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數的平庸,來源於查的執行力

每個人年輕的時候都有夢想,可是隨着時間的流逝,夢想卻漸漸荒廢,最後只存在於夢裏。

 

而那些實現理想的人,未必比你我聰明,也未必比你我勤勉,但他們卻往往有着比你我更強的自控力和執行力。

 

你說想要發展興趣,別人早就在閒時寫字繪畫;

你說想要投資理財,別人其實早已在着手研究;

你說工作上要努力奮鬥,別人在職場上已經摸爬滾打了一番。

 

我們總是喜歡嘴上說說,卻從來不願付諸行動,而那些優秀的人,正好相反,高效的執行力已然成了他們對平庸生活最有力的回擊。

 

01

很多時候,我們都喜歡拖延到最後一刻,才匆忙地去做那些本該早就做完的事情。

  • 制定了一堆計劃,可等到月底卻發現,做成的事情寥寥無幾;

  • 臨近考試了,才感覺到恐慌和懊悔,勉強自己熬上幾個通宵來複習;

  • 終於開始行動起來,可卻總是管不住自己,時不時地刷個微博,看個抖音……

 

每個人都會遇到類似的情況,因爲執行力不夠,所以事事拖延,事事懊悔,最後落得一事無成。

 

而那些執行力很強的人,他們不僅僅想到了,而且還做到了

 

最近在讀曾經寫過《喬布斯傳》的作者艾薩科森的一本新書《達芬奇傳》,其中有提及達芬奇會在筆記本上列下每天的待辦事項。

 

比如說,1496年的一天,他寫下這樣一串話:

“今天我要做的事情有:

  • 去米蘭和它的郊區採風

  • 畫一幅米蘭全城圖

  • 找一個數學家給我講講三角形的知識

  • 找一個水力學家,告訴我怎麼去修建一條運河

  • 去研究一下鳥的翅膀,看看它們飛行的奧祕”

 

這一天的任務,包括了繪畫,旅行,數學,水利,動物學五個方面,事情繁多且涉獵很廣,這不禁讓我們感嘆達芬奇旺盛的精力。

更令人震撼的是,達芬奇這一天居然把這五件事情都做完了,並且在第二天還計劃了新的待辦事項。

達芬奇的強大,不僅僅在於他給自己安排無數困難的任務,更在於他能夠做事迅速,在規定的時間裏完成任務,並且不降低做事情的質量。

因爲他在筆記本里還寫到,爲了畫好一個圓,他會連續畫169個圓;爲了調查水流的原理,他會記錄下730項讀水流的發現;爲了瞭解人體各個部位的比例,他就真的會找來一個朋友,測量他身上任何一個部位的長度並計算比例。

 

達芬奇不僅僅是一個畫出蒙拉麗莎的頂級藝術家,更讓人難以企及的,是他能夠將自己全部的想象力轉化成執行力。

 

而我們和達芬奇的巨大差距之一,就是這種超強的執行力。

 

所謂執行力,就是能夠把想法計劃付諸行動的能力,這在於一個人是否清楚地知道如何一步一步地做下去。

 

想到和做到之間,相隔甚遠,而一個執行力強的人,他在行動上往往會經歷這樣一個過程:

在這樣一個執行過程中,最終的目標就是去完成一件事情——想到了就去做,如果不會,那就去學。

 

想到了,學會了,並且最終做到了,這樣纔會使一個人獲得成長,真正地改變自己的生活。

可惜的是,我們大部分人要麼喜歡沉浸於看似積極的幻想中,自欺欺人,要麼對要做的事情望而生畏,遲遲不願行動,由此,執行力就漸漸成了我們跨越平庸的一道鴻溝

 

有人說,一個人的想法是0,執行力是1,那從0到1,就是最關鍵的一步。

因爲沒有這一步,你永遠是0,而一旦你走出這一步,你纔可能從1到10,從10到100。

 

