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爲什麼要考非全日制研究生

趁年輕要多讀書,工作是一輩子的事,而讀書就那麼幾年。

先說說我目前的情況。本人是 2020 考研在職考生,互聯網開發相關從業者,目標院校是北京交通大學計算機學院電子信息專業軟件工程方向非全日制。初試成績尚可,超去年分數線 50 多分,目前正在準備複試。

大學那時候沒有選擇讀研而是直接工作,其實就有考慮過如果以後有機會的話讀個非全研究生。而真正開始決定考研是從去年,也就是 2019 年春節之後。記得當時在網上看到一個在職考研成功的大佬分享自己的經驗,他是個本科畢業多年的程序員,經過幾個月的備考,最後成功考上了北京交通大學計算機學院的非全日制研究生。

和大佬的情況做了一下對比,我發現自身情況跟這位大佬很相似,同是本科畢業多年,同是程序員,同是想在北京地區考取計算機專業的非全日制研究生。於是又翻看了他的備考經驗,感覺整個過程的難度還是在我可以接受的範圍之內的,爭取一下有考上的希望。於是,一直伺機考研的我在那一刻將考研這個想法轉正,並開始踏上了我的漫漫考研之路。

很多我身邊的人在知道我要考研後大多都會問我一個問題,這也是我一開始不斷問自己的問題:爲什麼要選擇考非全日制研究生呢?其實這個問題,應該從兩個方面來思考:一是爲什麼要讀研?二是爲什麼要選擇非全日制?

爲什麼工作後還是要選擇讀研呢?

提升學歷

我於 17 年畢業於瀋陽航空航天大學計算機相關專業,大三那年在選擇考研和工作的時候,經過我的再三考慮,最終選擇了直接工作。那時候的想法是:計算機專業不太需要考研,這一行更看重能力,擁有出色的編程能力,就算是本科學歷也好找工作。而且當時院裏還有幾個大神,拿到了 BAT 的實習 offer,這說明大廠對學歷其實不是硬性的要求,這更促使我選擇直接工作。

當然了,今天回頭再看我那時的想法,放在今天也還算部分適用。現在計算機本科找工作,但凡有點基礎還是不算難的。但重新審視有關計算機專業是否要讀研,其實不是需不需要的問題,而是自己想不想的問題。對於我來說,我從不後悔放棄考研這個決定,但沒讀上研究生對我來說一直是個遺憾。身邊不少朋友都念了研究生,工作後更是發現越往高處走,周圍研究生學歷的人越多,這種大環境無時無刻不在刺激着我。

雖然我不認爲研究生一定比本科生能力高,因爲用倖存者偏差在兩個個體之間比較沒有意義。但是,對於一個人來說,他讀了研究生,一定要比過去的那個本科學歷的他,收穫更多、能力更高、視野更廣。所以,對我來說,如果有機會讀研,我一定會全力以赴的爭取。

想在計算機領域更深一步探索

選擇計算機這條路,不是因爲它當下多麼的熱門,而是我一直以來都很喜歡。考大學時,我報考的所有學校的所有志願都只跟計算機相關。因爲天生比較熱愛,所以學起來沒有太大壓力,有關各種應用技術鼓搗起來也比較得心應手。

工作以後,我在工程應用方面的能力確實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但在處理一些更深層次問題的時候,就顯得心有餘而力不足了。雖然在應用技術方面上手很快,但是在某些底層的原理問題上,知識儲備就顯得比較匱乏了。

其次,我發現我還欠缺一種在遇到未知問題時,潛心鑽研的精神和能力。所以,我想通過讀研的這個過程,鞏固並不斷填充自己在計算機領域的知識結構,同時鍛鍊自己發現問題、研究問題和創造性解決問題的能力。我相信讀研能帶給我工作中給不了的新視角、新體驗、新高度。

結交更多優秀的人

本科時候還是太單純,現在回想起來,那時候每天嘻嘻哈哈,交際簡單,跟老師們的交流不多,也沒有結識更多有趣的、優秀的人。雖然沒什麼太多煩惱,但是在不知不覺中荒廢了很多時間,浪費了很多資源。所以,如果有重返校園的機會,我會結交更多優秀的老師和同學,從他們身上學習更爲優秀的品格和能力,提高自身的格局和眼界。

爲什麼要選擇非全日制?

