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那麼多成功案例,你爲何還是做不好項目?

二戰機翼加固案例

據說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發生過這樣一件事。隨着戰爭的發展,以英美爲代表的盟軍開始對德國本土展開空襲。雖說當時的德國已經是強弩之末,曾經稱霸一時的空軍更是消耗殆盡,但地面防空炮火還是對盟軍的飛機造成了嚴重的威脅,大量飛機被擊傷、擊落,損失慘重。

爲了降低飛機被擊落的概率,有必要對機身的關鍵部位進行相應的加固。工作人員對參戰返回的飛機做了全面的檢查,他們發現,幾乎所有飛機的機腹部分都彈痕累累,而機翼卻幾乎沒有被炮火擊中的痕跡。於是軍方決定對飛機的機腹部分進行加固,以應對敵方密集的槍彈。

不過,哥倫比亞大學的統計學教授沃德(Abraham Wald)卻給出完全不同的建議:真正需要加固的是機翼,而不是機腹!他的理由是,雖然被檢查的飛機腹部都是累累的彈痕,損傷嚴重,但這並沒有影響到飛機最終安全返航。

能確保返航的,顯然不是受傷的機腹,而是相對完好的機翼。但是爲什麼沒有發現大量機翼受損的飛機呢?原因很簡單:並不是機翼比機腹更不容易被擊中,或更結實,而是那些機翼中彈的飛機已經無法返航,被擊落了!

經飛行員的證實,統計學家的觀點是正確的。飛機的機腹中彈,對飛行的影響不大,但是如果機翼一旦被擊中,安全返航的概率幾乎爲零!那些能接受檢查的飛機,只不過是因爲幸運,躲過了機翼中彈的滅頂之災罷了。

最終,軍方採納了專家的建議,對參戰飛機的機翼部分做了合理加固。果然,飛機被擊落的數量大大減少了。

倖存者偏差

這個故事揭示了一個重要的心理學概念:倖存者偏差。我們先看幾個關於倖存者偏差的小段子:

春節前夕,某電視臺記者在火車上採訪了多位旅客,大家紛紛表示都買到了火車票,春運車票一票難求的問題得到了明顯改善!

爲什麼大人沒有孩子那麼挑食?因爲吃什麼、做什麼都是大人自己決定的!

賣降落傘的電商爲什麼好評率是100%?因爲所有發生故障的降落傘的主人已經沒機會給差評了!

這幾個段子都涉及了倖存者偏差,讓人哈哈一笑之餘,也讓我們更直觀地理解了什麼是倖存者偏差:一種認知過程中出現的“歸因”錯誤。也就是用某種特定環境、背景下的結論,來推測更廣泛環境的狀況。即使在特定環境下的結論是客觀、真實的,但放到別的場景中,或更大的環境裏,這個結論往往並不具有普適性和全面性。比如同樣是旅客,火車上的人都買到了票,不代表所有需要買票的人都已經買到了票。

既然是段子,當然力求通俗易懂,搞笑至上,不免有誇張的嫌疑。但生活中那些並不搞笑的真實例子,究竟是不是受到了倖存者偏差的影響,可能就沒有這麼一目瞭然了。

比如1936年,美國總統大選,《文學文摘》雜誌做了140萬人的電話調查,顯示競選人阿爾夫•蘭登會贏得大選,這個調查有多大的可信度呢?在古埃及的文物中發現了莎草紙,而在同時期其他地中海文明,比如腓尼基、古希臘、古羅馬則沒有發現,能說明該時期莎草紙在埃及應用廣泛而在其他地中海文明沒有應用嗎?

 

看得見的是光鮮

看不見的是落魄

我們先暫時放下這兩個時間久遠又略顯專業的問題,看看倖存者偏差的本質。對於出現這種認知錯誤的原因,有人給出瞭解釋:

一方面,我們需要給別人的成功(或自己的失敗)賦予一個理由。因爲我們都傾向於在倖存者身上找到一些特質來說服自己,每一位倖存者都絕非偶然,不然就沒辦法解釋“倖存者爲什麼不是我”這個問題了。

另一方面,人們總以爲自己所經歷的就是唯一的真理。在森林裏遇到狗熊一定要裝死,因爲狗熊不吃死掉的動物。這個說法恐怕盡人皆知,並深信不疑,因爲是那些親身經歷過與狗熊的可怕相遇的人告訴我們的。

其實他們能把這個“經驗”告訴我們,只是因爲他們活下來了,那些採取了同樣的做法,卻最終沒能逃脫厄運的人已經不能告誡我們實際發生了什麼。所以“倖存者偏差”也被稱爲“死人不會說話”!

