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M,读《长尾理论》

长尾早已是互联网人口头常挂的词汇,提及任何策略时,总会冒出长尾二字。但就其本意,一句话即可阐述——边际成本近乎为零的网络销售。或者按照帕累托28法则,百分之二十的产品占据百分之八十的销售额,互联网催促了剩余百分之八十产品低成本高净利的情况。为什么会高净利?一是边际成本极低,二是客单价反而可能会很高(很低也没关系,重点在于第一条,多卖一个品类没有增加固定成本)。这种特性天然属于互联网数字经济时代。作者书中提及的例子,也都在影视、音乐、电商等行业。不知道是否为有意避开,对于制造业、传统工业,是否适用长尾理论,或是否出现了如何苗头,作者没有提及。只是在最后一章营销长尾提及到dell和微软的案例,个人博客对于传统公关的冲击,以及链接式广告对于定时定点广告的冲击,但本质还是在于数字化营销而非制造业模式的改变。目前看来,对于实体利基产品,要么走的高客单价的个性化定制,如曾从事的渐进多焦点镜片,可视为长尾的一种。或如限量版XX,专属logo定制XX等;要么走的C2M,本质还是汇总共性特殊需求,以量采购。

看完此书,最惊讶的是本书写于2005年,豆瓣书评在06年即有对长尾效应的讨论。那时网购是什么还没多少人闹清,互联网显露朝阳更是几年后的事情,已有那么多读者知晓(相信并在实践)这一理论,赤裸裸的信息差。

书中的精华,总结在最后作者总结的九个法则。同时提供了思维框架,1 生产者,2 集合器 3 过滤器。当中的重点是最后连接供需的事后过滤器,目前大热的推荐产品经理即属于次范畴内。如今直播带货,小红书穿搭,网易云音乐歌单,都属于从无限的选择中混合个人喜好,推荐给消费者。

网络消灭原子,以比特近乎为零的成本存储与传播,作者提到了对有形货架、唱片行、电视卫视的冲击。特别是电视台,什么时候能被流媒体弄跨?八点黄金档,还盼望着人们坐在fixed地点,看直播,中间再穿插N个广告,这种固守的傲慢就表明了其终将被顾客抛弃。这也是互联网一大魅力所在,不以每一个真实个体为服务对象的模式都将给破除。不过发展到现在互联网巨头也拿大了,放到长尾理论,貌似也到了一个尽头。个人自媒体发展的差不多了,电商SKU也就这个态势了,无限选择也是有极值,如今比拼的是存量市场增长。

回到书中,老外作书有个特点,从不同领域,翻来覆去地解释一个观点。但在定义观点及概念时,又极度精炼。笔记如下

 

  1. 并不存在大众,只存在把人们看作大众的方法  --第一金句,取决于你如何看待对象。

  2. 从需求曲线头部的少数大热门,主流产品和市场,到需求曲线尾部的大量利基产品和市场

  3. 货架与成本。货架的本质是商品目录,实物作为附加属性分离出去,从而保持虚拟货架的无限扩展性。供需双方搜索成本近乎为零,局部废品变为广域的珍品  --将商品目录与实物分离开,商品目录零成本无限扩展,实物以集中仓储或分散虚拟仓库将成本降到最低。两条线,如何将商品目录中你需要的item呈现出来,供应链仓库配送如何系统最优

  4. 规模经济到范围经济,品种越多,成本越低。前提是资源共享

  5. 98%定律,长尾可到的范围

  6. 当选择越多,发现品味并不像自己想的那样主流,或者是由供需失衡下有限选择、大众趋势以及强大营销造成的  --人的解放

  7. 最小的销售孕育最大的财富

  8. 1/4-1/2的收益,来自非在线公司无法找到、也无法提供的产品

  9. 大热门,文化环境要求我们用涂着热门色透镜去观察世界

  10. 获得利基商品成本降低:

    1. 生产工具。内容更多,长尾更长;

    2. 互联网传播工具,降低连接消费者的成本,集合器,提高长尾市场的流动性,拉高长尾需求量;

