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準之爭利益所在

標準之爭利益所在

一、標準之爭的實質論述
       自古以來人類的語言、文字及其載體都是爲了方便人們溝通、交流和記錄、傳播人類文明與智慧的,不同的語言、文字爲不同地域的民族掌握與運用,其表述與發音的不同都不能阻礙信息的傳播和智慧的傳遞,而作爲語言、文字的載體更不能成爲限制人類傳遞信息和表現智慧的桎梏,不管這個載體是口頭、結繩、竹簡、毛皮、紙張、磁帶、光盤、電子文檔,都不應該以私有的協議成爲信息表達載體的公共標準,即所謂的國際標準。人類從洪荒的歷史走來,四大文明古國都曾使用過象形文字,但只有華夏文明將象形文字傳承到今天,成爲世界文字寶庫中卓爾不羣的奇葩。我們至今流傳着倉頡造字衆神哭泣的古老傳說,流傳着東漢蔡倫造紙的故事,流傳着北宋畢昇發明活字印刷的傳奇。可是你聽說過倉頡是爲自己造字嗎?你聽說過天下只能用蔡論造的紙書寫嗎?你聽說過畢昇是依靠活字印刷脫貧致富的嗎?當然沒有,因爲人類在信息文明上的進步是恩惠普天之下的。但當人類進入21世紀的今天,有這樣一家國外軟件企業,不顧國際產業標準既成事實,無視人類歷史發展客觀規律,以一己之私,採用魚目混珠、瞞天過海、偷樑換棟、混水摸魚的伎倆,冒天下之大不韙,妄圖把私家協議推行爲國際標準,實乃滑天下之大稽!信息社會下依靠推行私有文件格式作爲國際標準,從而達到自身商業利益的行爲是有悖人倫、有悖道德、有悖古聖先仙智慧、有悖中華文化精髓的行爲。
         但是爲什麼這樣不合情理的事情卻有人執迷不悟躍躍欲試呢?這不得不帶給國人深刻的思考。國際標準是國際貿易相關規則的重要組成部分,國際標準是各國間技術性貿易的措施依據。高技術產品的國際市場競爭首先表現爲標準之爭,也就是標準帶來的經濟利益之爭,其次纔是產品技術、質量、服務的競爭。參與、制定、影響、主導國際產業標準是一個國家在國際經濟競爭中的重要策略;國際標準也是應用型科技信息的戰略制高點;國際標準和專利技術還是國家與國家之間、企業與企業之間
最有效的競爭和制約武器。國際標準同樣關係到我國走科技自主創新的發展之路,在別人私有標準下創新就永遠是在人屋檐下的窘態。不從國際產業標準入手打破知識產權和專利的壟斷,中國人無新可創,沒有科技創新的國家和諧社會建設將是緣木求魚、望梅止渴。
         局外人看待目前沸沸揚揚的文檔格式國際標準之爭好像狗咬狗,一嘴毛,其實不然。文檔格式的國際標準之爭隱含着一場更深層次的對信息控制權的較量與暗戰,誰能控制文檔格式規範,誰將獲得信息社會對信息資源的話語權和開採權。因此,文檔格式的國際標準之爭背後隱藏着未來巨大的商業利益,中國有句俗話:“無利不起早”,沒有利益的誘惑在背後,微軟能這樣賣力的吆喝自家的OOXML文檔格式標準嗎?但我看OOXML標準不是什麼Office Open XML,而是Other Over XML標準,也就是其他標準都玩完的標準,其所謂的、開放的OOXML標準只不過是微軟未來
在中國市場上斂財工具而已。
        今天的電子文檔之爭對於國家而言已經遠遠超過國土之爭、資源之爭、意識形態之爭,擁有一個我們能真正掌握的開放的電子文檔格式國際標準或國家標準是我們應該爭取的國家主權和公民自然權力的一部分,我們今天如果執迷不悟將來就愧對子孫後代。

二、反駁錯誤觀點和別有用心之人的狡辯
錯誤觀點a:支持多個標準是全球多元化發展的需要
        持這種觀點的人純粹沒有邏輯概念,國際產業標準與全球多元化實屬驢脣不對馬嘴的兩回事情。秦統一六國後就實施了度量衡的統一,可見古人2000多年前早就知道統一標準的重要性,但我們沒有聽說秦始皇推行兩套度量衡體制。而標準的重複推出將使人們無所適從,其結果是無標準可以依據。國際標準是信息社會的參照物,世界的多元發展與存在跟國際標準的建立沒有衝突,國際標準只會促進人類有序發展,合理競爭,多元化並存。

錯誤觀點b:市場選擇的標準纔是硬道理
        持這種觀點的人認爲標準要有應用實例的、要有市場存在的、沒有任何商用價值和應用領域支持的標準就跟白紙一樣;認爲先有產品,再有標準纔是正道;認爲通過指定標準反壟斷是幼稚可笑的;認爲從成本考慮接受微軟產品市場存在現實是最划算的。對於持這種觀點的人雖然我有理智但我只能開口罵人,這種觀點人的邏輯其實就是“搶得天下就是王,搶不得天下就是賊”,殊不知盜版也是人家佔領我們市場的策略,這種人根本看不到知識產權和私有專利纔是我們發展最大的成本,我們再不祭出國際標準與之周旋,標準、規則、市場就永遠是人家說了算,我們在VCD、DVD、WAPI等領域的教訓還不能讓國人警醒嗎?在航天技術面前我們求過誰?受過誰的氣?沒有!因爲我們自強,我們想發射衛星就發射,我們想送人上太空就送人上太空。由於歷史原因,我們在一些領域是比別人落後,但再落後中國人也不能傻到因爲落後就讓市場說了算,市場也需要政府的調控,無序不是良性的市場,人家都壟斷到你家裏了,你還有市場可言嗎?不通過制定國際標準重新調整市場遊戲規則,壟斷就永遠是人家的硬道理。在微軟封閉技術、私有協議、盜版策略三大利刃下,我們若想在OOXML標準下實現與開發文檔格式ODF文件的跨平臺、跨文件標準的互操作和信息共享將會付出高額經濟成本。

