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基礎知識記錄

電力線通信(Power Line Communication,英文簡稱PLC)技術是指利用電力線傳輸數據和媒體信號的一種通信方式。該技術是把載有信息的高頻加載於電流然後用電線傳輸接受信息的適配器再把高頻從電流中分離出來並傳送到計算機或電話以實現信息傳遞。
電力線通信全稱是電力線載波(Power Line Carrier – PLC)通信,是指利用高壓電力線(在電力載波領域通常指35kV及以上電壓等級)、中壓電力線(指10kV電壓等級)或低壓配電線(380/220V用戶線)作爲信息傳輸媒介進行語音或數據傳輸的一種特殊通信方式。
電力貓即“電力線通訊調制解調器”,是通過電力 線進行寬帶上網的Modem的俗稱。使用家庭或辦公室現有電力線和插座組建成網絡,來連接PC,ADSL modem,機頂盒,音頻設備, 監控設備以及其他的智能電氣設備,來傳輸數據,語音和視頻。它具有即插即用的特點,能通過普通家庭電力線傳輸網絡IP數字信號。


Home Plug全稱Home Plug PowerLine Alliance,譯爲家庭插電聯盟(全稱爲家庭插座電力線聯盟),是一個非盈利的組織。該聯盟由松下、英特爾、惠普、夏普等13家公司於2000年3月成立,現已發展成爲由90家公司組成的企業聯盟。
其未來目標是,只需在事先安裝好的萬能插座上插入電源插頭即可構築起局域網。新技術運用普通的電力線可以傳輸因特網的資料,所有電話、傳真機、電腦及電視、攝像機等家用電器將來都可以直接用牆壁的電線插座互聯在一起。其實早在1991年美國電子工業協會的Cebus研究會已經把電力線作爲了三種家庭總線中的一種,致力於創造共同的家用電線網絡通訊技術標準。
Home Plug是電力線通信標準制訂成果最多的主要PLC國際聯盟,其成立之初,重點在於PLC家庭網絡技術規範的制定,近年來,主要進行中、低壓PLC寬帶接入標準的制訂。


NBNS(netbios name server) 137/UDP -- NetBIOS 名稱服務器 [137端口]
網絡基本輸入/輸出系統 (NetBIOS) 名稱服務器 (NBNS) 協議是 TCP/IP 上的 NetBIOS (NetBT) 協議族的一部分,它在基於 NetBIOS 名稱訪問的網絡上提供主機名地址映射方法
NetBIOS是Network Basic Input/Output System的簡稱,一般指用於局域網通信的一套API
隨着PC-Network被令牌環和以太網取代,NetBIOS也應該退出歷史舞臺。但是,由於很多軟件使用了NetBIOS的API,所以NetBIOS被適配到了各種其他的協議上,比如IPX/SPX和TCP/IP。
使用令牌環和以太網傳輸的NetBIOS現在被稱爲NetBEUI。在Microsoft Windows 98發佈之前,一直廣泛使用。在TCP/IP上運行的NetBIOS稱爲NBT,由RFC 1001和RFC 1002定義。NBT的基本思想是在基於IP的網絡上模擬基於NetBIOS的PC-Network。NBT在Windows 2000中引入,是現在首選的NetBIOS傳輸。
NBNS - NB



窄帶
當然,如果你使用網絡分析儀,在輸入中,還可能會看到NB這個英文的簡寫,在這裏,當然是窄帶的意思,narrow band 窄帶

將網絡接入速度爲64Kbps(最大下載速度爲8KB/S)及其以下的網絡接入方式稱爲“窄帶”,相對於寬帶而言窄帶的缺點是接入速度慢。


SMB(Server Message Block)是協議名,它能被用於Wap連接和客戶端與服務器之間的信息溝通。
SMB一開始的設計是在NetBIOS協議上運行的(而NetBIOS本身則運行在NetBEUI、IPX/SPX或TCP/IP協議上),Windows 2000引入了SMB直接在TCP/IP上運行的功能。在這裏我們必須區分SMB協議和運行在這個協議上的SMB業務,以及NetBIOS和使用SMB作爲認證隧道的DCE/RPC業務。此外我們還要區分主要(但不僅僅)直接使用NetBIOS數據報的“網絡鄰居”協議。
由於SMB協議對於與佔主要地位的Microsoft Windows平臺通訊時的重要性,而目前該平臺使用的SMB協議與初始的版本相比有巨大的改變,因此Samba項目就是被創立來逆向工程來提供一個與SMB軟件兼容的自由軟件,使得非微軟操作系統也能夠使用它。
服務器信息塊(SMB)是一個網絡文件共享協議,它允許應用程序和終端用戶從遠端的文件服務器訪問文件資源。