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培養模式最適合我這種在職狗

按照教育部頒發的對非全日制研究生培養的說明,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培養形式更加靈活。大部分高校對非全研究生的授課時間安排在工作日晚上或週末,這對在職人員是非常友好的。在保證工作的同時,又能有機會念書深造,何樂而不爲呢?

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含金量有所保證。

現在我們所討論的非全日制研究生並不再是過去的在職研究生了,有關在職讀研的政策早已今非昔比。在這裏,對還不知道有關非全日制研究生改革的朋友們簡單普及一下。2016 年 9 月,教育部發表了《教育部辦公廳關於統籌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管理工作的通知》,這一文件的發佈,標誌着過去單證在職研究生的時代已成爲歷史,取而代之的是更爲規範的、對入學和畢業要求更高的雙證非全日制研究生。

文件中提到“要統一組織實施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錄取,堅持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同一質量標準”。這也就是說,非全日制研究生和全日制研究生一樣,統考統招,同一張卷子,同樣的國家線,在培養質量和畢業標準也要和全日制一樣。過去在職研究生單獨考試,給錢就能念,隨便混混就能水個學位證的亂象不再存在。

當然,有的人可能會問,既然選擇讀研,爲什麼不去考個全日制研究生呢? 對於這個問題,我覺得要結合的自己的實際情況理性選擇。首先,要搞清楚自己讀研的目的。在職人員考全日制和應屆生考非全日制也大有人在,每個人的目標都不盡相同,沒有什麼事是絕對的。就我而言,讀研主要還是想在工作之餘,彌補下對自身學歷的遺憾,以及提高自己的學習和研究能力,而非全研究生可以滿足我讀研的目的。

其次,我已經畢業了 2 年多,離開校園那麼久,對課本知識的掌握和應試能力都有所下降。如果選擇報考全日制研究生,可能需要脫產複習以保證有更多的精力去備考,這樣的話考研的風險就大了很多。一旦沒有考上,就需要重新找工作,那麼中間斷了一年多的工作經歷就顯得很傷。

而就算順利考上了全日制研究生,還需要拿出 2 到 3 年的時間來攻讀,而畢業後我就已經年近 30 了,那時候如果再以應屆生的身份去找工作,在計算機這個行業,論工作經驗比不上那些有 5、6 年工作經驗的職場人士,論年紀被那些應屆碩士生屌打。畢竟互聯網行業在入職早期還是比較拼年齡、拼實踐能力的,年輕人有更快的學習能力和加班熬夜的資本,而對於快 30 歲的我在工作經驗和身體素質上都不具備競爭力,處境就略顯尷尬了。

所以,如果能在保持工作的同時,又能提升自己的學歷,那麼非全可能就是我目前的最佳選擇。就算考研失敗,至少我還可以繼續工作,而且在備考過程中也鞏固了數學、英語以及專業課知識,沒什麼太大損失。

另外,關於目前網上對非全日制研究生認可度的爭議問題,我個人覺得如果不是爲了考公、考國企等走體制內這條路的話不必過於糾結,尤其是計算機、互聯網在職人員。因爲目前的爭議主要集中在校招時非全學生所受的“歧視”上,而且大多是體制內的崗位,而對於私企在職人員來說,畢業後我們也不太可能以應屆生的身份去參加招聘,積累了多年的工作經驗,肯定是要走社招的,而且多年的工作經驗 + 研究生學歷,是很有競爭力的。更多有關對非全研究生的爭議問題,在這裏我就不多做展開了,我會再專門寫一篇文章談談我個人對非全研究生爭議的一些看法。

總之,對於在職人員來說,無論是因爲想要提高學歷、還是彌補遺憾、還是想學到更多的知識,如果想要在不耽誤工作的同時提升自己,那麼非全日制研究生就是個非常不錯的選擇。況且自從 16 年非全改革以來,教育部也不斷改良相關政策法規,鼓勵大家報考非全日制研究生,並要求嚴格保證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培養質量以及保護其相應權益,所以我們有理由相信非全日制研究生的未來會更加光明!

最後,祝今年已經在準備複試的小夥伴以及開始準備明年考研的 21 年考生都能取得好成績!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想要了解更多非全研究生資訊或備考經驗,歡迎關注我~

  • 微信公衆號 - 在職非全日制考研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 新浪微博 - @在職非全日制考研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原文作者: 喝酒不騎馬
原文鏈接: https://www.matalking.com/a/2796405841/
版權聲明: 本博客所有文章除特別聲明外,均採用 BY-NC-ND 許可協議。轉載請註明出處!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