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ip資料大全

 
1、什麼是VPN
VPN(Virtual Private Network):虛擬專用網絡,是一門網絡新技術,爲我們提供了一種通過公用網絡安全地對企業內部專用網絡進行遠程訪問的連接方式。我們知道一個網絡連接通常由三個部分組成:客戶機、傳輸介質和服務器。
    VPN同樣也由這三部分組成,不同的是VPN連接使用隧道作爲傳輸通道,這個隧道是建立在公共網絡或專用網絡基礎之上的,如:Internet或Intranet。要實現VPN連接,企業內部網絡中必須配置有一臺基於Windows NT或Windows2000 Server的VPN服務器,VPN服務器一方面連接企業內部專用網絡,另一方面要連接到Internet,也就是說VPN服務器必須擁有一個公用的IP地址。
    當客戶機通過VPN連接與專用網絡中的計算機進行通信時,先由ISP(Internet服務提供商)將所有的數據傳送到VPN服務器,然後再由VPN服務器負責將所有的數據傳送到目標計算機。VPN使用三個方面的技術保證了通信的安全性:隧道協議、身份驗證和數據加密。
    客戶機向VPN服務器發出請求,VPN服務器響應請求並向客戶機發出身份質詢,客戶機將加密的響應信息發送到VPN服務器,VPN服務器根據用戶數據庫檢查該響應,如果賬戶有效,VPN服務器將檢查該用戶是否具有遠程訪問權限,如果該用戶擁有遠程訪問的權限,VPN服務器接受此連接。在身份驗證過程中產生的客戶機和服務器公有密鑰將用來對數據進行加密。
VPN產主的背景及其優勢
產生背景
    ●近年來,全球企業併購重組之風愈演愈烈,而企業本身也向跨地區、跨國化發展,這就導致企業的各分支機構遍佈全球各地,它們之間的網絡基礎設施之間互不兼容的問題也變得更爲普遍、突出。
    ●企業間的合作、企業與客戶間的聯繫愈來愈廣泛、緊密,這也需要更方便、經濟的網絡支持。
    ●經過這次全球金融風暴的無情洗禮後,許多企業受到不同程度的衝擊,能夠繼續生存的無不費盡心機想提高其競爭力。
    ●Internet的使用日益廣泛,其觸角幾乎已伸到世界的每一個角落,已成爲世界上最大的廣域網。越來越多的在外辦公的員工擁有了侶卦售機。VPN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下異軍突起的,成爲服務提供商獲得更大利潤、企業節約開支的手段。
VPN具有的優勢
    ●降低企業成本。當用VPN進行遠程訪問時,只需付市內電話費,節約了昂貴的長途電話費;可以大大節約鏈路租用費、設備購置費以及網絡維護費,減少企業的運營成本。除此之外,更能將Internet、企業內部網絡(Intranet)、企業外部網絡(Extranet)及遠程接人功能(Remote Access)整合於同一條對外線路中,不需要像以前那樣,同時管理Internet專線,長途數據專線等多.
2、什麼是IP PBX
IP PBX是一種基於IP的公司電話系統。這個系統可以完全將話音通信集成到公司的數據網絡中,從而建立能夠連接分佈在全球各地辦公地點和員工的統一話音和數據網絡。
許多公司發現傳統的電話系統不僅維護費用昂貴,而且在支持員工分散工作的功能方面具有侷限性。爲使所有通信暢通無阻,IT管理員現在開始部署基於IP的公司電話系統-- IP PBX。這些系統可以完全將話音通信集成到公司的數據網絡中,從而建立能夠連接分佈在全球各地辦公地點和員工的統一話音和數據網絡。
IP PBX最顯著特徵是成爲一個集成通信系統,通過電信網和互聯網,僅需要單一設備即可爲用戶提供語音、傳真、數據和視頻等多種通信方式。還可以建立中、小型的呼叫中心,並且造價低廉。通過與網絡軟硬件的充分結合,提高了工作效率,節約了通信成本(省時、節費)。
3、什麼是CTI
電信網絡是世界上覆蓋範圍最大的通信網絡,計算機通信技術也以IP技術爲代表,形成了另一個覆蓋全球的傳輸數據的巨大網絡,兩者的融合極大地提高了彼此的通信能力和處理能力,由此形成計算機電話集成技術(Computer Telephony Integration),即CTI,國外將其統稱爲CT(Computer Telephony)。
 
隨着計算機網絡與電信技術的不斷髮展,出現了不斷融合、不斷滲透的趨勢,其中的計算機技術尤其以Internet爲代表,取得了飛速的發展,而電信網絡也從最初的單純通話的電話網絡,發展成了以光纖、ATM爲基礎,傳輸多媒體信息的通信網絡,同時還加強了提供附加值業務的能力。如今,“CTI”中的“T”已經從傳統的“Telephony”發展成爲如今的“Telecommunication”,因此,我們把CTI定義爲“計算機電信集成技術(Computer Telecommunication Integration)”。
4、什麼是呼叫中心?
呼叫中心(call center)又叫作客戶服務中心,它是一種基於CTI技術、充分利用通信網和計算機網的多項功能集成,並與企業連爲一體的一個完整的綜合信息服務系統,利用現有的各種先進的通信手段,有效地爲客戶提供高質量、高效率、全方位的服務。
早期的呼叫中心,主要是起諮詢服務的作用。開始是把一些用戶的呼叫轉接到應答臺或專家。隨着要轉接的呼叫和應答增多,開始建立起交互式的語音應答(IVR)系統,這種系統能把大部分常見問題的應答由機器、即“自動話務員”應答和處理,這種“呼叫中心”可稱爲是第二代呼叫中心。
現代的呼叫中心,應用了計算機電話集成(CTI)技術使呼叫中心的服務功能大大加強。CTI技術是以電話語音爲媒介,用戶可以通過電話機上的按鍵來操作呼叫中心的計算機。接入呼叫中心的方式可以是用戶電話撥號接入、傳真接入、計算機及調制解調器(MODEM)撥號連接以及因特網網址(IP地址)訪問等,用戶接入呼叫中心後,就能收到呼叫中心任務提示音,按照呼叫中心的語音提示,就能接入數據庫,獲得所需的信息服務。並且存儲、轉發、查詢、交換等處理。還可以通過呼叫中心完成交易。
“呼叫中心”把傳統的櫃檯業務用電話自動查詢方式代替。“呼叫中心”能夠每天24小時不間斷地隨時提供服務,並且有比櫃檯服務更好的友好服務界面,用戶不必跑到營業處,只要通過電話就能迅速獲得信息,解決問題方便、快捷、增加用戶對企業服務的滿意度。
5、什麼是2層協議網關?
2層協議網關提供局域網到局域網的轉換,它們通常被稱爲翻譯網橋而不是協議網關。在使用不同幀類型或時鐘頻率的局域網間互連可能就需要這種轉換。
6、什麼是h.323協議?   
H.323是一套在分組網上提供實時音頻、視頻和數據通信的標準,是ITU-T制訂的在各種網絡上提供多媒體通信的系列協議H.32x的一部分。H.323協議被普遍認爲是目前在分組網上支持語音、圖像和數據業務最成熟的協議。採用H.323協議,各個不同廠商的多媒體產品和應用可以進行互相操作,用戶不必考慮兼容性問題。該協議爲商業和個人用戶基於LAN、MAN的多媒體產品協同開發奠定了基礎。
7、什麼是sip協議?   
SIP(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是由IETF定義,基於IP的一個應用層控制協議。由於SIP是基於純文本的信令協議,可以管理不同接入網絡上的會晤等。會晤可以是終端設備之間任何類型的通信,如視頻會晤、既時信息處理或協作會晤。該協議不會定義或限制可使用的業務,傳輸、服務質量、計費、安全性等問題都由基本核心網絡和其它協議處理。SIP得到了微軟、AOL、等廠商及IETF和3GPP等標準制定機構的大力支持。支持SIP的網絡將提供一個網橋,以擴展向互聯網和無線網絡的各種設備提供融合業務能力。這將允許運營商爲其移動用戶提供大量的信息處理業務,通過SMS互通能力與固定用戶和2G無線用戶交互。SIP也是在UMTS3GPP R5/R6版本中使用的信令協議,因此可以保護運營商目前的投資而及具技術優勢和商業價值。
SIP的技術優勢
*獨立於接入:SIP可用於建立與任何類型的接入網絡的會晤,同時還使運營商能夠使用其它協議。
*會晤和業務獨立:SIP不限制或定義可以建立的會晤類型,使多種媒體類型的多個會晤可以在終端設備之間進行交換。
*協議融合:SIP可以在無線分組交換域中提供所有業務的融合協議。
8i-mode是什麼?
