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s五種數據類型實現原理

本文內容轉載自Redis詳解(五)------ redis的五大數據類型實現原理

對象的類型與編碼: Redis使用的五大數據類型來表示鍵和值,每次在Redis數據庫中創建一個鍵值對時,至少會創建兩個對象,一個是鍵對象,一個是值對象,而Redis中的每個對象都是由 redisObject 結構來表示:

typedef struct redisObject{
     unsigned type:4;		//類型    
     unsigned encoding:4;	//編碼 
     void *ptr;				//指向底層數據結構的指針
     int refcount;			//引用計數
     unsigned lru:22; 		//記錄最後一次被程序訪問的時間
}robj;
  • type屬性:對象的type屬性記錄了對象的類型,這個類型就是Redis的五種數據類型: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 可以通過type key命令來判斷對象類型: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 注意:在Redis中,鍵總是一個字符串對象,而值可以是字符串、列表、集合等對象,所以我們通常說的鍵爲字符串鍵,表示的是這個鍵對應的值爲字符串對象,我們說一個鍵爲集合鍵時,表示的是這個鍵對應的值爲集合對象。

  • encoding 屬性和 *prt 指針:對象的 prt 指針指向對象底層的數據結構,而數據結構由 encoding 屬性來決定。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 而每種類型的對象都至少使用了兩種不同的編碼: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 可以通過OBJECT ENCODING key命令查看值對象的編碼,比如 string 類型:(可以是 embstr編碼的簡單字符串或者是 int 整數值實現)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字符串對象

  • 字符串是Redis最基本的數據類型,不僅所有key都是字符串類型,其它幾種數據類型構成的元素也是字符串。注意字符串的長度不能超過512M。
    • 編碼:字符串對象的編碼可以是int,raw或者embstr。
      • int 編碼:保存的是可以用 long 類型表示的整數值。

      • raw 編碼:保存長度大於44字節的字符串(redis3.2版本之前是39字節,之後是44字節)。

      • embstr 編碼:保存長度小於44字節的字符串(redis3.2版本之前是39字節,之後是44字節)。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 由上可以看出,int 編碼是用來保存整數值,raw編碼是用來保存長字符串,而embstr是用來保存短字符串。其實 embstr 編碼是專門用來保存短字符串的一種優化編碼,raw 和 embstr 的區別: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 embstr與raw都使用redisObject和sds保存數據,區別在於,embstr的使用只分配一次內存空間(因此redisObject和sds是連續的),而raw需要分配兩次內存空間(分別爲redisObject和sds分配空間)。因此與raw相比,embstr的好處在於創建時少分配一次空間,刪除時少釋放一次空間,以及對象的所有數據連在一起,尋找方便。而embstr的壞處也很明顯,如果字符串的長度增加需要重新分配內存時,整個redisObject和sds都需要重新分配空間,因此redis中的embstr實現爲只讀。

      • ps:Redis中對於浮點數類型也是作爲字符串保存的,在需要的時候再將其轉換成浮點數類型。

      • 編碼的轉換:當 int 編碼保存的值不再是整數,或大小超過了long的範圍時,自動轉化爲raw。對於 embstr 編碼,由於 Redis 沒有對其編寫任何的修改程序(embstr 是隻讀的),在對embstr對象進行修改時,都會先轉化爲raw再進行修改,因此,只要是修改embstr對象,修改後的對象一定是raw的,無論是否達到了44個字節。

列表對象

  • list 列表,它是簡單的字符串列表,按照插入順序排序,你可以添加一個元素到列表的頭部(左邊)或者尾部(右邊),它的底層實際上是個鏈表結構。
    • 編碼:列表對象的編碼可以是 ziplist(壓縮列表) 和 linkedlist(雙端鏈表)。 比如我們執行命令rpush numbers 1 "three" 5,創建一個 key = ‘numbers’,value = ‘1 three 5’ 的三個值的列表。

    • ziplist 編碼表示如下: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 linkedlist表示如下: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 編碼轉換:當同時滿足下面兩個條件時,使用ziplist(壓縮列表)編碼:

      • 列表保存元素個數小於512個
      • 每個元素長度小於64字節
    • 不能滿足這兩個條件的時候使用 linkedlist 編碼。

    • 上面兩個條件可以在redis.conf 配置文件中的 list-max-ziplist-value選項和 list-max-ziplist-entries 選項進行配置。

哈希對象

  • 哈希對象的鍵是一個字符串類型,值是一個鍵值對集合。

  • 編碼:哈希對象的編碼可以是 ziplist 或者 hashtable。

    • 當使用ziplist,也就是壓縮列表作爲底層實現時,新增的鍵值對是保存到壓縮列表的表尾。比如執行以下命令:

      hset profile name "Tom"
      hset profile age 25
      hset profile career "Programmer"
      
