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模式常见面试题

https://blog.csdn.net/ljh0302/article/details/81562415

设计模式一套被反复使用,多数人知晓的代码设计经验的总结,实现可重用代码,使代码更容易被理解,保证代码可靠性。

总体来说,设计模式分为三大类:

创建型模式(五种):工厂方法模式、抽象工厂模式、单例模式、建造者模式、原型模式

结构型模式(七种):适配器模式、装饰器模式、代理模式、外观模式、桥接模式、组合模式、享元模式

行为型模式(十一种):策略模式、模板方法模式、观察者模式、迭代子模式、责任链模式、命令模式、备忘录模式、状态模式、访问者模式、中介者模式、解释器模式。

常见的设计模式介绍:

1、单例模式

意图:保证一个类仅有一个实例,并提供一个访问它的全局访问点。

主要解决:一个全局使用的类频繁地创建与销毁。

何时使用:当您想控制实例数目,节省系统资源的时候。

如何解决:判断系统是否已经有这个单例,如果有则返回,如果没有则创建。

关键代码:构造函数是私有的。

应用实例: 1、一个党只能有一个书记。 2、Windows 是多进程多线程的,在操作一个文件的时候,就不可避免地出现多个进程或线程同时操作一个文件的现象,所以所有文件的处理必须通过唯一的实例来进行。 3、一些设备管理器常常设计为单例模式,比如一个电脑有两台打印机,在输出的时候就要处理不能两台打印机打印同一个文件。

优点: 1、在内存里只有一个实例,减少了内存的开销,尤其是频繁的创建和销毁实例(比如管理学院首页页面缓存)。 2、避免对资源的多重占用(比如写文件操作)。

缺点:没有接口,不能继承,与单一职责原则冲突,一个类应该只关心内部逻辑,而不关心外面怎么样来实例化。

使用场景: 1、要求生产唯一序列号。 2、WEB 中的计数器,不用每次刷新都在数据库里加一次,用单例先缓存起来。 3、创建的一个对象需要消耗的资源过多,比如 I/O 与数据库的连接等。

注意事项:getInstance() 方法中需要使用同步锁 synchronized (Singleton.class) 防止多线程同时进入造成 instance 被多次实例化。

2、工厂模式

在工厂模式中,我们在创建对象时不会对客户端暴露创建逻辑,并且是通过使用一个共同的接口来指向新创建的对象。

意图:定义一个创建对象的接口,让其子类自己决定实例化哪一个工厂类,工厂模式使其创建过程延迟到子类进行。

主要解决:主要解决接口选择的问题。

何时使用:我们明确地计划不同条件下创建不同实例时。

如何解决:让其子类实现工厂接口,返回的也是一个抽象的产品。

关键代码:创建过程在其子类执行。

3、抽象工厂模式

抽象工厂模式(Abstract Factory Pattern)是围绕一个超级工厂创建其他工厂。该超级工厂又称为其他工厂的工厂。这种类型的设计模式属于创建型模式,它提供了一种创建对象的最佳方式。

在抽象工厂模式中,接口是负责创建一个相关对象的工厂,不需要显式指定它们的类。每个生成的工厂都能按照工厂模式提供对象。

意图:提供一个创建一系列相关或相互依赖对象的接口,而无需指定它们具体的类。

主要解决:主要解决接口选择的问题。

何时使用:系统的产品有多于一个的产品族,而系统只消费其中某一族的产品。

如何解决:在一个产品族里面,定义多个产品。

关键代码:在一个工厂里聚合多个同类产品。

4、观察者模式

当对象间存在一对多关系时,则使用观察者模式(Observer Pattern)。比如,当一个对象被修改时,则会自动通知它的依赖对象。观察者模式属于行为型模式。

意图:定义对象间的一种一对多的依赖关系,当一个对象的状态发生改变时,所有依赖于它的对象都得到通知并被自动更新。

主要解决:一个对象状态改变给其他对象通知的问题,而且要考虑到易用和低耦合,保证高度的协作。

何时使用:一个对象(目标对象)的状态发生改变,所有的依赖对象(观察者对象)都将得到通知,进行广播通知。

如何解决:使用面向对象技术,可以将这种依赖关系弱化。

关键代码:在抽象类里有一个 ArrayList 存放观察者们。
————————————————
版权声明:本文为CSDN博主「ljh0302」的原创文章,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blog.csdn.net/ljh0302/article/details/81562415


单例模式:  保证一个类只有一个实例 并且提供一个访问该实例的全局访问点

应用场景:比如说任务管理器,回收站

优点:由於单例模式只生成一个实例,减少了系统性能的开销

           单例模式可以再系统设置全局的访问点,优化共享资源访问

饿汉式:

懒汉式:


工厂模式:

简单工厂模式:

工厂方法模式

抽象工厂模式:围绕着一个超级工厂生产其他工厂该超级工厂又被称为其他工厂的工厂

 

 

 

 

 

你说一说OOP的设计模式的五项原则

参考回答:

1、单一职责原则

单一职责有2个含义,一个是避免相同的职责分散到不同的类中,另一个是避免一个类承担太多职责。减少类的耦合,提高类的复用性。

2、接口隔离原则

表明客户端不应该被强迫实现一些他们不会使用的接口,应该把胖接口中额方法分组,然后用多个接口代替它,每个接口服务于一个子模块。简单说,就是使用多个专门的接口比使用单个接口好很多。

该原则观点如下:
1)一个类对另外一个类的依赖性应当是建立在最小的接口上

2)客户端程序不应该依赖它不需要的接口方法。

3、开放-封闭原则

open模块的行为必须是开放的、支持扩展的,而不是僵化的。

closed在对模块的功能进行扩展时,不应该影响或大规模影响已有的程序模块。一句话概括:一个模块在扩展性方面应该是开放的而在更改性方面应该是封闭的。

核心思想就是对抽象编程,而不对具体编程。

4、替换原则

子类型必须能够替换掉他们的父类型、并出现在父类能够出现的任何地方。

主要针对继承的设计原则

1)父类的方法都要在子类中实现或者重写,并且派生类只实现其抽象类中生命的方法,而不应当给出多余的,方法定义或实现。

2)在客户端程序中只应该使用父类对象而不应当直接使用子类对象,这样可以实现运行期间绑定。

5、依赖倒置原则

上层模块不应该依赖于下层模块,他们共同依赖于一个抽象,即:父类不能依赖子类,他们都要依赖抽象类。

抽象不能依赖于具体,具体应该要依赖于抽象。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