文件,需要加外殼程序才比較容易使用,也可以在別的軟件(比如EAC)中間調用。目前推薦3.90.2版。
2、LCD顯示屏
  包括是否有背光,以及背光顏色、方式(EL還是其他類型等)。目前來看,採用EL背光的,在點亮時因爲升壓的因素,會出現背景噪音,所以在發現你的MP3某些時候怎麼有噪音時就要注意看是否受這個影響。
3、Level(音量等級)
  音量的統稱。也是用來表示輸出輸入端子所送出/接收的音量基準。
4、Line In(線輸入)
  用來接受線路等級信號的輸入端子。
5、Line Level(線等級)
   一種較高的信號等級,像是混音器、錄音座、與播放器材等音響設備的輸出,都是屬於線等級。另外一種較低的信號等級,則爲Mic Level(麥克風等級)。
   在聲音設備的接駁上,請注意輸出端的信號等級,必須要與接續的輸入端等級相符。若是將器材A上屬於線等級的輸出端,接到器材B上屬於Mic等級的輸入 端,則器材B可能就會產生超載的信號量,嚴重的話造成器材的損毀;相反的,若將麥克風接到線等級的輸入,音量可能就會過小,甚至聽不見。用來表示線等級的 數值,是以dBm或dBu爲單位。-20~+4 dBu一般是被認定爲線等級,但請注意這個值只是參考,並非絕對標準。
6、Line Out(線輸出)
   將線等級的信號輸出的端子。
7、Loop(循環)
   將一段音樂或聲音反覆播放數次(或無限次)。
8、Low Boost(加重低音)
   用來加強聲音的低頻部份,如此可以產生出模擬合成器般低頻加重的效果。
9、LPF(Low-Pass Filter,低通濾波器)
   會將高於Cutoff頻率點的泛音成份去除,只留下低頻部份的聲音。