02

沒有執行力,我們就會一直在原地踏步,難以從平庸的生活中跳脫出來。

你制定的一系列計劃,成了你在生活中給自己的一點安慰,可是計劃卻永遠都趕不上變化。

 

你臨時抱佛腳的加班加點刻苦努力,看似填好了自己埋下的坑,但卻常常漏洞百出,留下更多待填的坑。

 

即使你狠下決心,馬上行動,但你卻依然注意力渙散,無法聚焦於要做的事情,結果收效甚微,焦慮和恐慌常常來襲。

 

優秀的人,能夠快速行動,解決問題,而與他們相比,執行力極差卻讓很多人成了資深的拖延症患者。

 

爲什麼我們總是實現不了自己的理想?爲什麼你有很好的創意卻遲遲不肯行動起來?爲什麼我們難以擺脫平庸擠進優秀者的行列呢?

 

而執行力上的低效能,就是問題所在,它往往源自於我們內心常常面臨的多個問題。

 

問題一:選擇太多,信息過載

 

在如今的社會,我們每天都在做大量的決定。

 

週末是去看電影,還是和朋友去郊遊?

想要學習畫畫,是去報一個課程,還是買本書自己學?

想要開始健身,那是去跑跑步,還是去踩踩腳踏車?

 

我們所面臨的選擇題太多,選項也太多,而且因爲我們對自己沒有清晰的認識,不知道什麼對自己最重要,所以在信息過載的情況下,往往不知所措。

 

因爲大腦將主要的精力都用到了對信息的辨識和選擇上,所以行動的時間就自然地推遲了。

 

問題二:內心的噪音太多

 

當你專注地做一件事情的時候,你會感覺到充實而滿足,而當你整天宅在家裏,刷劇上網不見人,你反而會感覺到很累,這其中很關鍵的原因,就是當你無所事事的時候,腦子裏有太多無用的念頭,內心充滿了自責懊悔的消極想法,這就會造成很大的內耗。

 

就像冬天去上班,晚起了半個小時,內心噪音少的人,往往更加積極,發現時間晚了,就會立馬鑽出被窩,刷牙洗臉,儘快地出門。

而內心噪音多的人,則會有很多消極的自我對話——

 

“都怪昨晚熬夜了,結果今天都起不來!”

“今天的會趕不上,領導可能要不高興了。”

“被窩裏太舒服了,真的不想起來啊!”

“真的沒睡好,整天會無精打采吧,要不要今天就請個假啊?”

 

自責,擔憂,糾結,焦慮,這些內心噪音引發的負面情緒不斷地涌向我們,結果就是我們遲遲不願行動,甚至是直接放棄行動,而接下來因爲自己的不作爲,又將引發更多的內心噪音,這進一步吞噬着我們的行動力。

 

問題三:完美主義情結

 

許多人是顯性或隱性的完美主義者——“要麼把一件事情做到極致,要麼就什麼也不做。”

 

這種完美主義的傾向,容易讓人陷入沒有止境的準備和設想中,走向執行力高效的反面,而沒有準備好就成了很多完美主義者的最大託辭。

 

其實,完美主義情結的背後,暗藏的是一種恐懼心態。因爲害怕失敗害怕挫折,所以只要結果有一點點的偏離,他都可能終止行動,停下來繼續設想和計劃,因爲對他來說,只有如此才能與可能的失敗保持距離,從而讓自己不用面對挫折和緊張。

 

這種看似對自己高要求的完美主義,實則是一種拒絕面對現實的眼高手低。

 

問題四:不懂拆解任務

有時候,一個任務因爲過於繁重,在我們眼裏就變成了一種強大的負擔,而我們又缺乏拆解的能力,所以就會陷入一團亂麻的焦慮狀態,不知道從何下手。

甚至在已經行動的情況下,我們也容易因爲缺少規劃,往往今天幹勁十足,結果明天就偃旗息鼓,這直接讓我們沒有辦法持續下去,最終半途而廢。

 

問題五:懶惰,愛給自己找藉口

如果說有什麼是令我們的潛意識感到興奮的,那就是無條件的,強制性的懶惰。

 

懶惰會讓我們給拖延找藉口,在潛意識中創造一個舒適區,然後把我們的精神焦點拉到這兒存儲起來。

 

這時候,你的大腦裏往往會有兩個聲音,一個在拼命地高喊:“快點行動,不要停下來,趕緊把事情幹完!”而另一個聲音則來自於悠閒的舒適區,更具有吸引力地規勸你:“不要動,那件事情太難了,不如給自己找點樂子,什麼都不做的狀態就是最好的!”

