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才女蘇蕙和她的織錦《璇璣圖》

  引子:在中外語言中,迴文向來是顯示語言魅力之一面和使用者智力之一斑的一種文字遊戲,在不同背景下,歷代產生了許多這樣的作品。通過分析迴文可以展示一個民族語言的多面性、準確性和靈活性,以及所隱含素養之深奧和巨大的藝術表現能力。我們每一個人都要珍視自己的民族語言,切勿有愧於先人的創造與發揚。同時,也應看到時代的發展,不要妄自尊大或者妄自菲薄,輕言一種語言的優劣。

“一代才女,一腔幽怨,一幅曠古絕後的織錦圖!”

一個工學博士來談古論今、評中國古代文學,似有不自知之明之嫌疑,網絡上有數不盡專家學者,再去班門弄斧恐怕就要獻醜了。因此,爲求快捷用彼得整天折騰的Google去搜了一下。果然如我所預見,所得甚多,其中不乏大家之作。恐爲追求詳盡、轉而陷入專業史料研究,隨強迫自己任意抽取幾家作爲參考[i],在其中隨意剪貼。目的以明瞭大概爲準,還望專業學者見諒,萬勿責怪鄙人生吞活剝。

迴文詩是中國文苑一奇葩,很多是古代婦女在不能直言幽情暗恨時之苦心之作。其中以奇巧多變、文彩斐然而著稱的,當推前秦蘇蕙的《璇璣圖》。朱存孝《迴文類聚序》雲:“自蘇伯玉妻《盤中詩》爲肇端,竇滔妻作《璇璣圖》而大備。”

盤中詩,是將詩句寫於盤中,屈曲成文,詞意迴環。它以晉蘇伯玉妻的《盤中詩》而得名。其中不少詩句可以倒讀,已是道地的迴文。此後仿作者衆,如唐初某女子有《磐(下爲革)鑑圖·轉輪構枝八花鑑銘》,王勃稱它“藻麗反覆,文字縈迴,句讀曲屈,韻諧高雅”。唐會昌中,又有侯氏《繡龜形詩》(見《全唐詩》)。因此,《盤中詩》不妨認爲是迴文詩的雛型。


盤中詩
    
山樹高,鳥鳴悲。泉水深,鯉魚肥。
空倉雀,常苦飢。吏人婦,會夫稀。
出門望,見白衣。謂當是,而更非。
還入門,中心悲。北上堂,西入階。
急機絞,杼聲催。長嘆息,當語誰?
君有行,妾念之。出有日,還無期。
 結巾帶,長相思。君忘妾   未知之;

 妾忘君   罪當治。妾有行,宜知之。

 黃者金,白者玉。高者山,下者谷。

  姓爲蘇,字伯玉。 人才多,智謀足;

 家居長安身在蜀,何惜馬蹄歸不數。
 羊肉千斤酒面斛,令君馬肥麥與粟。
 今時人,直四足。與其書,不能讀。
當從中央週四角。

據唐代房玄齡《晉書》卷九十六記載:竇滔妻蘇氏,名蕙,字若蘭,始平(今陝西興平)人,善屬文。她的丈夫竇滔爲符堅時的秦州(今四川)刺史,後被徙流沙(今甘肅敦煌),蘇蕙思夫心切,於是織錦爲迴文《璇璣圖》相贈。共841字,迴環宛轉,詞語悽惋。

 