M

1、MD
  索尼公司研製的迷你可錄音樂光盤,外型象電腦用3.5英寸軟盤,但採用光學信號拾取系統,類似cd。md使用高效的壓縮技術來達到與cd相同的記錄時間,音質則接近cd。
2、Mic Level(麥克風等級)
   一般指的是由麥克風、電吉他、電貝斯等所輸出的信號等級。麥克風等級是屬於較低的等級,-64至-40 dBu被認定爲Mic Level。
3、Mixer
  這是一種芯片,可以將聲音信號分別、或是一起加以操控、增強、導至其它設備等等。混音器最基本的應用,就是將不同來源的聲音加以混合,然後送到同一個聲音擴大系統或喇叭。
   Mixer也可以指負責混音操控的技術人員。
5、Modulation(調變)
  以電子控制聲音中的某一個特質,隨着時間而自動變化,而且通常是週期性的循環變化。例如對音量做調變,就會產生顫音效果
6、Mono(單聲道)
  即單獨的一道聲音信號。跟立體聲道相對。有些音樂領域當中,Mono指的是同時只能發出一個音的狀態。若是同時能夠發出多個音,則稱爲Poly。
7、Multi Effect(綜合效果器)
  將數種不同的效果處理器結合起來,可以同時運用到數種效果器。你可以想像這種效果器中內建多種單顆效果器,指定這些單顆效果器的連接順序,以及每一個單顆效果器的細部設定,以創造出我們所想要的音色。
8、Multitimbral(多重音色)
  指MP3擁有許多種音色處理能力,並可以接受多個頻道的操控,同時發出不同的樂器音色。
9、MP2
  MPEG 1 Layer2文件。超級解霸默認壓縮就是mp3後綴名,mp2格式的文件,所以普通mp3機都不能正常播放。
10、MP3
   這個也要介紹?當然啦,基礎中的基礎嘛。由德國一家研究機構發明,目前一般指在計算機上壓縮和存儲音樂文件的一種格式。mp3是技術術語的縮寫,也就是 mpeg-1 audiolayer-3的縮寫,相信mpeg這名詞大家並不陌生,它是moving picture exp-erts group的縮寫, 就是動態影像壓縮處理小組的意思,大家所看到的vcd就是使用的mpeg-1技術,而dvd是使用更進一步mpeg-2的技術。 它是mpeg裏的一項技術分支,主要用來壓縮聲音。一共分三個等級(layer),分別是layer-1(mp1),layer-2(mp2),r- laye3(mp3)。
   利用MPEG Audio Layer 3技術,可將聲音文件用1:10甚至1∶12左右的壓縮率壓縮,變成容量較小的音樂文件,但在人耳聽起來,卻並沒有什麼失真。主要作用使傳輸和儲存更爲便 捷,更利於互聯網用戶在網上試聽或下載到個人計算機。在一張普通的音樂CD上,所能容納的不過是60到90分鐘的音樂(15首左右的歌曲),如果利用 MP3技術,在同等容量的CD上所能容納的歌曲數是普通CD的十倍。
11、mp3pro
  利用的是由 coding technologies 公司開發的 codec enhancement 技術和 thomson 與 fraunhofer 共同開發的mp3技術。當製作 mp3pro 文件時,編碼器將音頻分爲兩部分。一部分是將音頻數據中德低頻段部分分離出來,通過傳統的mp3技術而編碼得出的正常的mp3音頻流,此舉可令到mp3編 碼器可以專注於低頻段信號從而獲得更好的壓縮質量,而且原來的mp3播放器也可播放mp3pro文件。另一部分則是將分離出來的高頻段信號進行編碼並嵌入 到mp3流中,傳統的mp3播放器會將其忽略掉,而新的mp3pro播放器則可從中還原出高頻信號,並將兩者進行組合,得到高質量的全帶寬的聲音。通過這 樣的技術,使得mp3pro能在64kbps的編碼率便可提供與128kbps的mp3相同的質量。
12、MP3隨聲聽
  MP3隨 聲聽是一種可移動的音樂設備,內裝有記憶卡(注意:某些品牌需另購),專門用來播放MP3歌曲,利用一塊控制芯片“指揮”解碼芯片,由解碼芯片把閃存 (Flash Momery)或是閃存卡(Smart Media)之中的MP3文件解碼,經過數模轉換,最後把音樂輸送到我們的耳朵中。另外它可以通過Internet從聯機音樂站點上下載音樂。其體積小、 重量輕、防抖動。它比普通的隨身聽或CD機小,而且沒有可拆裝的零部件,即使搖動甚至把它摔到地上,播放的音樂也不會抖動。
13、MPEG
  Moving Pictures Experts Group,動態圖象專家組的英文縮寫。

O

1、OGG-Vorbis
    由Tobias Waldvogel開發的OGG格式,音頻品質高並且最終文件比MP3稍小,因此可以騰出更多空間給視頻。另一個優點是完全免費,而競爭對手 -Frauenhofer的mp3 codec做不到這一點。最終的OGM文件,不是AVI電影的音頻格式,必須安裝Ogg Vorbis Playback filter過濾解碼器才能處理。詳見《Ogg Vorbis全面解析之認知篇》
2、Out of Phase(相位抵消)
  當兩個相同的聲音信號同時發聲時,可能之間有一個些微的時間差,讓其中一個聲波的最高點出現時,另一個聲波卻是出現最低點,如此一來,兩個聲波就會發生互相抵消的現象。
3、Output(輸出)
  一個用來將信號輸出的端子/接孔。
4、Output Power(輸出功率)
    指隨身聽耳機輸出口中,以電壓輸出爲主的非純電壓輸出方式輸出的功率,說明書上一般會有標稱,耳機必須與隨身聽的輸出功率相匹配。簡單分析:耳機的阻抗越 高,輸出電壓會變大,隨身聽的總功率就會減小,此時輸出功率就會減小。當把音量開到很大的時候,功率減小更顯著,此時就會產生所謂的失真現象。
5、Overdrive(破音)
   一般是模擬傳統真空管效果器的overdrive音色。跟Distortion相比,Overdrive的破音效果較爲溫和。
6、Overload(過載)

