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典禮院長致辭

你們是經院念念不忘的清詞
 ——在2013年畢業典禮上的致辭

       呂忠梅

  大約五月下旬,走在經院的路上,好幾次被娃子們攔住,要求合影,並告訴我回來參加答辯,要去吃散夥飯啦。也有娃子到我的辦公室,要求爲經院留下畢業作品,說希望讓學弟學妹們看到經院人自己的設計。接下來,我看到了2013年的畢業衫樣品,還有網站上各種有關畢業的懷念圖片、回憶文字、百味情愫。校園裏不時閃現各種畢業照的場景,幾個娃子坐在東大門的校名牆上,彷彿又見“那些年 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的電影海報……。時間流逝愈演愈烈,繁茂的生態林,清澈的集思河,都散發着淡淡的離愁。我發了一條微博:“梔子花開了,畢業季到了。”潔白的梔子花,爲你們怒放!

  就這樣從五月的花香一路走來,揣一卷牽掛,六月雖如約而至,卻讓一切都不同尋常:時間把優雅藏進心裏,溫度將人生裏的相遇與別離揮霍得淋漓盡致;夏雨明淨了這個只屬於夏天的青青校園,這就是你們的畢業季!一處處如畫的風景、一幢幢矗立的建築,將靜靜地躺在你們的相冊中、手機裏,隨着你們走遍神州大地。我們今天以這樣的方式話別,我想對你們說,人生中沒有什麼“終將逝去”,一切都會是另外的存在。時光老去又如何?它只能改變人的容顏,卻無法抹去隔着歲月的那些美好。我知道,不是每個經院人的故事,都會演繹成傳奇,但只要發生了,就珍惜;珍惜了,便永遠不會逝去。今天,你們都加入了經院校友的行列,你們的名字,將成爲經院念念不忘的清詞;你們的足跡,將融入經院靈動的風景;你們的同窗,不只是彼此生命中路過的風景,那份人生初始淡淡的幽香,將深藏在時光的眸子裏,穿越歲月枝頭的明媚,芬芳所有的流年。

  此刻,我站在這裏,內心充滿感激。感謝歲月給我晴空,讓我帶着明媚如初的心,在生命裏有一段與你們同行!感謝生活給我溫暖,讓我在平凡裏細閱你們的青春樂章,笑看月缺月圓!感謝家長支持你們,選擇了湖北經濟學院,讓你們在青蔥歲月裏與經院相遇!感謝教職員工幫助你們,教學、服務在湖北經濟學院,在你們心中留下最深刻的大學記憶!感謝每一位順利畢業的娃子,你們把少年的張揚、青春的恣意、成長的歡笑與痛苦,永遠留在了湖北經濟學院!

  今天,我在這裏,心中也有許多擔憂。站在又一個生命路口的你們,都準備好了嗎?面對即將踏上的旅途,手中是否已經握着懂得、心中是否已經帶着希望、行囊中是否已經裝滿了正的能量?

  你們出生和成長的年代,中國正在穿越歷史的三峽,水域開闊也暗流涌動,大河奔騰卻泥沙俱下。有人慨嘆,我們遭遇了一個“問題的時代”。從城市的霧霾到田野空心化的村莊,從“蟻族”、“蝸居”到“舌尖上的安全”屢現危機,從“拼爹”、“坑爹”到小悅悅無人理睬,從馬加爵、藥家鑫到劉洋中毒身亡。翻開報紙,各種討論不絕於耳;打開網絡,種種質疑迎面而來。

  面對如此多的問題,你們將如何選擇?有人說,我們需要批判。批判精神,是呼喚進步的明亮火花,它證明我們還沒有沉淪;批判精神,是追求真理的神聖之光,它證明我們還沒有墮落;批判精神,是面向未來的熱切向往,它證明我們還沒有絕望。我承認,問題是時代的呼聲,批判是對呼聲最好的迴應。在大學教育裏,養成學生的批判性思維更是一個基本目標,因爲批判是認識問題的邏輯起點;在知識生產中,批判爲解決問題、推動進步提供了契機。13億人口的中國,經濟轉軌、社會轉型、觀念轉換,快速的發展必然帶來諸多問題,甚至是很多嚴重的問題,對這些問題進行批判,正確而且必要。但需要追問的是,我們爲什麼去批判?如果我們每個人都只享受批判的快樂,而不承擔建設的義務,誰來爲我們解決問題?

