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評審方法與指南

1          走查(Walkthrough

走查是一種常用的非正式評審方式,評審在作者的主導下進行。走查過程中作者會給評審員詳細介紹軟件製品,走查員也可以就評審發現進行溝通。由於在走查前沒有要求走查員閱讀軟件製品,只是由走查過程本身來確保所有在場的人都真正瞭解,所以走查可能不夠深入,一些隱藏較深的缺陷不易發現。

1.1          流程描述

角色/職責

作者:

選擇合適的走查員

走查過程的組織,主持走查活動,走查結論的編寫

走查後續行動的執行

走查員:

出席走查會議,記錄走查發現

記錄員:

記錄走查會議的結論

SQA工程師:

提供走查的指導和支持

評估走查活動開展的規範性(抽查),分析走查的效果(定期活動)

   

待走查的軟件製品

進入準則

待走查的軟件製品已經完成

經過了修飾,基本沒有語言文字方面的錯誤

活動描述

a)         作者確定合適的走查員名單,制定走查的時間表。

b)        組織召開走查會議,作者、走查員、記錄員出席。

c)         作者首先簡要介紹走查的軟件製品、議程、人員分工等;

d)        作者詳細介紹走查的軟件製品內容,走查員記錄走查意見;

e)         軟件製品內容介紹完後,作者和走查員討論走查意見,標識軟件製品的缺陷,記錄員作出記錄;

f)         走查會議結束前,記錄員宣讀記錄結果,作者和走查員確認。

g)        作者把走查記錄的結果整理成走查結論。

h)        作者修復缺陷並請相關人員驗證。如有必要,再次召開走查會議。

i)          根據需要,SQA工程師提供走查的指導。

j)          SQA工程師可以抽查走查活動的規範性,並定期(月或季)統計走查的相關數據,評估走查活動的效果和效率。

結束條件

走查員認可走查結論;

所有發現的缺陷得到處理。

   

修訂後的軟件製品

軟件製品的走查意見

走查結論

   

待走查軟件製品的規模(size

走查員的個數,每個評走查員發現的缺陷數,走查會議的時間

缺陷修復和驗證的時間

走查歷時天數

 

1.2          指南

l         走查特點是:

a)         評審的效率和效果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走查員的能力(專業技能和走查技巧)。走查員的選擇非常關鍵。

b)        相對其他評審方式而言,走查員在評審活動上的工作量開銷比較小。

c)         走查活動由作者引導,可能會遺漏一些作者忽視的問題。

l         走查員人數在24人爲宜。根據作者的要求,走查員可以從一個或者幾個視角對軟件製品進行評審。

l         作者在走查活動的組織過程中,需要和項目管理人員充分溝通,確保走查活動在項目工作計劃中得到體現,保證走查員有時間參加走查會議,而且,評審員必須承擔相應的責任。

l         爲了保證走查的進度,在作者介紹軟件製品過程中,走查員最好不要打斷作者。如果有問題,可以記錄下來,在後續的討論中提出。

l         記錄員可以由作者或者走查員兼任。

2          結構走查(Structured Walkthrough

結構走查是一種比較理想的正式評審方式。相對於走查而言,有兩個主要的改進:不再由作者主導評審過程;在評審會議前評審員需要對軟件製品進行預評。這種方式既能提高評審的質量,又能提高評審會議的效率。

2.1          流程描述

角色/職責

作者:

編寫軟件製品的簡介

解答評審人員的疑問

修復軟件製品的缺陷

評審組織人:

選擇評審人員,明確評審人員的職責,確定評審的時間表

發佈評審通知,發放評審資料

評審主持人:

評審會議開始前,收集彙總評審意見

主持評審會議,控制評審會議的進程和氣氛

評審員:

評審指定的軟件製品,提交評審記錄

記錄員:

記錄評審結論

SQA工程師:

提供評審方式的指導和支持

評估評審活動開展的規範性(抽查),分析評審的效果(定期活動)

   

待評審的軟件製品

進入準則

待評審的軟件製品已經完成

經過了修飾,基本沒有語言文字方面的錯誤

活動描述

a)         作者向評審組織人申請評審軟件製品,並編寫軟件製品的簡介。

b)        如果滿足入口準則,評審組織人選擇評審人員,明確評審人員的職責,確定評審時間表。如果需要,指定SQA人員或者相關專家準備評審檢查表。

c)         評審組織人向相關人員發送評審通知和相關準備材料。

d)        評審員閱讀材料,記錄評審意見,並在規定時間內把評審意見發送給評審主持人。

e)         組織召開評審會議,作者、評審主持人、評審員、記錄員出席。

f)         在評審主持人的主導下,討論評審意見,澄清誤會和分歧,標識缺陷。記錄員給予記錄。

g)        記錄員宣讀記錄結果,作者和走查員確認。

h)        對於標識出來的缺陷和未解決的問題,明確其後續行動計劃及驗證辦法。這些內容需要記錄在評審結論中。

i)          相關人員執行後續行動計劃的活動。

j)          根據約定,由指定人員審覈修訂後的軟件製品,或者重新評審軟件製品(從第d步開始)。

k)        根據需要,SQA工程師提供評審方式的指導。

l)          SQA工程師可以抽查評審活動的規範性,並定期(月或季)統計評審的相關數據,評估評審活動的效果和效率。

結束條件

評審人員認可評審結論;

所有發現的缺陷得到處理;

行動計劃的活動全部關閉。

   

