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Web 2.0(三)

3. 數據是下一個Intel Inside

  現在每一個重要的互聯網應用程序都由一個專門的數據庫驅動:Google的網絡爬蟲, Yahoo!的目錄(和網絡爬蟲),Amazon的產品數據庫,eBay的產品數據庫和銷售商,MapQuest的地圖數據庫,Napster的分佈式歌曲庫。正如哈爾·瓦里安(Hal Varian)在去年的私人對話中談到的,“SQL是新的HTML”。數據庫管理是Web 2.0公司的核心競爭力,其重要性使得我們有時候稱這些程序爲“訊件”(infoware)而不僅僅是軟件。

  該事實也引出了一個關鍵問題:誰擁有數據?

  在互聯網時代,我們可能已經見到了這樣一些案例,其中對數據庫的掌控導致了對市場的支配和巨大的經濟回報。當初由美國政府的法令授權給Network Solutions公司(後被Verisign公司收購)的對域名註冊的壟斷,曾經是互聯網上的第一個搖錢樹。雖然我們在爭論通過控制軟件的API來形成商業優勢在互聯網時代會變得困難得多,但是對關鍵數據資源的控制則不同,特別是當要創建這些數據資源非常昂貴,或者經由網絡效應容易增加回報的時候。

  注意一下由MapQuest, maps.yahoo.com,maps.msn.com,或者maps.google.com等網站提供的每張地圖下面的版權聲明,你會發現這樣一行字“地圖版權NavTeq,TeleAtlas”,或者如果使用的是新的衛星圖像服務,則會看到“圖像版權Digital Globe”的字樣。這些公司對其數據庫進行了大量的投資。(僅NavTeq一家,就公佈投資7.5億美元用於創建其街道地址和路線數據庫。Digital Globe則投資5億美元來啓動其自有衛星,來對政府提供的圖像進行改進。)NavTeq竟然已做了很多模仿Intel的耳熟能詳的Intel Inside標識的事:例如帶有導航系統的汽車就帶有“NavTeq Onboard”的印記。數據是許多此類程序事實上的Intel Inside,是一些系統的唯一的信息源組件,這些系統的軟件體系多數是開放源碼的,也有商業化的。

  當前競爭火熱的網絡地圖(web mapping)領域顯示着,對擁有軟件核心數據的重要性的疏忽大意,將最終削弱其競爭地位。MapQuest在1995年率先進入地圖領域,隨後是Yahoo!,再後來是Microsoft,而最近Google也決定挺進這一市場,他們可以輕鬆地通過對同一數據的授權來提供一個具有競爭力的程序。

  然而,作爲對比的是Amazon.com的競爭地位。像Barnesandnoble.com這樣的競爭者一樣,其原始數據庫來自於ISBN註冊商.R. Bowker。但是同MapQuest不同,Amazon大力增強其數據,增加出版商提供的數據,例如封面圖片,目錄,索引,和樣張材料。更重要的是,他們利用了其用戶來評註數據,以至於十年之後,是Amazon而不是Bowker,成爲圖書文獻信息的主要來源,一個學者、圖書管理員和消費者的參考書目來源。Amazon還引入了其專有的標識符,即ASIN,該標識符在ISBN存在時與之對應,而當產品不帶有ISBN時,就創建出一個等價的命名空間。Amazon從而有效地“吸收和拓展了”其數據提供商。

  設想如果MapQuest也已做了同樣的事情,利用他們的用戶來評註地圖和路線,添加新的價值層面。那麼對僅僅通過授權使用基礎數據來進入這一市場的其他競爭者,將造成遠遠大得多的困難。

  近期Google地圖的引入,爲應用程序銷售商和其數據提供商之間的競爭,提供了一個活生生的實驗室。Google的輕量型編程模型已經引發了不計其數的增值服務的出現,這些服務以數據混合的方式,將Google的地圖同其他可以通過互聯網訪問的數據源相結合。保羅·拉特馬赫(Paul Rademacher)的housingmaps.com是這種混合的一個上佳範例,其網站將Google的地圖同Craigslist的公寓出租,以及住宅購買數據相結合,來創建一種交互式的房屋搜索工具。

  目前,這些混合大多是由程序高手們實現的創新性的實驗產品。但是企業行動將緊隨其後。並且,人們已經可以從至少一類開發者中發現這一點。Google已經將數據源提供者的角色從Navteq那裏奪走,並且將自己定位爲一個令人喜愛的中介者。在以後幾年裏,我們將會看到數據提供商和程序銷售商之間的鬥爭,因爲兩大陣營都認識到了,特定的數據類別在作爲搭建Web 2.0程序的積木時是多麼的重要。