LLMNR鏈路本地多播名稱解析LLMNR)是一個基於協議的域名系統(DNS)數據包的格式,使得雙方的IPv4和IPv6的主機來執行名稱解析爲同一本地鏈路上的主機。

LLMNR工作過程

編輯
(1) 主機在自己的內部名稱緩存中查詢名稱。如果在緩存中沒有找到了名稱,那麼主機就會向自己配置的主DNS服務器發送查詢請求。如果主機沒有收到迴應或收到了錯誤信息,主機還會嘗試搜索配置的備用DNS服務器。如果主機沒有配置DNS服務器,或者如果在連接DNS服務器的時候沒有遇到錯誤但失敗了,那麼名稱解析會失敗,並轉爲使用LLMNR。
(2) 主機通過用戶數據報協議(UDP)發送多播查詢,查詢主機名對應的IP地址,這個查詢會被限制在本地子網(也就是所謂的鏈路局部)內。
(3) 鏈路局部範圍內每臺支持LLMNR,並且被配置爲響應傳入查詢的主機在收到這個查詢請求後,會將被查詢的名稱和自己的主機名進行比較。如果沒有找到匹配的主機名,那麼計算機就會丟棄這個查詢。如果找到了匹配的主機名,這臺計算機會傳輸一條包含了自己IP地址的單播信息給請求該查詢的主機。


BROWSER
這個協議的全稱是Common Internet File System (CIFS) Browser Protocol,也有稱 Microsoft Windows Browser Protocol,工作在OSI應用層,承載於CIFS/SMB。
The CIFS Browser Protocol defines the messages that are sent and received by a server that acts as a clearinghouse for services available on the 
network, servers that are making services such as printing or file sharing available on the network, and clients requesting the details of a particular 
service.
SFP
GBIC(Gigabit Interface Converter的縮寫),是將千兆位電信號轉換爲光信號的接口器件。GBIC設計上可以爲熱插拔使用。GBIC是一種符合國際標準的可互換產品。採用GBIC接口設計的千兆位交換機由於互換靈活,在市場上佔有較大的市場份額。SFP (Small Form-factor Pluggable)可以簡單的理解爲GBIC的升級版本。


VCT是網絡通信設備中常見的一個功能:虛擬電纜檢測功能(VCT:Virtual Cable Test)
VCT是利用TDR(Time Domain Reflectometry-時域反射測試)來檢測網絡線纜的物理狀態。
TDR檢測原理類似於雷達,它工作方式是通過主動向導線發射一個脈衝信號並檢測所發送的脈衝信號的反射結果來檢測電纜故障。當發送的脈衝信號通過電纜的末端或電纜的故障點時,就會引起部分或全部的脈衝能量被反射回來到達原來的發送源,VCT技術根據測量脈衝信號在導線中的傳輸獲得信號到達故障點或返回的時間,然後根據公式將相應時間換算爲距離值。通過VCT可以檢測電纜狀態、故障距離是否極性交換、插入信號衰減、返回信號衰減等。
用戶可以使能VCT特性對以太網電口連接電纜進行檢測,開啓系統對以太網電口連接電纜的檢測功能。檢測內容包括電纜的接收方向和發送方向是否存在短路、開路現象,同時可以檢測出故障線纜的位置。
使用VCT可以檢測到以下幾種線纜狀態故障:
SHORT:表示短路,即2根或更多的導線短接在一起。
OPEN:表示開路,表示網線中可能有線斷掉了。
NORMAL:表示網線連接正常。
NOT USED:網線沒有使用。
IM MIS:表示阻抗不匹配,因爲5類線的阻抗爲100歐,爲了防止波形反射和數據錯誤,線纜兩端的終止器阻抗也必需是100歐。
ERROR LOCATE說明問題點距離交換機端口的大概距離,單位是米,誤差大約是2米。如果狀態是NORMAL,那麼該值爲0。
PHYTYPE表明使用的是10M/100M/1000M三種物理接口中的哪一種。