目前用戶通過蜂窩電話接入Internet網採用的主要是WAP技術和i-mode技術。
i-mode技術i-Mode(其中的i代表information)是由日本NTT DoCoMo公司開發的一種無線通信技術標準。i-Mode是基於數據信息包的傳輸技術,用戶可以據此使用自己的手機訪問互聯網以及收發電子郵件和一些其他信息。這種技術使得用戶能夠通過蜂窩電話使用Internet服務。
i-Mode可用於計算機、PDA及其它i-Mode蜂窩電話收發電子郵件。i-Mode蜂窩電話重約90克,有較大的液晶顯示器,有4個命令按鈕。i-Mode使用壓縮(compact)格式的HTML,即cHTML。
i-Mode的內容運行速度不超過9600bps,傳送電子郵件也只需500bps。信息傳輸盒子化最適合移動互聯網,每次瀏覽時不用重新接駁。i-Mode的用戶無需撥號便可暢遊互聯網,只要用戶處於開機狀態,他也就處於聯網狀態。     
i-Mode服務目前僅在日本使用,不過,NTT DoCoMo計劃把i-Mode服務推廣到香港、中國大陸,最後以至歐洲、北美洲。
與WAP技術相比,i-Mode技術與其最大的不同點就在於各自所使用的標記語言。i-Mode使用基於HTML 2.0、HTML 3.2以及HTML 4.0指令的一種集合,有時候簡稱爲cHTML語言(即壓縮的HTML語言),WAP使用的是與HTML不兼容的WML(無線標記語言,Wireless Markup Language)。 另外,WAP服務每次獲取必須重新登陸;而I-Mode服務總是可以直接使用的。WAP服務只要在線,就要付費;而i-Mode卻只有當從事文件下載時才需付費。
9、什麼是UMTS
 UMTS(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也既通用移動通信系統,它是ITU IMT-2000的重要組成部分。早在1991年,ETSI就開始了這方面的技術研究,1998年初它爲UMTS選擇了一種無線接口UTRA。
UMTS除支持現有的一些固定和移動業務外,還提供全新的交互式多媒體業務。UMTS使用ITU分配的、用於陸地和衛星無線通信的頻帶。它可通過移動或固定、公用或專用網絡接入,與GSM和IP兼容。UMTS的優勢如下所述:
快速接入
UMTS可支持高達2Mb/s的數據速率,與IP結合將更好地支持交互式多媒體業務和其它寬帶應用(如可視電話和會議電視等)。實際上,只要有足夠的帶寬,UMTS可支持更高的速率。例如,在UMTS發展的高級階段,採用LAN(微波或紅外)技術,可使系統速率高達155Mb/s。
實時包交換和即時數據速率
大多數蜂窩系統都採用電路交換技術進行無線數據傳輸。UMTS則將電路交換和包交換結合起來,給用戶帶來的好處有:
(1)任何時候都存在與網絡的虛擬連接;
(2)多種計費方式(如按比特計費和包月制等);
(3)不對稱的上下行帶寬。
 UMTS網絡可根據用戶需求和網絡現狀靈活工作。當網絡擁塞時,可自動降低傳輸速率。目前,用於UMTS的面向包交換的傳輸協議(如IP等)正處於研究階段,包交換和即時數據速率結合的技術障礙將會消除,系統的維護費用將會降低。
友好一致的業務環境
UMTS業務建立在標準的業務能力上,對於所有用戶和無線環境都是一樣的。即使用戶從本地網絡漫遊到其它UMTS網絡,也會感覺自己好像還在本地網絡中。這就是虛擬本地環境(VHE),即不管用戶位於何時何地,或以何種方式接入,VHE都將保證業務提供者整個環境的傳輸(包括用戶的虛擬工作環境)。
靈活的移動性
UMTS作爲全球性系統,包括陸地和衛星組件。它可通過第二代移動通信系統進行操作,其多制式終端將會擴展UMTS業務的使用範圍。將來,還可能出現更多的使用這些(或其它)標準的網絡,目標是通過不同網絡間的漫遊,實現真正的個人通信。這就意味着用戶能夠從一個專用網絡漫遊到微蜂窩公用網絡,然後再到廣域蜂窩網絡,最後到衛星移動網絡,而其間中斷極少。
在所有環境下使用無線技術
在UMTS的實際實現中,有些用戶可能不會在任何時候都獲得最高的數據傳輸速率。從無線傳輸的物理限制和網絡運營的經濟性方面考慮,在那些偏僻及人口稠密地區,系統只能支持低速數據業務。因此,UMTS服務要適應不同的數據速率和不同的服務質量(QoS)。在UMTS發展初期,通信量主要來自諸如機場、火車站等地方。然而,用戶希望UMTS的覆蓋範圍足夠大。爲此,專家正致力於研究UMTS在不同網絡間的漫遊技術。這些網絡包括由同一運營者管理的GSM系統,或其它有漫遊協定的網絡。
10、什麼是跳頻技術?
跳頻技術與直序擴頻技術完全不同,是另外一種意義上的擴頻。跳頻的載頻受一個僞隨機碼的控制,在其工作帶寬範圍內,其頻率合成器按PN碼的隨機規律不斷改變頻率。在接收端,接收機的頻率合成器受僞隨機碼的控制,並保持與發射端的變化規律一致。
跳頻是載波頻率在一定範圍內不斷跳變意義上的擴頻,而不是對被傳送信息進行擴譜,不會得到直序擴頻的處理增益。跳頻相當於瞬時的窄帶通信系統,基本等同於常規通信系統,由於無抗多徑能力,同時發射效率低,同樣發射功率的跳頻系統在有效傳輸距離內小於直擴系統。跳頻的優點是抗干擾,定頻干擾只會干擾部分頻點。用於語音信息的傳輸,當定頻干擾只佔一小部分時不會對語音通信造成很大的影響。
跳頻的高低直接反映跳頻系統的性能,跳頻越高抗干擾的性能越好,軍用的跳頻系統可以達到每秒上萬跳。實際上移動通信GSM系統也是跳頻系統,其規定的跳頻爲每秒217跳。出於成本的考慮,商用跳頻系統跳速都較慢,一般在50跳/秒以下。由於慢跳跳頻系統實現簡單,因此低速無線局域網產品常常採用這種技術。
11、什麼是udp協議?
UDP協議是英文UserDatagramProtocol的縮寫,即用戶數據報協議,主要用來支持那些需要在計算機之間傳輸數據的網絡應用。包括網絡視頻會議系統在內的衆多的客戶/服務器模式的網絡應用都需要使用UDP協議。UDP協議從問世至今已經被使用了很多年,雖然其最初的光彩已經被一些類似協議所掩蓋,但是即使是在今天,UDP仍然不失爲一項非常實用和可行的網絡傳輸層協議。
與我們所熟知的TCP(傳輸控制協議)協議一樣,UDP協議直接位於IP(網際協議)協議的頂層。根據OSI(開放系統互連)參考模型,UDP和TCP都屬於傳輸層協議。
UDP協議的主要作用是將網絡數據流量壓縮成數據報的形式。一個典型的數據報就是一個二進制數據的傳輸單位。每一個數據報的前8個字節用來包含報頭信息,剩餘字節則用來包含具體的傳輸數據。
0UDP報頭
UDP報頭由4個域組成,其中每個域各佔用2個字節,具體如下:
源端口號
目標端口號
數據報長度
校驗值
UDP協議使用端口號爲不同的應用保留其各自的數據傳輸通道。UDP和TCP協議正是採用這一機制實現對同一時刻內多項應用同時發送和接收數據的支持。數據發送一方(可以是客戶端或服務器端)將UDP數據報通過源端口發送出去,而數據接收一方則通過目標端口接收數據。有的網絡應用只能使用預先爲其預留或註冊的靜態端口;而另外一些網絡應用則可以使用未被註冊的動態端口。因爲UDP報頭使用兩個字節存放端口號,所以端口號的有效範圍是從0到65535。一般來說,大於49151的端口號都代表動態端口。
數據報的長度是指包括報頭和數據部分在內的總的字節數。因爲報頭的長度是固定的,所以該域主要被用來計算可變長度的數據部分(又稱爲數據負載)。數據報的最大長度根據操作環境的不同而各異。從理論上說,包含報頭在內的數據報的最大長度爲65535字節。不過,一些實際應用往往會限制數據報的大小,有時會降低到8192字節。
UDP協議使用報頭中的校驗值來保證數據的安全。校驗值首先在數據發送方通過特殊的算法計算得出,在傳遞到接收方之後,還需要再重新計算。如果某個數據報在傳輸過程中被第三方篡改或者由於線路噪音等原因受到損壞,發送和接收方的校驗計算值將不會相符,由此UDP協議可以檢測是否出錯。這與TCP協議是不同的,後者要求必須具有校驗值。
UDPvs.TCP
UDP和TCP協議的主要區別是兩者在如何實現信息的可靠傳遞方面不同。TCP協議中包含了專門的傳遞保證機制,當數據接收方收到發送方傳來的信息時,會自動向發送方發出確認消息;發送方只有在接收到該確認消息之後才繼續傳送其它信息,否則將一直等待直到收到確認信息爲止。
與TCP不同,UDP協議並不提供數據傳送的保證機制。如果在從發送方到接收方的傳遞過程中出現數據報的丟失,協議本身並不能做出任何檢測或提示。因此,通常人們把UDP協議稱爲不可靠的傳輸協議。
相對於TCP協議,UDP協議的另外一個不同之處在於如何接收突法性的多個數據報。不同於TCP,UDP並不能確保數據的發送和接收順序。例如,一個位於客戶端的應用程序向服務器發出了以下4個數據報
D1 D22 D333   D4444
但是UDP有可能按照以下順序將所接收的數據提交到服務端的應用:
D333 D1 D4444 D22
事實上,UDP協議的這種亂序性基本上很少出現,通常只會在網絡非常擁擠的情況下才有可能發生。
UDP協議的應用
也許有的讀者會問,既然UDP是一種不可靠的網絡協議,那麼還有什麼使用價值或必要呢?其實不然,在有些情況下UDP協議可能會變得非常有用。因爲UDP具有TCP所望塵莫及的速度優勢。雖然TCP協議中植入了各種安全保障功能,但是在實際執行的過程中會佔用大量的系統開銷,無疑使速度受到嚴重的影響。反觀UDP由於排除了信息可靠傳遞機制,將安全和排序等功能移交給上層應用來完成,極大降低了執行時間,使速度得到了保證。
關於UDP協議的最早規範是RFC768,1980年發佈。儘管時間已經很長,但是UDP協議仍然繼續在主流應用中發揮着作用。包括視頻電話會議系統在內的許多應用都證明了UDP協議的存在價值。因爲相對於可靠性來說,這些應用更加註重實際性能,所以爲了獲得更好的使用效果(例如,更高的畫面幀刷新速率)往往可以犧牲一定的可靠性(例如,會面質量)。這就是UDP和TCP兩種協議的權衡之處。根據不同的環境和特點,兩種傳輸協議都將在今後的網絡世界中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
12、什麼是TCP/IP協議?   
