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Stack落地中國:山高路遠坑深

本文是原創,首發於微信公衆號『 Moehoo猛虎



【導讀】揹負着榮譽的十字架,中國的OpenStack黃金會員公司蹣跚而行,OpenStack在中國的發展之路必將“山高路遠坑深”,然而, “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崎嶇艱險阻擋不了“大軍縱橫馳奔”的壯闊前景。


        OpenStack,是由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和Rackspace公司於2010年聯合發起的開源軟件項目,是致力於爲公有云及私有云的建設、管理和大規模運營提供整體平臺的雲操作系統。


        近年來,OpenStack逐漸地在雲計算的IaaS(“基礎設施即服務”)和PaaS(”開發平臺即服務“)等領域不斷地擴大其影響力,已經在雲計算生態系統中成爲重要的中堅力量。

        然而,當中國的雲計算業界充滿期待地對OpenStack的當前現狀和發展前景進行全景式審視、分析和預測時,一些疑問也自然地產生了。



        以開源爲基本特徵的OpenStack是否已經或者即將壓倒以VMWare和亞馬遜AWS爲代表的閉源商業雲平臺產品?OpenStack在全球以及中國這一特定區域的實際落地情況又是怎樣的?

        2013年來,中國公司陸續獲得OpenStack基金會的黃金會員資格(Gold Member,以下簡稱爲“黃金會員”),這當然意味着中國公司在OpenStack開源社區已經有所作爲併成爲一支不可忽視的力量,那麼,黃金會員資格對中國公司的成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嗎?


用戶數之謎:誰主沉浮?

        2016年10月,在OpenStack的Newton版本發佈之際,《關於OpenStack第14個版本Newton的14個事實》(14 facts about Newton, OpenStack's 14th release)一文在互聯網上流傳。談及OpenStack的用戶,文中說:統計數據顯示,在生產環境中使用OpenStack的用戶百分比一直在攀升,2013年是32%,2014年變成了46%,2015年增長爲59%,而在2016前期就已佔到65%的比重。


       這個數據是針對全球OpenStack用戶展開調查統計的結果,但是,如果說OpenStack用戶的百分比在逐步攀升,那麼:

        這些用戶是排他性的嗎?(即:在實際的生產環境中,只使用OpenStack開源平臺而不使用VMWare和亞馬遜AWS等閉源商業平臺嗎?)

       這原本就是一個“共生、共存、共榮”的世界,雲計算生態圈亦應是如此。那麼,在實際的生產環境中,以VMWare和亞馬遜AWS爲代表的閉源商業平臺的用戶數量是不是同樣也在穩步增長?

        易捷思達近日宣稱,在私有云市場80%會基於OpenStack,按照這樣“我在故我強”的邏輯,華爲、中興通訊、中國移動和中國電信等公司成爲黃金會員,亞馬遜AWS、微軟Azure、谷歌GCP、IBM Softlayer和阿里雲也會將大部分公有云市場拱手讓給OpenStack。一廂情願地預言自己的美好未來確實能夠得到心理滿足,但絲毫不能給開源平臺公司注入新動力,也必將在堅硬的現實面前碰得頭破血流。


        閉源商業軟件廠商在雲計算行業中深耕多年,產品技術日臻完美,基於其解決方案的雲平臺實際案例和用戶羣體遍佈全球各核心行業,OpenStack這一正在完善的新技術難道要將這些既有的雲平臺打碎後再狂妄地重建嗎?如果說以往對OpenStack一味地進行貶損是居心叵測,那麼,OpenStack開源公司“一葉障目,不見泰山”的大言炎炎又是怎樣的急功近利呢?


        如果對雲計算領域中閉源商業軟件廠商和開源軟件服務廠商的2016年第4季度財報進行研讀和比較,就會發現一個簡單的事實是:後者難望前者之項背。在很大程度上,這一事實揭示了前述關於閉源商業平臺用戶數量問題的答案。


       不僅如此,當人們的目光落在中國的OpenStack廠商時,更會進而追問:在中國,對既有的非常成熟的VMWare和亞馬遜AWS等閉源商業平臺所構建的雲計算環境,各企事業單位等用戶羣體真的會斷然拋棄並轉而擁抱OpenStack嗎?這些用戶羣體對OpenStack的接納程度究竟如何?OpenStack是被部署在實際的生產環境還是被部署在實驗環境之中僅僅作爲一項試驗性質的技術嘗試?大規模成功部署OpenStack實際案例的數量是否足以令人信服?是否有大量的實際應用根植於由OpenStack構建的雲平臺之中?已經建成的OpenStack環境是否經受住了實際運營的長期考驗?


