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企業不喜歡標準成本法?

導讀:
  許多人都認爲成本覈算是ERP中十分重要的部分,正在選型的公司也往往對成本功能非常關注。我也認爲其十分重要,甚至認爲應該把成本覈算能否自動完成作爲ERP實施是否成功的標誌之一。
  
  ERP軟件中一般都有多種成本覈算方法可供選擇,通常分爲兩大類:標準成本法和實際成本法。實際成本法中一般再分爲移動加權平均法、先進先出法、後進先出法等等。說起來各種方法並無優劣之分,然而爲什麼顧問常常推薦採用標準成本法?爲什麼企業中(尤其是國有企業)卻總有人不喜歡標準成本法?這就成了不得不解釋清楚的問題了。
  先說說爲什麼顧問常常推薦採用標準成本法,原因是外資企業多采用標準成本法,或者說在西方國家多數企業採用標準成本法。我常常聽到看到有人這樣解釋,有時還會加上一句“這是先進管理思想的體現”。更多的人可能是更糊塗了,因爲他們不明白標準成本法何處體現“先進”二字。我不認爲標準成本先進,實際成本落後,前面說過各種方法無優劣之分。我認爲西方多數企業採用標準成本的原因是:
  
  o 標準成本簡單
  
  o 標準成本有效
  
  說標準成本簡單,對應的就是說實際成本複雜。事實確實如此,假定遇到以下業務:物料A庫存數量爲0,有兩個採購訂單,價格分別是1元和1.1元,數量都是100個。兩個訂單到貨後,物料A被生產消耗160個,庫存剩餘40個。發票收到後,價格略有不同,分別是1元和1.05元。這樣的情景是經常遇到的,來看看標準成本和實際成本是如何進行帳務處理的,假定相關科目的初始餘額都爲0。
  
  先看標準成本,首先假定物料A標準成本是1元。那麼在入庫時,分錄如下:
  借:存貨100 -訂單1
  貸:材料採購100-訂單1
  借:存貨100 -訂單2
  借:採購價格差異10 -訂單2
  貸:材料採購110 -訂單2
  領用時,分錄如下:
  借:在製品160
  貸:存貨160
  收到發票後,分錄如下:
  借:材料採購100 -訂單1
  貸:應付款100-訂單1
  借:材料採購110 -訂單2
  貸:應付款105 -訂單2
  貸:採購價格差異5 -訂單2
  這時相關科目的餘額分別爲存貨40,在製品160,應付款-205,採購價格差異5,材料採購0。
  
  再看一下實際成本,以移動加權平均法爲例。入庫時分錄如下:
  借:存貨100 -訂單1
  貸:材料採購100-訂單1
  借:存貨110 -訂單2
  貸:材料採購110 -訂單2
  領用時分錄如下:
  借:在製品168
  貸:存貨168
  收到發票後分錄如下:
  借:材料採購100 -訂單1
  貸:應付款100-訂單1
  借:材料採購110 -訂單2
  貸:應付款105 -訂單2
  貸:存貨1
  貸:在製品4
  這時相關科目的餘額分別爲存貨41,在製品164,應付款-205,材料採購0。
  
  比較一下標準成本和實際成本,入庫業務分錄,差不多,標準成本多出一個價格差異而已,一看就懂。領用業務分錄,有區別,標準成本很簡單,不作解釋了。移動加權平均法中168如何得來?是1.05 x 160 =168。單位成本1.05如何得來,是(1 x 100 + 1.1 x 100) / 200 = 1.05。看起來已經複雜不少了。再看發票業務分錄,標準成本不過是按發票價格調整了價格差異,很容易理解。移動加權平均法則要根據材料領用的情況調整存貨和在製品,也複雜了不少。
  
  有人會說,你做的比較很好,但是實際成本的業務分錄我都看得懂,不覺得複雜。是的,從上面的例子,雖然實際成本有些複雜,但是套上計算公式還能理解。可是事情沒完,在企業的實際業務活動中,不會總是隻有這樣的情景。考慮一下如果收到發票時成品加工完畢,在製品已經轉出該怎麼辦?如果收到發票時成品已經發貨了,該怎麼辦?如果是部分成品完工和發貨該怎麼辦?如果部分材料退回供應商該怎麼辦?
  
  採用標準成本法,成品是否完工,是否發貨,是部分完工發貨還是全部,以上列出的業務分錄都沒有變化,材料退回供應商,只要把入庫分錄按退貨數量借貸反一下即可。每天的業務有很多也還是這樣,沒有什麼變化,很簡單。
  
  如果採用實際成本法,你得考慮追加多少銷售成本,調整成品存貨,在製品存貨,退貨時如何還原,如果是先進先出或後進先出,還要考慮批次。而且每天的業務不只有兩三筆,多了怎麼辦?
  
  
  採用實際成本法的企業,尤其是採用手工記帳或採用模擬手工記帳的財務軟件的企業,有幾個能做到按訂單核算成本,不都是按月彙總嗎?這都是實際成本法中的複雜性造成的。
  
  標準成本有效,對應的就是說實際成本無效,什麼地方無效?就是成本控制上無效。有人說我雖然採用實際成本,可是也設置了計劃成本,一樣可以體現出偏差多少。是的,根據計劃成本,可以知道偏差多少。可是有一個前提,就是你首先要知道手上的實際成本是如何計算得出的,然後比較計劃成本纔可以得出每個需要的控制點-如採購價格、材料用量、人工等等偏差多少。從前面的敘述可以看出,你如何知道成品成本與計劃成本的偏差多少出於原材料價格差,多少出於材料消耗差,由於計算過程的複雜性,很多企業只能得出每月的總數,沒辦法明細到具體的業務,眉毛鬍子一把抓,所以也沒有幾個企業能根據計劃成本實現真正的控制。
  
  當然,現在有了計算機系統,可以部分減輕人工計算的複雜,但人們對其理解分析的過程還是複雜的。管理中,簡單有效的方法,比複雜有效的方法好,更比複雜無效的方法好。誰都明白這個道理。爲什麼還不在實踐中應用呢?

本文轉自
http://silverw0396.javaeye.com/blog/90595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