TCP/IP 協議集確立了 Internet 的技術基礎。TCP/IP 的發展始於美國 DOD (國防部)方案。 IAB (Internet 架構委員會)的下屬工作組 IETF (Internet 工程任務組)研發了其中多數協議。 IAB 最初由美國政府發起,如今轉變爲公開而自治的機構。IAB 協同研究和開發 TCP/IP 協議集的底層結構,並引導着 Internet 的發展。TCP/IP 協議集記錄在請求註解(RFC) 文件中,RFC 文件均由 IETF 委員會起草、討論、傳閱及覈准。所有這些文件都是公開且免費的,且能在 IETF 網站上列出的參考文獻中找到。
TCP/IP 協議覆蓋了 OSI 網絡結構七層模型中的六層,並支持從交換(第二層)諸如多協議標記交換,到應用程序諸如郵件服務方面的功能。TCP/IP 的核心功能是尋址和路由選擇(網絡層的 IP/IPV6 )以及傳輸控制(傳輸層的 TCP、UDP)。
13、什麼是RTP協議?   
實時傳輸協議(RTP)是一個Internet協議標準,它描述了程序管理多媒體數據實時傳輸的方式。最初在Internet工程任務組(IETF)的請求註解(RFC)1869中對RTP協議進行了描述,RTP由IETF的音視頻傳輸工作組設計,它支持多個地域上分佈的參與者的視頻會議。RTP普遍應用於Internet的電話應用中。RTP本身並不保證多媒體數據的實時傳輸(因爲這取決於網絡特性),但是,當數據盡最大努力到達後它將提供必要的方法來管理這些數據。
RTP與控制協議(RTCP)配合工作,RTCP使得大的組播網絡能夠監視數據傳輸。監視能使接收器偵測到任何的包丟失,還可以補償任何的延遲抖動。兩個協議都獨立於下面的傳輸層和網絡層協議。RTP頭中的信息將告訴接收器如何重建數據,並描述了比特流失如何打包的。通常,RTP工作於用戶數據報協議(UDP)之上,但它也能使用其他的傳輸協議。會話發起協議(SIP)和H.232都使用RTP。
14、什麼是PPPOE協議?
英文原義:Point to Point Protocol over Ethernet
中文釋義:以太網上的點對點協議
註解:簡單地說,就是將以太網和PPP協議結合後的協議,目前廣泛應用在ADSL接入方式中。通過PPPoE技術和寬帶調制解調器(比如ADSL Modem)我們就可以實現高速寬帶網的個人身份驗證訪問,爲每個用戶創建虛擬撥號連接,這樣就可以高速連接到Internet。
應用:在Windows XP中,自帶了PPPoE協議的虛擬撥號工具,具體的創建方法如下:首先,打開“網絡連接”;接着單擊窗口左側“網絡任務”下的“創建一個新的連接”打開“新建連接嚮導”,單擊“下一步”;在網絡連接類型中選擇“連接到Internet”,單擊“下一步”;然後在出現的窗口中選擇“手動設置我的連接”,單擊“下一步”;在Internet連接窗口中選擇“用要求用戶名和密碼的寬帶連接來連接”,單擊“下一步”;輸入ISP名稱,比如“ADSL”,單擊“下一步”;依次輸入用戶名、密碼、確認密碼,單擊“下一步”;最後,單擊“完成”即可。
15、什麼是NetBIOS協議?
英文原義:NetBIOS Services Protocols
中文釋義:(RFC-1001,1002)網絡基本輸入/輸出系統協議
註解:該協議是由IBM公司開發,主要用於數十臺計算機的小型局域網。NetBIOS協議是一種在局域網上的程序可以使用的應用程序編程接口(API),爲程序提供了請求低級服務的統一的命令集,作用是爲了給局域網提供網絡以及其他特殊功能,幾乎所有的局域網都是在NetBIOS協議的基礎上工作的。
應用:在Windows操作系統中,默認情況下在安裝TCP/IP協議後會自動安裝NetBIOS。比如在Windows 2000/XP中,當選擇“自動獲得IP”後會啓用DHCP服務器,從該服務器使用NetBIOS設置;如果使用靜態IP地址或DHCP服務器不提供NetBIOS設置,則啓用TCP/IP上的NetBIOS。具體的設置方法如下:首先打開“控制面板”,雙擊“網絡連接”圖標,打開本地連接屬性。接着,在屬性窗口的“常規”選項卡中選擇“Internet協議(TCP/IP)”,單擊“屬性”按鈕。然後在打開的窗口中,單擊“高級”按鈕;在“高級TCP/IP設置”窗口中選擇“WINS”選項卡,在“NetBIOS設置”區域中就可以相應的NetBIOS設置。
16、什麼是IPX/SPX協議?
英文原義:IPX/SPX   中文釋義:IPX/SPX協議即IPX與SPX協議的組合
它是Novell公司爲了適應網絡的發展而開發的通信協議,具有很強的適應性,安裝方便,同時還具有路由功能,可以實現多網段間的通信。其中,IPX協議負責數據包的傳送;SPX負責數據包傳輸的完整性。在微軟的NT操作系統中,一般使用NWLink IPX/SPX兼容協議和NWLink NetBIOX兩種IPX/SPX的兼容協議,即NWLink協議,該兼容協議繼承了IPX/SPX協議的優點,更適應Windows的網絡環境。IPX/SPX協議一般可以應用於大型網絡(比如Novell)和局域網遊戲環境中(比如反恐精英、星際爭霸)。不過,如果不是在Novell網絡環境中,一般不使用IPX/SPX協議,而是使用IPX/SPX兼容協議,尤其是在Windows 9x/2000組成的對等網中。
17、什麼是DISCARD協議?
英文原義:Discard Protocol
中文釋義:拋棄協議
它的作用就是接收到什麼拋棄什麼,它對調試網絡狀態的一定的用處。基於TCP的拋棄服務,如果服務器實現了拋棄協議,服務器就會在TCP端口9檢測拋棄協議請求,在建立連接後並檢測到請求後,就直接把接收到的數據直接拋棄,直到用戶中斷連接。而基於UDP協議的拋棄服務和基於TCP差不多,檢測的端口是UDP端口9,功能也一樣。
18、什麼是網守?
