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自己博客數量的檢查及對博客的一點見解

個人寫博歷史:

從入提高班開始寫博到現在有一年多了,中間雖然磕磕絆絆但自己算是堅持了下來。自己感覺通過寫博自己雖然未有‘破繭成蝶’之變,但‘寫博一多半載當刮目相待’的感覺應該還是有的。當然這些離不開米老師耐心的指導與督促,在此向米老師拜謝!

如果把米老師對我們的要求(總結)分爲三個階段:“鞭打”被動階段、監督執行階段、內化自然階段;

“鞭打”被動階段:剛入班時的考驗,被動‘強制’接受老師的(總結)要求,不知其所以然;

監督執行階段:雖然知道總結的好處,但因各種原因不能及時總結。老師定期的檢查像一個‘定時炸彈‘時時提醒着我們。

內化自然階段:這時的總結已經轉化爲日常習慣,像一日三餐一樣。有什麼問題或發現及時思考記錄、規律性的學習新知識並能進行階段性和有層次的總結。

寒假到現在的一段時間自己未能達到米老師的要求,上週日晚上得到痛批,心裏雖有一絲難受但充斥更多的是自己的內疚。自己跟了米老師一年多了,仍徘徊在監督執行階段,想來也慚愧啊!

自己具體的問題及原因分析見:問題及原因分析

自己雖然未達到寫博高手的境界,一年多來的寫博經歷覺得自己還是有些談論寫博本身的底子吧!在此小論一把,寫博高人們見笑啦。。

此處博客所指

非針對特定技術的長篇大論羅列、非資源連接、非轉載的文章,當然並不是說這種類型的博文毫無用處、一無所取,而是說它們所包含的內容是外來的而由自己加工處理的成分很少,別人看過之後如走馬觀花自己從中也得不到實質性的東西。

是對日常生活、學習中遇到或發現的問題的思考的文章,是對一段時間時期所學知識的彙總、串聯、分類的文章。”問題何來?如何思考?如何彙總、串聯、分類?”等問題是初寫博客者的攔路虎。萬事開頭難,只要開了頭,並堅持下來肯定會從中受益匪淺。Why?請聽分解:

寫博客的好處

1、 鍛鍊行文組織能力

大學裏理工科很少有寫作方面的課程安排,偶爾的那麼幾次寫作學生也是應付了事(從網上copy)。

所以一般很少有機會去進行規律性的寫作,寫作能力可想而知。博客無疑是鍛鍊我們寫作能力絕佳方式。

2、 有助於理清思路

大學是一個人成長過程中的關鍵階段,每天我們面臨着各種各樣的問題更因爲心裏的浮躁而覺得生活毫無方向樂趣。寫博無疑給了我們思考、讓心靈靜下來的一片天地。在這裏我們儘可以放縱自己的思維,解放自己的心靈去探尋生活的滋味樂趣。

3、 整理彙總知識,爲以後的學習打下基礎。

網絡時代,各種信息紛繁複雜。如何獲取整理各種信息是我們高效學習工作的關鍵。寫博,給我們學過的知識或接觸到的信息進行整理分類,通過網絡來記錄我們學習的歷史,很明顯是網絡時代成長髮展的好方法。

4、 來自博友的、瀏覽者的反饋信息—評論也是我們寫博過程的一筆寶貴財富。經由這些評論可以:

**發現自身學習方法或思路上的癥結;

**從另外的角度去審視自己的學習過程,全面的瞭解自己當前或之前的學習狀況。

**更有幸者得到高人們的點撥,開闊提升自己的眼界。

長期規律性的寫博客的好處

1、 記錄自己的歷史軌跡,爲未來的發展提供參考。

此歷史指個人一定時期內涉獵關注學習的某一知識領域的或對某些方面一些問題的追蹤求解的過程。這個過程的記錄不僅是對過去的一個凝練更是對未來自己發展趨勢預計的一個重要的參照。

2、 有助於系統化學過的東西、架構知識體系。

記錄的總結的多了,以後查閱整理起來也就省力了。規律性的階段性的記錄總結看似零碎,但正是這些小的記錄和總結爲我們在對大的知識領域或某方面問題進行整理歸納提供了詳實的‘素材‘。

3、 提高自己其它方面的素質:發現解決問題的能力、交際表達能力、內在的修養氣質等。

4、通過評論找到一些志趣相同的朋友,彼此交流共同進步,其樂甚矣!如能經常得到高人的指點,更是三生有幸!!

長期規律性的寫博客的必要性:

博客作爲我們學習總結知識的一個載體,如果不能有效的利用它的對新知識、新問題或一些發現做及時的記錄,那麼結果就會如下圖所示,辛勤勞作卻收穫不到果實。警示啊!

得出結論:

寫博客對一個人在各個方面的提升有着潛移默化的作用!短時期內它的作用效果肯定不會有明顯的體現,但所謂‘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要達到一定的層次境界,點滴的積累磨鍊是必不可少的。通過博客的長期積累由量變轉化爲到個人綜合素質的質變應該也是這個道理吧!

寒假到前一段時期自己的問題及原因分析:

問題:博客數量有很大欠缺而且深度不夠(頭重腳輕,有大無小)。

原因分析:

平時觀察記錄的不好,有些問題因太瑣碎或自己的‘麻痹‘而被束之高閣,從而失去了某些思考或提高的機會。一次兩次沒有什麼,關鍵是自己未嚴肅看待它,進而放鬆了意識導致以後屢犯而不知,最終的結果是所寫文章數量不足且較泛泛不能深入。

寫博客做總結的意識不強:寒假裏做工程,接觸的東西較多心裏多少有些急躁,未能達到老師三天一博的要求。追根溯源:沒有把總結當做是更快更好學習的橋樑而是作爲了一種‘負擔’。其實寒假高強度的學習需要的就是頻率比平常高的間歇回顧。通過這種間歇回顧,不僅可以鬆弛一下心情,更能經由它滿足一下成就感從而爲下面的學習補足了馬力與信心。悔不當初。。。

 

發佈了52 篇原創文章 · 獲贊 3 · 訪問量 8萬+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