  其實,做個“批判家”並不難,想象着國外的各種“美好”,中國的缺憾俯拾即是;做個“憤青”也很容易,只需一句“這個社會怎麼了”,微博便會“很有氣質”;做個“圍觀者”更簡單,不問青紅皁白的轉發、情緒化的評論、甚至詆譭謾罵,都可以贏得“粉絲”無數。但這些都不能使當今複雜的社會矛盾自然遁形,社會的公平正義更不會因批判而自動實現。你們必須知道“單靠政治人物的努力是難以改善世界的”,社會的每一根毛細血管,都不能放棄對肌體健康所負有的責任。我們這個時代,需要解構,更需要建構。批判是通向正義感的捷徑,是體現存在感的絕佳方式,但歷史的責任不允許我們止步於道德飆車。中國的發展,不僅需要有“好不好”、“該不該”的判斷,而且需要“行不行”、“能不能”的探尋。制度的改革,社會的改良,人心的改善,有待包括你我在內的每個人共同發力。

  我們站在這塊劇烈轉型土地上,我們生活在一個並不完美的國家裏,當有人沉溺於憤世嫉俗,有人習慣於悲觀抱怨時,我希望你們做富有批判精神的建設者:不是置身事外的冷嘲熱諷,也不是痛快一時的情緒宣泄,而是以行動擔起責任,在鞭撻黑暗時,點亮蠟燭;在蔑視貪婪時,拒絕同流;在痛斥冷漠時,伸出雙手……;我希望你們不僅要給自己留下批判的自由,更要行使創造的權利。不僅要有問題意識,而且要有過程意識,懂得任何問題的解決需要時間與步驟;不僅要有權利意識,而且要有法治意識,懂得每個人都不能以損害他人權利的方式行使自己的權利;不僅要有個人意識,而且要有集體意識,懂得“我滿足了,纔是公平,我滿意了,才叫正義”的私慾終將帶來個人利益的難以持久。我希望你們在遼闊的歷史原野上,栽下花草、留下芬芳,種下樹木、留下清涼。因爲每一個人積極主動的一小步,就是時代前進的一大步;匯聚每一個人的點滴努力,就能積攢起改造社會的正能量。

  有人說,今天的中國,就像一個飽受指責但自強不息的農村孩子,通過自己的努力一點一滴地改變着人們對他的印象。一開始人們嫌他土、髒、窮,他自己也因此自卑過、猶豫過、哭過、鬧過、憤怒過,但最後他安靜下來,埋頭做自己的事,不再關心別人說什麼。60年彈指一揮間,中國人的生活發生了巨大變化。有許多的農村娃都變成了城市新青年。但是,我們要知道,農村娃變成城市新青年,最根本是培育人的精神長相,這恰是教育的力量。中國在全球競爭中勝出的唯一途徑是擁有最佳訓練的中國人民,大學的使命就是通過訓練讓娃子們逐步對自己的精神長相負責任,去掉可能沾染的各種污穢,種下精神的“種子”,讓心靈日益茁壯。

  你們即將穿越一場又一場的生命迷霧,山一程水一程,總會有高潮和低谷。能讓你們強大的不是堅持而是放下,能讓你們淡泊的不是得到而是失去,能讓你們懂得的不是一帆風順而是挫折坎坷。我希望你們記住:生活其實很輕鬆,就是給自己微笑,給身邊的人溫暖;幸福其實很簡單,就是學會愛與寬容,學會感恩與珍惜;成功其實很偏袒,就是偏愛有夢想的人,偏愛爲夢想而不言放棄的行動!
 
  送給你們很喜歡的一句話:你若盛開,清風自來。左手記憶,右手年華,願你們遇見該遇見的,擁有能夠擁有的,珍惜應該珍惜的!

  請你們記住,經院在這裏,她永遠舉着照亮你們前行腳步的燈盞,始終是溫暖你們內心的一縷陽光!

  祝福你們,永遠的經院娃子!                      

2013年6月23日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