網守:是對網絡端終(如電話)網關等呼叫和管理功能,它是VoIP網絡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
19、網守的功能:
(一)在IP電話中,網守處於高層,是用來管理IP電話網關的。總的來說網守的功能如下:一、RAS功能RAS部分的功能有用戶認證、地址解析、帶寬管理、路由管理、安全性管理、區域管理。
1、區域管理:由於IP Phone網絡正在發展中,網絡的拓撲結構各種各樣,考慮到目前的發展趨勢,網守在結構上應能適應各種結構,既能支持單網守、單區域,也能支持多網守、多區域;在多區域情況下,各個區域即可以建立平等和直接的聯繫,也可通過上級網守聯繫。每個區域可配置多個網守,以用於備份和負荷分擔。每個網關保存兩個網守的地址,網關啓動後定期向網守發RRQ登錄,如果登錄失敗,則向另一網守登錄。登錄時網守保存網關的登錄生存週期,超時後未重新收到網關的RRQ則認爲網關故障,將其狀態置爲不可用。
2、用戶認證:網關用ARQ把用戶卡號和密碼發給網守,網守再把卡號和密碼送給計費認證中心,如果計費認證中心認證通過,網守向網關發ACF,否則回ARJ。
3、地址解析:網關在用戶認證完成後,接受被叫號碼,接收完被叫號碼後把號碼用ARQ送給網守,網守在路由表中查找目的網關的IP地址,如果目的網關不在本區域中,向上級網守或鄰近網守請求在別的區域中查找。找到目的網關後在ACF中返回其IP地址,未找到返回ARJ。網守到網守的通信方式遵循H.225.0 Annex G的建議。
4、帶寬管理:由於每個網關接入到Internet的帶寬有限,爲了避免在話務高峯期造成網絡擁塞,影響所有的呼叫,網守可設定進行帶寬管理,網關在ARQ中填入所需的帶寬,網守判斷有無足夠的帶寬資源,如果資源不足,就拒絕呼叫。由於呼叫所需的帶寬取決於語言編碼的類別、是否採取靜音、每個RTP包帶幾幀數據等,因此,在ARQ中的帶寬應按最大需求申請,在通話開始時,再用BRQ修改所需帶寬。
5、路由管理:爲了提高網絡的可靠性和接通率,對話務流量進行分配,網守提供路由管理。在路由表中,每個區號可以對應多個路由,路由具有優先級,選路時先選高優先級路由,如果高優先級路由擁塞或不可達,再選低優先級的路由。當呼叫跨區域時,雙方的網守可以直接建立聯繫,也可以通過上級網守聯繫,還可以通過別的同級網守聯繫,方式靈活,保證系統的靈活配置和網絡的可靠性。具有相同區號和路由特性的網關可以組成網關組,選路時可以針對網關,也可以針對網關組。對某一網關組選路時,可以按每個網關的優先級,也可以按百分比在網關間進行流量分配。爲了在某些情況下能與即不在本網守的控制下,也無法與其網守通信的網關互通,路由還可設爲“獨立網關”,直接與之通信。
6、安全性管理:由於Internet是一個開放的網絡,容易遭到攻擊,網守應提供基於H.235的安全機制,在相互通信的網關和網守之間、網守與網守之間設置密碼,相互認證。爲了與別的設備互通或別的原因,網守也可以不提供基於H.235的安全性機制或也可以針對IP地址進行認證,根據對方的IP地址來判斷對方是否是合法用戶。
(二)呼叫處理功能
  網守除了進行RAS功能外,還需要具有呼叫處理功能,利用H.225.0和H.245進行呼叫的建立,能力交換,呼叫維護和結束呼叫等處理。對於PC-to-Phone業務,PC需要對網守發起呼叫。再由網守向被叫網關發起呼叫,網守在進行呼叫處理的時侯,其處理能力會下降很多。
(三)用戶界面和參數設置
  用戶界面和參數設置部分完成路由表、網關數據表、網關組數據表、本網守數據設定等數據的輸入、修改、保存和調試信息、日誌信息、告警信息的管理和用戶權限管理。
1、各種數據的管理:網守的數據主要有網關數據表、網關組數據表、網守數據表、路由表、國家信息表五個表格和本網守的各種設置,如RAS端口號,是否採用H.235,本網守的國家號和國家號前綴等。通過用戶界面,可以實時修改大部分數據,少數參數如端口號等只能在系統初始化時設定,運行中禁止修改。所有的數據都可以保存在文件中,下次啓動可直接使用。
2、告警信息管理:提供告警窗口,在系統出現異常時打印告警信息。
3、調試信息管理:可以輸入一些命令,來控制系統的運行和顯示某些感興趣的信息,如VOS的內存信息,顯示收到的消息等。
4、日誌管理:記錄網守所有的操作,以便進行問題跟蹤等。
5、用戶權限管理:對操作設置各級權限,根據權限確定用戶對網守的操作。
(四)RADIUS Client程序
  計費認證中心中保存着所有卡號用戶的信息,當網關向網守發送ARQ請求對用戶進行認證時,GK通過Radius Client向計費認證中心發送用戶驗證請求,等待計費認證中心的驗證結果。呼叫開始通話時,網守收到網關的通知後通過Radius Client向計費認證中心發送計費開始消息,通話結束後發送計費結束消息。
(五)網管功能
  網守支持SNMP,通過運行SNMP代理,與網管中心建立聯繫。
(六)其他功能
  1、設備備份的考慮:爲了保證系統的可靠性,每個區域應至少配置兩個網守,這兩個網守可以配置爲一個爲主,一個爲從,也可以配置爲兩個平等的網守,對區域內的網關進行負荷分擔,同時互爲備用。在正常情況下網關只向主網守登記,但主備網守中都保存有該網關的數據,當網關向主網守登記失敗後,向備用網守登記。
  2、設備管理:爲了在某一網關或網守出現故障時能及時改變路由,提高接通率,網守應能及時發現其管理下的網關和與之聯繫的其它網守的狀態改變並以此改變路由數據。網守管理下的網關不斷向網守發送登記請求,每次登記的生存週期可以設得很短,當生存週期已到而未收到網關新的登記請求時,網守就可以認爲網關發生故障,並不在向其分配呼叫。與此同時,網關不停向所有與之向連的網守發送服務請求,與之建立聯繫。當向對方發出服務請求未收到對方的證實,重發也超過最大重發次數時,認爲對方發送故障,這時改變自己的路由表。
  3、會話管理:網關上的每一個呼叫在網守中都有一與之對應的呼叫控制塊,當網關發起呼叫時向網守發送ARQ,網守在收到後ARQ創建呼叫控制塊,呼叫結束時網關向網守發送DRQ,網守釋放呼叫控制塊。爲了避免在某些情況下網守未收到網關的DRQ而造成網守無法釋放呼叫,網守定期向網關發送查詢命令,檢查呼叫是否存在,如果不存在,則釋放呼叫控制塊。爲了避免呼叫超出網守處理能力而造成網守崩潰,網守可以設一最大呼叫數,超出的呼叫將被拒絕。對每個網關也設一最大呼叫數,當該網關上的呼叫數超出門限值時呼叫也將被拒絕。網守還可以閉塞某一網關或網守,禁止其呼入或呼出。對每一網守,還可以設一擁塞上限和擁塞下限,當呼叫超出呼叫上限時認爲該網守已擁塞,不再向該網守分配呼叫;當呼叫數低於擁塞下限時,認爲擁塞已經解除。
20、網關的工作原理
當路由器的物理接口或路由模塊的虛擬接口接收到數據包時,通過判斷其目的地址與源地址是否在同一網段,來決定是否轉發數據包,通常小型辦公室的網絡設備只有兩個接口,一個連接Internet,另一個連接局域網集線器或交換機,因此,一般設成缺省路由,只要不是內部網段,全部轉發。
21VoIP基本原理與常見設備
1995年以色列VocalTec公司所推出的Internet Phone,不但是VoIP網絡電話的開端,也揭開了電信IP化的序幕。人們從此不但可以享受到更便宜、甚至完全免費的通話及多媒體增值服務,電信業的服務內容及面貌也爲之劇變。
一開始的網絡電話是以軟件的形式呈現,同時僅限於PC to PC間的通話,換句話說,人們只要分別在兩端不同的PC上,安裝網絡電話軟件,即可經由IP網絡進行對話。隨着寬頻普及與相關網絡技術的演進,網絡電話也由單純PC to PC的通話形式,發展出IP to PSTN(公共開關電話網絡)、PSTN to IP、PSTN to PSTN及IP to IP等各種形式,當然他們的共通點,就是以IP網絡爲傳輸媒介,如此一來,電信業長久以PSTN電路交換網網絡爲傳輸媒介的慣例及獨佔性也逐漸被打破。
VoIP的原理、架構及要求
