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到100的技術發展 -- 0到1的起航

大家都愛進大廠,大家都愛談高併發,大家都愛說海量用戶、海量數據。確很少聽到創業公司應該怎麼做技術,怎麼求發展。本人因爲不夠聰慧,沒有在BAT這樣的公司好好工作過,但是卻認識了從0到1,1到100的大部分過程,在此做一個分享

本篇說說對創業公司技術組織的看法

環境

創業公司首先氣氛一定要有,沒有君臣之分,沒有強弱之分。作爲一家創業公司,在市場上沒有任何立足之地,存活是主要任務,這直接影響了技術方案與戰略。“能快速解決當前問題”的方案,往往是最好的。所以在這個階段,需要的是靈活運用的人才,比如你招了java工程師,他發現這個用excel也能搞定,或者用其他的軟件也能搞定。那麼應該鼓勵,因爲他解決了實際問題。然而這類人才往往聚焦於:入行不長的年輕人、多次換職業(產品、運維、DBA都做過)的中工齡人。而專精人才,只需要極少部分,1個足矣,甚至可以沒有。

ps.如果你去求職,對方是個小公司,裏面又是BTA大神,又是非常高大上的技術,或者你聽都沒聽過,你可以不用去,這樣的公司很難發展起來,多半是老闆好高騖遠,薪資支出快會拖垮他。

       戰略

那初創型公司應該選擇怎樣進行怎樣的技術戰略呢?只做必須用代碼落地的東西。比如公司做交易所,那麼核心就是交易,其他的不要,能買能賣就行了,風控類、認證類、數據類 全部省略,因爲初期流量太少,很多業務處理頻率非常低,人工處理即可。那麼技術應該如何架構呢:單節點部署、多項目結構。服務器上就只一個節點,一爲公司省錢,二維護方便,出問題了,最好的方案,先重啓。項目結構上一定要夠簡單,按業務類型劃分,比如交易所:登錄後業務、無登錄業務,這樣就夠了。不用考慮什麼未來有太多問題,需要付出多少代價,畢竟現在還有可能活不下去

落地(以數字交易所爲例)

1.團隊搭建:3-5人

2.開發環境:無需本地服務器,直接在開發機上跑項目

2.業務架構:前端登錄業務、前端非登錄業務、後臺作業系統

3.部署架構:前端業務.jar、後臺系統.jar(以java爲例)

4.周邊成本:用雲服務、比如錢包、短信、郵件

5.技術架構:springboot 阿里雲mysql (k線可以採用外部接口的數據)

至此,0已經畫上了句號,至少有一個產品在線上了。

當前爲最簡陋版 數字交易所,運維成本 < 每月1000元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