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端日誌【22】:時間過的很快,堅持的第7.3個月過去了,我有什麼變化?

2020年1月1日

又是新的一年,期待遇到更好的自己和剛好的你,牽手去看最好的風景。

目錄

概述

工作上總結

功能迭代數

解決缺陷數目

代碼質量

文檔輸出量

生活上總結

寄語


概述

前段日子,boss 直接給到這邊的任務,下達的指令是必須年前完成任務。真實好緊張。於是最近一週的工作排期,都是開發走在產品與設計的前頭:後臺和客戶端不斷一遍一遍的遊走在產品和交互之間確認需求。好傢伙,昨天是元旦放假的前一天,交互來了一個最終版,雖各種設定都超出原來的預期效果一點點,但還在可控範圍內。

工作上總結

衡量一個軟件開發人員有很多維度,我個人覺得一下幾點比較重要:

  1. 功能迭代數
  2. 解決缺陷數目
  3. 代碼質量
  4. 文檔輸出量

功能迭代數

2019.1 ~ 2019.12,期間公司指派任務不多(主要我負責的模塊架構比較穩定,比如:消息、用戶,時間多是用於解bug),正好讓我充足時間來打紮實基礎(jdk語法、網絡、數據庫、中間件)。對於上線的功能,確保0缺陷上線。(出現bug是會扣錢的啊!!太狠了!!)

新接手模塊:一卡通(側重於自定義數據的加密解密算法應用)、日程(側重於提醒與內部調度機制);

解決缺陷數目

既然是前人挖坑,那麼後人就要花時間來填坑了。入職公司已經滿一年了,2019全年解決缺陷累計竟然有 432 個!!難怪自己加班那麼多。

其實說句大白話,解bug是有區分類型的,按照我的體會,一般分爲兩種類型的缺陷。

  1. 純業務邏輯缺陷;舉個幾個栗子:用戶名爲什麼沒顯示?導出的用戶數據爲何少了幾條?沒有認證的用戶爲何多了數據?我還能咋辦,看代碼唄,代碼走讀,眼神測試,甚至拉庫調試,祭出各種法寶。
  2. 架構缺陷:還是舉幾個栗子:Spring 框架的緩存註解報空指針?WebSocket 長連接通信超時重報 1002?消息保活機制怎麼實現?基於 redis 設計的消息隊列,爲何會出現數據丟失?

代碼質量

公司內部引進了代碼評審環節(對於200左右的小企業,很用心做技術了...),也有代碼自動化校驗工具(github :https://github.com/apache/skywalking);

  1. 經過一年時間的堅持改進,代碼質量和設計意識提高了;不怕笑話,曾經的內心是覺得功能無缺陷的代碼就是好代碼(工科男的劣根性...代碼素質不佳),其實好的代碼應該是既要優雅,可維護性強,也要結合性能考慮;行之有效的手段是代碼檢測工具和組內代碼review;對於本人來講,代碼review 主要是增強了自己對不規範代碼的敏感度,還有是正視自己不足的機會;

 

文檔輸出量

企業對於這方面其實沒有考覈,個人則是提供CSDN的平臺來記錄自己每天的收穫,暫時沒有其他的非分之想(幻想過寫出閱讀量破30W的技術好文,成爲技術大牛...醒醒嘿!),但通過兩年半以來的寫作,還是有很大進步(體現在博客上還是偏少了,雲筆記上比較多的技術點,但都比較分散,所以等積累到成爲系統了,並且系統知識有一定深度之後在以博客方式輸出)

  • 寫作帶給我的收穫:文章的標準,思考的嚴謹;對比我在2018年底剛剛開始寫的技術文章,和最近自己寫的文章,還是有一點不同的(共同點是點和麪都不夠細緻),對於文章是付出了時間的,有強烈的歸納總結意識;真心分享自己的學習成長經歷;
  • 額外的收穫:自然是點擊量閱讀量排名給我的鼓勵了,見下圖:

  • 另外也收到CSDN 贈送的書籍啦,見下圖:
《ELK Stack 權威指南 第2版》

生活上總結

程序員加班多是常識。過去一年,身體沒啥大病(開玩笑呢,25歲的身體正是生物最強體質時間段),但也有一段時間沒有劇烈去出汗了(爬山導致膝蓋過勞,得了滑膜炎了,要靜養再靜養...);最後,女朋友也不知道在哪裏呢,哈哈哈!

  1. 除了爬山和跑步,新年後的鍛鍊以練習肌肉爲主(胸肌?肱四頭肌?臂力?俯臥撐?仰臥起坐?一條龍吧,花時間就要收到效果才行)
  2. 自從硬件(芯片行業的小白)轉行到軟件(互聯網服務後臺開發),2018.10.1 ~ 2020.1.1,足足有兩年多了,求知若渴,謙卑準沒錯

 

寄語

最後說幾句心裏話,那就是:打鐵還需自身硬。對人對物,多想想自己具備的是使用權還是所有權。留一手後路,讓科技造福生活。

還有就是,馬上回去過年了,希望父母和親友輕饒。

發佈了362 篇原創文章 · 獲贊 75 · 訪問量 35萬+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