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機必看】主板篇-電腦主板怎麼選才最合適?

很多萌新在組裝電腦的時候,CPU、顯卡這些主流的大件都稍微懂一些。

可是在挑選主板的時候,看到花花綠綠的參數和各種各樣的型號瞬間懵逼了。

那麼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主板

首先我會保證你的主板和你的CPU搭配合理,裝到一起能正常工作。
我們會發現,每個主板的商品名稱後面都會有個
(intel Z390/LGA 1151);
(intelB360/LGA 1151);
或者是(AMD B350/socket AM4)

這些就是影響你CPU和主板能不能匹配的最重要的參數了

前面的intel Z390、B360或AMD B350,指的就是主板的芯片組;

而後面的(LGA 1151\socket AM4),指的就是主板上CPU插槽的類型了。

芯片組是啥?

芯片組是主板的核心芯片,選對芯片組,主板和CPU才能兼容。

所以第一步就是選擇合適的芯片組。

我們先說英特爾平臺

英特爾300系列芯片組的主板,也就是H310、B360、Z370等百位上數字是3的主板都是支持英特爾8代、9代CPU的;

而 100、200系列的主板,如Z170、H270、B250、Z270等,是支持英特爾6代、7代CPU的。

正常情況下只要這個你選對了,你的CPU和主板就能兼容。

雖然你的CPU和主板能兼容了,但它可能並不是最佳的搭配,硬件合理搭配合理,才能發揮出電腦的實力。

由於篇幅原因,這裏就不多詳細介紹各個芯片組的詳細信息了,大家直接按照這個圖選擇合適的芯片組就可以了。

英特爾說完我們再來說說AMD平臺

由於AMD現在只有銳龍系列的CPU值得買,所以我們只說說銳龍平臺的主板。

銳龍平臺的主板選擇很簡單的,基本上不用管芯片組,只要主板的接口和CPU的接口是一樣的就可以用。

例如:A320/B350/B450/X370/X470等都是AM4接口的,所以只要不管你是銳龍1代還是銳龍2代的CPU,只要是AM4接口的,都能用。

大家依然可以按照這個圖選擇合適的芯片組

最推薦的還是B350/B450芯片組的主板,滿足絕大多數人的需求,B350\B450其實差不多,如果價格差距不大就買B450,如果想省點錢,B350也不差。

如果你要組雙顯卡交火或者是裝兩個全速的M.2接口的高性能的固態硬盤的話,只能買X370\X470的主板。

而最高級的X399主板是TR4接口的,對應的CPU是1950X、2950X、2990WX等線程撕裂者系列的CPU

主板的芯片組確定之後,各個品牌的主板對電腦性能的影響就很小很小了。

接下來我要說幾個大家要注意的點

1.最好選有4根內存插槽的主板

一方面是未來內存容量不夠用的時候,可以方便擴展;另一方面是萬一你有一根內存插槽壞了的話,4根內存插槽還有可以補救的空間,你可以換個插槽繼續用。

這裏還要給大家科普一下

並不是說有4根內存插槽的主板,你把內存條插滿就是4通道內存的!它依然是雙通道的

比如說這個主板上A和A是一個通道;B和B是一個通道,所以要組雙通道內存就是,A通道的1對應B通道的1或A通道的2對應B通道的2,這樣纔是雙通道。

 

我們常見的主板包括高端的Z370這種都是雙通道的,而像英特爾X299、AMDX399這種很專業、很高端的平臺一般都是8根內存插槽的

兩根爲一個通道,共計4個通道,這種主板纔是支持4通道內存的。

像那種只有兩個插槽的主板,一般也都是雙通道的,只不過是每個通道只有1根插槽罷了。

也就是說 2根內存插槽的性能其實跟4根是一樣的,只不過4根內存插槽的容錯率更高,日後升級內存也比較方便

 

然後是PCIE擴展插槽的數量

這些個插槽是幹什麼用的呢,顧名思義,擴展插槽就是給主板擴展用的,比如說裝顯卡、聲卡、網卡、固態硬盤、或者數據採集卡等等。

需要注意的是

最左邊的這根插槽的長度雖然和右邊帶鐵皮的一樣,但是你仔細看的話它有一半的長度都是沒有針腳的

 

從背面能看的更清晰

也就是說這個插槽的性能是不如那根帶鐵皮的插槽的,所以建議把顯卡裝在帶鐵皮的那個插槽裏。

而那種短短的插槽就是PCIE*1插槽,由於針腳更少,所以速度會比那種長的慢不少,一般用來接獨立的網卡、聲卡、採集卡等。

如果你的需求只是裝一塊獨立顯卡,那麼一個這種長的PCIE*16的插槽就可以,可是如果你有更多專業的需求、比如接高級的獨立聲卡、高性能的無線網卡、又或者你要做主播需要視頻採集卡等,這些PCIE擴展插槽的數量是越多越好。

 

還有主板上音頻接口

可以看到這個主板有5個音頻接口 而有的主板卻只有3個,有什麼區別呢?