    • 如果使用ziplist,profile 存儲如下: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 當使用 hashtable 編碼時,上面命令存儲如下: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 hashtable 編碼的哈希表對象底層使用字典數據結構,哈希對象中的每個鍵值對都使用一個字典鍵值對。

    • 在前面介紹壓縮列表時,我們介紹過壓縮列表是Redis爲了節省內存而開發的,是由一系列特殊編碼的連續內存塊組成的順序型數據結構,相對於字典數據結構,壓縮列表用於元素個數少、元素長度小的場景。其優勢在於集中存儲,節省空間。

  • 編碼轉換:

    • 當同時滿足下面兩個條件時,使用ziplist(壓縮列表)編碼:
      • 列表保存元素個數小於512個
      • 每個元素長度小於64字節
    • 不能滿足這兩個條件的時候使用 hashtable 編碼。第一個條件可以通過配置文件中的 set-max-intset-entries 進行修改。

集合對象

  • 集合對象 set 是 string 類型(整數也會轉換成string類型進行存儲)的無序集合。注意集合和列表的區別:集合中的元素是無序的,因此不能通過索引來操作元素;集合中的元素不能有重複。

  • 編碼:集合對象的編碼可以是 intset 或者 hashtable。

    • intset 編碼的集合對象使用整數集合作爲底層實現,集合對象包含的所有元素都被保存在整數集合中,執行命令SADD numbers 1 3 5,存儲的數據格式爲: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 hashtable 編碼的集合對象使用 字典作爲底層實現,字典的每個鍵都是一個字符串對象,這裏的每個字符串對象就是一個集合中的元素,而字典的值則全部設置爲 null。這裏可以類比Java集合中HashSet 集合的實現,HashSet 集合是由 HashMap 來實現的,集合中的元素就是 HashMap 的key,而 HashMap 的值都設爲 null。執行命令SADD Dfruits "apple" "banana" "cherry",存儲的數據格式爲: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 編碼轉換

    • 當集合同時滿足以下兩個條件時,使用 intset 編碼:
      • 集合對象中所有元素都是整數
      • 集合對象所有元素數量不超過512
    • 不能滿足這兩個條件的就使用 hashtable 編碼。第二個條件可以通過配置文件的 set-max-intset-entries 進行配置。

有序集合對象

  • 和集合對象相比,有序集合對象是有序的。與列表使用索引下標作爲排序依據不同,有序集合爲每個元素設置一個分數(score)作爲排序依據。

  • 編碼

    • 有序集合的編碼可以是 ziplist 或者 skiplist。
      • ziplist 編碼的有序集合對象使用壓縮列表作爲底層實現,每個集合元素使用兩個緊挨在一起的壓縮列表節點來保存,第一個節點保存元素的成員,第二個節點保存元素的分值。並且壓縮列表內的集合元素按分值從小到大的順序進行排列,小的放置在靠近表頭的位置,大的放置在靠近表尾的位置。執行命令ZADD price 8.5 apple 5.0 banana 6.0 cherry,存儲的數據結構爲: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 skiplist 編碼的有序集合對象使用 zet 結構作爲底層實現,一個 zset 結構同時包含一個字典和一個跳躍表:

        typedef struct zset{
         	zskiplist *zsl;//跳躍表
         	dict *dice;//字典
        } zset;
        
      • 字典的鍵保存元素的值,字典的值則保存元素的分值;跳躍表節點的 object 屬性保存元素的成員,跳躍表節點的 score 屬性保存元素的分值。這兩種數據結構會通過指針來共享相同元素的成員和分值,所以不會產生重複成員和分值,造成內存的浪費。

    • 說明:其實有序集合單獨使用字典或跳躍表其中一種數據結構都可以實現,但是這裏使用兩種數據結構組合起來,原因是假如我們單獨使用 字典,雖然能以 O(1) 的時間複雜度查找成員的分值,但是因爲字典是以無序的方式來保存集合元素,所以每次進行範圍操作的時候都要進行排序;假如我們單獨使用跳躍表來實現,雖然能執行範圍操作,但是查找操作有 O(1)的複雜度變爲了O(logN)。因此Redis使用了兩種數據結構來共同實現有序集合。
  • 編碼轉換

    • 當有序集合對象同時滿足以下兩個條件時,對象使用 ziplist 編碼:
      • 保存的元素數量小於128;
      • 保存的所有元素長度都小於64字節。
    • 不能滿足上面兩個條件的使用 skiplist 編碼。以上兩個條件也可以通過Redis配置文件zset-max-ziplist-entries 選項和 zset-max-ziplist-value 進行修改。