200481418292111907.jpg  

圖1   美女蘇蕙之《璇璣圖》

  古今論《璇璣圖》者甚多,而以唐代武則天記敘較詳,影響較大。武則天記敘蘇蕙織錦的緣由與《晉書》迥然不同。武則天當權執政後,於“聽政之暇,留心墳典,散帙之次,偶見斯圖,因述若蘭之才,復美連波之悔過”,於是撰有《竇滔妻蘇氏織錦回文記》,按武則天的說法,蘇蕙是武功(今屬陝西)人,陳留令蘇道質第三女,她“識知精明,儀容秀麗,謙默自守,不求顯揚”,長到16歲時,嫁給秦州刺史竇滔,深得丈夫的敬重。竇滔,字連波,右將軍竇子真之孫竇朗之第二子,長得風神用偉,又精通經史,能文善武。苻堅對他十分器重,委以顯職,皆有政績,頗有口碑。遷任秦州刺史,因忤旨謫戌敦煌。後因攻下晉之襄陽(379年),復起用竇滔爲安南將軍,鎮守襄陽。誰知竇滔天長日久,納了偏房,夫妻自此反目。若蘭悲憤哀憐,月夜空帳,孤寂怨恨,思君心傷,竟成詩七千九百多首。因無法表達自己忠貞不渝之愛,於是情絲綿綿用五彩絲線織成詩文,長寬八寸,八百四十一字,“五采相宜,瑩心耀目。其錦縱橫八寸,題詩二百餘首,計八百餘言,縱橫反覆,皆成章句。其文點畫無缺,才情之妙,超今邁古,名曰《璇璣圖》。”一片衷情傾注其中。竇滔接到織錦回文詩,反覆吟詠,不覺泣下,盛禮迎接若蘭,夫妻和好如初,恩愛愈重。

由於蘇蕙的迴文織錦,奇巧絕倫,在後世產生的影響極大,世人竟抄不絕,王侯抄藏於大內,文士摹貯於箱篋,商旅書題於驛館,流傳甚廣。宋代桑世昌把它編入《迴文類聚》書中;明弘治年間康萬民、康禹民專門撰寫了《璇璣圖詩讀法》一書;清代李汝珍在小說《鏡花園》第四十一回《觀奇圖喜遇佳文,述御旨欣逢盛典》中褒其事;清代李漁則有《合錦迴文傳》小說16卷;宋代才女朱淑真曾重金購得《璇璣圖》,玩賞之餘,手書有《璇璣圖記》,影響之大可與武則天之記相提並論;不少著名戲曲家還將蘇蕙織錦回文寫成劇本,元代戲曲大家關漢卿曾創作有《蘇氏造織錦回紋》雜劇;明代無名氏又有《織錦回文》傳奇(見《五宮正始》);又明成化刻本《新刊耀目冠場擢奇風月錦囊》中亦收有《竇滔迴文記》;清代著名戲曲家洪昇撰有《迴文錦》傳奇;孔廣林則有《璇璣圖》雜劇;蘇蕙作爲才女的形象,還被人撰文作詩加以讚頌,或繪成彩像以寄近思,更有人仿效她寫成迴文詩、詞、曲、賦、銘、對聯和斷句,或製作迴文,寫成形形色色、變幻多端的圖案繪刻在器物上。蘇蕙的《璇璣圖》風靡千百年來的文苑藝壇。

織錦回文詩許多人看不懂,蘇若蘭笑言:“徘徊宛轉,自爲語言,非我佳人,莫之能解。”

對於《璇璣圖》如何讀,古人曾專門有研究,說法很多,不能一一備述。朱淑真考據圖上有五言、四言、三言和七言迴文詩,可週流而讀;武則天說圖內詩“縱橫反覆,皆成章句”,是言可以順讀、反讀、橫讀、斜讀、交互讀、蛇行讀、退一字讀、疊一字讀、間一句讀、左右旋讀,皆成詩詞,構思奇巧,曠古絕後。每首詩語句節奏明快,對仗工整,韻律和諧。如訴如怨;情真意切。讀之,傷感處催人淚下,愉快處使人破涕而笑,真可謂妙手天成。故宋代著名詩人黃庭堅有詩稱讚雲:千詩織就回文錦,如此陽臺暮雨何?亦自英靈蘇蕙子,只無悔過竇連波。