  這場競賽已經涉及到擁有特定類別的核心數據:位置、身份、公共事件日曆、產品標識和命名空間等。在許多情況下,在那些創建數據需要鉅額成本的地方,也可能存在一種如同Intel Inside方式一樣憑藉單一數據源來所有作爲的機遇。其他情況下,勝者將是那些通過用戶聚合來達到臨界規模,並且將聚合的數據融入系統服務中的公司。

  比如,在身份標識領域,PayPal,Amazon的一鍵式,以及擁有數百萬用戶的交流系統,都有可能成爲創建整個網絡範圍的身份標識數據庫的正當競爭者。(關於此,Google最近使用手機號碼作爲Gmail賬號標識的嘗試,可能就是朝借鑑和拓展電話系統所邁出的一步。)同時,像Sxip這樣的創業公司,正在探索聯合身份標識的可能性,以尋求一種“分佈一鍵式”,從而提供一個無縫的Web 2.0標識子系統。在日曆領域,EVDB則是通過維基式參與體系來搭建世界上最大的共享日曆的一種嘗試。雖然評判者尚在觀望着任何一個特定創業公司或方式的成功是否,但很顯然,這些領域的標準和解決方案,有效地將某些數據轉變爲“互聯網操作系統”(internet operating system)的可靠的子系統,並將促成下一代的應用程序。

  關於數據,必須注意一個進一步的方面,那就是用戶關心其隱私和對自己的數據的權限。在許多早期的網絡程序中,版權只被鬆散地執行。例如,Amazon宣稱對任何提交到其網站的評論的所有權,但卻缺少強制性,人們可以將同樣的評論轉貼到其他任何地方。然而,隨着很多公司開始認識到,對數據的掌控有可能成爲他們首要的競爭優勢來源,我們將會看到在此類控制方面強度更大的嘗試。

  正如專有軟件的增長而導致自由軟件運動一樣,在下一個10年中我們會看到專有數據庫的增長將導致自由數據運動。在像維基百科全書這樣的開放數據項目、創作共用(Creative Commons)、以及像Greasemonkey(讓用戶決定如何在其計算機上顯示數據)這樣的軟件項目中,我們可以看到這種對抗勢頭的前兆。

參與的體系
一些系統被設計爲鼓勵參與。在丹·布萊克林(Dan Bricklin)的論文“共用的豐饒”(The Cornucopia of the Commons)中,他指出有三種創建大型數據庫的方式。第一種,已經由Yahoo!來體現了,就是付費給人們來實現。第二種,由開放源碼社區的經驗啓發而來,就是讓志願者來完成同樣的任務。開放目錄項目(Open Directory Project),一個Yahoo的開放源碼競爭者,就是該方式的產物。但是Napster體現了第三種方式。因爲Napster將其默認設置爲自動爲任何已經下載的音樂服務,任何用戶都自動地幫助建立共享數據庫的價值。同樣的方式已經被其他所有P2P文件共享服務所採用。Web 2.0時代的一個關鍵經驗在於:用戶增加價值。但是隻有很小一部分用戶會有意來爲你的程序增加價值,而不怕麻煩。因而,Web 2.0公司均進行了這樣的默認設置,即作爲程序通常使用方式的副產品,來聚合用戶數據並創造價值。正如上面所指出的,他們在搭建那種用戶越多則效果越好的系統。
米切爾·卡普爾(Mitch Kapor)曾經指出“體系是策略”。參與是Napster的本質,其根本體系的一部分。
同更經常被引用的所謂“吸引志願精神”的原因相比,這種體系結構上的洞察力可能更能抓住對開放源碼軟件成功的本質。互聯網、萬維網(World Wide Web)、以及像Linux、Apache和Perl這樣的開放源碼軟件項目的體系結構,均是這樣一種設計,使得作爲一種自動產生的副產品,謀求其自身利益的用戶們創建着集體的價值。這些項目中的任何一個都有一個很小的核心、一種設計良好的擴展機制、和一種讓任何人來添加任何合乎規定的組件的方式,不斷增長着被Perl語言的創始人拉里·沃爾(Larry Wall)稱爲“洋蔥頭”(the onion)的外部層面。換句話說,這些技術通過他們本來的設計方式,體現着網絡的效應。


 
發佈了7 篇原創文章 · 獲贊 0 · 訪問量 2萬+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