由Voice over IP的字面意義,可以直譯爲透過IP網絡傳輸的語音訊號或影像訊號,所以VoIP就是一種可以在IP網絡上互傳模擬音訊或視訊的一種技術。簡單地說,它是藉由一連串的轉碼、編碼、壓縮、打包等程序,好讓該語音數據可以在IP網絡上傳輸到目的端,然後再經由相反的程序,還原成原來的語音訊號以供接聽者接收。
進一步來說,VoIP大致透過5道程序來互傳語音訊號,首先是將發話端的模擬語音訊號進行編碼的動作,目前主要是採用ITU-T G.711語音編碼標準來轉換。第二道程序則是將語音封包加以壓縮,同時並添加址及控制信息,如此便可以在第三階段中,也就是傳輸IP封包階段,在浩瀚的IP網絡中尋找到傳送的目的端。到了目的端,IP封包會進行譯碼還原的作業,最後並轉換成喇叭、聽筒或耳機能播放的模擬音訊。
 在一個基本的VoIP架構之中,大致包含4個基本元素:
(1)媒體網關器(Media Gateway):主要扮演將語音訊號轉換成爲IP封包的角色。
(2)媒體網關控制器(Media Gateway Controller):又稱爲Gate Keeper或Call Server。主要負責管理訊號傳輸與轉換的工作。
(3)語音服務器:主要提供電話不通、佔線或忙線時的語音響應服務。
 (4)信號網關器(Signaling Gateway):主要工作是在交換過程中進行相關控制,以決定通話建立與否,以及提供相關應用的增值服務。
雖然VoIP擁有許多優點,但絕不可能在短期內完全取代已有悠久歷史並發展成熟的PSTN電路交換網,所以現階段兩者勢必會共存一段時間。爲了要讓兩者間能相互溝通,勢必要建立一個互通的接口及管道,而媒體網關器與網關管理器即扮演了中介的色角,因爲他們具備將媒體數據流及IP封包轉譯成不同網絡所支持的各類協議。
其運作原理是,媒體網關器先將語音轉換爲IP封包,然後交由媒體網關控制器加以控制管理,並決定IP封包在網絡中的傳送路徑。至於信號網關器則負責將SS7信號格式轉換爲IP封包。
網絡電話若要走向符合企業級營運標準,必須達到以下幾個基本要求:
1.服務品質(QoS)之保證:這是由PSTN過渡到VoIP、IP PBX取代PBX的最基本要求。所謂QoS就是要保證達到語音傳輸的最低延遲率(400毫秒)及封包遺失率(5-8%),如此通話品質才能達到現今PSTN的基本要求及水準,否則VoIP的推行將成問題。
2.99.9999%的高可用性(High Available;HA):雖然網絡電話已成今後的必然趨勢,但與發展已久的PSTN相較,其成熟度、穩定度、可用性、可管理性,乃至可擴充性等方面,仍有待加強。尤其在電信級的高可用性上,VoIP必須像現今PSTN一樣,達到6個9(99.9999%)的基本標準。目前VoIP是以負載平衡、路由備份等技術來解決這方面的要求及問題,總而言之,HA是VoIP必須達到的目標之一。
3.開放性及兼容性:傳統PSTN是屬封閉式架構,但IP網絡則屬開放式架構,如今VoIP的最大課題之一就是如何在開放架構下,而能達到各家廠商VoIP產品或建設的互通與兼容,同時地造成各家產品在整合測試及驗證上的困難度。目前的解決方法是透過國際電信組織不斷擬定及修改的標準協議,來達到不同產品間的兼容性問題,以及IP電話與傳統電話的互通性。
4.可管理性與安全性問題:電信服務包羅萬象,包括用戶管理、異地漫遊、可靠計費系統、認證授權等等,所以管理上非常複雜,VoIP營運商必須要有良好的管理工具及設備才能因應。同時IP網絡架構技術完全不同於過去的PSTN電路網,而且長久以來具開放性的IP網絡一直有着極其嚴重的安全性問題,所以這也形成網絡電話今後發展上的重大障礙與首要解決的目標。
5.多媒體應用:與傳統PSTN相比,網絡電話今後發展上的最大特色及區別,恐怕就在多媒體的應用上。在可預見的未來,VoIP將可提供交互式電子商務、呼叫中心、企業傳真、多媒體視訊會議、智能代理等應用及服務。過去,VoIP因爲價格低廉而受到歡迎及注目,但多媒體應用纔是VoIP今後蓬勃發展的最大促因,也是各家積極參與的最大動力。
22VOIP網關術語詳解
FXS接口
FXS英文全稱爲Foreign Exchange Station,外部交換站。它是一種話音接口,是數字電話交換系統和POTS電話之間的一個線路端連接。它模擬PABX的分機接口(或中心局的用戶接口),可實現一部普通電話機與一部多路複用器的連接。簡單的說它是直接與普通模擬電話機、傳真機、IP電話相連的接口。
FXO接口
FXO英文全稱是Foreign Exchange Office,外部交換局。它是一種話音接口,是中央交換局交換機和數字電話交換系統之間的一箇中繼端連接。相對於中心局而言,它模擬一臺PABX分機,可實現一部普通電話機與一部多路複用器的連接。也就是直接以模擬方式與電話局的程控交換機相連的接口。
逃生口
逃生口是一種簡化的FXO口,俗稱"假O口"。它僅爲一個FXS口提供中繼連接,也就是和同一臺語音網關上的某一FXS口成一一對應關係。而且多設計爲斷電直通,即斷電後逃生口連接的PSTN線路直接和FXS口物理連接,避免了斷電後無法通話的問題。  
傳輸協議
傳輸協議是對數據格式和計算機之間交換數據時必須遵守的規則。簡單的說,網絡中的計算機要能夠互相順利的通信,就必須講同樣的語言。語言就相當於協議,它分爲Ethernet、NetBEUI、IPX/SPX以及TCP/IP等協議。對於VOIP網關也就是VOIP網關在應用過程中所採用的通信語言,以做到能正確通信。主要包括以下:MGCP/H.248、RTP、RTCP、DHCP client、DNS client等協議。
管理功能
具體是指通過何種方式來管理VOIP網關。因爲IP電話的基礎是網絡中的交換機技術。通常,交換機廠商都提供管理軟件或滿足第三方管理軟件的遠程管理交換機。一般的交換機滿足SNMP MIB I/MIB II統計管理功能,而複雜一些的千兆交換機會增加通過內置RMON組(mini-RMON)來支持RMON主動監視功能。有的交換機還允許外接RMON探監視可選端口的網絡狀況。所以VOIP網關的管理功能仍是通過網絡管理軟件功能來實現的,如通過 SNMP、WEB網管管理方式。大部分支持通過TELNET進行遠程命令行維護監控。
23VoIP常用術語之軟交換?
 軟交換是網絡演進以及下一代分組網絡的核心設備之一,它獨立於傳送網絡,主要完成呼叫控制、資源分配、協議處理、路由、認證、計費等主要功能,同時可以向用戶提供現有電路交換機所能提供的所有業務,並向第三方提供可編程能力。
什麼是2層協議網關?
2層協議網關提供局域網到局域網的轉換,它們通常被稱爲翻譯網橋而不是協議網關。在使用不同幀類型或時鐘頻率的局域網間互連可能就需要這種轉換。
 什麼是IAD?
IAD(Integrated Access Device)綜合接入設備
一類IAD同時提供模擬用戶線和以太網接口,分別用於普通電話機的接入和計算機設備的接入,適用於分別利用電話機使用電話業務、利用計算機使用數據業務的用戶.
另一類IAD僅提供以太網接口,用於計算機設備的接入,適用於利用計算機同時使用電話業務和數據業務的用戶,此時需在用戶計算機設備中安裝專用的“軟電話軟件”。
VoIP常用術語之MG/TG/SG/AG?
 軟交換技術將電話交換機的業務接入模塊獨立成爲一個物理實體,稱爲媒體網關(MG),MG功能是採用各種手段將各種用戶及業務接入到軟交換網絡中,MG完成數據格式和協議的轉換,將接入的所有媒體信息流均轉換爲採用IP協議的數據包在軟交換網絡中傳送。
根據MG接入的用戶及業務不同,MG可以細分爲以下幾類。
中繼媒體網關(TG):用於完成與PSTN/PLMN電話交換機的中繼連接,將電話交換機PCM中繼中的64kbit/s的語音信號轉換爲IP包。
信令網關(SG):用於完成與PSTN/PLMN電話交換機的信令連接,將電話交換機採用的基於TDM電路的七號信令信息轉換爲IP包。
TG和SG共同完成了軟交換網與採用TDMA電路交換的PSTN/PLMN電話網的連接,將PSTN/PLMN網中的普通電話用戶及其業務接入到了軟交換網中。
接入網關(AG):提供模擬用戶線接口,用於直接將普通電話用戶接入到軟交換網中,可爲用戶提供PSTN提供的所有業務,如電話業務、撥號上網業務等,它直接將用戶數據及用戶線信令封裝在IP包中。
什麼是虛擬電信運營商?
