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結構基本知識

數據結構基本知識

        

一、數據結構的基本概念


   1.數據:是描述客觀事物的符號,是計算機中可以操作的對象,是能被計算機識別,並輸入給計算機處理的符號集合。

     數據包含整型、實型等數值數據,還包含包括字符以及聲音、圖像、視頻等非數值類型數據。

     解釋:簡單來說,樂壇,有成百上千的歌手,樂壇是衆多歌手的集合,可以把樂壇理解爲計算機中的數據。


   2.數據元素:是組成數據的、有一定意義的基本單位,在計算機中通常作爲整體處理。也被稱爲記錄。

     解釋:簡而言之,數據元素就相當於樂壇中的一個個歌手。  


   3.數據項:一個數據元素可以由若干數據項組成。

     解釋:數據項就相當於歌手的姓名,年齡,以及他所創作的音樂等等。

     :數據項是數據不可分割的最小單位


   4.數據對象:是性質相同的數據元素的集合,是數據的子集。

     解釋:可以把數據對象理解爲樂壇裏某個類型的音樂,比如搖滾樂就是一個數據對象,包含所有愛唱搖滾樂的歌手。


   5.數據結構:是相互之間存在一種或多種特定關係的數據元素的集合。

     :編寫一個“好”程序,必須分析待處理對象的特性及各處理對象之間存在的關係。


二、邏輯結構和物理結構

   按照視點的不同可以將數據結構分爲邏輯結構和物理結構。

   1.邏輯結構:是指數據對象中數據元素之間的相互關係。

     邏輯結構分爲:

       1)集合結構---集合中的數據元素同屬於一個集合

       2)線性結構---線性結構中的數據元素之間是一對一的關係

       3)樹形結構---樹形結構中的數據元素之間存在一種一對多的層次關係

       4)圖形結構---圖形結構的數據元素是多對多的關係,類似於網狀結構


   2.物理結構:又叫存儲結構,是指數據的邏輯結構在計算機中的存儲形式。


發佈了16 篇原創文章 · 獲贊 10 · 訪問量 3萬+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