   當一個信號過強,超過一個器材的負荷程度時,就會將超出的信號截除。對於聲音信號而言,Overload發生時,聽起來聲音會有破爛的感覺。

P

1、Panning(左右相位)
  將聲音放置於左右耳機之間形成的立體音場中,以產生出空間感。可以指定聲音要放在偏左、中央、或偏右的位置。
2、Parameter(參數)
  指的是一個設定項目,可以去對它變更設定值。
3、Parametric EQ(參數均衡器)
  這是一種均衡器的型態。與圖型式均衡器不同的地方是,圖形式均衡器所能調整的音頻與波段(band)是固定的,而參數型均衡器可以讓您在全音域當中任意決定要調整的音頻(即中央頻率點),也能夠決定調整的頻寬。
   一般而言,參數型均衡器不會像圖形式均衡器一樣有15個或31個波段可以調整,而多半是三段或四段式的波段調整。然而,您卻可以任意指定這些波段的音頻 在哪些地方,也就是指定各波段的中央頻率點(Central Frequency) ,另外每個波段的頻寬,也可以利用Q值來指定。
   以三段式的參數型均衡器爲例,它有三個波段可以調整,一般是分爲低頻、中頻、高頻三個波段。可以將低頻波段的中央頻率點設定在100 Hz,也就是說,對這個低頻波段調整增益值(gain)時,就會以100 Hz這個頻率爲中心來變動。如果將低頻波段的中央頻率點設定爲350 Hz,則調整低頻均衡器時,就會以350 Hz爲中心來變動。
4、Peak(峯值破音)
   在擴音機或混音器材上看到的指示燈。當本指示燈亮起時,表示輸入的聲音信號超過電子元件的負荷,造成失真現象。
5、Peak value Power(峯值功率)
    峯值功率即P.P功率,將額定輸出功率中的有效值電壓,換算爲峯值電壓得出的功率。因爲峯值電壓等於1.414倍有效值電壓,所以峯值功率即等於2倍額定 功率。正規的產品會標出峯值功率和額定功率,額定功率是保證不失真的功率,峯值功率則以音量爲訴求,接近峯值功率時往往會出現失真。
6、Peak value Music Power Output(峯值音樂功率)
  峯值音樂功率即PMPO功率,將音樂功率中的有效值電壓換算爲峯值電壓得出的功率,所以峯值音樂功率一般爲音樂功率的2倍。
7、Phaser(相位效果器)
   它也被稱爲Phase Shifter(相位偏移效果),是效果器的一種。它所產生出來的聲音類似於Flanger,但音質聽起來更柔和。
8、Phone Jack(話筒接口)
   這是常見於電子樂器、音樂器材上的聲音輸出輸入端子的型態。在器材規格上,有時也會以1/4"或6.3mm來代表Phone Jack直徑尺寸。另外,耳機上常採用較細小的插頭,我們稱之爲“Mini Phone Type”(迷你Phone型端子)。
9、Phono Connector(留聲機接口)
   俗稱的"梅花頭",線路的類比聲音,以及S/PDIF A格式的數字聲音,經常透過這種外型的端子來傳輸,也被稱爲"RCA頭"。
10、Poly(多音)
   指一次可以同時發出多的音的狀態。例如當我們在琴鍵上彈下一個三音的和絃音,這三個音也都能夠同時發聲。Poly的相對狀態就是Mono單音狀態。在單音狀態下,即使彈下一個和絃,則還是隻能發出其中一個音。
11、Polyphony(發聲數)
    指的是一臺合成器,可以同時發出多少個音(voice)。早期的合成器是單音(monophonic),也就是說,它一次只能彈奏出一個音。而隨着電子樂 器的發展,能夠一次彈奏出多個音的合成器也越來越普及。例如,所謂64-voice polyphonic的合成器,代表它可以同時發出64個音,也就是手機中的和絃。