我們再看一個簡單的例子。某草根明星,當年在北影廠門口當羣衆演員,後來有機會和名導演合作,一炮走紅,成了一線大牌。於是很多同爲草根的人們都聚集在北影廠門口,盼望自己也能有朝一日華麗轉身,沿着那位明星走過的路,最終踏上人生的巔峯。這些懷揣夢想的人們就受到了倖存者偏差的影響。

光看這位明星的成名之路,確實是發跡於北影廠門口,但真正讓他光芒四射的,除了北影廠門口這個地理座標,還有大量其他因素:他的性格、品行、能力、機遇、表現……

假設一件事情的結果是由10個原因導致的,我們不但很難清晰、準確地從結果反推出這全部10個原因,而且還往往只認準其中的某一個原因,並主觀地把這個原因當作唯一原因。這和很多選秀節目類似:爲什麼大家都認爲演藝圈很光鮮?因爲能被我們認識的人都是知名演員,而我們卻忽略了絕大多數並不出名的小演員。

死人不會說話,同理,失敗者也鮮有話語權。看得見的是光鮮,看不見的是落魄。滿街都是創業者,被我們記住的是讓人熱血沸騰的馬雲、劉強東,只是因爲他們是這個互聯網經濟大時代的“倖存者”。

這個世界上並沒有單一的、萬用的“成功的方法”,那些大談“成功學”的成功人士和熊口餘生的倖存者沒有本質的區別,因爲我們聽不到更多失敗者的聲音,就如同聽不到最終落入熊口的可憐人的警告。

避免倖存者偏差

在項目管理活動中,同樣要注意避免落入倖存者偏差的陷阱。

一方面,應該重視項目管理理論的學習。經驗固然重要,但經驗中總是包含着過多的背景因素。這些特定的背景因素往往影響了經驗的有效複製:幫助別人獲得成功的經驗,未必對我們自己的實際活動有同樣的效果。

更有甚者,總是拿特殊當一般。比如,某某項目全靠項目經理上下關係處理得好;某某項目根本沒有計劃,只要領導親自掛帥,就全能搞定;某某項目給項目經理的權力特別大,想不成功都難!上述情況也許真的客觀存在,但和逃出熊口的倖存者一樣,照搬到別的項目裏也許並不成立。

與經驗不同,理論更像經驗的“濃縮”和“精華”,通過對大量經驗的總結、提煉,被梳理出來的是更加普適的原理、規則。沒有具體背景的約束,讓理論的可複製性大大提升。堅持遵循正確的理論,主動屏蔽那些想當然的“噪聲干擾”,就能讓我們的具體工作得到更有價值、有依據的幫助。

另一方面,在項目管理活動中,還要學會多視角、全方位地觀察、思考問題。我們不但要重視正確理論、成功經驗對工作的幫助,同時也不能忽略對失敗教訓的汲取。

每一次疏忽,每一個失誤,都可能給當前的工作帶來不利影響,甚至實質性的損失。如果僅僅解決、糾正了問題本身,而不是以認真的態度對教訓分析、總結,同樣的失誤在後續工作中就依然可能再次發生,讓我們被相同、相似的石頭反覆絆倒。

最後,我們再看看前面那兩個讓人難以確定的問題。1936年美國大選的調查,由於是電話調查,而電話在20世紀30年代的美國還只是少數富人的專利,所以雖然有高達140萬人的調查數據,但這些富人也並不是美國選民的有效代表,最終羅斯福在48個州中勝出了46個,以壓倒性優勢戰勝了共和黨候選人阿爾夫•蘭登,成了美國第32任總統。

針對古埃及的考古工作發現了莎草紙而其他地方沒有,其實是因爲古埃及的氣候更加乾燥,是乾燥的氣候讓莎草紙得以保存。而其他三個地方——腓尼基、古希臘、古羅馬的氣候要比古埃及更溼潤,古老的莎草紙早就消損殆盡了!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