    3. 搜索成本降低,连接供给与需求,过滤器,主流流向非主流需求,推荐工具

  11. 需求曲线开始于头部传统货币经济,终结于尾部的非货币经济,头尾之间为两者混合体。头部产品生产流通成本高,经济利益为主;尾部往往不以商业利益为目标,声誉经济

  12. 对于生产者,头部和尾部的区别是工作角色,尾部业务者和职业者的差别在逐渐模糊,头部职业工作,尾部的兴趣爱好,都拥有价值

  13. 集合器,普及传播工具,对于供需双方都降低市场进入门槛

  14. 降低成本的最终办法是消灭原子,用字节处理一切,即需印市场

  15. 蚂蚁也有扩音器。对广告缺少信任,对个人信心上升,同类人相信同类人。自下而上的口碑传播,超过自上而下的宣传。大众群体控制了宣传信息  --趋势日益明显,相信同类人,远胜过机构。进一步,B站的教育视频,推荐视频,具有网络自传播效应

  16. 离开信息时代,迈入推荐时代

  17. 利用消费者的情绪来联结需求和供给

  18. 在一个无限选择的时代,统治一切的不是内容,而是寻找内容的方式  --数字化不愁的是没有信息,而是在合适场景下提供合适的信息

  19. 过滤器的作用在于转变,以符合个人品好而又舒服的方式,从已知大热门到未知利基

  20. 网上供给非排他性,好坏的比例只是 信号-噪声比。噪声不是关键,关键是过滤器。长尾的动态质量范围宽广  

  21. 从头部到尾部,平均质量下降,但这不重要。任何地方,都有高质量产品。一个人的噪声,可能是另一个人的信号。如果要制造对所有人都有吸引力的产品,不得不折中,意味着对任何人来说,都不是完美的产品,即大众产品

  22. 事前筛选器,基于预测;事后筛选器,顾问评测

  23. 流行度是多维度的

  24. google扮演时光机器,因为衡量的不是时间新旧,而是导入链接

  25. 给顾客丰富的选择,但要帮助他们搜索。消费者需要很多选择,但益处不在于选择本身,而是其过程,让消费者感觉到他们是自由意志的主体,帮助他们做出选择

  26. 选择悖论的根因是缺乏选择助手,而不是多样性。无秩序,选择就是折磨。而正确的秩序,选择是一种解放  --顾客喜欢无限选择,但不要平铺,而是根据自定义条件筛选排序,或者由我信任的人直接推荐

  27. 共同兴趣转向特殊兴趣,不意味着替换更新,而是等式的重新平衡,或变向和。头部和尾部的融合,职业者和业余者的融合

  28. 精确定位的集合器而不是统一化的集合器,对每个特定媒介以适合方式将搜索结果展示定制化,呈现更好的结果,从而鼓励用户探索长尾

  29. 法则。降低成本;利基市场;摆脱控制

    1. 存货集中或分散。集中化仓储,虚拟存货。数字存货,消灭原子!

    2. 让顾客参与生产。协同生产,众包 crowdsourcing。其优势不仅在于经济效率,还在于顾客的产品更出色,评论更有价值,其他用户更相信来自顾客的评论。众包的能力可以随着长尾无限延伸,参与生产的人就是最关心生产的人

    3. 一种传播途径并不适合所有人。长尾市场是跨时空的,多重传播渠道才能接触到更大的潜在市场

    4. 一种产品并不适合所有人。微块化 microchunking,分割和混合成为关键。按照人们喜欢的方式,分割成不同成分,再按照主题或特色,混合成新的list,使用新组合触达不同的用户

    5. 一种价格并不适合所有人。既然边际成本和销售成本近乎为零,价格应为可变,根据产品策略,用更低的价格把消费者引入到长尾中

    6. 分享信息。如何与顾客分享数据,同时信息的提供方式是有助于顾客做出选择。进一步,将数据转化为推荐信息,消费方式的信息会变为营销工具。解释清楚推荐信息的来源可以获得消费者的信任,且这种透明度毫无成本

    7. 考虑“和”,而不是“或”。稀缺时代把市场视为零和游戏,而如今容量无限的市场中,应支持供应全部产品。

    8. 让市场替你做事情。事前过滤器的预测,被事后过滤器的评测取代,群体智慧的评测能力,有着无限的信息。不要去预测,要去评测,要去反应。

    9. 理解免费的力量。数字服务的低成本使得免费的成本几乎为零。--靠增值服务或羊毛出在猪身上获利

  30. 营销碎片化,值得信赖的个人取代了机构,最有效的广告来自同龄人,网络是最佳的口碑放大器。向长尾消费者推销的最佳方式是弄清谁在影响他们,少做多听,而网络是最佳的倾听工具,天然适合此模式。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