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保網絡安全是國家目前的重要戰略

自去年1月全國開展整治互聯網低俗之風專項行動以來,網絡安全治理在全國掀起一波又一波浪潮,一大批嚴重違法違規網站被關閉,網絡文化環境得到明顯改善。總體來說,我國網絡安全的治理主要通過立法、技術和制度等手段,從網絡掃黃、打擊網絡黑客以及網絡賭博等三個主要方面展開。這些措施不僅爲網絡安全提供保障,更是爲網絡的健康、有序發展提供良好環境。
    在我國,對網絡安全構成威脅的主要是淫穢色情和低俗信息、網絡黑客和網絡賭博,這些社會的毒瘤侵蝕人們的心靈,危害青少年的健康成長,擾亂社會的正常秩序。國家對這些問題的治理也狠下決心。
    在網絡掃黃方面,國家這一年多來都保持高壓的態勢,整治網絡低俗之風常抓不懈,同時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現在網上淫穢色情和低俗內容明顯減少,國家也制定更多的規章制度來規範加強網絡內容的管理。
    在打擊網絡黑客方面,我國政府一直以來堅決反對任何形式的“黑客”攻擊行爲,中國的法律歷來秉持對網絡“黑客”行爲進行嚴厲打擊的政策,不遺餘力地維護網絡安全,維護公民的個人隱私。近年來中國黑客產業鏈越發興旺,集團犯罪趨勢明顯,掛馬盜號、商業入侵等手段無所不用其極,破壞力變本加厲起來。因此,對“黑客”行爲的打擊和治理不再僅僅是政府的義務,全社會都應當積極參與到其中,爲網絡安全效一份力。
    在網絡賭博方面,這幾年中國政府多個部委聯手重拳打擊網絡賭博,並且取得初步成效。作爲一種新的賭博形式,目前網絡賭博正在中國蔓延,如今,社會上利用互聯網和網上金融支付手段進行賭博的現象越來越嚴重,這既是一個嚴重的治安問題,也是涉及國家經濟安全的問題。面對當前這種情況,我國相關部門加強內容管理,清理不健康信息,加大對互聯網和手機網治理,實現網絡健康發展就顯得尤爲重要。
    近年來網絡安全市場迎來了高速發展期,一方面隨着網絡的延伸,網絡規模迅速擴大,安全問題變得日益複雜。而我國這幾年在治理網絡安全問題方面主要是採用立法、技術和制度等多層次、多方位的手段來實現。政府職能部門都出臺了相關的規定,公安部、國家保密局、教育部、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原國務院信息化工作領導小組等都制定了涉及網絡的管理規定。此外,各地出臺了相關的地方性法規、地方政府規章,比如我國現有的網絡犯罪刑法和全國人大《關於維護互聯網安全的決定》規定了一部分網絡犯罪及其刑事責任。在技術上,國家、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加大防禦技術的研發,通過發展、繁榮安全產業,提高我國網絡安全技術的整體水平。在制度上,相關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等制定網絡安全制度,在一定程度上規範了網絡內容,促進網絡良好發展。
    治理網絡內容,必須使內容與互聯網產業、網絡安全產業共同發展。不能因爲治理網絡而影響相關產業的健康發展,也就是說,網絡掃黃等應該與產業發展並舉。然而不管採取什麼措施,都不能以犧牲網絡產業的發展爲代價,不能走“一刀切”的道路。

本文引用網址:  

發佈了33 篇原創文章 · 獲贊 1 · 訪問量 9萬+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