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配置管理

一、Visual Interface (VI)工具

1.進入vi的命令

命令格式 說明
vim + 文件名 打開文件,光標定位到最後一行
vim +3 文件名 打開文件後,光標定位到第3行
vim +/xxx 文件名 打開文件後,光標定位到xxx第一次出現的行,按n切換。
vim 文件名1 文件名2 文件名3 同時打開三個文件,使用n下一個文件,使用:N或:prev上一個文件

2.vi的使用:

1. commond mode 命令模式

快鍵鍵 說明
dd 刪除整行
h
j
k
l
ctrl+f 向下翻頁front
ctrl+b 向上翻頁back
ctrl+d 下翻半頁down
ctrl+u 上翻半頁up
o 光標下方插入一行
yy 複製光標行
p(小) 光標所在行下方粘貼
P(大) 光標所在行上方粘貼

2. insert mode 輸入模式

3. last line mode 底行模式

快鍵鍵 說明
:wq 保存退出
:! 強制執行
:ls 列出打開的所有文件
:645 光標快速定位到第645行
:xxx 光標後第一次出現xxx
:?xxx 光標前第一次出現xxx

二、 磁盤管理命令:

df 查看磁盤分區的使用狀況

-l  本地磁盤
-a  所有磁盤
-T  顯示磁盤分區類型
-t  ext4    只看到ext4類型的分區
-x  ext4    只看到不是ext4類型的分區

du 統計磁盤上文件的大小

-s 統計目標

三、 用戶與用戶組管理:

1.配置文件說明

/etc/group 用戶組信息

Group : x           :123     :abc,def,xyz
組名   :組密碼佔位符   :組編號   :組中用戶列表

root組編號一定爲0
1-499預留的組編號,給新安裝的軟件
>=500 用戶分配
組密碼都是爲x

/etc/gshadow 存儲系統組密碼的文件

Group  :x           :        :abc,def,xyz
組名    :組密碼佔位符  :組編號   :組中用戶列表

/etc/passwd 當前系統中所有的用戶信息

user    :x      :123    :456    :xxxxx      :/home/user     :/bin/bash
用戶名:密碼佔位符:用戶編號:組編號:註釋信息:家目錄     :shell類型

/etc/shadow 所有用戶的密碼

user    :   pwd     : ::
用戶     : 密碼

2.命令說明

a) 用戶相關:

命令格式 效果
useradd -g 組名 用戶名 組中增加用戶
useradd -d /home/xxx 用戶名 給用戶指定家目錄,不指定時使用與用戶名相同的目錄
usermod -c 註釋str 用戶名 給用戶名增加註釋
usermod -l 新用戶名 原用戶名 修改用戶名
usermod -d /home/xxx 用戶名 修改家目錄
usermod -g 組名 用戶名 修改用戶的主要組名
userdel 用戶名 刪除用戶名
userdel -r 用戶名 刪除用戶名,並刪除家目錄文件
touch /etc/nologin 禁止非root用戶登錄服務器
passwd -l 用戶名 鎖定用戶名
passwd -u 用戶名 解鎖用戶名
passwd -d 用戶名 清除用戶密碼

用戶可以同時屬於多個組:一個爲主要組,其他爲附屬組

b) 組相關命令:

命令格式 效果
groupadd 組名 新建組
groupadd -g 888 組名 新建組,並指定組編號爲888
groupmod -n 新組名 原組名 修改組名
groupmod -g 668 組名 修改組編號
groupdel 組名 刪除組
gpasswd -a 用戶名 附屬組組名 給用戶增加附屬組
gpasswd -d 用戶名 附屬組 給用戶刪除附屬組
newgrp 附屬組名 臨時切換到附屬組
useradd -g 主要組 -G 附屬組1,附屬組2 用戶名 給用戶指定主要組和附屬組
gpasswd 組名 修改組密碼

c) 其他命令:

命令格式 效果
su 用戶名 切換到指定用戶
whoami 查看當前用戶名
id 用戶名 顯示指定用戶信息
groups 用戶名 顯示用戶的所有組名
chfn 用戶名 設置用戶資料
finger 用戶名 顯示用戶詳細資料