Q

  quantitative level(量化級)
    簡單地說就是描述聲音波形的數據是多少位的二進制數據,通常用bit做單位,如16bit、24bit。16bit量化級記錄聲音的數據是用16位的二進 制數,因此,量化級也是數字聲音質量的重要指標。我們形容數字聲音的質量,通常就描述爲xx bit(量化級)、xx khz(採樣率),比如標準cd音樂的質量就是16bit、44.1khz採樣。

R

1、Random Access(隨機存取)
    在像是硬盤、閃存盤、MP3之類的儲存器材,可以立刻存取其中一個任何您所指定的資料,而不用等待倒帶或快轉的時間,這種存取方式就稱之爲隨機存取。相對 的像錄音帶之類的器材,要找到一個指定的資料,就需要花時間倒帶或快轉來搜尋,這種存取方式我們稱之爲"循序存取(Sequential Access)"。
2、Remix(重新混音)
  這是一種音樂製作的型態,將既有的音樂片段或聲音重新排列組合,並經過效果器的處理, 以創作出一首新樂曲的過程。跟一般音樂製作手法比較,製作Remix音樂的工作者就未必要懂得樂器演奏,他只要剪取現成音樂作品或聲音做爲素材,透過混音 器材與剪接器材,將各種素材重新組合成另一首樂曲。
  Remix版指一首曲子的混音版或一張混音專輯。和印象集又有點不同,混音版的樂曲在原音 的基礎上對音樂進行重編輯,並加入人聲、環境音效或其他五花八門的東東,以期達到一種更好的或不同於原聲的效果,給人的感覺非常的酷!一首本來聽起來很沉 悶灰暗的曲子,在remix版裏可能是一首非常勁爆的舞曲哦!
3、Reread(復讀)
  從目前的MP3產品來看,基本應該具備的 功能有:單曲循環、多曲循環、快進、快退、A-B復讀(任意點間復讀)。另外還有一些高級功能,現在已經有產品在這上面增加了新的功能:比如語音調速(有 的機型可以在50%-200%間進行調整)、按設定秒數回讀、語音文字同步。
4、Record(錄音)
   分爲外錄和內錄。外錄,就是直接錄製語音等外部聲音;內錄是,錄製FM的功能。直接錄製,使用音頻線,錄製CD、磁帶機等。其中直接錄製的效果,目前來看 都不怎麼理想(指錄製音樂的需求),因爲要麼使用ADPCM格式,本身採樣率就低,或者雖然是使用MP3、WMA格式錄製,但因爲編碼運算能力還是不強, 所以效果都不算好。
5、Remove Storage(移動存儲)
   即閃存盤功能,支持音樂文件以外的文件,如:壓縮文件、文本、照片、電影等存入機器並可隨意取出。MP3可以直接複製到電腦中,無須經過MP3驅動程序或第三方軟件,是一種相當方便的設計,使我們能夠隨時隨地找到歌曲。
6、Resolution(解析力、分辨率)
    若是用在數字聲音信號的領域當中,解析度是指一個取樣值的位數,位數越大所能表現的數值範圍就越廣。解析力也叫還原度,顧名思義,是聲音的還原能力。即聲 音的細節表現程度,以及複雜音場的處理能力,芯片性能越強,電路接口設計越佳,還原度也越高,在處理MP3等高壓縮比音樂時,還原度會主變得相當重要,高 還原度意味着音樂不會走樣。解析力很差的機子,播放什麼類型的音樂都會混亂不清,基本上不能再談什麼細節表現與層次感,亦無法把細微、複雜的東西都交代得 一清二楚。然而,即使是最高級的MP3,解析力也遠不如HIFI音響。
8、Rm
  Real公司的流媒體文件。壓縮比高,在非常低的bit率下效果較好,但是在高bit時效果很差。