網絡跳線是控制線路板上電流流動的小開關。它的作用是調整設備上不同電信號的通斷關係,並以此調節設備的工作狀態,如確定主板電壓、驅動器的主從關係等。網絡跳線基本上由兩個部分組成,一部分是固定在主板、硬盤等設備上的,由兩根或兩根以上金屬跳針組成;另一部分是跳線帽,這是一個可以活動的部件,外層是絕緣塑料,內層是導電材料,可以插在跳線針上面,將兩根跳線針連接起來。當跳線帽扣在兩根跳線針上時是接通狀態,有電流通過,我們稱之爲ON;反之不扣上跳線帽時,就說明是斷開的,稱之爲OFF。


SERDES是英文SERializer(串行器)/DESerializer(解串器)的簡稱。它是一種主流的時分多路複用(TDM)、點對點(P2P)的串行通信技術。即在發送端多路低速並行信號被轉換成高速串行信號,經過傳輸媒體(光纜或銅線),最後在接收端高速串行信號重新轉換成低速並行信號。這種點對點的串行通信技術充分利用傳輸媒體的信道容量,減少所需的傳輸信道和器件引腳數目,從而大大降低通信成本。    
這是一種通信技術的統稱。


RJ45是佈線系統中信息插座(即通信引出端)連接器的一種,連接器由插頭(接頭、水晶頭)和插座(模塊)組成,插頭有8個凹槽和8個觸點。RJ是Registered Jack的縮寫,意思是“註冊的插座”。在FCC(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標準和規章)中RJ是描述公用電信網絡的接口,計算機網絡的RJ45是標準8位模塊化接口的俗稱。



SNR信噪比,又稱爲訊噪比,即放大器的輸出信號的電壓與同時輸出的噪聲電壓的比,常常用分貝數表示。設備的信噪比越高表明它產生的雜音越少。一般來說,信噪比越大,說明混在信號裏的噪聲越小,聲音回放的音質量越高,否則相反。


EMI(電磁干擾) EMI是電子電器產品經常遇上的問題,通俗的說法EMI就是電子產品工作會對周邊的其他電子產品造成干擾,與此關聯的還有EMC規範。


LVDS接口又稱RS-644總線接口,是20世紀90年代纔出現的一種數據傳輸和接口技術。Low-Voltage Differential Signaling 低電壓差分信號


以太網自動協商自動協商允許一個設備向鏈路遠端的設備通告自己所運行的工作方式,並且偵測遠端通告的相應的運行方式。
工作原理
自動協商允許一個設備向鏈路遠端的設備通告自己所運行的工作方式,並且偵測遠端通告的相應的運行方式。雙方通過快速鏈路脈衝FLP交換各自傳輸能力的通告。FLP可以讓對端知道源端的傳輸能力是怎樣的。當交換FLP時,兩個站點根據從高到低的優先級偵測雙方共有的最佳方式。
協商的過程
下面舉例說明10/100M自
1. 兩臺支持自協商的設備互連
設備A和設備B都向外發送FLP,每臺設備收到對端的FLP後在自己的FLP中將確認BIT置位,然後每臺設備將自己的速率和雙工設置爲雙方都支持的最優模式,並開始發送FAST ETHERNET IDLE,然後鏈路就UP了。
2. 一臺自協商設備和10BASE-T設備
設備A向外發送FLP,而設備B發送普通LTP。設備A“平行檢測”到對端的LTP後,將本端置爲10M半雙工。這種情況有個危險情況,就是當B是10M全雙工時,A協商的結果也是10M半雙工。
3. 一臺自協商設備和100BASE-T設備
設備A向外發送FLP,而設備B發送FAST ETHERNET IDLE。設備A“平行檢測”到對端的IDLE後,將本端置爲100M半雙工,並開始發送FAST ETHERNET IDLE。這種情況有個危險情況,就是當B是100M全雙工時,A協商的結果也是100M半雙工。


