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瘋狂營銷的公司:蘋果居首

市場和性一樣——每個人都認爲自己很擅長。當然,事實上,只有很少數的人才真正地擅長。真正擅長的人是如此之少,所以當每年我想挑選十家真正明白自己在做什麼,銷售什麼的公司是如此糾結。奇怪的是,挑選出十家營銷非常糟糕的公司卻非常容易。

記住,這和性一樣,每個人對於什麼是市場營銷,什麼是了不起的市場營銷都有着不同的定義。下面是我的定義:市場營銷創造並推廣客戶會花錢購買的產品和服務。了不起的市場營銷意味着總是要超越競爭對手。

爲什麼我的定義是對的呢?顯然沒什麼能證明這一點。甚至我自己都沒有這樣說。但是我曾經一度在一些科技公司裏負責過市場營銷工作。我總是發現這種定義非常迷人,並不非常主觀。而且,這裏是我的博客文章——這是我認爲十大市場營銷做得非常了不起的公司的名單:

蘋果公司。蘋果公司可以說是一家真正懂得市場營銷的科技公司。它定義了新一代的了不起的產品,甚至在人們自己還不知道自己要什麼的時候,就在既有的市場裏創造出了改變遊戲規則的產品。它不用焦點小組或者市場調查;蘋果公司自己就是焦點小組。和地球上其他任何一家公司相比,蘋果公司都能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渠道和消息。更不用說在1984年的超級碗比賽中,那場名爲”Think Different”的iPod剪影廣告戰役了。

耐克。讓我們面對現實:耐克原本是一家運動鞋公司,在某種程度上已經成爲了全球最大的體育鞋類和服裝公司,該公司是這個星球上最著名的品牌之一,它是標普500指數成分股之一,市值480億美元。它是如何做到這一點的?了不起的市場營銷:閃電狀的標誌,“腳的語言”的廣告,當然,還有贊助優秀運動員。我不知道,我猜想耐克就是做到了這一點。

Geico。從一家小型政府僱員保險公司成長爲一家擁有1000萬份保單、280億美元資產的保險巨頭,這家公司已經在全世界範圍內成爲保險行業內廣爲人知的一個品牌,這一切都取決於兩個關鍵詞:沃倫.巴菲特和市場營銷。Geico有一些這個星球上最好的廣告理念:壁虎、穴居人、小豬和我現在最喜歡的電動豚鼠在一艘划艇之上:“這真是有點奇怪。一個這麼簡單的詞。划船。”

百威。似乎沒有其他方法能夠解釋爲什麼一家產品如此糟糕——這不僅僅是我個人的淺見,從各個角度看,任何真正喜愛這種飲料的人都會有同感——的公司卻成了美國的代表性品牌,而且也許是有史以來最強大也最成功的酒精飲料品牌。

聯邦快遞。評論家們永遠都在說這家公司的名字有多傻,公司標誌的變化有多白癡。好吧,他們很無知。和其他所有的事情一樣,改名可能是愚蠢的行爲,也有可能很聰明。採用病毒式的連詞“FedEx”讓聯邦快遞能夠利用自己在快遞領域的領導地位,涉足地面和其他商業服務。這非常棒。該公司的廣告也是突破性的。

西南航空公司。通過對客戶的關注,用對的而不是傳統的方式做事,允許員工在工作的時候有一些娛樂,爲區域機場提供短途航線,成爲第一家廉價航空公司,Herb Kelleher打破了航空業的既定模式,讓航空旅遊變得有利可圖。西南航空公司打破了行業模式。而且,不僅僅是如此,該公司還提供了行李免費的服務。

IBM。我從來沒想到自己會這樣說,但是證據是無可辯駁的。當藍色巨人通過將自身的硬件、軟件和諮詢業務整合避免破產的時候,就成爲了世界上第一家可以爲客戶提供一切的垂直整合的IT服務公司,通過在稀薄的空氣中創造的巨大市場,IBM已經成爲了一家事實上的市場營銷公司,並且在這個領域取得了令人敬畏的成績。畢竟,誰不希望擁有一個更智慧的地球呢?

Adobe。很少有軟件公司能夠在微軟掠奪性的攻擊下生存下來:IBM/Lotus, Oracle (ORCL), Apple, SAP (SAP)和Adobe (ADBE)都是其中的佼佼者。不知道爲什麼,這家相對較小的公司推出的產品實際上已經成了每個“知識工人”每天都要使用的工具。該公司目前的首席市場營銷官Ann Lewnes曾經參加了英特爾著名的奔騰產品品牌的創建和“Intel Inside”計劃。該公司的創始人也是一些很優秀的傢伙。

豐田。通過推出雷克薩斯品牌,打入了奔馳和寶馬的市場,把“人體工程學”這個詞帶進了我們的字典中,推銷“安靜”並且讓經銷商服務體驗變得比牙根管填充手術更讓人愉快,豐田公司在市場營銷方面成績斐然。它還推廣了跨界的奢侈型SUV(Lexus RX),用普銳斯颶風席捲了全世界,並且積極地在自己的汽車裏採用了混合動力技術。該公司成立於1926年,剛開始是Toyoda Automatic Loom Works,到2010年,這家公司已經成長爲這個世界上最頂尖的汽車製造廠商之一。

三星。這家韓國公司已經慢慢地穩步成長爲頂尖的消費電子產品品牌。這家公司慣於每年都召開年度戰略會議,公司所有的高管都會花時間研究來自各大競爭對手——例如索尼、諾基亞、松下和蘋果公司——的最好的競爭產品。我不知道他們是否現在仍然這樣做,但是從第一天開始,三星公司就沒有采用亞洲傳統的科技驅動的模式,而是採用了市場推動的模式,並且成爲了一家市場領先的公司。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