S

1、Sacd
   super audio cd的縮寫,是索尼和飛利浦在它們聯合開發的mmcd(單面雙層結構的高密度光碟)基礎上研製推出的新數字音頻格式。sacd採用了名爲 dsd(direct stream digital,直接數字流編碼)的新編碼方式,信息儲存量爲普通cd的6倍。sacd以高達2.8224mhz的採樣頻率(爲cd44.1khz的6 倍)把原始的模擬音頻信號量化爲1bit的數字音頻信號,當還原爲模擬音頻信號重播時,所還原的波型與原先音樂的模擬波型幾乎毫無二致,比 cd(44.1khz/16bit)或dvd audio(96khz/24bit)的波型更爲完整。因此其聲音的清晰度和信噪比都很高,在20-20khz頻率範圍內的動態範圍達120db。 sacd容量與dvd-audio相同,均爲4.7gb。
2、Sample(採樣)
   這個字同時爲動詞與名詞。做爲名詞之用時,表示一段錄進來的聲音(Audio);做爲動詞使用時,則表示錄一段取樣聲音的錄音動作。會用到"採樣"這個字眼的場合,多半是針對採樣過程,特別在不是錄一整首歌曲,而只是錄一段聲音的狀況。
3、Sampling Rate(採樣率)
    數碼音頻系統是通過將聲波波形轉換成一連串的二進制數據來再現原始聲音的,把模擬音頻轉成數字音頻的過程就稱作採樣。實現這個步驟使用的設備是模/數轉換 器(A/D)它以每秒上萬次的速率對聲波進行採樣,每一次採樣都記錄下了原始模擬聲波在某一時刻的狀態,稱之爲樣本。將一串的樣本連接起來,就可以描述一 段聲波了,把每一秒鐘所採樣的數目稱爲採樣頻率或採率,單位爲HZ(赫茲)。採樣頻率越高所能描述的聲波頻率就越高,則音質越有保證。大部分的MP3都支 持44.1kHz,有很少部分MP3隨身聽支持48kHz的MP3文件。
4、SNR(Signal to Noise Ratio,信噪比)
   指在規定輸入電壓下的輸出信號電壓與輸入電壓切斷時,輸出所殘留之雜音電壓之比,也可看成是最大不失真聲音信號強度與同時發出的噪音強度之間的比率,通常以S/N表示。一般用分貝(dB)爲單位,信噪比越高表示音頻產品越好,常見產品都選擇60dB以上。
5、Sound pressure聲壓級或sensitive靈敏度(dB/mw)
    聲場中某一時刻某一點上的實際壓力與該點上平均壓力的差值。通俗的講,耳機靈敏度就是指在同樣的響度的情況下,需要輸入的功率的大小,靈敏度越高所需要的 輸入功率越小,同樣的音源輸出功率下聲音越大。對於隨身聽等便攜設備來說,靈敏度是一個很值得重視的指標。當然,對於臺式機來說,這個指標相對來說就不那 麼重要了。一般來說,隨身聽耳機靈敏度比監聽級耳機高,在110db左右,因此對隨身聽來說這個值自然是越大越好。
6、Sound filed(音場)
   以某一點爲中心發散開來聲音範圍,也可以理解成音樂瀰漫在周圍的空氣中所營造的氛圍。立體感,層次感,寬闊感是音場的均量標準,最重要是高頻的延伸性,低頻的下潛深度,中頻的平滑度,簡單說就是高音準,低音平,中音穩。
7、Spectrum Analyzer(頻譜分析儀)
   如果你要在電腦上編輯MP3,絕對少不了這個工具,它是一種用來分析並顯示聲音中泛音成份的器材或軟件。可以讓我們知道各波段的音量,並據以修正聲音。例如,在頻譜分析儀上看出聲音的低頻部份是否足夠,然後利用均衡器來做修改。
8、SRS WOW 環繞音響效果
  SRS(Sound Retrieval System)效果簡單地說就是 3D立體音響效果。
9、Stereo(立體聲)
  我們在聆聽MP3時,一般會用到一對耳機,最重要的理由產生立體聲的效果,讓聲音呈現出左右空間的感覺。因此在聲音信號中,我們會用兩個聲道來傳送立體聲信號:一個是負責左聲道、另一個則是負責右聲道。
10、Storage Capacity(存儲容量)
  MP3播放器中存儲器的大小,單位是MB,一般MP3播放器所帶內存容量有(32,64,128,256)MB幾種,容量越大所能存儲的歌曲越多,價格也會越高。
11、Sustain(延音)
  在演奏鋼琴聲音時,踩下延音踏板所造成的延音現象。
12、Synchronization(同步)
   簡寫Sync,讓多臺聲音設備的運作能夠一致,而且時間的運轉也相同的動作。
13、Swa
  Shockwave Audio文件。Authorware的聲音文件。屬於MPEG 2 level3壓縮格式,在低頻下較mp3優秀。把後綴名直接改爲mp3就可以播放。