修訂後的軟件製品

評審製品簡介、評審安排、檢查表等材料

軟件製品的評審意見

評審結論

行動計劃

   

待評審軟件製品的規模(size

評審員的個數,每個評審人員發現的缺陷數,每個評審人員參與評審的時間

作者參與評審的時間,缺陷修復和驗證的時間

評審歷時天數

 

2.2          指南

l         結構走查的特點是:

a)         相對其他評審方式而言,評審員在評審活動上的工作量開銷比較大。

b)        這是一種比較正式的評審方式。如果方法應用得當,評審人員具備相應的業務技能和評審技巧,評審效果會很好。

l         評審員數目36人爲宜。根據作者的要求,評審員可以從一個或者幾個視角對軟件製品進行評審,評審員可以參與制品全部內容的評審,也可以只參與部分內容的評審。

l         評審組織人主要由項目管理人員擔任。評審主持人主要由相關的技術專家擔任。評審組織人和評審主持人可以是同一人員。

l         評審員接到評審通知後,如果無法保證評審時間,則必須告訴評審組織人。評審組織人可以根據情況決定採取更換評審員、變更評審時間表或者其他措施。

l         評審過程中,評審員可以要求作者提供指導和支持。評審員也可以和其他評審員交換意見。

l         評審員的評審意見中,需要記錄:評審的內容、評審工作花費的工作量、評審的發現等。

l         記錄員可以由評審員或作者兼任。

l         如果是文字方面的錯誤,可以直接在軟件製品中修改,不必記錄到評審意見中。

l         評審結論的內容包括:評審度量數據、缺陷記錄、行動計劃等。

l         待評審軟件製品的規模可以參照項目估計的方法來確定。

l         評審員的評審工作量包括:閱讀材料、記錄評審意見、評審溝通、評審會議等活動的時間,討論缺陷修復方案、驗證缺陷修復的時間除外。

l         評審意見和評審結論需要作爲評審活動的記錄得到保存。

3          審查(Inspection

審查(由IBMMichael E. Fagan提出,有時也被稱爲Fagan’s Inspection)是一種非常正式的評審方式。在本文介紹的評審方式中,其評審的效果最好。不過,這種評審方式持續時間比較長,成本開銷也比較大。

3.1          流程描述

角色/職責

作者:

向評審員介紹軟件製品

解答評審人員的疑問

修復軟件製品的缺陷

評審組織人:

選擇評審人員,明確評審人員的職責,確定評審的時間表

發佈評審通知,發放評審資料

評審主持人:

評審會議開始前,收集彙總評審意見

主持評審會議,控制評審會議的進程和氣氛

評審員:

評審指定的軟件製品,提交評審記錄

記錄員:

記錄評審結論

SQA工程師:

提供評審方式的指導和支持

評估評審活動開展的規範性(抽查),分析評審的效果(定期活動)

   

待評審的軟件製品

進入準則

待評審的軟件製品已經完成

經過了修飾,基本沒有語言文字方面的錯誤

活動描述

a)         作者向評審組織人申請評審軟件製品。

b)        如果滿足入口準則,評審組織人選擇評審人員,明確評審人員的職責,確定評審時間表。如果需要,指定SQA人員或者相關專家準備評審檢查表。

c)         評審組織人向相關人員發送評審通知和相關準備材料。

d)        召開軟件製品介紹會議,由作者給所有評審人員介紹軟件製品。

e)         評審員閱讀材料,記錄評審意見,並在規定時間內把評審意見發送給評審主持人。

f)         組織召開評審會議,作者、評審主持人、評審員、記錄員出席。

g)        在評審主持人的主導下,討論評審意見,澄清誤會和分歧,標識缺陷。記錄員給予記錄。

h)        記錄員宣讀記錄結果,作者和走查員確認。

i)          對於標識出來的缺陷和未解決的問題,明確其後續行動計劃及驗證辦法。這些內容需要記錄在評審結論中。

j)          相關人員執行後續行動計劃的活動。

k)        根據約定,由指定人員審覈修訂後的軟件製品,或者重新評審軟件製品(從第e步開始)。

l)          根據需要,SQA工程師提供評審方式的指導。

m)      SQA工程師可以抽查評審活動的規範性,並定期(月或季)統計評審的相關數據,評估評審活動的效果和效率。

結束條件

評審人員認可評審結論;

所有發現的缺陷得到處理;

行動計劃的活動全部關閉。

   

修訂後的軟件製品

評審製品簡介、評審安排、檢查表等材料

軟件製品的評審意見

評審結論

行動計劃

   

待評審軟件製品的規模(size

評審員的個數,每個評審人員發現的缺陷數,每個評審人員參與評審的時間

作者參與評審的時間,缺陷修復和驗證的時間

評審歷時天數

3.2          指南

l         審查的特點是:

a)         相對其他評審方式而言,審查的工作量開銷最大。

b)        這是一種最正式的評審方式,評審效果會很好,但是成本很高,不一定是最經濟的評審方式。

l         結構走查的指南同樣適用於審查活動。

4          技術評審方式比較

內容

走查

walkthrough

結構走查

structured walkthrough

審查

inspection

正式程度

非正式

正式

非常正式

評審效果

一般

很好

主導評審的人員

作者

組織人

組織人

工作量/成本

一般

評審員人數

24

36

36或更多

 
發佈了25 篇原創文章 · 獲贊 2 · 訪問量 7萬+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