MDI的全稱 Medium Dependent Interface ,網絡上給的翻譯是介質相關接口(個人認爲翻譯較準確)。在 hub 或 switch 中有兩種接口,分別叫 MDI port和 MDI-X port, MDI port 也叫做級聯端口( uplink port ),是 hub 或 switch 之間相互連接的端口。 MDI port和 MDI-X port 之間最大的區別在於, MDI port內部發送數據線和接收數據線沒交叉, 而MDI-X port 內部發送數據線和接收數據線是交叉的,這個X代表交叉的意思。


LQFP也就是薄型QFP(Low-profile Quad Flat Package)指封裝本體厚度爲1.4mm的QFP,是日本電子機械工業會制定的新QFP外形規格所用的名稱


4D PAM5用於1000BASE-T的符號編碼方法。將從8B1Q4數據編碼接收到的4維五進制符號(4D)用五個電壓級別(PAM5)傳送出去。每個符號週期內並行傳送四個符號。


MLT3基帶傳輸技術
在100BASE-TX網絡中採用MLT-3傳輸方式。爲Crescendo Communications公司(1993年被CIsco公司併購)所發明的基帶傳輸技術, MLT-3 是 Multi-Level Transmit 的簡稱,其中的3表示這種編碼方式有3種狀態.
MLT-3在多種文獻中解釋爲多階基帶編碼3或者三階基帶編碼。就三階而言,信號通常區分成三種電位狀態,分別爲:“正電位”、“負電位”、“零電位”。
MLT-3的運作方式如下:
用不變化電位狀態,即保持前一位的電位狀態來表示二進制0;
用按照正弦波的電位順序(0、+、0、-)變換電位狀態來表示二進制1;
編碼規則如下:
1.如果下一比特是0,則輸出值與前面的值相同;
2.如果下一比特是1,則輸出值就要有一個轉變:如果前面輸出的值是+V或-V,則下一輸出爲0;如果前面輸出的值是0,則下一輸出的值與上一個非0值符號相反
Jabber 是著名的Linux即時通訊服務服務器,它是一個自由開源軟件,能讓用戶自己架即時通訊服務器,可以在Internet上應用,也可以在局域網中應用。Jabber最有優勢的就是其通信協議,可以和多種即時通訊對接。


Jabber是著名的Linux即時通訊服務服務器,它是一個自由開源軟件,能讓用戶自己架即時通訊服務器,可以在Internet上應用,也可以在局域網中應用。Jabber最有優勢的就是其通信協議,可以和多種即時通訊對接。

POE(Power Over Ethernet)指的是在現有的以太網Cat.5佈線基礎架構不作任何改動的情況下,在爲一些基於IP的終端(如IP電話機、無線局域網接入點AP、網絡攝像機等)傳輸數據信號的同時,還能爲此類設備提供直流供電的技術。POE技術能在確保現有結構化佈線安全的同時保證現有網絡的正常運作,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
PoE也被稱爲基於局域網的供電系統(PoL, Power over LAN )或有源以太網( Active Ethernet),有時也被簡稱爲以太網供電,這是利用現存標準以太網傳輸電纜的同時傳送數據和電功率的最新標準規範,並保持了與現存以太網系統和用戶的兼容性。IEEE 802.3af標準是基於以太網供電系統POE的新標準,它在IEEE 802.3的基礎上增加了通過網線直接供電的相關標準,是現有以太網標準的擴展,也是第一個關於電源分配的國際標準。


PSE 分組交換機(packet switching equipment)用以完成數據分組交換功能的設備,是分組交換數據網的樞紐。分組交換機在信息發送端和接收端之間建立邏輯通路,信息可以採用分組交換方式不連續地傳送。


Cat-5 意思是超5類雙絞線,是一種網絡電纜,其中包括終端配備有RJ-45連接器的四對純銅質或者含銅合金的無屏蔽雙絞線。它支持頻率高達100MHz、傳輸速度高達1000Mbps。


基線漂移是由於鏈路的高通濾波器特性引起的,到了接收端,由於信號中低頻成分的缺失,造成信號畸變。
100Mbase-TX的編碼特性,AC耦合電容以及變壓器都是造成基線漂移的原因。
這個現象在一定範圍之內,RX端都可以容忍的。