虛擬電信運營商(VNO—Virtual Network Operator)的定義:本身沒有電信網絡資源,通過租用電信運營商的電信基礎設施,對電信服務進行深度加工,以自己的品牌提供服務的新型電信運營商。
它與電信運營商的最大區別在於,自身不擁有骨幹和核心網絡資源,需要通過租用電信運營商的基礎設施,建立自己的虛擬網絡來進行運營服務。這也是作爲虛擬運營商的首要條件。
而且,虛擬運營商以自己的品牌來標註向最終用戶提供的服務內容。在這一點上,虛擬運營商本質上有別於增值服務商和電信服務代理商。
24VoIP的原理及技術知識全方位講解及分析
通過因特網進行語音通信是一個非常複雜的系統工程,其應用面很廣,因此涉及的技術也特別多,其中最根本的技術是VoIP (Voice over IP)技術,可以說,因特網語音通信是VoIP技術的一個最典型的、也是最有前景的應用領域。因此在討論用因特網進行語音通信之前,有必要首先分析 VoIP的基本原理,以及VoIP中的相關技術問題。
一、 VoIP的基本傳輸過程
傳統的電話網是以電路交換方式傳輸語音,所要求的傳輸寬帶爲64kbit/s.而所謂的VoIP是以IP分組交換網絡爲傳輸平臺,對模擬的語音信號進行壓縮、打包等一系列的特殊處理,使之可以採用無連接的UDP協議進行傳輸。
爲了在一個IP網絡上傳輸語音信號,要求幾個元素和功能。最簡單形式的網絡由兩個或多個具有VoIP功能的設備組成,這一設備通過一個IP網絡連接。VoIP模型的基本結構圖如圖下圖所示。從圖中可以發現VoIP設備是如何把語音信號轉換爲IP數據流,並把這些數據流轉發到IP目的地,IP目的地又把它們轉換回到語音信號。兩者之音的網絡必須支持IP傳輸,且可以是IP路由器和網絡鏈路的任意組合。因此可以簡單地將VoIP的傳輸過程分爲下列幾個階段。
1、 語音-數據轉換
語音信號是模擬波形,通過IP方式來傳輸語音,不管是實時應用業務還是非實時應用業務,道貌岸首先要對語音信號進行模擬數據轉換,也就是對模擬語音信號進行8位或6位的量化,然後送入到緩衝存儲區中,緩衝器的大小可以根據延遲和編碼的要求選擇。許多低比特率的編碼器是採取以幀爲單位進行編碼。典型幀長爲10~30ms.考慮傳輸過程中的代價,語間包通常由60、120或240m s的語音數據組成。數字化可以使用各種語音編碼方案來實現,目前採用的語音編碼標準主要有ITU-T G.711.源和目的地的語音編碼器必須實現相同的算法,這樣目的地的語音設備幫可以還原模擬語音信號。
2、 原數據到IP轉換
一旦語音信號進行數字編碼,下一步就是對語音包以特定的幀長進行壓縮編碼。大部份的編碼器都有特定的幀長,若一個編碼器使用15ms的幀,則把從第一來的60ms的包分成4幀,並按順序進行編碼。每個幀合120個語音樣點(抽樣率爲 8kHz)。編碼後,將4個壓縮的幀合成一個壓縮的語音包送入網絡處理器。網絡處理器爲語音添加包頭、時標和其它信息後通過網絡傳送到另一端點。語音網絡簡單地建立通信端點之間的物理連接(一條線路),並在端點之間傳輸編碼的信號。IP網絡不像電路交換網絡,它不形成連接,它要求把數據放在可變長的數據報或分組中,然後給每個數據報附帶尋址和控制信息,並通過網絡發送,一站一站地轉發到目的地。
3、 傳送
在這個通道中,全部網絡被看成一個從輸入端接收語音包,然後在一定時間(t)內將其傳送到網絡輸出端。t可以在某全範圍內變化,反映了網絡傳輸中的抖動。網絡中的同間節點檢查每個IP數據附帶的尋址信息,並使用這個信息把該數據報轉發到目的地路徑上的下一站。網絡鏈路可以是支持IP數據流的任何拓結構或訪問方法。
4、 IP包-數據的轉換
目的地VoIP設備接收這個IP數據並開始處理。網絡級提供一個可變長度的緩衝器,用來調節網絡產生的抖動。該緩衝器可容納許多語音包,用戶可以選擇緩衝器的大小。小的緩衝器產生延遲較小,但不能調節大的抖動。其次,解碼器將經編碼的語音包解壓縮後產生新的語音包,這個模塊也可以按幀進行操作,完全和解碼器的長度相同。若幀長度爲15ms,,是60ms的語音包被分成4幀,然後它們被解碼還原成60ms的語音數據流送入解碼緩衝器。在數據報的處理過程中,去掉尋址和控制信息,保留原始的原數據,然後把這個原數據提供給解碼器。
5、 數字語音轉換爲模擬語音
播放驅動器將緩衝器中的語音樣點(480個)取出送入聲卡,通過揚聲器按預定的頻率(例如8kHz)播出。簡而言之,語音信號在IP網絡上的傳送要經過從模擬信號到數字信號的轉換、數字語音封裝成IP分組、IP分組通過網絡的傳送、IP分組的解包和數字語音還原到模擬信號等過程。
二、推動VoIP發展的動力
由於相關的硬件、軟件、協議和標準中的許多發展和技術突破,使得VoIP的廣泛使用很快就會變成現實。
這些領域中的技術進步和發展爲創建一個更有效、功能和互操作性更強的VoIP網絡起着推波助瀾的作用。推動VoIP飛速發展乃至廣泛應用的技術因素可以歸納爲如下幾個方面。
1、 數字信號處理器
先進的數字信號處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 ,DSP)執行語音和數據集成所要求的計算密集的任各。DSP處理數字信號主要用於執行復雜的計算,否則這些計算可能必須由通用CPU執行。它們的專門化的處理能力與低成本的結合使DSP很好地適合於執行VoIP系統中的信號處理功能。
單個語音流上G.729語音壓縮的計算開銷開常大,要求達到20MIPS,如果要求一箇中央CPU在處理多個語音流的同時,還執行路由和系統管理功能,這是不現實的,因此,使用一個或多個DSP可以從中央CPU卸載其中的複雜語音壓縮算法的計算任務。另外,DSP還適合於語音的活動檢測和回聲取消這樣的功能,困爲它們實時處理語音數據流,並能快速訪問板上內存,因此。在本章節中,比較詳細地介紹如何在TMS320C6201DSP平臺來實現語音編碼和回聲抵消的功能。
2、 高級專用集成電路
專用集成電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ait, ASIC)發展產生了更快、更復雜、功能更強的ASIC.ASIC是執行單一應用或很小的一組功能專門的應用芯片。由於集中於很窄的應用目標,故它們可以對特定的功能進行高度的優化,通常雙通用CPU快一個或幾個數量級。就像精簡指令集計算機(RSIC)芯片集中於快速執行扔限數目的操作一樣,ASIC被預先編程、使其能更快地執行有限數目的功能。一旦開發完成,ASIC批量生產的成本並不高,被用於包括路由器和交換機這樣的網絡設備,執行路由查表、分組轉發、分組分類和檢查以及排隊等功能。ASIC的使用使設備的性能更高,而成本更低。它們爲網絡提供增加的寬帶和更好的QoS支持,所以對VoIP發展起着很大的促進作用。
3、 IP傳輸持術
傳輸電信網大多采用時分多路複用方式,因特網須採用的是統計複用變長分組交換方式,二者相比,後者對網絡資源利用率高,互連互通簡便有效、對數據業務十分適用,這是因特網得以飛速發展的重要原因之一。但是,寬帶IP網絡通信對QoS和延遲特性提出了苟刻的要求,因此,統計複用變長分組交換的技術發展爲人們所關注。目前,除已問世的新一代IP協議——IPV6外,世界因特網工程任務組(IETF)提出了多協議標記交換技術(MPLS),這是一種基於網絡層選路的各種標記/標籤的交換,能提高選路的靈活性,擴展網絡層選路能力,簡化路由器和基於信元交換的集成,提高網絡性能。MPLS既可以作爲獨立的選路協議工作,又能與現有的網絡選路協議兼容,支持IP網絡的各種操作、管理和維護功能,使IP網絡通信的QoS、路由、信令等性能大大提高,達到或接近統計複用定長分組交換(ATM)的水平,而又比ATM簡單、高效、便宜、適用。 IETF還地抓緊新的分組理理持術,以便實現QoS選路。其中正在研究"隧道技術"就是爲了實現單向鏈路的寬帶傳送。另外,如何選擇IP網絡傳輸平臺也是近年來研究的一個重要領域,先後出現了IP over ATM、IP over SDH、IP over DWDM等技術。