        開源的OpenStack與閉源商業平臺,現在和未來,誰主沉浮?當中國的OpenStack廠商面對這一問題時,只能回以閃爍的眼神,根本無法作出堅定而自信的肯定回答。


黃金會員資格:榮譽的十字架

        在OpenStack成爲重要的雲計算新興力量的背景之下,衆多廠商紛紛熱捧OpenStack,對OpenStack基金會的高級會員資格趨之若鶩。


       OpenStack基金會的章程規定:最多只能有8家白金會員和24家黃金會員。2013年11月,華爲被接納爲OpenStack基金會的黃金會員,是中國大陸當時唯一獲此地位的公司。彼時,華爲顧盼自雄,旖旎風光,一時無兩。


       時隔三年,2016年,中國大陸的OpenStack廠商異軍突起,以狂飆猛進的態勢改變了OpenStack生態圈的既定現狀,在1年之內,就有7家公司陸續獲選成爲黃金會員:

       2016年4月,UnitedStack(有云)和EasyStack(易捷思達)新晉爲黃金會員;

       2016年10月,九州雲(99Cloud)和中國移動成爲黃金會員;

       2016年11月,OpenStack基金會董事會批准了中國電信、浪潮和中興通訊的黃金會員資格。

       臺灣的雲端運算產業協會(CCAT)和inwinSTACK,也位於黃金會員之列。


       大陸8家公司和臺灣2家公司,在最多24個席位(目前爲21家公司)的黃金會員中佔據超過三分之一的比重,中國力量在OpenStack生態圈的地位已經是舉足輕重,相應地,在整個OpenStack開源社區的話語權也必將得到極大加強。

       然而,在一片歡欣鼓舞之後,應該冷靜理智地看待這些成就,理性清醒地分析在黃金會員資格背後四伏的危機。

       黃金會員資格,意味着OpenStack基金會對此會員爲OpenStack社區所作貢獻的高度認可,意味着成爲OpenStack生態圈的主要支撐力量,是責任、承諾和信任,不是利益、固守,更不是特權。


       華爲、中興通訊、中國移動、中國電信和浪潮,是航空母艦級別的大公司,具備充足完備的各類資源,獲得黃金會員資格後,也許還可以輕鬆自如地在爲OpenStack社區作出持續貢獻的同時大力拓展自身業務。可是,有云、易捷思達和九州雲都是初創公司,即便是剛剛完成5000萬美元C輪融資的易捷思達,在相關資源有限的現實背景之下,如何能確保在貢獻社區和拓展業務之間取得平衡?


        OpenStack基金會的創始成員Nebula曾經是8家白金會員之一,然而,由於經營不善,於2014年退出了OpenStack基金會(Intel隨即取而代之,成爲白金會員),2015年,融資4000萬美元后的Nebula宣佈關閉,留下一聲“這個市場可能還需要幾年才能成熟起來”的無奈悲鳴,令整個雲計算業界爲之震驚不已。


       2016年11月,賽門鐵克(Symantec)、瞻博網絡(Juniper Networks)和DreamHost還在黃金會員榜上,然而,在短短的3個月後,這3家公司就全都失去了這項資格。

        如果華爲等大公司的思路和行動有所改變、懈怠或失誤,就有可能失去黃金會員資格,也可能在雲計算業務的拓展上遭遇挫折。當然,有強大的資源支撐,有成熟的自我修復機制,它們確實有能力恢復正常並在OpenStack生態圈裏繼續拓展,只是,經歷狂風暴雨後,不一定能獲得更爲強勁的前行動力,但很可能要面對被競爭對手超越的冰冷現實。


        而對易捷思達等初創公司而言,爲確保黃金會員資格,會將大量資源向研發工作傾斜,那麼,是否還有足夠力量去支撐OpenStack實際落地項目的諮詢、規劃、實施、培訓和售後等關鍵環節?進而言之,倘若沒有行之有效的風險規避手段,一旦在經營上出現類似於Nebula的失誤,喪失的又何止是黃金會員資格?毀滅性的打擊會迅猛地從天而降。

        擁有黃金會員的資格又能怎樣?既不是OpenStack社區裏的尚方寶劍,也不是商業競爭中的丹書鐵券。


        事實上,自2015年始,國內雲計算市場已經全面進入殘酷廝殺的戰國時代,狼煙早已四起,熱血的戰場正在呼喚,只是,揹負着榮譽的十字架,OpenStack黃金會員公司的戰車踟躇而行。


艱難中的前行:山高路遠坑深


        毋庸諱言,OpenStack在中國乃至全球的發展之路必將是充滿艱辛、未知與迷茫的“山高路遠坑深”,然而, “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無論怎樣的崎嶇艱險都阻擋不了未來“大軍縱橫馳奔”的壯闊前景。只要OpenStack開源廠商放下對用戶數的刻意追求,在自身資源尚短缺時不再爭相去負荷黃金會員帶來的那份沉重,深入研究市場需求,着力於加強服務客戶的意識和實力,OpenStack技術的良性演進及其具體落地應用就必然能夠在艱難中日益穩步地得以實現。

       昨日,閉源商業軟件廠商曾經在雲計算領域獨領風騷,今天,市場發出“誰敢並駕齊驅?”的呼喚,正期待着立足於OpenStack的開源雲平臺軟件服務廠商報以“有我開源平臺”的沉穩迴應。



發佈了50 篇原創文章 · 獲贊 3 · 訪問量 9萬+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