錯誤觀點c:利益之爭不要拿普通民衆當玩偶。
        持這種觀點的人看到了標準之爭的利益所在,但忘記了國家興亡匹夫有責這句古訓,這次文檔格式的國際標準之爭事關千秋與未來科技自主創新發展的全局,不是誰被誰拿來當玩偶這麼低級,即使國家有關方面沒有意識到國際標準關係到國計民生,作爲一個公民也應該主動出來指出問題實質所在,承擔相應的社會責任,面對國家、民族利益只有精忠報國,沒有被誰利用之疑。
        奉勸持以上三種錯誤觀點人士好好看看國外媒體記者寫的《微軟征服中國(How Microsoft conquered China)》一文吧!(http://money.cnn.com/magazines/fortune/fortune_archive/2007/07/23/100134488/)

別有用心之人的狡辯a、文檔格式標準講究更加開放的立場,目前該領域有Sun(IBM、Google、redhat)等公司參與的國際標準ODF、國內企業倡導的中國本地UOF標準,以及微軟公司的OOXML。把微軟OOXML排擠掉“說不過去”,這也不能對中國標準成爲國際標準起正面作用。這條狡辯純屬魚目混珠,把ODF、UOF、OOXML混合成等同的開放文檔國際標準,其實他不說OOXML的標準長達6000多頁,而ODF和UOF只有五、六百頁;OOXML存在大量不兼容的私有文檔協議的事實,環顧左右而言他。UOF是我們國家標準,成不成爲國際標準跟OOXML私有協議申請國際標準根本不是一回事情。
別有用心之人的狡辯b、儘管一些言論稱目前中國全部都改用國產Office也不會耽誤工作,但Office2003之前的文檔格式沒法與中國軟件兼容。微軟秉着對用戶負責的態度,理當推廣OOXML。這條狡辯就是強盜邏輯下的瞞天過海,請問說着話的人有沒有良心?office2003以前的文檔格式與中國辦公軟件不兼容是誰家的私有文檔協議造成的?中國人花大量人力物力拼命做兼容性開發,誰就是不開放,造成今天文檔格式紛繁複雜的局面?還大言不慚的說要對客戶負責!我還從來沒有見過給別人帶來麻煩還要用更麻煩的解決方法說是對別人負責的邏輯呢!自欺欺人也應該講出技術含量來吧!倪光南院士說的好:“要是誠心爲用戶着想就把過時了的DOC文件格式開放出來,不就自然解決問題了嗎”!看來奸商之意不在OOXML文檔的開放,在乎吾國國民的錢袋子啊!
別有用心之人的狡辯c、微軟爲ODF標準提供了一個“轉換器”,使用基於ODF標準的用戶可以使用翻譯器來使用基於OOXML的文檔,反之亦然。微軟已發佈一個插件,可以在其Office裏打開、保存ODF文檔。這條狡辯最僞善,所謂的“轉換器”就是叫人脫了褲子放屁還要向人家收費,還說你不要臉。想想吧!世界上所有辦公軟件廠商都以國際標準文檔格式ODF存儲文檔,用戶不管是在Linux下還是在windows下用誰家的文字編輯器編寫的文件,到任何時候、任何地點、用任何設備都能打開不比永遠離不開所謂的“轉換器”方便多了;我們即使人均GDP達到大老美的水平,微軟的盜版市場策略會就不實施了嗎?如果人家在壟斷的局面下永遠對我們的市場實施盜版策略我們就永遠有可能存在盜版現象,那人家永遠可以稱我們是不要臉強盜和小偷,所以我們不要僞善的“轉換器”、“插件”、99.99%的轉換率,我們要得是在真正國際標準下的公平競爭。

三、未來的應對
應對a、利用國家法律和行政手段爲中國製定統一的文件編輯器文檔保存標準,通過行政手段、教育體制,在全國學校普及國家制定的文件格式標準的教育,在企事業單位普及基於國家文檔格式標準的辦公應用;並制定相關鼓勵政策與業績考覈。
應對b、在國際標準組織中積極尋找同盟軍,抵制OOXML標準的通過;同時完善UOF的標準。
應對c、大力開展自由軟件、開源軟件的教育與社會普及宣傳工作,建設有中國特色的開源社區,進一步完善各個領域開源社區的建設工作。
應對d、完善開源軟件企業的鼓勵、扶植等相關政策,建立完善開源產業生態圈和人才引進政策。

       此次開放文檔格式國際標準之爭無疑是一次提高全社會對自由軟件、開源軟件認識的良機,社會各界應該齊抓共管,爲國人爭取一個有力的國際產業標準創造理想的輿論環境,爲國產高科技企業的發展爭取有力的時機,爲國人爭取挺直腰桿的話語權!



王開源
2007,8,3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