NRZ 不歸零碼(NRZ,Non-Return to Zero)
數字信號可以直接採用基帶傳輸,所謂基帶就是指基本頻帶。基帶傳輸就是在線路中直接傳送數字信號的電脈衝,這是一種最簡單的傳輸方式,近距離通信的局域網都採用基帶傳輸。基帶傳輸時,需要解決數字數據的數字信號表示以及收發兩端之間的信號同步問題。對於傳輸數字信號來說,最簡單最常用的方法是用不同的電壓電平來表示兩個二進制數字,也即數字信號由矩形脈衝組成。


PRBS 的驗證就是PRBS的產生的反過程,具體方法是Transceiver接收端首先將收到的數據寄存一拍(並行數據),將寄存的數據進行PRBS編碼,編碼後的數據與最新接收到的數據進行比較,如果一致則表示PRBS校驗正確。


LLC是Logical Link Control的縮寫,意爲:邏輯鏈路控制子層。


MAC Media Access Control,介質訪問控制
它定義了數據幀怎樣在介質上進行傳輸。在共享同一個帶寬的鏈路中,對連接介質的訪問是“先來先服務”的。物理尋址在此處被定義,邏輯拓撲(信號通過物理拓撲的路徑)也在此處被定義。線路控制、出錯通知(不糾正)、幀的傳遞順序和可選擇的流量控制也在這一子層實現


Jumbo Packet 是網絡驅動中的一個定義,指的是帶有大於1500字節的包,故稱作巨型包。即是該定義並不是很清楚,但是不同的人採用不同的大小。協議棧、驅動、網絡開關必須都支持Jumbo Packet。


以太網OAM是一種監控網絡故障的工具,目前主要用於解決以太網接入“最後一公里”中常見的鏈路問題。用戶通過在兩個點到點連接的設備上啓用以太網OAM功能,可以監控這兩臺設備之間的鏈路狀態。



TAP controller邊界掃描技術的基本思想是在靠近芯片的輸入輸出管腳上增加一個移位寄存器單元。因爲這些移位寄存器單元都分佈在芯片的邊界上(周圍),所以被稱爲邊界掃描寄存器(Boundary-Scan Register Cell)。當芯片處於調試狀態的時候,這些邊界掃描寄存器可以將芯片和外圍的輸入輸出隔離開來。


Energy Efficient Ethernet(EEE) 節能以太網



PVC(Permanent Virtual Circuit) 永久虛電路: 兩臺計算機通過面向連接網絡的連接。PVC能經受計算機的重新自舉或電源的波動,從這個意義上說它是永久的;PVC是虛擬的,因爲它是將路徑放在路由表中,而不是建立物理連接。


MSB是Most Significant Bit的縮寫,最高有效位。在二進制數中,MSB是最高加權位。與十進制數字中最左邊的一位類似。通常,MSB位於二進制數的最左側,LSB位於二進制數的最右側。


ICT是信息、通信和技術三個英文單詞的詞頭組合(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簡稱ICT) 。它是信息技術與通信技術相融合而形成的一個新的概念和新的技術領域。
ict,即自動在線測試儀,是現代電子企業必備的PCBA(Printed- Circuit Board Assembly,印刷電路板組件)生產的測試設備,ICT使用範圍廣,測量準確性高,對檢測出的問題指示明確,即使電子技術水準一般的工人處理有問題的PCBA也非常容易。


CLI(command-line interface,命令行界面)是指可在用戶提示符下鍵入可執行指令的界面,它通常不支持鼠標,用戶通過鍵盤輸入指令,計算機接收到指令後,予以執行。
CLI在彙編指令中也有關閉中斷的意思。


DSLAM是Digital Subscriber Line Access Multiplexer的簡稱,中文稱呼數字用戶線路接入複用器。DSLAM是各種DSL系統的局端設備,屬於最後一公里接入設備(the last mile),其功能是接納所有的DSL線路,匯聚流量,相當於一個二層交換機。其在ADSL系統中的位置如圖所示。