第一層是基層礎,提供高速的數據傳輸骨幹。IP層向IP用戶提供高質量的,具有一定服務保證的IP接入服務。用戶層提供接入形式(IP接入和寬帶接入)和服務內容形式。在基礎層,以太網作爲IP網絡的物理層,是理所當然的事情,但是 IP overDWDM卻上最新技術,並具有很大的發展潛力。
密集波分多路複用(Dense Wave Division MultipLexing,DWDM)爲光纖網絡注入新的活力,並在電信公司鋪設新的光纖主幹網中提供驚人的帶寬。DWDM技術利用光纖的能力和先進的光傳輸設備。波分多路複用的名稱是從單股光纖上傳送多個波長的光(LASER)而得來的。目前的系統能夠發送和識別16個波長,而將來的系統能夠支持 40~96全波長。這具有重要意義,因爲每增加一個波長,就增加了一個信息流。因此可以將2.6Gbit/s(OC-48)網絡擴大16倍,而不必鋪設新的光纖。
大多數新的光纖網絡以(9.6Gbit/s)的速度運行OC-192,在與 DWDM結合時,在一對光纖上產生150Gbit/s以上的容量。另外,DWDM提供了接口的協議和速度無關的特徵,在一條光纖上可同時支持ATM、 SDH和千兆以太網信號的傳輸,這樣和現在已建成的各種網絡都可以兼容,因此DWDM既可以保護已有的設資,還可以以其巨大帶寬爲ISP和電信公司提供了功能更強的主幹網,並使寬帶成本更低和訪問性更強,這對VoIP解決方案的帶寬要求提供強有力的支持。增加的傳輸速率不僅可以提供更粗的管道,使阻塞的機會更少,而且使延時降低了許多,因此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減少IP網絡上的QoS要求。
4、 寬帶接入技術
IP網絡的用戶接入已成爲制約全網發展的瓶頸。從長期發展看,用戶接入的終極目標是光纖到戶(FTTH)。光接入網從廣義上講包括光數字環路載波系統和無源光網絡兩類。前者主要在美國,結合開放口V5.1/V5.2,在光纖上傳送其綜合系統,顯示了很大的生命力。後者主要在目本和德國。日本堅持不懈攻關十多年,採取一系列措施,將無源光網絡成本降低至與銅纜和金屬雙絞線相近的水平,並大量使用。特別是近年ITU提出以ATM爲基礎的無源光網絡(APON),將ATM與無源光網絡優勢互補,接入速率可達622M bit/s,對寬帶IP多媒體業務發展十分有利,且能減少故障率和節點數目,擴大覆蓋範圍。目前ITU已完成了標準化工作,各廠家正在積極研製,不久會有商品上市,將成爲面向21世紀的寬帶接入技術的主要發展方向。
目前主要採用的接入技術有:PSTN、IADN、ADSL、CM、DDN、 X.25和 Ethernet以及寬帶無線接入系統列等。這些接入技術各有特點,其中發展最快的是ADSL和CM;CM(Cable Modem)採用同軸電纜,傳輸速率高、抗干擾能力強;但是不能雙向傳輸,無統一標準。ADSL(Asymmetrical Digital Loop)獨享接入寬帶, 充分利有現有電話網,提供非對稱的傳輸速率,用戶側的下載速率可以達到8 Mbit/s,用戶側的上載速率可以達到1M bit/s.ADSL爲企業和各個用戶提供必要的寬帶,並極大地降低成本。使用較低成本的ADSL地區環路,現在公司能以更高的速度訪問因特網和基於因特網服務供應商的VPN,允許更高的VoIP呼叫容量。
5、 中央處理單元技術
中央處理單元(CPU)在功能、功率和速度方面繼續發展。這使多媒體PC能夠廣泛應用,並提高了受CPU功率限制的系統功能的性能。PC處理流式音頻和視頻數據的能力在用戶中期待已久,所以在數據網絡上傳送語音呼叫理所當然成爲下一步的目標。這個計算功能使先進的多媒體桌面應用和網絡組件中的先進功能都支持語音應用。
25VoIP的防火牆/NAT穿越技術
對IP地址資源需求的迅速增加超出了最初預期和設計的32比特(IPv4地址長度)。很多專家學者,尤其是IP標準領域的主導性國際組織IETF一直把IPv6看作是一種長期的IP地址短缺的解決方案,把網絡地址翻譯(NAT)看作是一種中短期的地址短缺解決方案。NAT的大量使用,使得在協議設計中將IP地址作爲通信標誌符的VoIP協議無法正常工作。目前已經出現了多種典型的穿越技術,有些還在發展中。比較典型的有:
·應用網關(ALG:Application Level Gateway):是最早出現的NAT穿越解決方案,在傳統的NAT上進行協議擴展,使之具備感知SIP、H.323、H.324和MGCP等VoIP呼叫控制協議的能力,從而完成呼叫控制協議的解析和地址翻譯功能。
·代理技術:是爲緩解ALG方式所帶來的現有NAT升級困難而出現的,它也是目前中國國內比較看好的一種NAT穿越解決方案,已經得到ITU-T的支持。
·隧道/VPN機制:邏輯上由隧道客戶端和隧道服務器兩部分構成,隧道客戶端和隧道服務器通過隧道協議建立一條隧道,實現信令和媒體流透明穿越NAT。
·MIDCOM技術:是爲了解決ALG和代理技術所共有的可擴展性不強而出現的一種NAT穿越解決方案,採用可信的第三方(MIDCOM Agent)對Middlebox(NAT)進行控制,由MIDCOM?Agent控制Middlebox打開和關閉媒體端口。
·單邊自我綁定地址(UNISAF: Unilateral Self-Address Fixing):RFC3424定義的UNSAF技術,可以讓位於NAT後的一個客戶設法發現位於NAT公網一側的該客戶的地址,然後讓應用使用新學習到的地址而不是它自真正的IP地址。這樣做需要在NAT公網一側增加一個UNSAF服務器,並且修改客戶端,以便讓UNSAF服務器知道如何使用該UNSAF服務器,而真正的應用服務器並不改變,典型的UNSAF技術包括STUN,TURN等。
·服務器做NAT導航(SINN:Server Involvement in NAT Navigation):修改服務器,改變對應用的真正處理,這種改變可能會違反應用標準本身的規定。但在某些應用協議中,SINN技術允許不改變客戶端或NAT就可以實現NAT的穿越。這種技術能否使用完全取決於應用層協議,通常會對客戶端的行國有一個假設。典型應用就是SIP中的會話控制器(SBC)。
·協議擴展:是針對各個信令協議的特點,在信令消息中增加新的消息參數,或者對原有的呼叫流程進行改進,使之可以工作在NAT環境中。該方案的優點是無需對現有NAT設備進行改動,缺點是現有的終端和軟交換設備、網守和SIP服務器等控制設備需要同時進行擴展。因此協議擴展時應重點考慮協議的向下兼容問題,以保證與示擴展的終端的完整互通性。
·IPv6:如果一種穿越技術需要修改全部的相關部分,那就是IPv6了。
25VoIP進行QoS的保障技術解決方案
VoIP業務的QoS保障措施是當前業界探討最多的話題, IETF(Internet Engineering Task Force)建議了數種支持QoS的技術解決方案,主要有:綜合服務(Int-serv)/資源預留協議(RSVP)、區分服務(DiffServ)、多協議標籤交換(MPLS)、業務流量工程(Traffic Engineering)等。電信運營商也根據自身網絡的特點採用了一些措施。以下是 有關措施的介紹:
1.綜合服務/資源預留協議RSVP
IETF定義了RSVP(資源預留協議)及相應的系列協議,是IP路由器爲提供更好的服務質量向前邁進的具有深刻意義的一步。傳統的IP路由器只負責包轉發,通過路由協議獲得鄰近路由器的地址,而RSVP則類似於電路交換系統的信令協議一樣,爲一個數據流通知其所經過的每個節點(IP路由器),與端點協商爲此分組流提供質量保證。
該策略提出了兩種服務:一種是保證型服務,能夠提供完全保障的服務,用於需要低延時的業務;另一種是負載受控服務,提供一種類似於網絡低負載下的盡力而爲的傳遞服務。RSVP協議一出現,便獲得廣泛的認同,基本 基本上被認爲較好地解決了資源預留的問題。但由於RSVP實現起來很複雜,因此該種策略在實際應用中又難以推廣。
2.區分服務(Diff-Serv)