璇璣迴文詩雖然是一種雜體詩,但在我國文學藝術史上卻佔有特殊地位,一千六百多年來,研究它的人世代不絕。唐代武則天推崇備至,據其《織錦回文記》中說,可讀詩二百餘首,但讀法失傳。宋代,因原詩色彩脫落,迷其句讀,均不過百首。黃庭堅曰“千詩織就回文錦”,也未能讀到千首。到了明孝宗時起宗道人把璇璣圖分解爲七個分圖,讀詩達三千五百七十二首。後來康萬民讀詩達四千二百零六首,乾隆四十六年,扶風知事熊家振撰修的扶風縣誌,言其讀詩達九千九百五十八首。至今尚無定數。

茲僅錄組詩數首以饗讀者:

仁智懷德聖虞唐,貞妙顯華重榮章。

臣賢唯聖配英里,倫匹離飄浮江湘。

欽岑幽巖峻嵯峨,深淵重涯經網羅。

林陽潛曜翳英華,沉浮翼逝頹流沙。


岑幽巖峻嵯峨深,淵重涯經網羅林。

陽潛曜翳英華沉,浮翼逝頹流砂鱗。


邵南周風,興自後妃。

衛鄭楚樊,歷節中圍,

詠歌長嘆,不能奮飛。

齊南雙發,歌我哀衣。

曜流華觀,冶容爲誰?

情微宮羽,同聲相追。

詩情明顯怨,怨義興理辭;

辭麗作比端,端無終始詩。

嗟嘆懷,所離經。

遐曠路;傷中情。

家無君,房幃清,

華飾容,朗鏡明。

葩粉光,珠曜英。

多思感,誰爲榮?


懷所離經,傷路曠遐。

君房幃清,朗容飾華。

光珠曜英,誰感思多?

寒歲識凋鬆,貞物知始終。

顏喪改華容,仁賢別行士。

嗟嘆懷所離徑,遐曠路傷中情;

家無君房幃清,華飾容朗鏡明。

葩紛光珠耀英,多思感誰爲榮?

周風興自後妃,楚樊厲節中閒。

長嘆不能奮飛,雙發歌我袞衣;

華觀冶容爲誰?宮羽同聲相追。

象這樣的詩可以組成很多,有興趣時不妨自己嘗試一下去發現新的讀法。

即使撇開回文詩不論,單就織錦工藝來說,這也是中國織錦史上第一次用文字織成的錦,一反過去織花紋圖案的常規,800多字織在8寸見方的錦上。而且“點畫無缺”,又“五采相宜,瑩心耀目”,論其技藝,可謂超古邁今,爲千古絕藝,這確實是一個了不起的創舉。實際上,就中國工藝美術史而言,蘇蕙稱得上爲最早見諸文獻記載的織錦女工藝家,她的迴文織錦《璇璣圖》則是彌爲珍貴的史料。

附錄1: 蘇蕙簡介

  蘇惠,字若蘭,武功人,約生於秦王苻堅永興元年(公元357年)。當地百姓傳說,若蘭容貌秀麗,舉止嫺雅。她自小聰穎過人,三歲學畫,四歲作詩,五歲撫琴,九歲便學會了織錦。十歲剛過,即可描龍繡鳳,琴棋書畫的神韻,全被她運用到了織錦之中。遠近鄉鄰將她的超人之才,傳成了神話。一些豪門望族上門求婚,均被謝絕。一日,逢法門寺廟會,巧遇一射飛雁、穿池魚的英武少年,其爲右將軍竇真之孫,名叫竇滔,自幼習文練武,相貌不凡,若蘭頓生愛慕之情。經人提親,結成百年之好。

不料好景不長,竇滔因厭戰不從軍令,被革職發配到流沙(今甘肅敦煌),後來遇到了歌妓趙陽臺,娶作了偏房。這趙陽臺,不但能歌善舞,而且嬌媚可人,引得竇滔對她寵愛不已。後來,竇滔奉命出鎮襄陽,本欲攜妻妾同往,可蘇蕙爲趙妾之事賭氣不從,竇滔只帶着趙陽臺赴任。