QoS(Quality of Service,服務質量)指一個網絡能夠利用各種基礎技術,爲指定的網絡通信提供更好的服務能力, 是網絡的一種安全機制, 是用來解決網絡延遲和阻塞等問題的一種技術。 在正常情況下,如果網絡只用於特定的無時間限制的應用系統,並不需要QoS,比如Web應用,或E-mail設置等。但是對關鍵應用和多媒體應用就十分必要。當網絡過載或擁塞時,QoS 能確保重要業務量不受延遲或丟棄,同時保證網絡的高效運行。在RFC 3644上有對QoS的說明。


CSR=Control and Status Register


PCM/TDM 普通的單路電話線只能傳輸一路話音信號,所謂複用就是將多路信號組合成羣信號,同時在一條線路上傳輸,以達到提高通信容量的目的。模擬通信和數字通信根據各自不同的特點,採用不同的多路複用方式。模擬通信系統一般採用頻分複用(FDM)方式,將多路話音信號調製在不同頻率的載波上傳送,多路信號複用設備是載波機。而數字通信系統則往往採用時分複用(TDM)方式,將不同的話路信號放置在不同的時隙中進行傳送,多路信號複用設備是復接/分接設備。數字復接是實現數字信號合併的專門技術,數字通信網中的數字複用設備相當於模擬通信網中的載波機。
    1.PCM
    我們以話音信號爲例來說明數字通信的基本原理。人類的語音信號的頻率範圍在300—3 400 Hz之間,留有一定餘地,設話音信號最高頻率爲4 kHz,則根據奈奎斯特採樣定理,將話音信號數字化所需要的採樣頻率爲8 kHz,即採樣週期爲l25 US 0再把每個採樣值用8位二進制數字編碼,就把模擬話音信號轉換成了數字信號。因此,一路話音信號轉換成數字信號以後,比特率爲8 x8 000 b/s:64 kb/s。將模擬信號用脈衝信號進行採樣使其離散化並進行數字編碼的過程稱爲脈衝編碼調製,簡稱PCM,這是將模擬話音信號轉換成數字信號的基本方法。
    2.TDM
    由於採樣脈衝相對採樣時間是持續時間很短的窄脈衝,如每隔125 txs採樣一次,每個採樣脈衝的持續時間只佔125 lis的幾十分之一甚至幾百分之一,因此得到的PCM信號在時間軸上的大部分時間是空閒的。爲了提高信道利用率,可以利用這些空閒時間來傳輸其他話音信號的PCM脈衝,從而實現多路話音信號的分時傳送,這就是TDM的基本思想(見圖3—5—1)。在數字通信中,把整個通信過程劃分成一個一個基本的時間間隔,按照通信中的術語,稱這個基本時間間隔爲“幀”,對於8 kHz採樣頻率,其基本時間間隔是125/is,即幀長是125“s。每一幀的時間再根據複用的路數劃分爲許多不相重疊的小時間間隔,稱做“時隙”,每個時隙依次傳輸各路信號的一個信息單元。如果信息單元是位(bit),稱爲逐位複用;如果信息單元是字節(byte),稱爲逐字複用。複用的各路信號的信碼在幀中的排列結構稱爲幀結構。

IPX(Internet work Packet Exchange互聯網絡數據包交換):第三層協議,用來對通過互聯網絡的數據包進行路由選擇和轉發,它指定一個無連接的數據報,相當於TCP/IP協議簇中的IP協議

SPX(Sequenced Packet Exchange,順序包交換協議):第四層協議,是IPX協議簇中的面向連接的協議,相當於TCP/IP協議簇中的TCP協議

NCP(NetWare Core Protocol,NetWare核心協議):提供從客戶到服務器的連接和應用


SAP(Service Advertising Protocol,服務通告協議):用來在IPX網絡上通告網絡服務


IPX RIP(Routing Information Protocol,Novell路由選擇信息協議):完成路由器之間路由信息的交換並形成路由表

直通率是對產品從第一道工序開始一次性合格到最後一道工序的參數,能夠了解產品生產過程中在所有工序下產品直達到成品的能力,是反應企業質量控制能力的一個參數,體現企業在滿足顧客產品要求的一種能力,直通率越高,能力越強。


