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間DP(總結) & 石子合併

這位博主寫的很詳細

  例題:石子歸併。

  描述 有N堆石子排成一排,每堆石子有一定的數量。現要將N堆石子併成爲一堆。合併的過程只能每次將相鄰的兩堆石子堆成一堆,並將新的一堆石子數記爲該次合併的得分。

  給組測試數據 

     輸入   4    表示有4堆石子

       4 4 5 9  表示每堆石子的個數

     輸出  54         表示最大的得分   

  分析:主要思想就是一個一個累加:4 4 5 9 先看下去是我想知道dp[i][j]的最大值,i表示起始位置,j表示終止位置,所以我肯定是想求出dp[1][4]間的最大值但是我從1到4可是如圖這三種截取方法,所以我先從小的開始記錄。

dp[1][1]=4;dp[2][2]=4;dp[3][3]=5;dp[4][4]=9。然後我在長度爲2的時候記錄,dp[1][2]=4+4=8,dp[2][3]=8+5=14;dp[3][4]=14+9=23;這樣加起來的值就是8+14+23=45;但是如果我反過來呢?dp[1][2]=5+9=14;dp[2][3]=14+4=18;dp[3][4]=18+4=22;這樣加起來的值就是14+18+22=54。很明顯,54就是所求的最大值。

如圖,如果我相求圈着的這個三個的值,我完全可以有圖上這兩種分割,並且分割出來的值是已經知道的了。

動態規劃的思想:先兩兩合併,在三三合併,最後再NN合併,在合併過程中,較大的區間可以拆分成已經的小區間進行計算,省時又省力。比如,我可以在三三合併的時候可以拆分成一一還有二三相加。即把當前階段的合併方法細分成前一階段已計算出的方法,選擇其中的最優方案。

具體來說我們應該定義一個數組dp[i,j]用來表示合併方法,i表示從編號爲i的石頭開始合併,j表示所求區間的結尾,sum表示的是石頭的數量。

 

對於上面的例子來說,

   第一階段:dp[1][1],dp[2][2],dp[3][3],dp[4][4] 因爲一開始還沒有合併,所以這些值應該全部爲0。

    第二階段:兩兩合併過程如下,其中sum(i,j)表示石頭的數量,即從i開始數j個數的和

 

              dp[1,2]=dp[1,1]+dp[2,2]+sum[1,2];

     dp[2,3]=dp[2,2]+dp[3,3]+sum[2,3];

     dp[3,4]=dp[3,3]+dp[4,4]+sum[4,4];

 

 

 

    第三階段:三三合並可以拆成兩兩合併,拆分方法有兩種,前兩個爲一組或後兩個爲一組

 

         dp[1,3]=dp[1,2]+dp[3,3]+sum[1,3]或dp[1,3]=dp[1,1]+dp[2,3]+sum[1,3];取其最優

    dp[2,4]=dp[2,2]+dp[3,4]+sun[2,4]或dp[2,4]=dp[2,3]+dp[3,3]+sum[2,4];取其最優

    第四階段:四四合並的拆分方法用三種,同理求出三種分法的得分,取其最優即可。以後第五階段、第六階段依次類推,最後在第六階段中找出最優答案即可。

   動態方程爲dp[i][j]=dp[i][k]+dp[k+1][j]+sum[i][j];

發佈了180 篇原創文章 · 獲贊 28 · 訪問量 9萬+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