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輸入URL到網頁呈現的過程

1、域名解析

當我們在瀏覽器中輸入一個URL,例如”www.google.com”時,這個地址並不是谷歌網站真正意義上的地址。互聯網上每一臺計算機的唯一標識是它的IP地址,因此我們輸入的網址首先需要先解析爲IP地址,這一過程叫做DNS解析。

DNS解析是一個遞歸查詢的過程。例如,我們需要解析”www.google.com”時,會經歷以下步驟:

    在本地域名服務器中查詢IP地址,未找到域名;
    本地域名服務器迴向根域名服務器發送請求,未找到域名;
    本地域名服務器向.com頂級域名服務器發送請求,未找到域名;
    本地域名服務器向.google.com域名服務器發送請求,找到該域名,將對應的IP返回給本地域名服務器。

2、TCP連接

HTTP協議是使用TCP協議作爲其傳輸層協議的,在拿到服務器的IP地址後,瀏覽器客戶端會與服務器建立TCP連接。該過程包括三次握手:

    第一次握手:建立連接時,客戶端向服務端發送請求報文
    第二次握手:服務器收到請求報文後,如同意連接,則向客戶端發送確認報文
    第三次握手,客戶端收到服務器的確認後,再次向服務器給出確認報文,完成連接。

三次握手主要是爲了防止已經失效的請求報文字段發送給服務器,浪費資源。
3、瀏覽器發送HTTP請求

瀏覽器構建http請求報文,並通過TCP協議傳送到服務器的指定端口。http請求報文一共包括三個部分:

    請求行:指定http請求的方法、url、http協議版本等
    請求頭:描述瀏覽器的相關信息,語言、編碼等。如下
    這裏寫圖片描述
    請求正文:當發送POST, PUT等請求時,通常需要向服務器傳遞數據。這些數據就儲存在請求正文中。

4、服務器處理HTTP請求

服務器處理http請求,並返回響應報文。響應報文包括三個部分:

    狀態碼:http服務常用的狀態碼及其含義如下

狀態碼     含義     常見示例
1**     服務器已經接受到請求,客戶端可繼續發送請求     
2**     請求成功     200:請求已成功,請求所希望的響應頭或數據體將隨此響應返回。
3**     重定向     303:對應當前請求的響應可以在另一個 URI 上被找到,而且客戶端應當採用 GET 的方式訪問那個資源。
4**     客戶端錯誤     404:請求的網頁不存在
5**     服務器錯誤     503: 服務器超時

- 響應頭:包含了響應的相關信息,如日期等
這裏寫圖片描述
- 響應正文:服務器返回給瀏覽器的文本信息,通常的html、js、css、圖片等就包含在這一部分裏面。
5、瀏覽器頁面渲染

瀏覽器接受到http服務器發送過來的響應報文,並開始解析html文檔,渲染頁面。具體的渲染過程包括:構建DOM樹、構建渲染樹、定位頁面元素、繪製頁面元素等。具體可參看:瀏覽器時如何渲染頁面的
6、斷開TCP連接

客戶端與服務器四次揮手,斷開tcp連接。

    第一次揮手:客戶端想分手,發送消息給服務器
    第二次揮手:服務器通知客戶端已經接受到分手請求,但還沒做好分手準備
    第三次回收:服務器已經做好分手準備,通知客戶端
    第四次揮手:客戶端發送消息給服務器,確定分手,服務器關閉連接
————————————————
版權聲明:本文爲CSDN博主「JiajiaAz」的原創文章,遵循 CC 4.0 BY-SA 版權協議,轉載請附上原文出處鏈接及本聲明。
原文鏈接:https://blog.csdn.net/qq_32657025/article/details/79672419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