T

1、Timbre(音色)
   音色主要由有無泛音及各個泛音的相對強度決定的聲音的品質,包括人耳賴以認知和鑑別的說話聲的共振特性,以及鑑別歌聲或樂器的聲音的特性。音色越暖聲音越軟,音色越冷聲音越硬。沒有客觀的定位,依各人耳朵受聽力而定。
2、Time Compression(時間壓縮)
   這是一種數字演算法,用來將一段聲音的長度縮短,也就是聲音的速度變快,但卻不影響音高。這種功能一般是用在更改速度,或在remix時與其他聲音的速度相搭配。
3、THD(Total Harmonic Distortion,總諧波失真)
   諧波失真是指音箱在工作過程中,由於會產生諧振現象而導致音箱重放聲音時出現失真。儘管音箱或耳機中只有基頻信號纔是聲音的原始信號,但由於不可避免地 會出現諧振現象(在原始聲波的基礎上生成二次、三次甚至多次諧波),這樣在聲音信號中不再只有基頻信號,而是還包括由諧波及其倍頻成分,這些倍頻信號將導 致音箱放音時產生失真。對於普通音箱允許一定諧波信號成分存在,但必須是以對聲音基頻信號輸出不產生大的影響爲前提條件。
 而總諧波失真是指 用信號源輸入時,輸出信號(諧波及其倍頻成分)比輸入信號多出的額外諧波成分,通常用百分數來表示。一般說來,1000Hz頻率處的總諧波失真最小,因此 不少產品均以該頻率的失真作爲它的指標。所以測試總諧波失真時,是發出1000Hz的聲音來檢測,這一個值越小越好。
注:一些產品說明書的總諧波失真表示爲THD<0.5%,1W,這樣看來總諧波失真較小,但只是在輸出功率爲1W的總諧波失真,這與標準要求的測量條件下得到的總諧波失真是不同的。因此,評價MP3的總諧波失真指標時應註明是在什麼條件下測得的。
4、Tone音質
   聲音的真實性綜合體現,很容易理解:一個好的MP3,其音質應該像副好嗓子,讓人百聽不膩,沒有刺耳的感覺。
5、Track(縮略爲trk)
   一個音軌,就是一道所儲存的信號。這個所儲存的信號,可以是聲音信號、MIDI信號、或者是影像(video)信號。CD/DVD的音樂都是以軌道的形式保存到光盤上的,每一段音軌就是一段曲目,後來引伸到MP3領域後,音軌也意味每一段歌曲。
6、Treble(高音)
   這是聲音信號中較高頻率的成份。
7、Tremolo(顫音)
   以固定且反覆的型態來變化音量。另外有一個類似的效果叫做"Vibrato"(抖音),跟顫音不同的地方是,Vibrato變化的是音高。
8、TTS文本語音
    TTS(Text To Speech,從文本到語音)。它是同時運用語言學和心理學的傑出之作,在內置芯片的支持之下,通過神經網絡的設計,把文字智能地轉化爲自然語音流。 TTS技術對文本文件進行實時轉換,轉換時間之短可以秒計算。在其特有智能語音控制器作用下,文本輸出的語音音律流暢,使得聽者在聽取信息時感覺自然,毫 無機器語音輸出的冷漠與生澀感。TTS語音合成技術即將覆蓋國標一、二級漢字,具有英文接口,自動識別中、英文,支持中英文混讀。所有聲音採用真人普通話 爲標準發音,實現了120-150個漢字/秒的快速語音合成,朗讀速度達3-4個漢字/秒,使用戶可以聽到清晰悅耳的音質和連貫流暢的語調。
9、TVA(Time Variable Amplitude,可隨時間變化的音量)
   這是一種常見於的聲音合成參數,可以用他來修飾音色。
10、TVF(Time Variable Filter,可隨時間變化的濾波器)
   與TVA不同的是,TVF是修飾音色的亮度。

