牆內+牆外,醫療健康行業催生出三個萬億級的大市場#創新中國2016#

5月10~12日,由創業邦主辦的“2016創新中國春季峯會暨春季創新展”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盛大舉行。在DEMO模式被引入國內10週年之際,今年開啓的“峯會+展覽”全新模式,關注最前沿黑科技和新銳觀點,網羅最潮創新企業和國內外頂尖創投孵化機構,共設置八個專場和兩大論壇,招募超5000個創業項目報名及3萬名全國各地觀衆入場。創業邦Bang Camp成長營第四期項目也將在峯會現場迎來畢業典禮,與八大專場晉級項目一同角逐2016創新中國春季DEMO GOD大獎。

在11日下午的醫療健康專場中,華數康數據首席信息官尉晨、中融控股醫生集團董事長杜曉巖、聯創永宣合夥人李小強分別就“醫改新動力”“投資者眼中的醫美+互聯網市場”和醫療健康領域的投資方向展開了論述。

華數康數據首席信息官尉晨

尉晨說,醫改新動力是基於大數據的醫療資源精準化改革,如果說政府是從牆內發生改變,民間是在牆外努力,那麼在牆內和牆外打通過程中,將最終改變醫療健康現狀。

他認爲,在政府和民間共同努力下,醫療健康行業催生了三個萬億級的大市場:

第一是醫療流通行業。雖然政府限藥價,但是仍舊有商機,未來會沉到基層,以及醫藥分家後帶來的銷售渠道的變化,互聯網渠道方興未艾。

第二是個人醫療衛生支出的市場。

第三是醫保行業市場。

醫保行業市場現在商業健康險約兩千億左右,預計到2020年能夠達到兩萬億市場。此外,政府的商業化,新增商業險,爲未來的商業健康險市場提供了機遇。

中融控股醫生集團董事長杜曉巖

杜曉巖結合十年外科醫生生涯,對投資者眼中的醫美+互聯網市場進行了分析,她認爲:

第一,醫美+互聯網市場空間廣闊。

顏值經濟時代,中國美容行業的市場規模目前已躍居世界第二位,僅次於美國。有數據顯示,我國每年整形人數超過1000萬;而就人均水平而言,中國相比於韓國、美國或巴西還具備至少10倍的增長潛力;樂觀估計,2019年中國醫美市場規模將達8000億元。

第二,醫美+互聯網市場化充分。

首先,戶付費意願高,醫美是醫療所有分支中市場化程度最高的領域,不在醫療保障覆蓋範圍之內,用戶有極高付費意願,不用費力去撬動公立醫院的固有體系。

其次,社會資本迅速涌入,隨着醫療體制改革市場化運作步伐的不斷加快,社會資本、外來資本的進入爲中國醫美機構的發展帶來了格局的變化。

而醫美+互聯網將有效改變市場固有的四大痛點,這恰恰爲創業者提供了機會:

痛點1:推廣費用高。醫美領域的市場推廣費用極高,算上銷售費用,醫美市場近70%的資源用在獲得客源上。

痛點2:評價體系不足。醫美領域醫院質量參差不齊,評價體系不足,部分不合規醫院坑害客戶。

痛點3:過度營銷。醫院的“過度營銷”導致用戶難以獲得準確可信的信息。

痛點4:小機構缺流量導入。

聯創永宣合夥人李小強

李小強:在健康領域投哪些方面?

他說:“創新葯物是永遠的主題,醫療產業永遠的動力在創新。”

他認爲,就健康產業現狀和未來發展的趨勢而言,目前備受關注的是醫療服務、醫藥設備、創新葯物、移動健康、養老服務等六大塊,佔主要的是醫療服務、醫藥工業、醫療設備,醫療服務市場兩萬億,醫療工業1.5萬億,醫療設備佔醫療工業的17%。

而健康產業當下的投資機會,從資本市場來看,更多關注的是醫療服務領域;養老服務未來產業規模和潛力巨大,但就目前消費者的支付能力而言,還處在培育階段。


 原文地址:http://www.lindukj.cn/news/archives/1169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