 

這五大問題往往就是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執行力低效的根源。

 

當你制定了無數的計劃,下了無數的決心,發了無數的誓言,卻依然深陷於執行力差,喜歡拖延的泥潭,那不妨思考下,自己行動力遲緩到底是什麼樣的問題造成的。

 

而只有直面自己的問題,我們才能對症下藥,找到解決之道。

 

03

在瞭解了我們執行力差的真正問題所在,我們該如何去提高自己的執行力呢?

 

這裏我給出幾個我認爲比較有效的方法。

 

 1  | 積極地自我對話

既然內心噪音太多會造成更多的內耗,延遲我們的執行力,那我們就要想辦法去消除那些噪音。

 

事實上,完全消除內心噪音是不太可能的,因爲每個人都會有與自己的對話,一個更好的方法,是將消極的內心噪音轉化成積極的自我對話。

 

當你擔心自己做不好,害怕自己犯錯,內心有各種自責,焦慮和恐慌的時候,你可以對自己說——

 

“失敗了又怎麼樣,大不了從頭開始。”

“只要自己盡力而爲,就沒有什麼可害怕的。”

“與其在這裏擔驚受怕,不如什麼都別想,直接去做。”

 

其實,因爲完美主義而遲遲不肯行動,也可以通過這樣的對話收穫行動的力量。

 

當你通過積極的自我對話戳破了那層恐懼的面紗,從中獲得了積極的能量,那你就會明顯地發現內心更加平靜和諧,行動力變強,而原來一直不敢面對不敢去做的事情,變得能夠輕鬆地開始了。

 

 2  | 拆解目標

 

很多時候,當一個目標太大的時候,你是無所適從的,因爲我們從中獲得的常常是挫敗感,卻很難有成就感。

 

而只有當我們在做一件事情的時候能夠獲得源源不斷的成就感,我們才能夠持續地行動下去。

 

就像你給自己設定“每天運動一小時,一個月減重20斤”的目標,這個目標意味着你每天要有大量的運動和嚴苛的飲食,而這對於一個從來不運動的人來說,簡直就是一場酷刑。

 

這時候,即使你開始行動,也會感覺到力不從心,因爲這個目標對你來說太難了,難到只要想一想都會心如死灰。

 

而對於我們的大腦而言,成就感纔是最有效率的激勵方式。

 

所以,在計劃執行的時候,我們可以把目標拆解成一個一個能讓自己產生成就感的小目標,讓自己能夠在小目標中循序漸進,不斷獲得成就感,獲得正反饋,從而讓我們持續行動下去,最終達成一個大目標。

 

就像你的目標是減肥20斤,每天運動一小時,那不妨讓自己在行動上的第一個目標設定爲每天運動15分鐘,當我們能夠穩定而順利地完成第一個目標,那你就可以進一步,讓自己每天運動20分鐘,半個小時,逐步地提高目標的難度,最終完成最終的大目標。

 

 3  | 細化任務

在我們設定好了一個合適的目標,就需要對要執行的目標進行任務細化。

 

就如上面說的,每天運動15分鐘,那進行任務細化的時候,你就需要問自己這些問題:

  • 這15分鐘的運動要安排在什麼時間段?

  • 在這15分鐘裏,我要做什麼運動?跑步,舉重還是拉昇?

  • 如果是跑步,多少速度合適?如果是舉重,舉多重的槓鈴,一組舉幾次呢?