V

1、VBR(Variable Bit Rate,可變比特率)
    也稱爲動態比特率編碼,使用這個方式時,你可以選擇從最差音質/最大壓縮比到最好音質/最低壓縮比之間的種種過渡級數,在MP3文件編碼之時,程序會嘗試 保持所選定的整個文件的品質,將選擇適合音樂文件的不同部分的比特率來編碼。主要優點是可以讓整首歌都能大致達到我們的品質要求,缺點是編碼時無法估計壓 縮出來的文件大小。
   現在推出的MP3機大部分都支持VBR了,不過有些機器雖然能夠播放VBR格式的歌曲,但是不能夠正確顯示播放時間,目前許多高品質MP3都是採用VBR編碼的,因此在選購的時候要注意MP3隨身聽對VBR的支持是否有效。

2、Vibrato(抖音)
   這是與顫音(Tremolo)類似的效果,但顫音是音量上的變化,而抖音則是音高上的變化。
3、VQF
   實際指的是twinvq(transform-domain weighted interleave vector quantization),是日本ntt(nippon telegraph and telephone)集團屬下的ntt human interface laboratories開發的一種音頻壓縮技術。該技術受到著名的yamaha公司的支持。vqf是其文件的擴展名。簡單地說,它和mp3的實現方法相 似,都是通過採用有失真的算法來將聲音進行壓縮,不過它與mp3的壓縮技術相比卻有着本質上的不同:vqf的目的是對音樂而不是聲音進行壓縮,因 此,vqf所採用的是一種稱爲“矢量化編碼(vector quantization)”的壓縮技術。該技術先將音頻數據矢量化,然後對音頻波形中相類似的波形部分統一與平滑化,並強化突出人耳敏感的部分,最後對 處理後的矢量數據標量化再進行壓縮而成。

W

1、Wav
  波形文件,直接紀錄聲音的波形,從CD抓取的音軌就是wav文件,體積大。
2、WMA(Windows Media Audio,視窗媒體音頻)
    作爲微軟公司的多媒體壓縮方式,它是在Windows Media Technologies中只壓縮音頻數據的那一部分技術,音質類似MP3,能以MP3一半的技術完成壓縮。它具有版權所有的Windows Media Rights Manager,可通過安裝在WMP(Windows Media Player,視窗媒體播放器)進行播放。由於微軟和Windows的強大影響力,以及最重要的版權原因,美國的主要唱片公司EMI和BMG公司等正式確 定使用由微軟公司開發生產的WMA方式。相信,今後這種先進方式會得到進一步的普及。

Y

  Y cable(Y型導線)
   它的一端是一個連接插頭(立體聲道),另一端則分成兩個連接插頭(左聲道與右聲道)。

發佈了44 篇原創文章 · 獲贊 40 · 訪問量 27萬+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