三、 網絡管理

1.基本命令:

命令 說明
ifconfig 查看網卡:IP和掩碼
ifdown eth0 禁用eth0網卡
ifup etho 啓用eth0卡
netstat -an 查看端口號
-a 查看所有連接和監聽端口
-n 顯示IP地址和端口號,而不顯示域名和服務名
-t:列出TCP端口
-u:列出UDP端口
-n:不使用域名與服務名,而使用IP地址和端口號
-l:僅列出在監聽狀態網絡服務
-a:列出所有的網絡連接
常用:
-tuln
-an
-rn 等價route -n,-r 列出路由表
nslookup www.xxx.com 查看DNS的IP及解析
ping 3.3.33.3 -c 4 ping 4次
telnet [域名或IP] [端口] telnet服務
traceroute 3.3.3.3 路由探測,原理:在ping的基礎上ttl從1開始,每次加一
wget http:// 命令行從網站下載資源
route add default gw 192.168.1.1 設置臨時網關
route del default gw 192.168.1.1 刪除臨時網關
tcpdump -i eth0 -nnX port 21 >1.pcap 監聽eth0網卡上的端口21,結果保存爲文件
-i 指定網卡接口
-nn 將數據包中的域名與服務轉爲IP和端口
-X 以十六進制和ASCII碼顯示數據包內容
port 指定監聽的端口
service vsftpd start 啓動ftp服務
ssh 用戶名@ip 遠程管理指定Linux服務器
scp [-r] 用戶名@ip:文件路徑 本地路徑 前一個路徑是源路徑,後一個是目的路徑,可調換位置實現上傳和下載,-r 目錄

window中的一點補充:

ipconfig /all 查看網絡配置
netstat -an  查看端口
C:\Windows\System32\drivers\etc\hosts
    保存靜態IP與網頁映射,優先級高於DNS獲取。

2.網絡配置

a). ifconfig 臨時配置IP地址

ifconfig  查看網絡狀態
    lo:loopback  本地環回口
ifconfig eth0 192.168.254.200 netmask 255.255.255.0
    給eth0網卡配置IP地址192.168.254.200,子網掩碼爲255.255.255.0。臨時生效,重啓後失效。

b).setup工具永久配置IP地址(Redhat系列特有)

setup進入工具配置
service network restart 配置完成後重啓網絡

c). 修改網絡配置文件

網卡信息文件: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th0   
        ONBOOT=no   //改爲yes,啓動生效
        UUID        //複製、克隆後必須保證每一臺不一樣
            1.修改UUID
            2.刪除MAC地址行
            3.rm -rf /etc/udev/rules.d/70-persistent-net.rules   //刪除網卡和MAC地址綁定文件

主機名文件:(Linux可不修改主機名)

/etc/sysconfig/network

DNS配置文件:

/etc/resolv.conf
nameserver 1.1.1.1   //DNS服務器

VMwave三種網絡模式:

橋接: 真實機網卡,能訪問主機、局域網、公網
NAT: VM網卡8,只能訪問主機,不能訪問局域網,但可以訪問公網(必須與真實機同網段)
HostOnly: VN網卡1,只能訪問主機。

說說自身的實驗環境:

移動光寬帶撥號上網。
Win7開VMware9.0虛擬CentOS6.3系統。
選橋接,沒有額外IP地址使用,連不上網。物理機都是用DHCP動態分配的ip。
選NAT,可以ping通ip地址,但域名解析一直出錯。
最後選用hostOnly,將主機物理網卡設置共享,家庭網絡連接選擇VMnet1的連接。共享後會提示使用的一個IP地址(如我的提示192.168.137.1),在虛擬機中配置同網段的隨意合法IP(192.168.137.5),網關設爲該IP(192.168.137.1),DNS服務器沒辦法,照抄主機DNS地址(解析個域名,有就行了,另附主機相關信息查詢方法:找到在使用的網卡,狀態,詳細信息)。之後ping主機,可以ping通。ping www.sina.com.cn,通。物理主機與虛擬機傳輸數據,可以。虛擬機訪問外網資源,可以。完美!(唯一不足:物理機每次重啓都得記得重新共享網卡,其他設置不用重複)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