DiffServ(Differentiated Service)(俗稱差分法),是IETF新推出的一種QoS策略:在Ipv4包頭(TOS)中有一個3位的區域用以標識此IP包的優先級(可定義8個優先級狀態),據此優先級,IP路由器可決定不同IP包的轉發優先順序。也就是IP協議至制定之日起,就已經爲日後提供更好的QoS預留了機制保證。但由於傳統IP網絡對帶寬保障的“盡力而爲”,僅在TOS中設定優先等級保障QoS措施雖然有線路利用率高的特點,但具體的效果難以預測。
區分服務(Diff-Serv)區域的主要成員有:核心路由器、邊緣路由器、資源控制器(BB,Bandwidth Broker)。在區分服務(Diff-Serv)中,網絡的邊緣路由器對每個分組進行分類、標記DS域,用DS域來攜帶IP分組的需求信息。在網絡的核心節點上,路由器根據分組的DSCD選擇相應的轉發處理。資源控制器BB配置了管理規則,爲客戶分配資源,可以通過服務等級協定SLA(Service Level Agreement)與客戶進行相互協調以分享規定的帶寬。通過網絡的邊緣路由器對分組設置DS域以及接納控制功能可以實現一系列的服務:加速轉發(EF,Expedited Forwarding)服務、確定型轉發(AF,Assured Forwarding)服務和優先級(CS,Class Selector)服務。加速轉發服務的延時和延時抖動很小,主要服務於峯值速率恆定的實時業務,如VoIP、視頻會議或VPN中的虛擬租用線。
區分服務(Diff-Serv)的策略可採用漸進式逐步實施。區分服務(Diff-Serv)是當前較爲看好的一種IP網絡QoS策略。
3.多協議標籤交換技術MPLS
MPLS被稱爲是下一代最具競爭力的通信網絡技術,是一種在開放的通信網上,利用標籤引導數據高速、高效傳輸的技術。它在一個無連接的網絡中引入了連接模式的特性,減少了網絡的複雜性,兼容現有的各種主流網絡技術,能降低50%的網絡成本。在提供IP業務時能夠確保QoS和安全性,並具有流量工程能力。
不僅如此,MPLS也被用來解決VPN的擴展和維護成本問題。MPLS把選路和轉發分開,由標籤來規定一個分組通過網絡的路徑。MPLS網絡由核心標籤交換路由器(LSR)、邊緣標籤路由器(LER)組成,其QoS是由這二者共同來完成。
由於寬帶管理的引入,MPLS將使傳統IP網絡“盡力而爲”的狀況得以改變。 另外,採用更快包轉發速率的路由器和更寬的帶寬也是解決IP網絡QoS的措施。更寬的帶寬就是經常聽到的“帶寬保障QoS措施”,也就是這些運營商利用其帶寬資源,爲VoIP業務開闢了一個相對“資源無限”的環境,從而使QoS得到較好的保障。如中國電信、網通等運營商採用的VoIP業務網與Internet業務網隔離的方式,爲VoIP業務提供了較爲充分的帶寬預留。
在實際應用中,實施VoIP業務的QoS保障措施,需綜合考慮多種因素和技術策略,決不能僅關注技術策略而忽視如網絡規劃、優化對IP網絡的QoS的重要影響。
26VoIP從桌面起步
“新VoIP系統的價格高低取決於用戶所選擇的IP電話終端”,也許有人會認爲這樣的說法有些危言聳聽,但事實確實如此,而且更重要的是,IP電話的質量還將影響最終用戶對系統的接受程度。從一些成功部署VoIP用戶的經驗可以看到,一個企業的VoIP進程往往是從桌面終端的選擇上開始起步的。 大量事實已經證明,一部好的IP電話是用戶從傳統通信系統向IP網絡通信遷移的開始。同樣經過大量的應用事實驗證,已經可以得出以下的結論:在選擇購買IP電話時,用戶需要考慮“FLIP”,即IP電話的機型、位置、互操作性和性能。 什麼是好機型 對在一些部署不成功的企業採訪,經常能夠聽到使用者抱怨“電話的鈴聲讓人討厭”;“電話外觀和機身過於蠢笨”;“不能簡單地進行配置”等原因。如果資金充沛,理想的機型選配方式是讓用戶從多種設計選項中進行選擇。如果企業必須控制費用,大批量購買前,最好對幾個機型進行試用,爭取多數使用者的接受和認同。 位置決定一切 應用決定位置,位置決定IP電話的功能以及它們的基本性能。IP電話本身沒有區別,但是使用者不同,他們需要的功能也就不同,購買電話前應進行細緻的計算以確定不同電話所屬的位置,這樣購買者才能清楚地知道,使用者需要的是IP電話的基本特性、管理特性,還是那些“適合控制檯操作員應用”的特性。因此,購買前首先要做到對“每一部電話機打算用在哪裏?”成竹於胸。 大多數電話機放在僱員的辦公桌上;一些電話機放在公共區域,如餐廳、接待區、收發室和裝貨站臺。這些電話機應當至少具有可顯示主叫方ID和當前呼叫狀態以及保持呼叫的功能。來電顯示屏、音量控制、保持和轉移呼叫等硬件功能應當是必須具備的。許多基本的電話機還具有用於語音郵件的消息等待指示、帶有背光顯示的可調節屏幕以及至少5個用於重撥和快速撥號的可編程鍵。對於那些“高需求”用戶、經理和主管人員將需要更高級的機型:配置用於轉移呼叫與召開電話會議的更多可編程功能鍵以及額外的線路和橋接接入(bridge appearances)。這類電話可能用全圖形顯示屏代替多行LCD,並具有內置的全雙工揚聲器,就像Polycom SoundPoint IP 500那樣。該產品有3個呼叫和橋接接入、13個可編程鍵、160×80像素圖形顯示屏和全雙工揚聲器。Cisco的7960G和ShoreTel的IP 560是另兩種同類型產品。高端電話的性能在支持用戶數字網絡應用方面具有明顯的優勢但高端產品的價格也比較高,一般在數百美元以上。 服務員電話是爲需要建立會議橋路、接通來電和轉接呼叫的控制檯操作員準備的。服務員電話機需要儘可能多的線路和橋接接入,因此它們通常配備廠商的軟電話應用程序來使用PC界面。軟電話增加了用於快速撥號的可編程鍵,接線員只需點擊一下鼠標就可查看整個企業通信錄,並且接線員可以將呼叫接入拖放在用戶對象上。 互操作性 許多VoIP系統提供與基於標準的IP電話的互操作性,幷包括對H.323和MGCP(媒體網關控制協議)的支持。但是,更廣泛的行業信令標準是SIP(會話發起協議)。SIP使端點可輕鬆地互相通信,無需專有網關或轉換服務。Avaya等廠商已經全面支持SIP。使用SIP電話將使終端能夠與其他SIP兼容設備(如會議終端)以及應用(如IM和出席管理)的集成變得十分容易。例如,Nortel的電話系統支持多媒體桌面和小組會議系統。Siemens則利用Microsoft的Real-Time Communication Server提供出席管理功能。Avaya的4602SW電話爲SIP兼容設備,它不但具有高端IP終端的所有特性和功能,而且價格更便宜。 網絡性能 VoIP系統對網絡性能相當敏感。一方面,VoIP增加了對網絡帶寬的需求,可能影響WAN鏈路上的其他企業應用。而另一方面,具有高時延或延遲的繁忙的網絡將導致談話的斷續,使呼叫質量下降。大多數IP電話支持像G.711、G.729和G.723這樣的標準編解碼器。這些編解碼器對語音進行採樣,在傳輸時對語音進行壓縮,然後在接收時對語音進行解壓,來節省帶寬。G.711編解碼器利用PCM(脈衝編碼調製),在IP上以大約80 Kbps的速度對語音進行採樣和傳輸。如果帶寬有限,G.729編解碼器將語音壓縮到大約40Kbps,但處理壓縮算法增加了時延。G.723編解碼器對語音數據進行進一步的壓縮,因而增加了終端之間更大的時延。 如果用戶希望在不增加時延的情況下節省帶寬,一定要保證使用的編解碼器支持VAD/SS(無聲抑制語音激勵檢測)。無聲抑制通過過濾背景噪音和只在有人講話時傳送數據包來減少帶寬的使用。
 
企業IP電話選型參考
     要確保電話易於升級和利用TFTP服務器進行配置。
●其他有助於管理電話的特性包括呼叫日誌、診斷性呼叫質量信息以及在需要時將電話端口調節爲半雙工或全雙工的手工設置。
●在一些情況下,像交換機或PC這樣的中間設備可能不能自動檢測電話的連接,因此需要手工調節。
●IP電話創新更加值得在選購時多加留意。例如,Mitel Networks的5230 IP可以全面與PDA集成,甚至可以作爲PDA的駁接站使用的功能。這將激活PDA上的電話特性,使電話功能從一臺設備轉移到另一臺設備成爲可能。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