 

只有當我們在計劃的時候把這些細節的問題考慮清楚,那我們在執行的時候纔不會因爲需要費力地思考而延遲行動。

 

如果你在執行的時候,還要去思考做什麼怎麼做,那隻能說明你沒有在計劃階段下功夫,這勢必給我們的行動力造成了極大的阻力。

 

高效執行的最好策略,是一看到要做的計劃,就可以不假思索地無腦執行。

 

這就要求我們在做計劃的時候,要將任務細化,考慮周詳:

  1. 任務明不明確,能不能一眼就看明白

  2. 具體到每一個詳細的步驟了嗎?

  3. 執行的時候,是不是可以不加思考地按步驟走下去?

  4. 如果遇到了問題,我們該如何處理?

 

當我們把所有這些東西都考慮好了,計劃纔會是一個可執行的計劃,而一個好的可行性計劃,就像是繪製出了一個流程圖,下一步該怎麼走,我們心裏一清二楚。

 

 4  | 給執行營造便利

當你想要畫畫的時候,如果你還在找畫筆,找顏料,那你只會在這些瑣碎的事情上耗費掉自己行動的熱情。

 

想要提高執行力,就需要給自己營造行動上的便利,讓行動所需要的客觀條件一應具足,從而減少我們行動的阻力。

 

也就是說,在你做好計劃之後,你需要想一想:

  • 這項任務需要什麼樣的環境,什麼樣的工具?

  • 哪些是我需要提前準備好的,放在哪裏可以減少行動阻力?

 

就像你要跑步,如果你的運動服,運動鞋都深藏在櫃子裏,這時候你需要翻箱倒櫃地把裝備拿出來,那你還願意去跑步嗎?

 

但是如果你很早就把運動裝備準備好,放在門口觸手可及的地方,那在你想要跑步的時候,你就可以即刻行動,沒有內耗。

 

所以,當你要讀書的時候,不妨把書放到顯眼的地方,當你準備學習的時候,不妨關閉手機,免受干擾。

 

 5  | 建立內在的驅動力

當我們發自內心地想要去做一件事情的時候,我們往往可以毫不費力地行動起來,而且因爲全神貫注於所做的事情,我們更能夠進入到心流的狀態,從而不僅僅是達成目標,並且能收穫內心的幸福感。

 

所以,我們需要去給自己的目標任務構建意義感,並且清楚地瞭解自己爲什麼要去做這件事情。

 

這其實依然涉及到了我們的價值觀——

 

“我想成爲一個什麼樣的人,什麼對於我來說是重要的。”

 

就像我持續地寫作,我不是停留在想要通過寫作賺錢養活自己,而是給它賦予了更多的意義:

把寫作當成自我成長的一個工具,通過記錄下自己的思考來認識自己,重構自己;

把寫作當做一個與他人進行溝通交流的媒介,希望自己的生活理念和正面思考,可以給別人帶來價值和改變。

 

這些更深層次的意義感,最終讓我能夠在下班之餘依然去學習新知,思考人生,讓我能夠在焦頭爛額忙不過來的時候,依然能夠堅持輸出,持續地寫作。

 

想要在執行力上有更持久的高效,那就需要我們直面內心,找到自己做一件事情的意義和驅動力,這纔是我們擺脫平庸最本質的解決之道。

 

04

執行力的本質和內核,就是要切中要害,不留死角,解決問題。

 

而一個人的執行力強不強,就看他在自己遇到困難的的時候是否能夠持續不斷地踐行。

 

如果一個人能夠直面自己的問題,明確知道自己是誰,自己想要什麼,應該怎麼做,他就會非常堅定,擁有高效的執行力,從而對生活充滿掌控感。

 

人生,歸根結底就是一場自我探索的旅程。

 

很多時候,平庸或者卓越,都潛藏於我們日常生活中的行動裏,最重要的不是你曾經想到過什麼,而是你最後做到了什麼。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