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款產品的成敗與產品經理有多大的關係?

  百度神一樣的產品經理、號稱貼吧之父的俞軍在2015年加盟了大廚網(2015年獲得1500萬美金融資)。最近聽說俞軍加盟滴滴了,那麼一款產品的成敗與產品經理有多大的關係呢?

  當產品經理對這款產品有決定權的時候,這個時候產品的成敗和ta聯繫密不可分,否則,這個問題其實不應該只針對產品經理,而應該針對整個團隊,基於這個認知,我們假設題主問的就是當產品經理對這個而產品有決定權的時候,這款產品和他的關係有多大。

  1:如果這是一款沒有產品門檻,產品形式容易被模仿的產品,那麼產品的成敗和產品經理的關係可能真的不大。

例如滴滴出行

  滴滴,以前的快的,現在的Uber,等等,在產品形式上有什麼絕對的差異能夠決定產品的成敗麼?並不是。當俞軍加入滴滴之後,我相信一定會給滴滴帶來很大助力,不僅僅是產品方面,還有很多是來自PR曝光方面,這一點不可否認。但是你說如果不是俞軍,是滴滴現在的產品團隊,產品本身會有多大差距麼?用戶會因此不用滴滴了麼?我個人覺得不會。

  用戶只會因爲滴滴補貼高不高,打車的時候有沒有車,司機能不能最快最安全地把自己送到目的地而選擇去或者留,俞軍的加入,可能能夠使得滴滴在這些方面通過產品的改善而獲得更好的表現,但真正決定成敗的,還是背後的運營和資本。但是,話也不能說滿,如果俞軍的使命,是基於現有生態圈打造一個全新產品,這個產品滿足下面的條件,那麼他的作用就至關重要了。

  2:產品本身非常創新,創新到超乎所有人想象,在網絡效應大到有門檻之前都沒有其他產品模仿跟進時,產品的成敗和產品經理關係重大。

  比如twitter:推出140字碎片化閱讀信息流產品的時候,大家都看不懂。然而它卻看懂了人性,成爲了當時最成功的產品之一。

  比如facebook:比較女生誰更漂亮的小玩具,沒有任何運營卻在一流高校瘋傳。

  比如snapchat:閱後即焚;

  比如第一個iPod,第一個iPhone。

  比如深澤直人設計的掛在牆壁上的CD機:

這些產品的成功,是由產品經理決定的。

發佈了75 篇原創文章 · 獲贊 34 · 訪問量 13萬+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