這種5個口的是支持原生7.1聲道的

而那種只有3個口的雖然也寫着支持7.1聲道,它是後面三個接口加上機箱上前置的兩個音頻口合起來支持7.1,非常不實用。

如果你只是接個普通的耳機音響的話,那麼這個3個孔的跟5個孔的沒什麼區別。

還有一個大家說的比較多的就是主板的供電相數了

不過這個一般是給那超頻玩家準備的

比如某個主板是7相供電,就是說給CPU的供電會分7路走 平分下來每一路的電流就減小了,帶來的好處是主板的發熱會變小,超頻的時候會更穩定。

所以一些高級點的超頻主板都會用10相供電或者更高相數的供電。

大多數情況下我們都是通過數電感,也就是這一個一個的小方框來判主板的供電相數。

但這個方法其實並不嚴謹也不科學,僅能作爲參考,因爲各個主板廠家在這方面的設計不同

我也看了很多專業人士的文章,他們通過查找主板供電模塊的芯片型號、數量、然後配合一大堆晦澀難懂的電路原理確實能挖出某款主板的真正有用的供電相數。

但這對於連主板都不知道怎麼選的小白來說,意義確實不大,因爲人家主板設計廠商本來就是設計好並經過多次的測試的,也就是說就算你不看供電相數,你的主板買回去也能穩定運行,而且小幅度超頻也都是OK的。

也只有那些追求極限超頻的玩家,纔會在這方面下功夫,對於這些玩家,我只能說 買貴的。

 

還有一個比較重要的點!

如果是喜歡那種流光溢彩的RGB燈光效果的玩家,在購買主板的時候一定要問清楚,主板上有沒有那種 5V 3針腳的可編程RBG針腳,只有這種的才能實現這種流光溢彩的RGB燈光效果。

 

而有的主板是12V 4針腳的,只能實現比較普通的單色RGB循環的效果。

最後再來說一說主板的尺寸

 

E-ATX主板是加強型主板,一般都是那種更加高級的X299或X399平臺使用,一塊板子便宜的都要三四千塊錢。

而更加主流的就是ATX主板和M-ATX主板

ATX俗稱大板;M-ATX俗稱小板

芯片組一樣的話,大板小板是沒有性能差距的,只不過大板更加長一些,會有更多的PCIE擴展插槽,也就是說如果你沒有太多擴展需求的話,想省點錢買個小板也是可以的;

而 MINI-ITX主板一般用在ITX小機箱上,接口都是剛剛夠用的水平。

其實買主板能選擇的品牌並不多

如果要買AMD平臺的主板,微星可以作爲首選,什麼迫擊炮、戰斧導彈等都很不錯的;

如果要買英特爾平臺的主板,華碩和華擎是很不錯的選擇,華碩的主板偏貴、華擎的主板性價比較高。

七彩虹和映泰的主板是真的便宜,不過僅建議那些對電腦要求不是很高,又真的很想省一點錢的用戶選擇。

總結

1.買主板最重要的是選對芯片組,一定要根據CPU來搭配合適的芯片組

2.大板小板性能幾乎沒有差距,有擴展需求的買大板、沒有擴展需求的小板更加便宜

3.不管是大板還是小板,都建議優先選擇有4根內存插槽的主板

4.喜愛RGB的玩家,建議選帶有5V 3針的可編程RGB針腳的主板

 

第二篇

主板一定是根據CPU來選擇的,本文的目的就是教小白如何選擇適合自己CPU的主板。

購買主板時,我們可以根據以下幾個步驟選擇:

一、選擇CPU對應的主板芯片組
芯片組是主板最重要的部分,選對芯片組,CPU才能和主板兼容。

英特爾平臺芯片組
支持英特爾8代CPU的是300系芯片組的主板,檔次從低到高分別爲:H310、B360、H370、Z370。

H310:入門級,價格最低,適合家用辦公。建議搭配奔騰G5400\G5500這類CPU使用。
B360:主流級,價格適中,適合後綴不帶k的CPU。建議搭配酷睿i3-8100\i5-8400\i5-8500\i5-8600\i7-8700等。
H370:中高端,價格稍貴,建議搭配酷睿i7-8700使用。
Z370:高端級,價格貴,能超頻,支持4000+高頻內存適合超頻玩家。建議搭配i3-8350k/i5-8600k/i7-8700k等後綴帶K的CPU。(注:英特爾後綴帶k的CPU是可以超頻的CPU)

AMD平臺芯片組
AMD支持銳龍CPU的主板檔次從低到高分別爲:A320、B350、X370、X470、X399。

A320:入門級,價格最低,適合家用辦公,不能超頻。適合銳龍R3系列CPU
B350:主流級,價格適中,適合大部分用戶,可以超頻。適合銳龍R3、R5、R7系列CPU。
X370\X470:高端級,價格較高,有更完善的超頻設計和更多的高性能接口,可以組雙顯卡。兩個放到一起說是因爲X470是代替X370的新款,但兩者區別不大,適合R7系列後綴帶X的CPU。
X399:高端級,價格昂貴,面向專業用戶僅支持AMD TR4接口的 銳龍 Threadripper(線程撕裂者)CPU。

二、選擇板型
要根據機箱的大小選擇合適的板型。最常見的是ATX大板和M-ATX小板,大小板性能幾乎沒有差距,僅擴展性有差別。

E-ATX型主板是高性能主板,芯片組多爲X299、X399,適用於AMD的線程撕裂者、英特爾的i9-7920X等CPU,價格昂貴,很少見。
ATX型主板俗稱“大板”,形狀類似長方形,這類主板由於更大,所以有更多的插槽和接口,可擴展性較高。比如裝雙顯卡、視頻採集卡、PCI網卡等。
M-ATX型主板俗稱“小板”,形狀接近正方形,這類主板該有的接口都有,不過PCI-E插槽數量較少,可擴展性較小。但價格比大板便宜,預算不多的用戶可以選擇。
mini-ITX型主板體型更小,這類主板的接口僅屬於剛剛夠用,幾乎沒有擴展性,這種主板僅適用於桌面小機箱,較少見。

三、選擇主板品牌

目前主流的主板品牌有:華碩、微星、技嘉、華擎、映泰、七彩虹。
記住以下口訣:高端主板買華碩;中端主板買技嘉、華擎;AMD主板買微星;入門主板買映泰、七彩虹。
華碩:三大板廠之首,主板bios界面做的簡單易用。最出名的就是高端的ROG玩家國度系列主板,做工、用料都是頂級,超頻玩家首選。華碩的中低端主板價格較貴,競爭力不強,所以買華碩建議買高端的主板
微星:三大板廠之一,微星AMD芯片主板做的很好,比較出名的是迫擊炮系列主板和戰斧導彈系列主板,是AMD玩家首選。
技嘉:三大板廠之一,技嘉主板用料紮實,比較出名的是AORUS“雕牌”系列主板,用料奢華,設計感強。
華擎:華擎被稱爲妖板,各種奇怪的主板比較多。華擎主板最大的特點是供電模塊堆料比較誇張,比較出名的是z370 pro4系列和太極系列主板,性價比很高。
映泰:映泰主板價格便宜,面向中低端,做工用料多不錯,穩定性很好,適合家用。
七彩虹:七彩虹主板價格便宜,沒什麼可圈可點的地方,穩定性很好,適合家用。

四、主板接口介紹

總結:
1.選主板最重要的是選擇合適的主板芯片組,這關係到CPU是否和主板兼容。
2.根據機箱大小選擇合適尺寸的主板,最常用的是ATX大板和M-atx小板,大板接口更多,擴展性好,小板便宜,接口也夠用。
3.高端主板買華碩;AMD主板買微星;中端主板買華擎、技嘉;低端主板買映泰、七彩虹;日常家用主流的牌子都可以。
4.主板對電腦性能影響小,好主板和差主板主要體現在用料做工、外觀設計、以及一些錦上添花的特色功能上。CPU供電模塊越多、散熱馬甲越多,主板的超頻能力越好。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