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採購收貨過程中的訂單價格單位(OPu)的介紹以及訂單價格數量差異order price quantity差異控制的詳解

關於採購收貨過程中的訂單價格單位(OPu)的介紹以及訂單價格數量差異order price quantity差異控制的詳解

作者:袁雲飛(AlbertYuan)- 微信號yuanalbert

以下內容均爲原創,希望對初學者有一些輔助作用,本人主要從事MM/QM/WM的相關工作,不專業處請多多指點,十足乾貨,碼字不易,且行且珍惜,你們的關注就是我努力的動力,轉載請引用出處,感激不盡;

小夥伴們應該對訂單單位(也叫訂購單位)比較熟悉,訂單單位就是外購該物料的時候所使用的單位;如果企業不想實現多單位管理,或本身管理難度較大的,在系統裏大多數只會設定一個或兩個單位,其餘在現實中使用的單位會盡力在系統中簡化,這個是非常有用的做法,真正的多單位管理看似簡單,實際上非常的考驗一個企業的基礎管理能力;本人體會過一個物料多達六種單位的業務模式(而且不是個別物料,1/5到1/3的物料都是如此),對管理和流程設計的要求確實很高,一不留神就會造成混亂;所以很多企業在簡化的過程中儘量都會優化掉庫存管理這塊的多單位設計,但很難優化採購折端的,所以一般來說採購儘量簡化到保留一個與基本單位不同的訂單單位是相對合理的;管理起來也相對有把握;

廢話了這麼多,都在討論訂單單位去了,關於訂單價格單位,這個概念是SAP的基本概念之一,也就是說不管你用不用,它就在那裏,如果不使用,其單位會默認和訂單單位一致;但如果決定使用起來,則其概念就必須瞭解清楚,否則容易造成南轅北轍的情況;

我們開始正題吧;

這裏首先要知道在PO裏,除了訂購單位order unit之外,還有一個叫做訂購價格單位order price unit的東西,而訂購價格單位是用來計算採購價值的基礎的,訂購單位不是;信息記錄裏看似是通過訂單單位進行維護價格,但實際上這個價格的單位是用於訂單價格單位上的;只是如果不使用訂單價格單位,它和訂單單位都是相同的而已;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這樣,當創建PO的時候,OPU會被自動帶入進來,換算關係也一併出現在PO裏;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一般情況訂購單位和訂購價格單位是一致的;但我們在有些業務裏也可以設置爲不同的兩個單位;這個一般來說針對那些對採購價值覈定需要單列單位的業務,比如購買一種液體原料,我們的訂單單位可能需要按桶來進行裝運,但我們在覈定訂單價值的時候或者談價的時候,需要按KG作爲單位,那麼這裏的訂單價格單位就非常有實際意義了;

這些特殊業務就會導致我們會出現訂購單位表示的數量,叫訂購數量,訂購價格單位表示的數量,叫訂購價格單位數量的問題;進一步說,有些特殊的行業和業務就需要使用到這兩種不同單位所表達的不同數量;讓我給小夥伴們說一個情況;比如某個工廠採購粉質原料,其需要按車皮進行採購,但其價格是按KG定價的;所以,如果運輸過程中有部分拋灑,則到廠後的復重過程中會有相對偏差值,我們實際收貨的時候就會按照復重完成入庫,這樣,我的庫存KG就和實際情況一致了,同時採購價值按復重重量計算;

如上所說,在GR的時候訂購價格單位所表示的數量和PO裏訂購價格單位的數量不一致的時候,這時的差異就是我們題目裏要提到的問題;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比如,採購訂購單位是PC,訂購價格單位是KG;他們的轉換關係在物料裏定義好了是1PC=100KG;這個沒有問題,我們的價格按照KG定義;在PO裏就是一個固定的形式,比如我PO裏1PC,對應就會計算出100KG的訂購價格單位表示的數量;但在GR的時候,我同樣來了1PC,但一稱重發現,只有98KG,所以,我們要按照98KG來計算這次PO的價值,不然就要虧;所提在GR的時候系統爲我們提供了這個字段來輸入實測的按訂單價格單位計算的數量,這個數量是作爲最終計算價值的依據;如果訂單價格單位和基本單位一致,則這個數量也將作爲入庫後的庫存數量;如果不一致,則會按對應的換算關係進行計算;(所以說多單位管理是非常複雜的事情,每個物料不進行精心設計單位,混亂是遲早的事情)

一般來說寄售的不會使用這個OPU概念,因爲GR的時候不會計算訂單入庫價值的;自有和分包適用;

GR的時候,系統會有機會讓我們確認一下OPU單位的實際數量,如果這時沒有差異,我們記賬即可,系統按換算標準得出記賬的價值,如果有差異,則我們輸入實際的OU數量所得到的OPU單位數量,這時就會有題目說的差異處理過程了;

這個差異從業務邏輯上說有什麼實踐意義呢;這個應該是基於雙向稽覈的原則來設計的,比如採購員指定訂單單位和訂單價格單位之間的轉換關係,這個是和供應商談判商討得來的;但入庫複覈的質量或倉庫人員按實際數量入庫,此時會打破這種關係,使得整體採購設計變得不可靠(採購不信任倉管能如實記錄,這個是國內普遍問題),所以採購會和供應商協商可接受的差異範圍,超過差異範圍不可入庫,一是可以規範供應商的送貨裝載行爲,另一方面可以預防倉管人員無意或“你懂得”錯誤產生;

所以系統爲我們準備了兩個容差鍵,B1/B2;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一個發出警告消息,一個發出錯誤消息;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比如偏差3-5%%以內,供應商和我們都能接受,但提示警告消息給倉管員;如果倉管員輸入的實際數量導致差異超過5%則報錯阻止收貨;同理,還可以設計爲當下限不足差異出現的時候不準入庫,上限超過3%時警告入庫;等等等等;計算公式就是,GR時,如果輸入了PO訂單價格單位中的數量字段,則該數量減去按入庫單位結合PO裏的換算成訂單 價格單位的換算關係,換算出來的訂單價格單位數量;然後除以換算出來的訂單價格單位的數量,就是一個百分比,正數表示上限比較,負數就是下限比較;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以上爲本章全部內容,希望對小夥伴們有所幫助;

發佈了102 篇原創文章 · 獲贊 1 · 訪問量 8446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