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串口線與交叉串口線的區分

串口線也分直通和交叉,直通一般用於延長PC與設備,將2、3、5分別連接2、3、5,因爲PC上一般爲公頭,而設備上多爲母頭,所以正好它們是通用的,既可用於延長也可用於連接;交叉一般用於PC與PC對接,將2對3、3對2、5對5,一般兩頭都是母頭!

  計算機出現之前,爲連接串口設備,EIA 制定了RS232 標準。PC 機出現後,已有的串口設備成爲PC機外設,自然採用RS232 標準。目前PC 機的串行通信接口採用EIA-RS-232C 標準,C 代表1969年最新一次的修改。EIA-RS-232C標準對電器特性、邏輯電平和各種信號線功能作了規定。EIA-RS-232C標準用正負電壓來表示邏輯狀態,在數據信號線上若電壓在-3V~-15V之間表示邏輯1,若電壓在+3V~+15V之間表示邏輯0;在控制信號線上若電壓在-3V ~-15V 之間表示斷開狀態,若電壓在+3V ~+15V之間表示接通狀態。介於-3V ~+3V 之間和低於-15V 、高於+15V 的電壓無意義。
  而CPU 和終端則採用TTL 電平及正邏輯,TTL 電平用+5V 表示邏輯1,0V 表示邏輯0,它們與EIA採用的電平及負邏輯不兼容,需在接口電路中進行轉換。EIA-RS-232C 標準沒有定義連接器的物理特徵.因此出現了DB-25、DB-15 和DB-9 各種類型的連接器,PC 機的COM1和COM2串行接口採用DB-9連接器。ELA-RS-232C 標準規定,當誤碼率小於4%時,允許導線長度15m 。實際應用中,當使用9600b /s、普通雙絞屏蔽線時,傳輸距離可達30m ~35m 。PC 機的COM1和COM2兩個串行接口採用的DB-9連接器是公( 針) 頭,提供異步通信的 9 個引腳功能。分別爲:①腳 (DCD) 數據載波檢測,②腳 (RXD)接收數據,③腳(TXD) 發送數據,④腳 (DTR) 數據終端準備,⑤腳 (SG) 信號地,⑥腳 (DSR) 數據設備準備好,⑦腳(RaS)請求發送,⑧腳 (CTS) 清除發送,⑨腳 (RI) 振鈴指示。DB-9 公 ( 針 ) 頭排列順序如下圖上,DB-9母座排列順序如下右下,針 ( 座 ) 朝向自己。在連接器上標有數字。EIA-RS-232C 標準中 , 有三個發送信號:TXD 、RTS 和DTR,每根線的典型輸出電流爲± 8mA/±12V 。通常由 RTS 和 DTR 供電的話,可提供約192mW 功率。


      結合上述說明,如果不涉及Modem。串口傳輸數據只要有接收數據端②腳和發送數據端③腳就能實現.應將一個設備的接收數據端與另一設備的發送數據端相連。即接收與發送彼此交叉,信號地對應相接。

問題1:何時用交叉,何時用直連? 
      標準串口引腳2是RX,引腳3是TX,(即九針串口的2號引腳連接的是主控芯片的RXD引腳,3號引腳連接的是主控芯片的TXD引腳),如果單片機開發板的串口和電腦串口都是標準串口,則倆串口應該用交叉線連接。但現實生活中直連線居多(可能是直連線生產起來沒交叉線麻煩吧),爲了配合直連線的使用,在畫板的時候,把主控芯片的RXD引腳連接至串口的3腳,主控芯片的TXD引腳連接至串口的2腳,這樣這個開發板上的串口就不是標準串口了,即2變成TX,3變成RX,和標準串口連接時當然應該使用直連線了。看一個開發板上的串口是標準串口還是非標準串口,根本還是要看原理圖是怎麼連的!

問題2:如何辨別交叉串口線與直連串口線?
      用萬用表測一下,如果2和2通,3和3通則爲直連串口線;如果2和3通,3和2通則爲交叉串口線。
有人困惑母口外面是一塊絕緣的橡膠,萬用表的探針插不進去怎麼測?那就截一小段焊錫絲(我也曾考慮過用金屬絲,可是金屬絲太細了,我們不能保證它能夠跟母口中的金屬部分完好接觸,焊錫絲粗一點,是可以跟母口內的金屬很好地接觸的),然後把萬用表探針接觸焊錫絲來測試即可。
當然了,如果每次拿到一根串口線都要拿個萬用表來測測它是直連的還是交叉的豈不是很麻煩,教你一個輕鬆辨別的好方法,那就是:兩頭母口是交叉,一公一母是直連。(兩頭都是公口的串口線好像很少)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