MIC 介質接口連接器; tp-link服務器

Wake-On-LAN簡稱WOL,是一種電源管理功能;如果存在網絡活動,則允許設備將操作系統從待機或休眠模式中喚醒。許多主板廠商支持IBM提出的網絡喚醒標準。該標準允許網絡管理員遠程打開PC機電源,以便進行文件升級、資源跟蹤和設備清點等工作。
Wake-On-LAN的實現,主要是向目標主機發送特殊格式的數據包,是AMD公司製作的MagicPacket這套軟件以生成網絡喚醒所需要的特殊數據包,俗稱魔術包(Magic Packet)。MagicPacket格式雖然只是AMD公司開發推廣的技術,並非世界公認的標準,但是仍然受到很多網卡製造商的支持,因此許多具有網絡喚醒功能的網卡都能與之兼容。


DMZ 是英文“demilitarized zone”的縮寫,中文名稱爲“隔離區”,也稱“非軍事化區”。它是爲了解決安裝防火牆後外部網絡不能訪問內部網絡服務器的問題,而設立的一個非安全系統與安全系統之間的緩衝區,這個緩衝區位於企業內部網絡和外部網絡之間的小網絡區域內,在這個小網絡區域內可以放置一些必須公開的服務器設施,如企業Web服務器、FTP服務器和論壇等。另一方面,通過這樣一個DMZ區域,更加有效地保護了內部網絡,因爲這種網絡部署,比起一般的防火牆方案,對攻擊者來說又多了一道關卡。

AP隔離 指的是開啓之後,各個連接的電腦不能互相訪問,起到隔離的作用,來保障不同用戶的安全!適用範圍:該措施非常適合大型的會議室、酒店、機場等公共場所的無線網絡建設,讓各個接入的無線客戶端之間相互保持隔離,提供彼此間更加安全的接入。該措施對於家庭用戶來說沒有太多的實際意義,但企業用戶在一些特殊的場合可以採用這種方式來加強無線網絡的安全性。例如有客戶或外單位人員參加的會議等公共活動。該方法用於對酒店和機場等公共熱點Hot Spot的架設,讓接入的無線客戶端保持隔離,提供安全的Internet接入。


DDNS 動態域名服務的對象是指IP是動態的,是變動的。普通的DNS都是基於靜態IP的,有可能是一對多或多對多,IP都是固定的一個或多個。但DDNS的IP是變動的、隨機的。隨着市場需求的變化,DDNS需求功能也越來越多,越來越要求方便,市場現在已經有了不要第三方DDNS方支持的設備


CSMA/CD    載波偵聽多路訪問/衝突檢測
CSMA/CA    載波偵聽多路訪問/衝突避免
CSMA/BA    載波偵聽多路訪問/位仲裁
CSMA/CP    載波偵聽多路訪問/載波優先


RTS/CTS協議  (Request To Send/Clear To Send)即請求發送/清除發送協議。
RS232標準中的RTS與CTS:即請求發送/清除發送,用於半雙工時的收發切換,屬於輔助流控信號。半雙工的意思是說,發的時候不收,收的時候不發。那麼怎麼區分收發呢?缺省時是DCE向DTE發送數據,當DTE決定向DCE發數據時,先有效RTS,表示DTE希望向DCE發送。一般DCE不能馬上轉換收發狀態,DTE就通過監測CTS是否有效來判斷可否發送,這樣避免了DTE在DCE未準備好時發送所導致的數據丟失。

SGI,全稱爲Short Guard Interval,無線WLAN設置中的一個專業術語。
射頻芯片在使用OFDM調製方式發送數據時,整個幀是被劃分成不同的數據塊進行發送的,爲了數據傳輸的可靠性,數據塊之間會有GI(Guard Interval),用以保證接收側能夠正確的解析出各個數據塊。
無線信號在空間傳輸會因多徑等因素在接收側形成時延,如果後續數據塊發送過快,會和前一個數據塊形成干擾,而GI就是用來規避這個干擾的。
11a/g的GI時長爲800us,而Short GI時長爲400us,在使用Short GI的情況下,可提高10%的速率。另外,Short GI與帶寬無關,支持20MHz、40MHz帶寬。
在配置WLAN的參數界面,一般會有一個SGI使能的選項,如果不勾選,則使用GI間隔--800us;而勾選SGI使能後,使用400us間隔。間隔小能提高速率,但是如果遇到干擾或環境不好時,容易增加信息傳輸錯誤,反而使性能惡化。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