蘇蕙獨守長安空閨中,日子稍長,便感寂寞難耐。丈夫在身邊時,不能感覺出他太多好處,現在一離開,思念之情卻是刻骨銘心,不由得悔恨當初的負氣。悔恨之餘,她便用吟詩作文來排遣孤寂的時光。後突發奇想,又經反覆推敲構思,將所寫詩詞編排整理暗藏在29行、29列的文字裏。然後懷着滿腔幽思、廢寢忘食地把詩詞織在八寸錦緞上。蘇蕙把這副錦緞命名爲“璇璣圖”。璇璣,原意是指天上的北斗星,之所以取名璇璣是指這副圖上的文字,排列象天上的星辰一樣玄妙而有致,知之者可識,不知者望之茫然。其中更暗寓她對丈夫的戀情,就象星星一樣深邃而不變。

    “璇璣圖”織好後,蘇蕙派人送往襄陽交給竇滔。旁邊的人見了這圖,都不明其意,可竇滔捧着“璇璣圖”,細細體味,竟完全讀懂了妻子的一片深情。當即,竇滔派遣了人馬,到長安接來了蘇蕙。自此,夫妻恩愛偕老。

附錄2: 織錦回文記(唐武則天)

前秦荷堅時,秦州刺史,扶風竇滔妻蘇氏,陳留令武功道質第三女也。名慧,字若蘭。識知精明,儀容秀麗;謙默自守,不爲顯場。年十六歸於竇氏,滔甚愛之;然蘇性近於急,頗傷嫉妨。滔字連波,右將軍於真之孫朗之第二子也。風神秀偉,精通經史,允文允武,時論尚之,苻堅委以心普之任,備歷顯職,皆有政聞,遷秦州刺史。件旨,謫戊敦煌。會堅克晉襄陽,慮有危逼,藉滔才略,乃拜安南將軍,留鎮襄陽。初,滔有寵姬趙陽臺,歌舞之妙,無出其右,滔置之別所。蘇氏知之,求而獲焉,苦加捶辱,滔深以爲憾。陽臺又專蘇氏之短,讒毀交至,益恨焉。蘇氏時年二十一,滔將鎮襄陽,邀蘇同往,蘇氏忿之,不與偕行。滔攜陽臺之任,絕蘇音問。蘇氏悔恨自傷。因織錦爲迴文,五彩相宣,瑩心耀目,縱橫八寸,題詩二百餘首,計八百餘言,縱橫反覆,皆成文章。其文點畫無缺,才情之妙,超古邁今,名曰《璇璣圖》。然讀者不能悉通。蘇氏笑曰:徘徊宛轉,自成於章。非我佳人,莫之能解,遂發蒼頭,至襄陽焉。滔省覽錦雲,感其妙絕,因渝陽臺令謝怒;而具車徒,感禮邀迎蘇氏,歸於漢南,恩好愈重。蘇氏著文詞五千餘言,屬隋季喪亂,文章散落,追求不獲,而錦字迴文盛見傳寫,是近代閨怨之宗旨。屬文之土,鹹龜鏡焉。朕聽政之暇,留心墳典,散帳之次,偶見斯圖,因述若蘭之多才,復美連波之悔過,遂制此記,以示將來也。

另:

蘇蕙之特別提醒

女人:“二奶”的問題可能要綿延幾千年,要與“二奶”鬥智,莫要鬥氣;

男人:你們和“二奶”之間也會有麻煩的。

蘇蕙定律

破鏡重圓的機率約等於《璇璣圖》出現的機率。

蘇蕙寫真照

暫無,更可能永遠無。

參考鏈接: http://unit.xjtu.edu.cn/unit/yyb/xsh/campuslife/fantasy/section/by-talk/huiwen.htm

http://www.chinanews.com.cn/news/2004year/2004-05-20/26/438823.shtmlhttp://www.cj888.com/book/ji/p/z/zgld/007.htmhttp://www.yasue.cc/si_chui1.htmlhttp://sxxx.sei.sn.cn/xxb/business/fms/qingsi.htm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