五大數據類型的應用場景

  • 對於string 數據類型,因爲string 類型是二進制安全的,可以用來存放圖片,視頻等內容,另外由於Redis的高性能讀寫功能,而string類型的value也可以是數字,可以用作計數器(INCR,DECR),比如分佈式環境中統計系統的在線人數,秒殺等。
  • 對於 hash 數據類型,value 存放的是鍵值對,比如可以做單點登錄存放用戶信息。
  • 對於 list 數據類型,可以實現簡單的消息隊列,另外可以利用lrange命令,做基於redis的分頁功能
  • 對於 set 數據類型,由於底層是字典實現的,查找元素特別快,另外set 數據類型不允許重複,利用這兩個特性我們可以進行全局去重,比如在用戶註冊模塊,判斷用戶名是否註冊;另外就是利用交集、並集、差集等操作,可以計算共同喜好,全部的喜好,自己獨有的喜好等功能。
  • 對於 zset 數據類型,有序的集合,可以做範圍查找,排行榜應用,取 TOP N 操作等。

內存回收和內存共享

  • 內存回收:前面講 Redis 的每個對象都是由 redisObject 結構表示:

    typedef struct redisObject{
     	unsigned type:4;		//類型
    	unsigned encoding:4;	//編碼
    	void *ptr;				//指向底層數據結構的指針
    	int refcount;			//引用計數
    	unsigned lru:22;		//記錄最後一次被程序訪問的時間
    
    }robj;
    
    • 其中關鍵的 type屬性,encoding 屬性和 ptr 指針都介紹過了,那麼 refcount 屬性是幹什麼的呢?
    • 因爲 C 語言不具備自動回收內存功能,那麼該如何回收內存呢?於是 Redis自己構建了一個內存回收機制,通過在 redisObject 結構中的 refcount 屬性實現。這個屬性會隨着對象的使用狀態而不斷變化:
      • 創建一個新對象,屬性 refcount 初始化爲1

      • 對象被一個新程序使用,屬性 refcount 加 1

      • 對象不再被一個程序使用,屬性 refcount 減 1

      • 當對象的引用計數值變爲 0 時,對象所佔用的內存就會被釋放。

        • 在 Redis 中通過如下 API 來實現: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 學過Java的應該知道,引用計數的內存回收機制其實是不被Java採用的,因爲不能克服循環引用的例子(比如 A 具有 B 的引用,B 具有 C 的引用,C 具有 A 的引用,除此之外,這三個對象沒有任何用處了),這時候 A B C 三個對象會一直駐留在內存中,造成內存泄露。那麼 Redis 既然採用引用計數的垃圾回收機制,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呢?在前面介紹 redis.conf 配置文件時,在 MEMORY MANAGEMENT 下有個 maxmemory-policy 配置:

        • maxmemory-policy :當內存使用達到最大值時,redis使用的清楚策略。有以下幾種可以選擇:
          • volatile-lru 利用LRU算法移除設置過過期時間的key (LRU:最近使用 Least Recently Used )
          • allkeys-lru 利用LRU算法移除任何key
          • volatile-random 移除設置過過期時間的隨機key
          • volatile-ttl 移除即將過期的key(minor TTL)
          • noeviction noeviction 不移除任何key,只是返回一個寫錯誤 ,默認選項
        • 通過這種配置,也可以對內存進行回收。
  • 內存共享 :refcount 屬性除了能實現內存回收以外,還能用於內存共享。

    • 比如通過如下命令 set k1 100,創建一個鍵爲 k1,值爲100的字符串對象,接着通過如下命令 set k2 100 ,創建一個鍵爲 k2,值爲100 的字符串對象,那麼 Redis 是如何做的呢?
      • 將數據庫鍵的值指針指向一個現有值的對象
      • 將被共享的值對象引用refcount 加 1
    • 注意:Redis的共享對象目前只支持整數值的字符串對象。之所以如此,實際上是對內存和CPU(時間)的平衡:共享對象雖然會降低內存消耗,但是判斷兩個對象是否相等卻需要消耗額外的時間。對於整數值,判斷操作複雜度爲O(1);對於普通字符串,判斷複雜度爲O(n);而對於哈希、列表、集合和有序集合,判斷的複雜度爲O(n^2)。
    • 雖然共享對象只能是整數值的字符串對象,但是5種類型都可能使用共享對象(如哈希、列表等的元素可以使用)。

對象的空轉時長

  • 在 redisObject 結構中,前面介紹了 type、encoding、ptr 和 refcount 屬性,最後一個 lru 屬性,該屬性記錄了對象最後一次被命令程序訪問的時間。
  • 使用 OBJECT IDLETIME 命令可以打印給定鍵的空轉時長,通過將當前時間減去值對象的 lru 時間計算得到。
  • lru 屬性除了計算空轉時長以外,還可以配合前面內存回收配置使用。如果Redis打開了maxmemory選項,且內存回收算法選擇的是volatile-lru或allkeys—lru,那麼當Redis內存佔用超過maxmemory指定的值時,Redis會優先選擇空轉時間最長的對象進行釋放。
發佈了61 篇原創文章 · 獲贊 67 · 訪問量 5萬+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